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气溶胶的三维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环境保护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分析华东地区气溶胶的三维分布,并基于此探讨气溶胶与云的混合情况.华东地区气溶胶含量较高,呈西北高东南低分布,大城市附近气溶胶消光系数较大(约为0.26?km?1)、垂直分布较高(约4?km).华东地区气溶胶种类复杂,气溶胶光学厚度污染性沙尘>海洋性气溶胶>污染性大陆气溶胶>沙尘>烟尘,大陆性气溶胶含量最低.污染性沙尘和沙尘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北部,冬春>夏秋;污染性大陆气溶胶和烟尘均匀分布,夏秋>冬春;海洋性气溶胶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季节变化较小.气溶胶和云混合的发生频率与其水平分布大体一致,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污染性沙尘(甚至达到了8%~10%),其次是污染性大陆气溶胶和海洋性气溶胶.
其他文献
大气监督帮扶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促进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有效举措.文章通过研究大气监督帮扶的内涵、作用机制和特征等,认为其是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依托督查企业环境问题撬动各方形成合力的重要尝试、转变传统环境管理方式的重要实践,并对大气监督帮扶对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效果进行了评估.
文章基于垃圾分类流程-主体-职能的分析框架,构建政府职能谱系.结果表明:政府应担负4大主要职能,制度设计职能是前提、财政支持职能是保障、监督管理职能是基础、社会整合职能是核心.
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东亚种群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越冬,其中中国越冬群体的分布和数量研究甚少.文章基于鸟类遥测和调查数据,提出了对中国越冬群体度夏和越冬分布范围的修订建议,在国际鸟盟出版的物种分布图基础上,新增蒙古国中部和中国黄河流域河套平原为度夏地;新增江苏沿海地区为越冬地,而在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省的分布范围仅保留沿海区域.首次准确估计了东亚种群数量约为20000只,包括中国越冬群体数量约为19500只,韩国约300只,日本约80只.相比2012年的种群数量估计值10000只
治理成本确定是虚拟治理成本法的核心内容,是基于虚拟治理成本法量化生态环境损害价值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比较实际调查法、成本函数法和参考治理费用法3种治理成本确定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文献查阅法作为补充,并以案例应用说明增补方法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对完善虚拟治理成本法及其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生态环境部直属科研单位房屋修缮、基础设施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及升级改造,促进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针对中央环保科研单位在修购专项资金前期申报、组织实施、过程管理、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该研究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修购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提出修购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可以从PDCA?4个环节着手,坚持绩效为核心,管理是关键,评价是手段,构建符合环保科研单位修购专项资金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项目申报审核、
当前中央以“责任钳制、权力限制、指标控制、问责压制”为治理技术的刚性约束策略在控制环境污染排放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也存在治理理念功利化、治理方式简单化、治理负荷超重化以及治理绩效短期化等局限困境.为此,该研究新时代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改革路径在于积极构建中央-地方-公众良性互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合作、法治-自治-德治相互融合的治理体系,从而显著提升中国环境治理能力.
为实现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构建突出以水污染指标为重点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尤为关键.文章结合宜兴市6个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特点,构建了由绿色生产、绿色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三大要素15项指标组成的绿色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相关规划值为标准,对宜兴市各水生态功能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功能区中产业绿色程度排序为Ⅰ-03>Ⅱ-02>Ⅲ-10>Ⅲ-11和Ⅱ-03>Ⅲ-07.这意味着在后续宜兴市水污染控制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对评估结果比较低的功能区进行绿色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评估结果中未能达
工业园区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集聚区,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周围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此园区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环境治理政策.文章基于政策的“有效性”理论,总结比较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政策的有效性评价体系,并以上海市莘庄工业园为例进行了应用,剖析了园区环境问题背后的制度性原因,从政策制定和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探究全球生态非正义的本质有助于明确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构建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全球生态系统面临多重因素的安全威胁,然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却承担有差别化的环境后果.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生态非正义行为这一现象的实质所在,从发达国家利用跨国资本的手段这一角度切入分析其攫取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的行为.结果表明:全球生态非正义存在的根源在于资本具有使自身快速增殖的内在属性,自然资源的跨国攫取是资本增殖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全球生态治理体系通过实现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通过增强发展中国家在
文章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数据,将大时间尺度年度目标分解为小时间尺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环境空气质量实况与目标间的差距(即目标损益值),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损益动态评估方法体系.利用该方法分析2019年沈阳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结果显示:2019年前两个季度的损益值总体为负值,3月10日累计损益值(CPL)达到最低值(?1351?μg/m3),表明这一时期沈阳市PM2.5污染程度相较于基准值有所加重,3月10日达标差距最大.与现有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管理的一般模式相比,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损益动态评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