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视域下思政教育改革之刍议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方便地借助计算机等载体,实现智慧地“教”,智慧教育可以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作为一项崭新的教育理念,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智慧教育将智慧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以智慧教育为媒介,形成新的教育环境,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智慧教育;思政教育;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有必要培养智慧思维,以更好地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培育智慧型人才,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教育方式,其中智慧教育作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的全新教育理念,其提供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各项优势,同时还包含以智慧为核心的崭新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智慧教育理念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既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看到了方向。
  一、智慧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
   现阶段对于智慧教育概念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意见,但通常认为智慧教育理念来源于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阶产物。智慧教育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其主要包括理性、价值、实践三个方面,也有学者从智慧教育的本质角度定义智慧教育,认为其是依托于计算机和教育网的一种全新综合性的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塑造学生的内在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智慧教育概念的角度出发属于认知自我的范畴,学生只有具备正确认知自我的能力才能逐步完成自我的重新塑造。另外,思政教育講求“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思想政治的本质要求。从智慧教育角度理解的话,属于认知世界的范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准则归根结底而言就是学生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态度。除此以外,思想政治教育虽不能提供给学生一种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却能向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时所秉持的一种理想和信念,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重新鼓起勇气,可以说是学生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精神指导。因此,从思政教育和智慧教育二者关系层面分析,智慧教育的定义应当更加全面一些,尤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更应如此,应秉承以“智慧启迪”为核心的智慧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向更高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向发展。
  二、智慧教育促进思政教育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广泛普及智慧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智慧教育理念付诸于教育实践的时间更是相对较短。很多教育者对于智慧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教育信息化的层面,并没有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区分开来。智慧教育核心在于“智慧”,并通过互联网实施的一种教育形式,作为教育者而言要更多地看到这种全新教育理念的深层,理解并大力付诸实践。同时,一种理念如果需要被广为接受的话,除了需要时间之外还需要积极的推广作用。任何一项全新的理念只有在强有力的推广作用下,才会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吸收,然后付诸实践。学校可以利用校内教育平台来向广大教育者和大学生阐述智慧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鼓励教育者迈出实践智慧教育的步伐。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其在深入理解智慧教育理念时要秉承一种自我发展的观念,对既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以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等为更高一层的目标,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在思政教育中做好学生正确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持续优化智慧教育环境
   优越的环境是实施教育实践的重要条件,更是实施智慧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思政课程的智慧教育需要环境的支持,尤其是在当今开放性、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智慧教育本是建立在开放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所以,应规范网络教学秩序,给予学生干净的智慧学习环境,同时也要加强道德规范的引领,引导学生主动远离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校要起积极作用,给予智慧教育以强有力的保障,保证思政课程智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除在规范网络秩序和净化网络环境方面保证智慧教育的开展之外,还需要注重隐性教育的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是熏陶和影响,学生接受的并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通过知识传递的方式被其内心所深刻接受的思想和意识,这些往往都是发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在智慧教育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校园论坛等信息化手段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将思政教育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网络生活之中,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逐步引导学生去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在良好的氛围渲染之下主动在实际校园生活之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广泛开发智慧教育资源
   资源是实施教育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践的有效载体。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需要有重组的教育资源来做支撑,实现思政课程智慧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要素和实施条件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传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这方面多数高校已经在前期进行了大力投入和建设,许多高校现在已经具备优质信息化学习的环境基础。而在课程要素方面,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资源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色彩,但多偏重于理论性,而智慧教育的核心是“智慧”,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具实践性。思政教育中的智慧教育更加强调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施智慧教育,思政教育课程要引入时政课程,将当前社会上热点问题、国际形势、政策制度等引入课堂,供学生学习、研究和讨论。这种教育资源除了提高了思政课程的实践性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贯彻智慧教育关注学生、认知世界能力的要求,将更具实际意义的社会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剖析、理解,将抽象的思想政治原理性知识融入学生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并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智慧教育理念,推动智慧教育实践,实施思政教育智慧化改革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和思想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同时,智慧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师生多角度和多维度交流沟通,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之中,学生会更加愿意将自己的困扰诉诸于教师,而教师也会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取向、认知方式、性格特点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极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广大高校要从思想深处重视智慧教育,通过智慧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通过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杉,王建洲,聂文龙.智慧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9(5).
  [2]刘晓琳,黄荣怀.从知识走向智慧: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3).
  [3]姚进.思想政治课智慧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当事人通过改变诉讼请求、变更当事人人数等方式,滥用诉权重复提起诉讼的情况经常发生。这种重复起诉行为不仅会使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大大增加,更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司法权威。201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次使用了“民事重复起诉”这一概念,并规定了认定重复起诉的三个要件以及对重复起诉行为的处理方式,明确表示禁止重复起诉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普法宣传还存在注重机关院校市区,忽视个别偏远农村,宣传内容和具体实际结合部紧密,以突击宣传为主,常态化宣传机制建设不够等问题。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法律专业学生具有法律宣传规模性优势和时间优势,通过社会实践方式,采取网上网下双结合的方式,在宣传过程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既锻炼了大学生
期刊
摘 要:刑事执行制度是实现法律权威和正义的重要刑事制度。当前,我国刑事执行制度存在操作性不强、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时间滞后、监督手段缺乏力度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结合国外刑事执行制度的优势,使其符合本土化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在刑事执行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状况以及一些改革措施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刑事执行制度改革与完善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刑事执行制度;改革策略
期刊
摘 要:精准扶贫法治化就是依法保障贫困群众的权利需求,确保贫困群众免于贫困。在现实精准扶贫过程中,由于仍然存在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操作不规范、扶贫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健全贫困群体权利保障机制、建立政府扶贫权力规范机制、完善扶贫立法体系等方面入手,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法治化。  关键词:精准扶贫;法治化;贫困  一、精准扶贫法治化概述   法治是捍卫权利和维护利益的有力武器。精准扶贫的
期刊
摘 要:民事诉讼行为保全作为一项临时性的救济措施,旨在给予申请人预防性的紧急权利保护。2013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了一般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行为保全制度。但由于法律规范过于原则,行为保全在启动、审查、担保和救济等方面欠缺具体的规定。为弥补保全制度的不足,建议厘清行为保全的启动条件,丰富行为保全的审查内容,优化审查程序,健全行为保全的担保机制,灵活认定担保数额,构建多方面、系统化的行为保全救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融入怀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把怀化建设成为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建设现代化新怀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红色基因融入怀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研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端正学习态度,确保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重大的理论实践与创新成果,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项,是顺应全球绿色经济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树立大国形象地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发资源环境与发展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大瓶颈。只有破解这一难题,才能使得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梦”的良好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   一
期刊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基层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共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深入分析,找出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分析网络舆情现状,并利用其特点促进良性传播,从政府、网民、客户端等多主体角度分析,为营造良好信息传播氛围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传播;网络言论  一、问题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信息的传播途径逐渐增加,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从以往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如今依托互联网的各大门户网站、APP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的多元性、融合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为青年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等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对培养青年政治认同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提出通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突出青年主体地位、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最大同心圆,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新媒体;政治认同;培养;青年   广大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对个体而言,青年时期既是其政治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