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途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课外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为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研究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 教学途径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语文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课外阅读教学的一些做法,为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研究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地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从教材中延伸,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把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的大量内容转移到课外去阅读,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从课文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落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把握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培养学生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并不断加以深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4)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阅读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新的书刊、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如《散文选刊》、《读者》、《微型小说选》、《青年博览》及中外名著,作为对课堂内容的拓展,通过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广泛了,求知欲更强了。
  (5)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入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剪报荐评,收集各种生活事件写成随笔,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及自然环境、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等,对新认识、新信息、新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这是最活跃、最光彩、最富成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文化内存、体验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以此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创造条件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行为动机和需要进行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如虚心、专注、思辨、勤奋、恒心等。
  学生由于感到阅读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认识到阅读是他们自身的需要,就会逐渐增强阅读欲、求知欲,并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
  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1)从教材扩展延伸。(2)从体裁考虑。高中生宜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3)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教师要经常检查阅读效果,及时鼓励,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注重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一定要提高阅读速度,讲究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
  (1)运用迁移。对中学语文教材,我们在课堂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学习课文的方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迅速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
  ①“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和书页差不多大小的白纸,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用纸的下拉速度加快,即可逐渐加快阅读速度。
  ②“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3)养成默读的好习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四、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教会学生认真投入,和作者对话。读书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读书是一种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2)教会学生做笔记。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常见的笔记方法有四种。
  ①眉批笔记。在阅读时把读书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②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③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④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3)教会学生做卡片。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持形式。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的评价放在一起。
  实践表明,课外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心理素质,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刘杰,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目标的预设不能拔高也不能过低,而应该是在“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内,像果实一样挂在恰当的高度就好。为此,教学目标的预设应源于立足于教材实际,源于考量符合学科特点,源于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并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教学目标 预设 恰当 高度    一、教学目标的预设,源于立足符合教材的实际    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就需从教材开始,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价值。语文能力
学生评教已成为我国高校当前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重要手段,但经调查发现作为评教主体的学生和教师都对评教制度本身存有异议。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目的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
我国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普遍较低,且存在性别、学历、年龄、学科等个体特征变量差异。影响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有个体特征变量、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文化和归属感、学生等。
近年来高校行政权力过大屡遭诟病,"去行政化"热潮反复涌现。高校行政权力究竟为何产生?又为何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桎梏"?笔者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行政权力产生的内发性
谢眺的绝句诗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唐代绝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高一新生语文学习上存在许多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我想造成这种局面,主要责任在我们一线教师身上,只有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现状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
针对大型超高压密封容器实体试验成本过高的缺点,本文运用ANSYS软件对大型超高压密封容器开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各开孔在不同气压下的最大应力值,绘制了各开孔相应
本文对30例经MRI扫描证实的混合性中风病例的分析和发病机理的探讨,认为在急性中风病人脑内完全可能同时存在出血和缺血两种不同性质的病变,与传统的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不同,高血压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