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集聚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前言
  金融产业集聚是指货币资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该地区的金融资源密集程度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目前,经济与金融的一体化发展,拓宽了金融资源的活动空间,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网络得以实现。这样的金融背景加快了国际资本的流转,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源开始在个别重大金融中心发生集聚且程度日益变深。金融产业集聚显然已经成为金融产业的基本组织方式。金融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我国的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环渤海经济圈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在这里经济急剧增长,金融资源集中加剧。我国50%以上的GDP在这里产生,北京、上海与深圳已发展成为金融中心,是三大经济圈金融资源最集中的地方。
  总之,金融产业集聚由于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相互协调发展,引起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同时金融资源还可以在周边地区流转并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繁荣、金融机构集中、金融资源集聚。
  二、金融产业集聚产生背景
  总而言之,金融产业集聚是一国或某区域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释。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且步伐逐渐加快,这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害的一面。全球经济依据国际贸易、资本流转、提供服务、技术共享等手段,逐渐变为联系密切、共同生存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a.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主要体现于资金的募集、分布以及使用早已越过了国家与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规模内开展。b.贸易全球化。近几年,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的增长率水平在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水平之上,基本上维持在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水平。c.投资全球化。二十一世纪以来,投资活动已经遍布整个世界且发展迅速,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率远远大于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增长率。d.跨国公司经营全球化。如今,有95%以上的国家都拥有跨国公司,在他国建立了自己的子公司或分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已到处可见。
  2、第三产业的的发展
  金融业隶属第三产业,并且主导着第三产业的的飞速发展。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信息、知识与技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致了第三产业在所有产业中的增长速度最快。经济发达的城市,例如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因为信息通讯条件优越、人力资源优厚、前后向联系的机会等一些列因素,大受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源的欢迎,进而拥有具大的集聚效应,并最终形成了金融产业的集聚。
  图2-1国内生产总值三产业占比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3-2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中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而第二产业占GDP中的比值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占GDP的比值不断下降;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 9%逐渐上升到了2011年的43.4%,2011年第二产业的总产值占比是46.6%,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几乎并驾齐驱,可见,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图2-2金融产业产值占GDP与第三产业占比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3-3可以看出,金融业产值占GDP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且总体变化趋势相近。金融业产值从1978年开始上升,到1989年达到第一个高峰,此时金融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7.7%,占GDP的比重为5.67%;但此后金融业产值占比逐渐趋于下降,到2005年跌落低谷,此时金融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8.1%,占GDP的比重为3. 29%;之后又开始稳步上升,到2011年金融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2.2%,占GDP的比重达到5.28%,发展到了历史最高值。
  3、政府政策支持
  当前,全球已经意识到金融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纷纷采取措施拉动金融产业的发展。金融产业集聚可以为区域融资带来便利,进而吸引更多的高端金融资源,可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产业发展,促使区域经济达到国际化水准进而把握国际经济制高点。所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该区域的金融产业发展,进而发展并形成金融中心。例如,新加坡政府就十分关注该国金融产业的发展, 2012年1月,依据最新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加坡的外汇交易量已经位居全球第4位,我国上海位居第5位,跨国界贷款居全球第10位。新加坡不仅在国际金融、贸易融资、海事金融、保险、财务运作方面拥有领先地位,在资产及财富管理方面也趋于佼佼者。此外,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
  4、金融创新带来效率的不断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灵魂,更是金融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依据金融相关要素的重新组合,全球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制度等采取了创造性的开发,进而达到了金融资产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三者的完美结合,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时间不同,金融创新的内容与目的也就不一样。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可转换债券等金融创新主要目的是转嫁风险,70年代创造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旨在突破政府管制,80年代出现的票据发行便利等试图创造信用,90年代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这有效地拓宽了金融领域。以上金融创新不但促进了金融便利性,满足了客户需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而且也创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以上的金融背景下,金融机构、金融资源逐渐向一定城市或区域集中,金融市场逐步构建并完善,低层次的金融产业集聚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金融支点或金融增长极;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集聚持续加深,并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并具有区域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途径。   三、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
  Levine (1997;2002)等对于金融机构如何降低信息与交易费用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集聚储蓄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集聚不同存款者的资本,以加强资本流动,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如果资本投入不足,很多成长将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没有达到盈利的规模,但是金融机构能够集聚市场上众多零散的资金,进而促成大规模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集聚储蓄可以生成众多有用的产品。金融服务可以将投资化分为小规模供应,中小投资者通过买入金融产品可以参与到大规模投资中,不但增强了自身资产的流动性也带来了资本收益。假设资金集聚不存在,那么资金拥有者将只能对整个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金融壁垒相当高,集聚储蓄优化了资源配置。同时,将社会闲散资金集聚起来也是有成本的,主要包括两部分: a.将资本从储蓄者手中吸引集中的成本;b.让储户放弃资本控制权产生的成本。集聚储蓄不但可以促进大规模的资本投资而且可以优化资本配置进而加速技术进步。
  2、资源配置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促进了资源配置。金融机构的出现解决了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能够帮助一切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及市场开展评估,投资者只需支付信息费用,即可以更便捷、低成本的得到投资机会的相关信息,进而促进资源配置;金融市场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取得与传播,随着股市规模的增大,市场参与者具有更多的激励性取得企业信息,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经济发展。金融产业集聚有效减少了金融机构信息取得成本,使得金融机构更好的抓住投资机会,进而优化了资源配置。
  3、公司治理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不但可以减少信息取得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控制与监督企业运行的费用。金融机构可以依据监督费用经济化来减少企业的控制与监督成本。金融机构将储户的资金集中起来再放贷,由于借贷者只需金融机构来监督,而不需要所有储蓄者开展监督,因此减少了整体监督成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金融产业集聚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持,进而促进了资源配置与公司治理,加速了资本的积累与增长。股票市场也可以促进公司治理,在高效股票市场上,公司经营补偿与股票业绩、价格相联系,进而有利于所有者与管理者利益的平衡。所以,金融产业集聚与公司治理可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4、风险管理
  因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有助于风险的分散、规避及共担。金融集聚可以减少各类金融风险,从而加速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a.金融系统的发展与集聚可以减少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风险。一般收益越高的项目占用资金越长,但一般储户都不希望放弃对自有资金的长期控制权。依靠金融系统特别是资本市场,储蓄者能够拥有各种类型的资产,例如股票、基金、国债等,这些资产在二级市场可以便捷的交易。b.金融系统的发展与集聚可以加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企业为了盈利,不断采取技术创新,创新又也可以加速技术进步,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但是科技创新的风险巨大,依靠金融系统可以有效分散并减少创新项目的风险,进而促进企业对创新的投资。
  5、便利交换
  金融制度依靠减少交易成本,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发展。亚当·斯密(1776)认为,交易成本的减少促进了专业化水平的改进,进而劳动者更容易创造专业化的机器设备或完善生产过程,于是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更多的交易,但是每笔交易费用都很高,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金融安排能够促进更进一步的专业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化促进了市场交换,提高了生产收益,从而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土地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得以发展的根本。面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农村土地流转是必然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现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科学发展观;
期刊
摘要:农民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生存、发展方面存在城乡差距大、负担重、资金困难等多种困难,政府理应承担主要责任,需要通过社会救助的方式给予帮助,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扶助,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是关键。  关键词:弱势群体;农民;社会救助  “弱势群体”一词正成为我国最流行的词汇,关怀弱势群体也成为呼声最高的社会需求。实际上,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瓶颈
期刊
摘要:《应用文写作》因其实用性强的特质在高职教育中受到重视,但教与学的矛盾始终是一个教学难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能具备帮助就业和今后职业良性发展的技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满足学生需求,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处处彰显应用文的实用性,突破传统教学定势、发挥教学团队作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写作意识是突破教学瓶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思路;实践  《应用文写作》
期刊
摘要:随着企业组织形式不断发展,企业由过去的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到九十年代,开始注重核心竞争力,把低附加值,高风险的生产链外包给中小企业,而形成模块化。中小企业由过去竞争对手,发展成为合作关系,确切的说是价值链上的被俘者。本文主要通过模块化组织形式,简述纺织业中小企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模块化组织;核心竞争力;信息;中小企业  一、模块化组织简介  作为企业新组织形式,模块化到了九十年代,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国装修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综合装修行业的技术特征及行业现状,探讨装饰企业面对的竞争,论述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如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装修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装饰行业是随着国内房地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客户对家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而诞生、发展的,尤其是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装饰行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一个分支得以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有一定
期刊
摘要:体质健康作为衡量人体素质和机能的重要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其身体素质令人堪忧,因此,提出能用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可行性建议和方案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2009学年~2013学年体育学院体质健康成绩与其他院进行全面性的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和变化,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在并得出结论,客观的给予评价提出增强体质的建议。  关键词:体质
期刊
摘要:瘟疫,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话题,频繁发生的瘟疫促使人民积极采取防疫的措施,本文以《盛京时报》记载的1910—1911年东北地区发生的近代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鼠疫为例,具体探讨东北政府对于鼠疫的治理、预防以及对于受疫贫苦民众的安顿救助问题,侧面反映鼠疫给人民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借以提醒后人要时刻对瘟疫保持高度的警惕。  关键词:清末;东北政府;《盛京时报》;鼠疫;防疫措施  1910年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高职院专业课程教学素材呈多样化发展,视频教材的使用更是革新了高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本文是笔者结合《报检实务》课程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视频教材的运用情况,强调了视频教材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视频教材;高职院;专业课程  视频教材是直观教材之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 A. Comenius)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直观感知
期刊
摘要:退耕还林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生态林业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成果巩固阶段,而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继续顺利开展。本文采用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同时采取退耕农户与非退耕农户的横向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即:退耕还林并非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因素,且其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直接补偿来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目标收效甚微。  
期刊
摘要: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刘砦村的改造进行调研,并结合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对其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指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郑州市;城市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中村”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影响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城中村在资源利用、人文景观、城市规划、环境卫生、村民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