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在加快,人们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水资源浪费、不科学利用等问题,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正好能够应对这一问题,将其用于市政工程设计中,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加强对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设计;应用
引言
在新时期发展中,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了工程项目建设中。“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在市政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有助于优化水资源,改善城市内涝等灾害,可有效减少城市面源的污染,实现城市景观的美化。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并对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升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1海绵城市概述
现阶段,地面硬化程度以及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得到了有效提高,进而导致城市道路的自然属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海绵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弹性,可以向海绵一样对其进行吸收、净化和储存,对其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和灾害,从根本上确保自然水文循环体系的良好发展。其主要特点如下:
1.1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
过去在建设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水生态环境,进而使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其开发模式和状态属于粗放式的,进而造成城市地表径流增多的情况。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规划市政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自然水环境,从根本上确保自然水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和谐发展。
1.2重构城市水文循环系统
之前在建设城市的过程当中土地硬化情况较为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城市水文循环系统。而在设计和规划市政工程的过程当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将单一性排水的设计方式进行彻底改变,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对生态系统、径流总量以及水质进行合理控制和调节,对自然生态景观设计、城市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地下水的补充等进行统筹兼顾,进而重构城市水文循环系统。
1.3对传统的给排水思路进行改变
在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倡导“渗、滞、蓄、净、用、排”的设计思路,不再采用单一化的排水方式,加强了对雨水的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循环利用,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设计和布局,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量。
2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2.1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化建设中重要的部分,在其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主要体现在:在人行道铺装过程中,应该选择更具有透水性的砖,在非机动车、机动车道铺装过程中,也需要选择透水性更强的透水沥青、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路面排水体系设计中,不仅能够用到生态排水技术,同时还可以利用绿地、地下空间等,实现有效排水。在城市绿化带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防渗措施,避免雨水下渗对路基稳定性造成破坏,根据当地雨水情况、水分分布情况,选择耐盐、耐旱、耐淹的乡土植物。当然,如果遇到湿陷性沙土地质道路建设中,一般用以河滩地带,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2.2海绵城市理念在人行道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市政工程道路中,人行道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构成部分,它能方便人们的出行,同时还是市政工程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人行道设计上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市政工程施工通常使用不透水路面,进而会造成雨天积水或湿滑的现象,非常不利于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背景下,在铺装时采用的材料是透水性材料,进而在雨天时雨水可以通过这些透水性材料及时渗透到地下,不会出现积水的现象,还能对人行道路面的温度及湿度进行及时调节,进而更好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假设因为其他条件的限制不能保障市政工程当地的土壤的透水性,则还可设置排水管在基层的位置,同时控制坡度纵向的范围为≤2.5%,控制横向坡度的范围为≥1%且≤2%,这样也能将排水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2.3在路缘石设计中的应用
路缘石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其中,在立缘石设计过程中,其标高需要高于周围地表,这样雨水就能够缓慢地流入雨水口中;而平缘石和立缘石有所不同,其标高需要和周围地表一致,这样雨水就能够顺着绿化带排入、流入雨水口。在设计立缘石的过程中,雨水流入绿化带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可以利用打孔立缘石、隔式立缘石、豁口立缘石等形式,提升雨水的流入速度。
2.4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地与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场设计和城市绿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是雨水净化的主要对象。在海绵城市的构建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当前雨水净化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这样一来,积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工程维护和城市绿化工作中。在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广场和陆地设计,有利于更好地节约城市淡水资源。因此,需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同广场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如图一,通过这种方式让透水性铺装的应用得以增加,如果遇到暴雨季节,可以将其充当为排水渠道,进而有效将雨水储蓄到广场或是绿地中,等待需要时,将雨水作为绿地的浇洒用水、广场的冲洗用水或是景观水体的补水。为修复已被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还可以在城市水体循环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
2.5海绵城市在建筑物、居民区中的利用
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小区建设中,都是封闭式的,在内部都配备了绿化道路、社区广场。而海绵城市运用到建筑区、居住区设计中,需要在小区公共区域进行透水性铺装,在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一般选择下沉式设计,保证绿地设计高程能够低于小区内的道路路面,确保雨水能够有效滞留、存储,当然还可以设计成为小区特有的水系景观。对于建筑物来说,也可以设计成屋顶绿化,不仅能够滞留雨水,还能够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起到美化建筑的效果。通常来说,小区内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体现在透水路面、雨水花坛、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等几个方面。具体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能对建筑设计规划图进行审查完善,严格按照设计内容,完成建筑区域内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有利于雨水滞留存储的设施,这些指标都需要进行反复核实,避免出现设计与建设不符的问题。对于老小区,则需要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工作,尽可能保证其符合海绵城市设计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某种意义而言,海绵城市在将来必然是城市构建的关键类型,其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构建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海绵城市试点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假设试点成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与城市水灾等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全新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态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思习.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22-123.
[2] 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23-224.
[3] 依金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8,13(18):102-103.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设计;应用
引言
在新时期发展中,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了工程项目建设中。“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在市政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有助于优化水资源,改善城市内涝等灾害,可有效减少城市面源的污染,实现城市景观的美化。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并对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升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1海绵城市概述
现阶段,地面硬化程度以及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得到了有效提高,进而导致城市道路的自然属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海绵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弹性,可以向海绵一样对其进行吸收、净化和储存,对其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和灾害,从根本上确保自然水文循环体系的良好发展。其主要特点如下:
1.1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
过去在建设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水生态环境,进而使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其开发模式和状态属于粗放式的,进而造成城市地表径流增多的情况。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规划市政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自然水环境,从根本上确保自然水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和谐发展。
1.2重构城市水文循环系统
之前在建设城市的过程当中土地硬化情况较为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城市水文循环系统。而在设计和规划市政工程的过程当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将单一性排水的设计方式进行彻底改变,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对生态系统、径流总量以及水质进行合理控制和调节,对自然生态景观设计、城市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地下水的补充等进行统筹兼顾,进而重构城市水文循环系统。
1.3对传统的给排水思路进行改变
在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倡导“渗、滞、蓄、净、用、排”的设计思路,不再采用单一化的排水方式,加强了对雨水的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循环利用,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设计和布局,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量。
2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2.1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化建设中重要的部分,在其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主要体现在:在人行道铺装过程中,应该选择更具有透水性的砖,在非机动车、机动车道铺装过程中,也需要选择透水性更强的透水沥青、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路面排水体系设计中,不仅能够用到生态排水技术,同时还可以利用绿地、地下空间等,实现有效排水。在城市绿化带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防渗措施,避免雨水下渗对路基稳定性造成破坏,根据当地雨水情况、水分分布情况,选择耐盐、耐旱、耐淹的乡土植物。当然,如果遇到湿陷性沙土地质道路建设中,一般用以河滩地带,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2.2海绵城市理念在人行道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市政工程道路中,人行道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构成部分,它能方便人们的出行,同时还是市政工程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人行道设计上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市政工程施工通常使用不透水路面,进而会造成雨天积水或湿滑的现象,非常不利于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背景下,在铺装时采用的材料是透水性材料,进而在雨天时雨水可以通过这些透水性材料及时渗透到地下,不会出现积水的现象,还能对人行道路面的温度及湿度进行及时调节,进而更好地补充地下水资源。假设因为其他条件的限制不能保障市政工程当地的土壤的透水性,则还可设置排水管在基层的位置,同时控制坡度纵向的范围为≤2.5%,控制横向坡度的范围为≥1%且≤2%,这样也能将排水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2.3在路缘石设计中的应用
路缘石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其中,在立缘石设计过程中,其标高需要高于周围地表,这样雨水就能够缓慢地流入雨水口中;而平缘石和立缘石有所不同,其标高需要和周围地表一致,这样雨水就能够顺着绿化带排入、流入雨水口。在设计立缘石的过程中,雨水流入绿化带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可以利用打孔立缘石、隔式立缘石、豁口立缘石等形式,提升雨水的流入速度。
2.4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地与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场设计和城市绿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是雨水净化的主要对象。在海绵城市的构建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当前雨水净化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这样一来,积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工程维护和城市绿化工作中。在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广场和陆地设计,有利于更好地节约城市淡水资源。因此,需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同广场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如图一,通过这种方式让透水性铺装的应用得以增加,如果遇到暴雨季节,可以将其充当为排水渠道,进而有效将雨水储蓄到广场或是绿地中,等待需要时,将雨水作为绿地的浇洒用水、广场的冲洗用水或是景观水体的补水。为修复已被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还可以在城市水体循环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
2.5海绵城市在建筑物、居民区中的利用
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小区建设中,都是封闭式的,在内部都配备了绿化道路、社区广场。而海绵城市运用到建筑区、居住区设计中,需要在小区公共区域进行透水性铺装,在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一般选择下沉式设计,保证绿地设计高程能够低于小区内的道路路面,确保雨水能够有效滞留、存储,当然还可以设计成为小区特有的水系景观。对于建筑物来说,也可以设计成屋顶绿化,不仅能够滞留雨水,还能够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起到美化建筑的效果。通常来说,小区内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体现在透水路面、雨水花坛、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等几个方面。具体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能对建筑设计规划图进行审查完善,严格按照设计内容,完成建筑区域内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有利于雨水滞留存储的设施,这些指标都需要进行反复核实,避免出现设计与建设不符的问题。对于老小区,则需要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工作,尽可能保证其符合海绵城市设计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某种意义而言,海绵城市在将来必然是城市构建的关键类型,其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构建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海绵城市试点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假设试点成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与城市水灾等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全新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态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思习.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22-123.
[2] 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23-224.
[3] 依金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8,13(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