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而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美的过程中,提升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效果,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以积累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教育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理解美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发展美术思维,从而实现深度教育的目的,打造高品质的美术课堂。本文将从教育的准备环节出发,探讨优化设计授课過程,从而实现小学美术学科的深度教学。
  一、进行精心准备,找准教育方向
  教育准备指的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前的准备环节,主要包含备学生、备教材等四部分内容。设想,如果教师在完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施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对课堂不负责任,当学生在课堂上作出一些反馈时,教师不能及时地给予学生回答,让学生错失获得美术知识的机会,造成教育质量不佳的情况,学生也无法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度学习。所以,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深度学习,教师应当细致做好教育准备环节,以便抓好美术学科的“方向盘”。
  例如,在《生活中的暖色》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四个角度出发,完成备课的活动。一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结合以往的美术内容讲解活动进行经验的总结,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的素养进行审视和定位。二是基于教材角度。教师指出“暖色的特点”“暖色应用在绘画中带来的感受”等教育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三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角度。教师根据先前的分析,融入图像识读、审美态度等素养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作为之后开展“暖色的特点”“暖色应用在绘画中带来的感受”等内容教学的指引。四是基于活动的角度。教师根据美术学科的实践特点,以及美术教育的需求,安排合作、自主绘画等活动,并预设讲解暖色特点等知识时学生的反馈,以便为迎接本节课做好准备。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等进行精准备课,帮助教师备好“万全之策”,教师上课之前在心中勾勒出整体的教学过程,以便完成美术课程的精准教学,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美术知识,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二、新旧知识结合,强化学习深度
  在美术学科的教材中,尽管所有的知识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篇目进行安排的,但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如若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前后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美术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不同美术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从而增强对美术知识进行学习的深度。所以,在当前美术学科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新旧美术知识进行整合,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
  例如,在小学美术《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一课的教学中,主要包含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进一步认识到阳刻、阴刻以及混合刻的特点,通过学习阴刻、阳刻的裁剪技法完成简单的创作。而在这节课之前,教材中安排了《剪纸中的吉祥纹样》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剪纸这一艺术形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剪纸艺术中吉祥纹样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显然,这两节课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所以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剪纸中的吉祥纹样,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裁剪出一个代表美好寓意的纹样呢?”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逐步掌握阳刻和阴刻的特点及裁剪技法。
  显而易见,教师通过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进行课堂的导入设计,能够让学生从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中,使学生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完成对新美术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引导学生探究,完成深度剖析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建探究性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未知内容的学习热情,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但随着目前教师对学生合作素养的重视,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情况,常常组织协力合作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因而减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为了更好地实现美术探究活动的开展价值,教师应当搭建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多角度剖析。
  比如,在《装饰画》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装饰画鲜明的艺术特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教师结合这一内容向学生提出:“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装饰用的图画吗?在看到这些图画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它能够为生活带来怎样的作用呢?”引导学生基于身边的生活思考问题,尝试回答出带有个人特色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小组,指导学生在小组中表述自己对装饰画应用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并向他人阐述自己得出这一答案的原因。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学生能够通过不同角度认识装饰画,提高对装饰画应用价值、艺术特点等内容的分析能力。
  可见,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双重方式,能够在发展学生个人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合作思维,使学生在有效的探究过程中实现对美术内容的深度分析。
  四、给予中肯评价,引导学生反思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育反思的环节,只有当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后,学生才能够认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的认知存在问题,以便在回顾、总结中更好地进行弥补,提高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了落实深度教育的理念,美术教师在教授知识后,也应当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例如,在小学美术《彩球的设计》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从学生所设计的彩球,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首先,针对学生所设计的彩球,教师不是采用夸赞或者贬低的单一评价方式,而是在指出学生设计优点的同时为学生指出不足,让学生在不减弱创作信心的同时认识到自己成长的空间,从而对设计的彩球作品进行修改。其次,针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具体过程,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行表现,指出学生学习行为中的优秀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习彩球设计知识过程的同时明确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美术知识学习中调整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度学习。
  显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反应、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给予学生中肯的点评,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方向地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有所反思,以便学生及时弥补,逐步实现对美术知识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美术学科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学生审美能力、创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通过精准备课,结合新旧知识以及设定探究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深度构建,使学生畅享美术学习的魅力和精彩,不断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来静)
其他文献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数学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數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发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虽然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社会中,人们都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常识。小学是学生认知的起步阶段,教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知识,又要让学生了解数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小学阶段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好地了解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动手操作。实践证明,经过学生亲自体验的事物,记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探究知识。课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情感教育仿佛是一个隐身的符号,一直都被教师所忽略。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情感教育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色彩,且人文性、情感性兼备的学科,只有运用更具情感性的方式教学,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情感烙印,才能让学生与文共舞。本文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用生动、具体的案例阐述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导语为引,情感入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
期刊
早在1977年,班杜拉就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指出自我效能感是在行为发生前,个人针对自身是否能完成预定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能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影响学生的活动情绪以及心理健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合力,采取有效措施通力
期刊
小学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中不仅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需要音乐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的音乐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音乐学科的美育作用,只是单纯地将音乐学习看作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思想性。真正的音乐学习应该是有关情感态度的教育,有关思想品质的教育,应该以趣味性、审美性、主体
期刊
音乐素养是指一个人对音乐的基本感觉,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力、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等。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音乐学习中,如果不能让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美好,如果不能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那么学习就是无效的。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重视音乐课程,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去接触音乐、拓展音乐,让音乐课程灵动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唱歌和学
期刊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教育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信心。本文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策略,旨在使学生因音乐而更美好,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更精彩。  陶行知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理念中渗透着诸多与教育本质相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光芒四射的,他的教育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语文作为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核心学科,对学生今后的语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构成深远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是符合新课改趋势的一大重要举措,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深度。在教育信息化的融合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一下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身
期刊
在高度现代化的时代,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加快生活节奏,减轻生活负担的不二之选。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征,教师有必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引进生活化的素材,不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精彩之处。  一、融合生活情境,激活探究欲望  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出发,产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