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自由呼吸”教育的有效性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拜读完李希贵老师的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颇为感触和震撼。所谓“呼吸作用”,根据生物学的解释:主要指糖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并伴随能量释放的过程。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前者释放的能量多,后者由于受到没有氧气这一条件限制,所以释放能量少。从书名《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出李希贵老师对待教育的主旨,或者说是希望——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即有效教育。全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每方面都由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构成,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字里行间融入了李希贵老师自己对教育教学独特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自由呼吸;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56-02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李希贵老师摈弃了那种长期以来以“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的语文教学。他的“每天十分钟”让阅读成了学生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语文实验室计划”,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切实拥有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权和阅读选择权。他的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冒着极大的风险,最终还是成功了。如果把教学改革延伸开了,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吗?答案当然是否。如果那种理念成立,那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有效课堂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来衡量。因此,在规定的一节课时间内,学生能消化吸收的知识的多少,是判断有效课堂的依据。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消化吸收更多的知识呢?这就必须得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摄取。教师在课堂上要“隐藏”,而且要隐藏到位。“自主学习”——这个名词让我真正的认识到,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由呼吸的天地,远比老师的讲解、训练要实在得多。
  在书中,李老师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自己的学生观中。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正是他这种思想定位,使得他赢得了学生的拥戴和教师的赞誉。联系我们现在的一些规章制度,如有些班主任为了严格管制定了班规,赫然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像是在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不要去“触及”它。我们在制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人文关怀。老师和学生不应该成为对立的两方。规章制度不能用来约束学生犯错,更不能用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就拿规定到校时间来说,对于一些家离学校很远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他们可比其他学生晚五到十分钟呢?制度——我们是不是也该拿过来完善呢?
  另一个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教育思想是:“教育,从平等开始。”李老师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小故事,提出了教师完全可以道歉,教育完全可以在平起平坐的状态下进行。看到这儿,有人肯定会大呼:这是在颠覆传统教育。教师的权威岂能动摇?其实,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因师生关系不协调,学生不愿听课,老师闹心的恶性循环的案例。这种情况多数由于学生和老师缺乏平等交流沟通导致。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的“体验教育”。李老师写到自己在做会计的那段时期,思想上从轻视民工到被派到工地体验生活,最后从心里敬佩这些“整天脏兮兮的民工”的转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老师更多的是使用“粗暴的”方法来对待犯错的学生。学生往往是因为“怕”而变得”乖”。严厉的老师似乎更能使学生“自觉”。学生的伪装越来越好,出了校门,甚至是换了老师就“原形毕露”。这是教育的本质吗?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思想教育不能马虎啊。其实绝大多数学校进行的都是平民教育,社会更需要的也是平民教育。英国大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在学生表现出疲倦之前功课就应该停止。”这句看似平常的话道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教育应该在孩子乐于接受的情景下进行。要希望自己的教育有效,首先就得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要使孩子接受教育,就得使孩子接受教育者。这些孩子,本身对教育者就积淀了许多不信任,甚至敌意。因此他们不但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诲,还会经常向固有的“师道尊严”挑战,甚至向我们教育者的人格挑战。这常会让我们大感意外、惊慌失措、尴尬愤怒。但如果我们果真如此,他们反而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教育。我们最正确的态度就是忍耐。放下自己的尊严和架子,压制住自己心头的怒火,站在孩子的一面想想。其实,他们此时也不好过,一直在等待着你严厉的批评,等着和你干一仗,也处在一种焦虑、不安而略带恐惧的心理状态下。我们的忍耐,会让孩子准备好的抵触、反抗心理落空。
  因此对待犯错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花点心思用“体验教育”等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真正的知道错误并且改正错误,这才是进步。一切错误皆为思想问题,草率粗暴的解决方式并不能让学生认清事情的本质,我们在抱怨某某学生屡教不改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呢?
  我们知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培养能适应社会、适合自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家长、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是在我们为家长、老师投去敬佩的目光之时,却不难发现一个奇怪而让人困惑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并不感激自己的家长和老师,个别的甚至仇视他们,以致于“弑师鸩母”。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有没有效?教育要真正有效,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学生对教育者思想的认同、接受,并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判断,同时激发自己努力去做。这个过程也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学生自己内心的认识和体验,我们的教育必定是无效的。
  合上书,脑子里仍是李老师的教育教学上的感悟和总结的经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甚至读后,总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思想。这恐怕就是这本书的真正魅力所在吧!书看完了,突然有种想法,如果我们的每个领导和所有老师都去认真研读这本书,我相信我们的学校教育明天会更好!
其他文献
为促进中国扬琴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普及扬琴演奏艺术, 2018年8月18日至22日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扬琴艺术节暨全国扬琴艺术展演评选活动”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音乐学院、艺术院校、综合大学、师范类院校的扬琴教师、学生和演出团体的演奏家、作曲家以及乐器厂商等一千三百余人到会。本届艺术节主要围绕“扬琴广泛的世界性”“中国扬琴艺术的新发展
年来,关于“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基于“音乐表演”的研究和基于“音乐创作”的研究(当然,二者也是密切相关的)。前者主要是探讨如何为歌唱家弹好钢琴伴奏,即如何真正成为一个“声乐艺术指导”,或者歌唱家如何与钢琴家合作。后者则是探讨钢琴伴奏部分如何为“艺术表现”服务,即钢琴伴奏如何以特定的音乐语言和形态为歌曲营造艺术意境,为此对19世纪初以来德国“利德”(lied)、法国“麦乐迪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进行研究,旨在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成果可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53-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说错话,做错事是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应该时刻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对症下药,耐心诱导,以达到是良药而不苦口、忠言而不逆耳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批评艺术;做法    批评是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常有的事,然而对学生进行批评不等于训斥,应讲究一些策略和艺术,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必须避免的几种做法  1.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
于何为“诠释学”(Hermeneutics),学者本特(Ian Bent)这样坦言:“凭借一种亲身感受而不是以经验可以证实的方法,通过理解的方式在文本中发现意义。”①音乐的诠释问题自19世纪初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主要立足于作品音响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倾向于对作品的文学化描述。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思想
摘要: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参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寓教于乐,是我们对教学始终不渝的追求。而教学中对于游戏的恰当运用,对于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较高境界。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创新了语文教学课堂,使传统的语文课堂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含义;作用;运用;注意事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摘要:一线的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特别是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英特尔未来教育”真正解决了上述问题,它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关键词:教育发展;趋势;英特尔未来教育    隨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
摘要:在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学教材中,“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血液循环途径变化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听课学习后,深受感触,就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师对这一课的精彩教学进行赏析,具体说明如何在日常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最好办法重点论述引入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 课堂改革 学习兴趣    现在初中生物课教学有时显得死气沉沉,效果低下。本人认为主要是课堂教学改革不到位。实践证明,生物课不仅能活起来,而且会有很强生命力.生物本是有生命的物体,可目前在生物教与学中存在的种种现状常常出现“死生物”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摘要:《气象与气候学》立体化教材设计九大模块,分别为生活更便利模块、气象科普模块、高中地理链接模块、气候环境模块、课程大纲模块、课程知识详解板块、习题巩固功能模块、检测题库服模块和辅导答疑模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学习模块来进行高效并且快捷的包含学习各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气象与气候学;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