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lè)中学乐(yuè)乐在其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新要求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快乐学习成为音乐教学的新思路。奥尔夫教学法启发我们关注综合性音乐素质的培养;结合本土文化,以人为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即兴创编等富有创造力的行为。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师;启发
  一、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并非只是单纯的教授或者灌输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尽可能地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启迪,用音乐来激励学生获取生活的激情和热情,唤醒学生幼小心灵中最为纯真和柔软的情怀,并最大程度的净化学生内心。因奥尔夫教学法的启发,为使自身的教育方法更加多元化,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供大家商榷:
  二、 结合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
  奥尔夫教学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或者示范,所以,每个不同教育环境与背景下的地区,国度,都可以选择适合自身音乐发展的道路。奥尔夫教学只是将理念精髓注入其中,供我们自由发挥。
  例如,我是个民办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结合本校自身的教育环境与背景,与普通公办学校的音乐教育相比,我们有以下特点:
  (一) 学生在校时间充裕
  寄宿制学校有充裕的时间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使孩子们把“上个台”“露个脸”当成稀松平常的小事,各种艺术活动的参与也是家常便饭,而不是一味地只等待着“庆六一”,“庆元旦”这些特定的日子。通过自身优势,尽可能提高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可以疏解寄宿制孩子的消极情绪和释放他们的内心压力。
  (二) 资源优势
  民办寄宿制学校一般教学设施较好,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结合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突破传统艺术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的艺术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又如,在教《水乡》歌曲中,我创造意境:在座的嘉兴的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全国的孩子都在学习这首歌,可是只有你们真正地去过南湖,夏天的水菱甜吗?泛舟的时候你们开心吗?由此导入对于《水乡》的教学,看着孩子们积极的态度,我趁热打铁,和全班的孩子一起“划着船”,真正的体会了一把“南湖”的秀美。
  这样的课堂教学,突破了以往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本土特点,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成为知识的探求者。
  三、 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奥尔夫教学更加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更多的扮演“引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要做学生们音乐世界的指路人,努力把自己、课堂和学生融为一体,为学生的音乐探索之路指引方向,还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勒求他们完成任务。
  例如,在与学生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启发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因此我鼓励学生们依照自己的想法,创编出不同版本的音乐剧。听到我的提议后,学生们立刻在各自的分组里表达着自己的奇思妙想。效果远远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学生们自发的利用班级的扫帚当做日本鬼子的刺刀,带上白色毛巾表演红军战士王二小,各种各样版本的音乐剧轮番上演,而我只是他们忠实的观众,为他们加油鼓劲,大家特别投入,伴随着音乐争先恐后的上来表演,就连平时十分胆小的孩子都跃跃欲试,甚至乐于表演前奏时山坡上吃草的牛儿,就在这样的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个个仿佛真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唱的每一句台词都饱含深情。
  于是乎,学生们爱上了能讲故事的音乐,爱上了故事里的人物。就这样,学生们即了解了音乐剧的表现形式,也培养了爱国情操,我也看到了他们每一个人身上不同的闪光点。
  四、 鼓励即兴创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即興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追求成果放在首位,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并及时地鼓励与引导。要鼓励学生可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音乐便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自由自在的歌唱或者舞蹈。鼓励他们可以做到听完学过的歌曲前奏时,就能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歌,即兴歌表演信手拈来。鼓励他们在听到没有接触过的节奏时,也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旋律即兴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例如,我习惯在上课前和孩子们进行5分钟左右的节奏游戏,有时我利用身上不同的部位发出不同的节奏,然后要求他们发出与我相同的节奏,但是利用的身体部位要与我不同,比如我拍肩膀时,他们就不能拍肩。他们可以跺跺脚,也可以拍拍头,有时他们甚至想到拍拍屁股,弹弹舌头,只要他们的节奏与我所做的相同,我都会竖起大拇指。当然我们也把这些利用到了作品的学习中,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合着音乐打出节奏,并且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五、 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大背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来开展音乐活动。奥尔夫教学法从来没有一板一眼的规定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让我们用心去领悟音乐的魅力,在积极地探索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乐中学乐,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国伟.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J].华章,2011(19).
  [2] 张晓云.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文教资料,2011(17).
  作者简介:刘枫,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提高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课外阅读又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怎样让英语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真正发生,在让学引思的背景下,教师的作用就举足轻重。  关键词:阅读;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2014年3月,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英语教育主要关注的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那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呢?我认为是阅读,阅读,再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高中地理老师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改变自己以前死板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以前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应该由老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以下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新课改;教學对策  一、 引言  在古往今来的教学过程中,
摘 要:传统教学法是指产生于教学实践,并经受了一定历史时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广为沿袭使用的教学方法。如“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等。但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历史老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许多花哨的教学方法流行在历史课堂上,历史课变成了表演课、班会课、艺术欣赏课……这往往使我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很好地达成。另外,学生进入高一后,在历史学习上有很多不适应之处:考试形式
摘 要:在作文起步阶段,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做好写作指导工作,为他们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勤练笔,使他们善于表达;最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仿写。循序渐进,使习作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起步阶段;积累  在小学阶段,作文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由小及大,从细微处开始,扎实走好每一
摘要:情境阅读能通过语言的描绘、图画的再现、角色的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阅读磁场,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望。儿童在这样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乐于问答,合理问答,运用问答,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情境;问答;创造力  一、 实践理念  阅读是孩子个性化的行为,孩子拥有阅读的热情,凭自己的能力、经验和阅历与文本面对面对话交流,以自己的感官去体会、品味文本,这时孩子独特的心理情感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生活化的课堂导入”“生活化的知识讲解”“生活化的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入手,围绕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发表了个人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课堂导入;知识讲解;作业布置  生活化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其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因此受到了教育者的广
摘 要:近年来,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现在教育的热点。通用技术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实验课的设计过程,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适度引导,通过教学问题的层层递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關键词:核心素养;通用技术;实验教学  一、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相应阶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引领学生努力做到“三结合”,即读思结合、读议结合和读写结合。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读书,即阅读,是人们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以及塑造品性等的一条重要途径。阅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更新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刻不容缓。课前讲题是一种较为符合“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发展学生终身学习力,有机地把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中。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前讲题;五定法;课堂实践;自主学习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語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摘 要:智力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二者既存在较大的差异,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教育中应重视学生潜力开发和智力发展,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双提升。在实际教学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有机结合,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智力;人格;发展;教育  智力多被定义为个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