试论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字本位”理论提出之后,汉语语法研究以何为本位又引起了学界的讨论,本文通过将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在音韵、记录意义的方式、构成形式、语用功能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旨在发现其异同点及其背后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英语“词” 汉语“字” 文化 对比
  一、引言
  1898年,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依据拉丁语法建立了古汉语语法的“词本位”体系,1924年黎锦熙根据英语语法在《新著国语文法》中形成了“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句本位”语法体系,1985年朱德熙在《语法答问》中提出了“词组本位”的理论。1996年邢福义又在《汉语语法学》中建立了“小句本位”的汉语语法体系。
  二、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
  西方传统语法分词法和句法,英语的语法研究受到拉丁語的极大影响,始终都是以词法为主,可以说“词”在英语中是一个现成的、自然的、较开放的单位。英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语法研究多从词入手,由词展开。
  在汉语中,“字”是人人皆知的天然单位,面对一个句子或一个语言片段,谁都是说出其中有几个字,而要说出一句话里面有多少个词就不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汉语中“字”是最容易辨认出来的、最小的自然的单位。“字”是比较独立的,汉字体系也非常强大,从古到今,汉字不随语音的改变而改变,相反它成了一种超时空的东西,可以调节和统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语言的使用。
  三、对比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
  (一) 记录意义的方式方面
  英语中的“词”和汉语中的“字”都是音义结合体,英语中的“词”记录意义时才用“词根+词缀”这样的方式,词根的意义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比如“care”这个字表示“小心、关心、在乎”,加上后缀“less”后变成“careless”表示“不小心”,加上“ful”变成“careful”表示“小心的”。由于英语是屈折语,通过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相应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汉语是形态缺乏的语言。在造字之初,主要采用的是六书造字法,严格说来应该是四个造字之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用象形的方法来造字非常生动有趣;“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纯粹的指事符号,如“本”,“末”;“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按照事物的意义和叫法,选择可相比譬的声符和意符来组成汉字,如“江,从水,工声”,从水,表示“江”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意义乃是水的类属,工声,表示“江”字所代表的词语的音节与“工”音相近;“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口,武信是也”,会意字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这个字的意思,比如“从”、“休”。
  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只做到了以形记音、以音载义,音义就单词而言有同一性,就音节而言没有同一性。而汉字的音节一般就是音义结合的一个整体。从记录意义的方式来看,汉语中的“字”比英语中的“词”意义丰富得多。
  (二) 构成形式方面
  英语中的“词”是由一个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吻合,添加词缀法是英语构词法的灵魂和核心,词素、词干、词缀(构词词缀和构形词缀)是最重要的内容。
  汉语以字形为中心,字是笔画和部件构成的,更加关注意义上的契合。英语中的词一般看到就能读出来,而汉语中的字能看到就读出来的以形声字居多。英语中一个单词可以用汉语中很多字来表达。比如 everything 翻译成汉语是“所有的事情”,但只表达一个意思。反过来,汉语中一个字可能会用很多相对应的单词来表达,可以是多个意思,比如:“好”在英语中可以用“good”、“well”、“fine”来表示,在英语中就表达了多个意义。
  (三)语用功能方面
  英语中的词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法成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比如“I have a dream”这个句子中,每个单词处于句子的不同位置,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英语语法研究以词法和句法为主,离开词,词法和句法都无从谈起,英语语法研究也就无所依托,也就是说英语中的“词”是英语研究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词在交际中可以自由地、独立地运用,其语用范围是比较广的。
  汉语中的字在中国古代地位非常高,古代汉语中的“字”表示的意义非常丰富,在造字之初,每个字是为了表达某个概念造出来的。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字”都是理解词义、句子和语篇的关键,因为如果我们不识字,那就无从了解由字组成的词、句、段的意义。汉语中的“字”对日常交际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不同的是,汉语中的“字”并非像英语中的“词”那样全都可以单独运用,而是有的字在交际中可以单独运用,比如“我”、“花”、“爱”等;而有的字需要和其它的字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蝴”和“蝶”,“玻”和“璃”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汉语中“字”的语用功能相对弱一些。
  四、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汉字反映了汉民族善于整体思维的心理特点,如“木”旁,“凡木之属皆从木”,“梅,林,松,柏,树,枝”等都与树木的意义有关,这样一来,每个字都是相互联系的形类系统的一部分。英语在构词方面通常是一个事物一个名称,没有从某一类事物的整体性出发来命名的特征,比如“梅”是“plum”,“林”是“forest”,这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更习惯于个体思维的心理特征。
  (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中国古人总是尽量在汉字形体上体现事物和行为呈现于自己视听的感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可以绘画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等动态的文化符号。”(张德鑫,1999)这表现出汉民族较强的主体意识。英语的词则是非常客观地用来记录意义的单位,用一个英语单词指向一个具体概念,这并没有涉及到主体的心理感受,而更加侧重于记录意义,这反映了西方人较强的客体意识。
  五、小结
  英语语法研究以“词”为本位是毋庸置疑的,这符合英语作为屈折语具有丰富的形态的特点,那么,汉语语法研究以“字”为本位是否合理,还不能妄下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总的说来,英语中的“词”与汉语中的“字”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其差异是更主要的,它们不仅反映了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形式上和意义上的不同,而且还蕴含着使用这两种语言的民族在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
  [3]彭路.汉字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汉字教学[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4]徐通锵.“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
  [5]杨志华. 汉字部首与英文词根比较[J].文化研究,2012
  [6]张洁.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法差异视角研究翻译技巧[J].鄂州大学学报,2012
  [7]张德鑫.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9.
其他文献
一齐阿乌列里的新影片「难忘的一九一九年」,是一部伟大的苏联电影艺术作品;国内战争中的永誌不忘的、英雄的日子,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在光荣的彼得格勒城下粉碎革命敌人的
赵元任先生(1892—1982)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早在1925年,年仅33岁的赵元任先生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被聘为清华学校哲学系教授和研
引言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具有适应性较强,生长快,材质好,松脂产量高等优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肯尼亚、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乌于达等都广泛
中国京剧院上演《白毛女》,这不是一件普通事。戏曲界对这件事情很关心,观众对这件事情更关心。我是一位戏剧工作者,几年来我們对于地方戏曲形式表現現代生活,多少費过一点
浙江省有壳斗科树木5属34种,产量占阔叶材的第一位,在木材生产、调销与利用中经常要遇到区别这类木材的问题,根据这种需要,笔者编制了本志要,以供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There
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组织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根据,而森林蓄积量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调查成果之一。由于目前森林经营水平和人力、财力的限制,对于国营林业局(
英语教学中的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构筑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要素,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石。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水平的提高中词汇是根本
他是荷兰队在本届欧锦赛表现最出色的球星之一,但他“小气”的个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上届欧洲杯仅仅因为希丁克主教练没将他排进首发,戴维斯就一怒之下卷起了行李,离开了荷
娜芙拉蒂诺娃复出……陶兹亚特著书曝黑幕……泰森与刘易斯互相叫板……一段时间以来,WTA“热闹非凡”,先是43岁的“女金刚”娜芙拉蒂诺娃宣布复出职业网坛,接下来32岁才跻身WTA排名三甲之
法国队在锋线上一直缺少一位强权人物,帕潘也许算一个,但他消逝的太快,一位成功的球员不仅要有出众的技术还要有能力保持较长的运动寿命。毫无疑问帕潘是一位天才的射手,当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