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综合文化站是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工作职能是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主要任务是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时政法制科普教育、书报刊借阅、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育健身等,简单的说就是“宣传、组织、辅导、提高”,文化站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他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农村综合文化站的现状,就是走的一条不平凡的兴衰之路,即使党中央把文化工作重视到现在的程度,我們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同志对文化站的生存之路仍然忧心忡忡。
从文化站成立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来看,文化站建好又丢,丢了又建,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站的阵地问题和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其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由于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只看经济发展指标,不重视文化工作的发展,文化工作只作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把文化工作纳入党政的议事日程上,没有纳入当地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2、经费投入不到位。由于党政领导对文化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文化站工作经费财政预算不足,大多数乡镇不能足额拨付到位,更不用说用乡镇自有资金补贴文化站工作经费了。因此,文化站建设中的人,财、物不能足额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有一部分文化站成为挂牌站、空壳站。
3、文化干部专业不专,年龄老化,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一是乡镇文化干部只做文化本职工作是很不现实的,大多数都兼有其他工作,有的另做他用,有的身兼数职,客观上造成了文化干部专业不专的现象。二是由于乡镇文化干部大多数是从其他部门或行业转行过来的,文化业务知识相对较差,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文化工作开展很难。
4、文化活动开展较少,间接放弃了文化阵地。由于文化站工作经费、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干部年龄老化,专职未专用,专业不专等问题,客观上造成了文化干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吃力,活动开展较少,现有文化阵地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其需要阵地的项目乘虚而入,挤占文化阵地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间接放弃文化阵地,有的文化站建了又丢,丢了又建的现象仍然存在。
笔者从事农村文化工作三十多年,感觉要守好文化站这座“庙”任重而道远。而今,文化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文化站阵地建设已经全面落实,要坚守好这块阵地,充分发挥阵地的作用,我们必须找到文化站的发展之路,避免有“庙”无人“念经”的戏再度重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一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文化站能否在健康的轨道上顺利开展工作,与党政一把手是否重视文化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像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那样,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制。同时,各级党政要把文化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内容,编入财政预算,做到年初有计划,处终有检查,不把文化工作边缘化,情绪化。
二是完善各种机制,人、财、物投入到位。建立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将文化站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得随意核减或挪用。建立人才机制,建立文化站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库,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疏通进人渠道,确保优秀人才能够顺利进行文化站工作,实行专业与业余、志职与兼职相结合,解决文化艺术队伍人才缺乏的问题。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那些所根基层、爱岗敬业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只要机制完善,人、财、物投入到位,文化站之花一定会十分艳丽,常开不败。
三是搞好群众文体活动,守好文化阵地。文化站只有经常性地开展活动,才能提升文化站的形象,守好文化阵地才有保障。首先要宣传中心工作,争取党政领导重视。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到多向领导汇报,多提宣传意见,做好宣传方案,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多宣传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定和本乡镇的大事,多举办具有本乡镇文化特色的展演活动。
其次是经常开展活动,守好文化阵地。文化站要充分利用阵地组织文艺演出,农民健身、图书阅览、各类比赛、科普培训以及展览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再其次是讲究工作方法,满足群众需求。文化站要满足群众求富心理,举办各类比赛活动,各类科技、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心理需求,活跃农村群众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系列工作,真正找到一条开展文化活动,稳定文化人才队伍,保住乡镇文化阵地的农村文化站繁荣与发展之路。
从文化站成立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来看,文化站建好又丢,丢了又建,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站的阵地问题和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其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由于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只看经济发展指标,不重视文化工作的发展,文化工作只作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把文化工作纳入党政的议事日程上,没有纳入当地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2、经费投入不到位。由于党政领导对文化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文化站工作经费财政预算不足,大多数乡镇不能足额拨付到位,更不用说用乡镇自有资金补贴文化站工作经费了。因此,文化站建设中的人,财、物不能足额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有一部分文化站成为挂牌站、空壳站。
3、文化干部专业不专,年龄老化,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一是乡镇文化干部只做文化本职工作是很不现实的,大多数都兼有其他工作,有的另做他用,有的身兼数职,客观上造成了文化干部专业不专的现象。二是由于乡镇文化干部大多数是从其他部门或行业转行过来的,文化业务知识相对较差,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文化工作开展很难。
4、文化活动开展较少,间接放弃了文化阵地。由于文化站工作经费、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干部年龄老化,专职未专用,专业不专等问题,客观上造成了文化干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吃力,活动开展较少,现有文化阵地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其需要阵地的项目乘虚而入,挤占文化阵地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间接放弃文化阵地,有的文化站建了又丢,丢了又建的现象仍然存在。
笔者从事农村文化工作三十多年,感觉要守好文化站这座“庙”任重而道远。而今,文化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文化站阵地建设已经全面落实,要坚守好这块阵地,充分发挥阵地的作用,我们必须找到文化站的发展之路,避免有“庙”无人“念经”的戏再度重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一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文化站能否在健康的轨道上顺利开展工作,与党政一把手是否重视文化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像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那样,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制。同时,各级党政要把文化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内容,编入财政预算,做到年初有计划,处终有检查,不把文化工作边缘化,情绪化。
二是完善各种机制,人、财、物投入到位。建立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将文化站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得随意核减或挪用。建立人才机制,建立文化站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库,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疏通进人渠道,确保优秀人才能够顺利进行文化站工作,实行专业与业余、志职与兼职相结合,解决文化艺术队伍人才缺乏的问题。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那些所根基层、爱岗敬业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只要机制完善,人、财、物投入到位,文化站之花一定会十分艳丽,常开不败。
三是搞好群众文体活动,守好文化阵地。文化站只有经常性地开展活动,才能提升文化站的形象,守好文化阵地才有保障。首先要宣传中心工作,争取党政领导重视。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到多向领导汇报,多提宣传意见,做好宣传方案,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多宣传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定和本乡镇的大事,多举办具有本乡镇文化特色的展演活动。
其次是经常开展活动,守好文化阵地。文化站要充分利用阵地组织文艺演出,农民健身、图书阅览、各类比赛、科普培训以及展览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再其次是讲究工作方法,满足群众需求。文化站要满足群众求富心理,举办各类比赛活动,各类科技、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心理需求,活跃农村群众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系列工作,真正找到一条开展文化活动,稳定文化人才队伍,保住乡镇文化阵地的农村文化站繁荣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