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上帝形象与救赎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圣经》作为东西方文学的精神源头,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圣经》中上帝形象的探索也是“圣经”研究的一部分。笔者从几个很小的侧面来论述《圣经》中上帝的存在以及它的形象所承载的救赎精神,进而描述基督教所宣扬的平等博爱思想在《圣经》中的雏形。
  关键词:上帝的存在;救赎与变乱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122-02
  
  一、上帝的存在
  《圣经》作为古代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百科全书,它最早起源于东方而并非西方,它不仅是一部记载希伯来始祖事迹的历史文本,还是个个性鲜明,情节生动的人物故事集。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宗教著作更是一部文学著作,如《耶利米哀歌》,《雅歌》,《约伯记》等皆有浓烈的情感性和不同程度的虚构想象性。但它为世人所皆知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世界大同意识,博爱意识,救赎意识。
  在《圣经》中,上帝作为无形无体的不可知者,它无处不在,它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主宰者,在他的面前,以及在与他的关系中产生了人类最初的道德,宇宙意识以及人类终极命运等问题。它代表最高的善,它之所以毁灭人类是因为人类充满了丑恶,毁灭的目的是为了荡涤所有的丑恶与污浊,重现原初的纯洁与善良。上帝不是具体的善与恶的化身,但是它却是能够操纵善恶的,明辨善恶的,它超越善恶之上,是道德的终极与本体。因此在东方文学中就有了善与恶的对立,同时当《圣经》传入西方后就有了所谓的“罪感文化”这是对善与恶的进一步的分离与对立。
  那么在《圣经》中上帝到底作为怎样的一个形象而存在呢?到底是善还是恶呢?首先,在圣经的世界本体论阐述中,上帝认为世界万物是一种价值的存在。《圣经》是人类生命体验和世界人类共同的精神精髓,也是人类早年对世界终极的最初判断与观点。圣经不仅仅在某点上将世界解释为一种物理性的事实,而且试图赋予世界某种价值,如《创世纪》一开始就对世界进行了某种价值判断,如“起初,神创造天地。地市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最后,上帝造人之后准备休息,在《圣经》中很满意的加上一句“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很好”,“神看着好的”——圣经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教圣典,在《创世纪》开始,即以世界唯一神的名义给世界加上了一个价值判断。
  其次,在圣经的本体论阐述中,上帝具有神圣价值。在宗教的视野中,上帝是一种“至善”,并且被赋予某种神圣价值。当上帝出现时,它常常被描述为“云彩”或“荣光”如《出埃及记》中记载,摩西奉耶和华之命建完会幕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会幕。日间,耶和华的云彩在帐幕之上;夜间,云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们所行的路上都是这样。”圣经还一再提到上帝是“圣洁”的,如《利未记》中多次提到上帝之“圣洁”“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另外有大量对上帝的赞美如“愿荣耀归于神,直到永永远远”显然,上帝的“神圣价值”是以“荣耀”的形式出现的,它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属性。
  再次,在圣经的本体论阐述中,上帝还具有道德价值。上帝的道德价值又表现为道德属性。与古希腊人同性同形的“情欲神”不同,在圣经中,上帝尽管是人之被造的原型,却被解释为“道德神”。古希腊众神动不动就挑起战争,追逐美神,发脾气,而在圣经中的上帝却严肃,苛刻,充满理性,如在《诗篇》中云“耶和华是善良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道”。因为上帝被塑造成“最高的善”,那么“恶”就被认为是与他相对立的,亦即“恶”被解释为不是上帝所本有的属性,而是某种外在于上帝之外的东西的属性,它常常被定义为“撒旦”作为一种负面价值排除在基督教价值体系之外。然而这个“撒旦”却成为人们诟病基督教教义的一个借口,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美好的光明的东西,同时只有上帝才有创造力,那么撒旦为谁所创?撒旦作为一个负面的价值存在,它引诱人类犯错,那么这个错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这从某个侧面对这个最高的善做了一个反面的诠释。
  然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潮中,面临多种主义,多元化文化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批评等对《圣经》中的上帝形象又有怎样新的阐释呢?首先,它在一般程度上打破了关于上帝是世界的源头,是宇宙的终极的说法,认为上帝是虚无,是杜撰出来的。世界上无所谓上帝,也就是尼采的“上帝死了”,因为“上帝”的存在与地位是与地球中心论联系在一起的,当科学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太阳系也不是以后,“上帝”的存在与地位也受到质疑。尽管有人说上帝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但当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时,精神正逐渐消亡,人被异化,人类的精神世界呈现一片荒原状态,那么此时上帝就是虚无如在艾略特的《荒原》中上帝的救赎又在哪里呢?其次,在对《圣经》进行解读时,上帝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像前者不承认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只是一个幌子,是一种精神的姿态。相反他们认为上帝是一个变化反复无常的人,因为在圣经中有大量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的描写,如撒莱,利百加,他玛等而从这些可以看出亚伯拉罕的人性,他吃吃喝喝,还经常发脾气,喜欢寻衅开心,嫉妒心强,报复心强等撒谎那个地只是一个“倾向于过度支配所有人和所有事的顽童”。最后,在对《圣经》中的上帝形象的最新解读中,认为上帝从来没有过,也无所谓“存在过”也无所谓“死了”那么与相关的就是“无所谓上帝,无所谓救赎”。
  二、变乱与救赎
  《圣经》是以原罪为前提的人类救赎史,当《伊甸园》中人类的始祖违背了上帝的禁令之后,人类就带上了先天的罪恶来到人世。所谓原罪就是人类原始的罪恶,但从此以后人性不再混沌,人一生下来就成为上帝面前的罪人,所以人不能自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类的渎神意识和忏悔意识。既然人生而有罪,那么人又是怎样得到救赎的呢?
  除了上帝让其子耶稣流血而死来付出代价,要人不要犯新罪来补救之外,在西方文化精神上形成了罪与罚的观念,从而引发了灵与肉等对人类本性的深思,从而也致使西方形成了自律的道德观。同时又有对“变乱”等故事的新解,把其原来以为的惩罚解释为救赎。“Babel”一词是变乱之意,上帝以这个词来宣布人类使用不同的语言,上帝解构了一种很可能成为世界性的语言,德希达说“倘若这座塔被建成了,那么将再也没有建筑了。只有这座塔没有建成,才使建筑与语言成了一个历史,这个历史必须永远与一个无限的上帝联系在一起理解”“变乱”打破了单一性言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和差异。通过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支离破碎性,复杂性和矛盾性才真正获得彰显,最终实现一种宽容的精神。然而,上帝的拯救并不停留在多元和差异。多元和差异是以中走向“拯救的宽恕”,不是走向“暴力的辩证法”,正如一个人所说“宽容总是与惩罚相关”“人们不能宽恕他们不能加以惩罚的行为,也不能惩罚那些不容宽恕的行为”如果把巴别塔说成是一种惩罚,不如正确的说那是一种宽恕,“没有宽恕,也就没有拯救”。
  关于《圣经》中的救赎意识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复活》中都有体现,毕竟如此救赎意识作为一种原型已经渗透到了很多文学作品中与博爱,平等等思想共同组成了《圣经》文学的一道奇葩。同时在与东方的“耻感文化”相对的西方形成的“罪感文化”也是圣经中救赎意识与原罪意识的共同结果,它成为东西方文学艺术的一种基本主题影响甚大。
  
  参考文献:
  [1]梁工.圣经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梁工.圣经与文学阐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房龙.圣经故事[M].北京:王立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布鲁斯.圣经正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石斛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00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及大洋洲;我国有70多个原生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尤以云南南部为多.
摘 要:社会因素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重要部分,以前常被社会各界研究者忽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深入,这些社会行为体对国家决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社会因素在中国对美决策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外交决策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尤其对美关系应更为理性和务实。  关键词:社会因素;对外决策;中美关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普遍出现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各个国家都将自身国情作为核心内容,制定相应的延
摘 要: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因而在我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意义凸显。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的全新理论,为公共事务提出了不同于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治理逻辑。在构建公民社会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任务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市场——政府两极思维模式,而这恰恰是多中心治理理论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公民社会;建设;适用性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
摘 要:信访制度在执行时存在权力优越意识严重、制度设计落后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充分发挥人大、人大代表及各级司法机关的作用、依法制裁侵犯信访权利的行为等方面探求信访制度在执行时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访制度;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118-03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
摘 要:2006年4月12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通过了《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议》,泛亚铁路这一宏伟的计划将会深刻地改变亚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凸显东南亚和中亚战略地位;推动亚洲一体化进程;给非传统安全带来挑战。作为泛亚铁路路网中心之一的中国要深刻意识到到这些影响,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关键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24-02    泛亚铁路这一
在当前铁路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施工条件有了较大提高,相应的人工费用也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中人工
时序性和波动性直接与话题的热度有关,短时间内某话题出现的相关报道越多,则其热度越高;话题的波动幅度越大,则其热度越高.依据积分理论给出了基于时序性的相关报道密度计算
复发性胆管炎是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西药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难度大、危险性高,易再次出现并发症.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自拟化瘀解毒利胆汤治疗该病23例,取得
1997年1月~2000年1月,笔者运用正清风痛宁片治疗海洛因成瘾100例,并与常规药物快速无瘾戒毒片(可乐宁)治疗100例作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