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中:盛世更要警觉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冠中

  香港元朗,日落余晖打亮了年轻的脸。这是“文艺复兴基金会”为在港青年组织的创意创作夏令营,主题是“我地”,除了字面上的本土指向,它在粤语里的谐音还有“我们”的群体意涵。
  7月10日上午是香港文化人陈冠中的讲堂,有人向他抛出这样的问题:“1976年你在香港创办《号外》杂志,已经在帮一代人建立身份认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为何‘我地’还是一个问题?”
  陈冠中1952生于上海,4岁到香港,属于香港的“婴儿潮”一代。创办《号外》杂志,陈冠中也算是香港本土派。当时,他们觉得自己跟上一代所谓的南来的移民想法不一样,“我们这一代根本无处可去,长大在六十年代,很难叫我们认同当时的内地,我们也知道自己不是英国人,那当人问起我们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说,香港人吧,有些尴尬,但慢慢就习惯了”,而到了香港回归之后,这种身份和本土意识又得到加强:“可能的逻辑是,以前我们是殖民地,现在是港人治港,这是我们自己的地方了,所以我们更要去照顾这个地方,然后觉得原来当家作主不容易,所以怎么样才是当家作主,怎么样才算是我们的本土,本土应该开放得快一点,还是应该开放得慢一点都成为议题”,而这些议题,随着两地交流增多,仍在继续消化和发酵。
  最近中信出版社在内地出版了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他以自己一代人的本土视角去回忆和反思,从教育缺陷,到中环价值观的形成、香港文化的兴衰,再到贫富悬殊的经济现状,对内地的观感和关系,都有环环相扣的因果。
  谈起“我地”,无可避免谈到内地。在他眼里,“我地”的边界一定是开放的。2000年后陈冠中长住北京,写下了基于内地背景的小说《盛世2013》、《裸命》,写作和生活上在内地与香港间“跨界”,他又有了一份清醒思考。
  今年正好是2013年,是《盛世2013》犹如寓言的故事发生的年份。现实中,这一年陈冠中成为香港书展“年度作家”,他也发现,的确突然很多人开始称自己的年代为“盛世”,连新开的楼盘也自诩为某某盛世,但他也说:“永远都要警觉,可能盛世更要警觉一点”。

香港对内地的恐惧,
  似乎是对内地人的恐惧


  南都周刊: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我地”,在这个时代,我们讨论本土的意义在哪?
  陈冠中:我跟俄罗斯旁边的爱沙尼亚的几个作者谈过,才突然醒悟,原来在一个强大的地方旁边的小地方,都会出现很多反应的。因为在俄罗斯旁边,爱沙尼亚人分成很强烈支持、温和支持、温和反对和强烈反对俄罗斯的,本土就成为争议的一件事。格鲁吉亚等靠近俄罗斯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出现这种情况。
  同样,中国内地这么强大,台湾、香港在内地旁边,就会出现一个回应,几乎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很多方面我们已经连在一起了。接触的时候我们互相了解,一方面也会有摩擦,处理不善就会不舒服,就像邻居可以客气互相帮忙,但也可以让你不舒服,会出现“自己、人家”这种议题。有人觉得有危机感,有人觉得只有加快交流才行,各种反应都会有。香港这几年一直是在发酵,但是我相信高峰一过可能会是不一样的状态,大家相处得很好,都是有可能的。
  南都周刊:你在2001年接受访问时说过,你觉得内地和香港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当中,这种关系这几年又有一些变化?
  陈冠中: 当然有,大概2003年之后已经有不同的变化。一方面是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更厉害,另一方面是香港觉得内地的干预多了,此外交流更多了,包括自由行在内的各种来往,不光是内地人来香港,香港人上去(北上)也多了。也正是因为交流,所以就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起码是可以处理的,政府要非常灵活、完全到位才行。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政府没有到位,把本来可以处理的事情变得群情汹涌。
  地方自治是要学习的,香港也需要学习,这些教训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特区政府也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怎么让大家在交流的同时摩擦也可以消解,需要过程,两边政府都需要学习。
  南都周刊:这样的摩擦主要是来自什么原因?
  陈冠中:我用一个比喻,有一场很受欢迎的免费演唱会,不可能同时让所有观众入场,要有一个派票的,分流进场的方法,这样子进场的人体验也会好一点,而且这场戏是每天都会演的,但应该有一个调控的。调控并不是问题,是应该的。
  一方面,我们不要推到一个极端,说要中门大开,不能调控;另一方面也不需要马上紧张到要拒绝进场,派票不等于是歧视观众,我们应该欢迎观众。所以进了场的观众发现这个场资源不足之类,错不在于进了场的观众,人家是正式拿了票进场的,甚至不在于这些普通的接待员,而是整个管理者没有调控好,没做好而已。
  现在香港对内地的恐惧,似乎是对内地人的恐惧。所以说这些都是违反香港百多年的传统的,作为一个自由港,一个移民城市,一个旅游城市,我们的传统不是这样的,我们起码要让来香港的不管什么人都有安全感,觉得不会有任何人对他人身攻击,起码要做到这个,这是和我们的自由和法治是一样重要的传统。
  南都周刊:你在《我這一代香港人》里面有一句话,香港有文化、学术、技术、社会,精雅通俗都有,但都是边缘的。这几年来你觉得香港文化是在更加边缘化还是走向中心了?
  陈冠中:是走向中心了一点。之前,用龙应台的话是中环价值太过霸权了,香港虽然真的是什么文化都有,小圈子都觉得自己很孤单,有时候主流社会还会说自己是文化沙漠,其实更深入一点,都觉得有不错的人在做不错的事情。这是因为在80、90年代只看经济,其他的价值观都放在旁边。   但是2003年之后知道了,光看经济不行,现在整个政治议题起来了,政治议题里面带有文化含量,很多政治概念都带有本土这概念,都是跟文化有关的,文化难免马上回到高层次的,或者说中心一点的讨论里面。现在如果你访问一些年轻人,这些年轻的做文化的都变得很政治化,没有像我们以前只做文化来赚钱。我平常接触到的都很有政治意识的,比如说一些学艺术的小朋友,可能会走上街区画个涂鸦都是政治性涂鸦。以前不见得是这样。也是跟本土意识觉醒有关系。
  南都周刊:很多内地城市也和当年的香港一样,开始工业往外转移,空心化,于是他们去抓文化创意产业这根稻草。
  陈冠中:不是每个城市都够幸运做这个事的,不是做一个硬件就完了的。香港是有增加自身魅力的空间,本来就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一直觉得西九龙是很重要的,它的出现,加上配套的文化活动,在香港的心理地图上,再加上文化这一块,就更丰富了。内地有些城市太注重硬体,结果没有内容放进去。香港的是有内容的,可能反而硬体不太足。这几年年轻人参与文化活动也比以前多,以各种方法生存着,从独立漫画到独立纪录片,很活跃。年轻人躲在工厂大厦中蠢蠢欲动,到时候他们就会出现,艺术家站到前台,不再完全是边缘,整个创意城市的感觉就出来了,香港的面貌就会不一样。

政治野心家都在重点大学里,
  这是个蛮值得担心的情况


  南都周刊:你对年轻人靠近体制似乎有一种担忧?《盛世2013》里韦国这个角色也可看出端倪。
  陈冠中:我只是对重点大学的年轻人靠近体制有点担忧,因为普通年轻人不会有这种想法。但精英大学的,会觉得自己特别有使命,天降大任,往往他们选择和体制走得很近,作为很快上去的捷径。现在很多年轻人考公务员或者入党,但只是为了职业为了工作而已,当年我爸爸也想我做公务员,还是可以理解,和这些野心家不一样。现在政治野心家都在重点大学里面,这是一个蛮值得担心的情况。把政治当作职业的新一代不像老一代人是想着为人民服务,或者创造一个好的世界,而完全是以自己的私人事业前途为重,这么想就很值得担忧。
  南都周刊:你还分析了你们那一代的教育缺陷,提到没有好好接受公民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公民教育?
  陈冠中:香港一直有公民课的,但是对我来说是不完整的。我记得我当时小学有公民课,叫人不要丢垃圾之类,我相信改变了很多香港人的行为的,但是当时公民课缺乏的是所谓政治公民的教育,作为政治公民的东西一直不多,比如参与投票。
  现在公民课可能还没普遍化,有些学校可能开始了,所谓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刚开始提的时候我去他们的研讨会发言过。国民教育也好,公民教育也好,应该有好几块的。刚才举例的有礼貌守秩序是一块,历史课是一块,现在香港教育局把中国历史取消了想用公民课代替,是不应该的,历史课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对中国的认识基本上是从中国历史课来的。这一定是要像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说的“宪政爱国主义”,就是支持自己的宪法,读好自己的宪法,比如香港的情况就是“基本法”,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只要认同“基本法”就是合格了。在一个多元社会里,唯一共同的就是哈贝马斯说的“宪政爱国主义”,这是国家爱国主义的标准。
  对香港来说,一个好的公民教育应该有三部分,一块就应该教给他们宪法,一块是公民行为,就是告诉他们要有公德心,还要告诉他们历史,当然也要是如实的历史。所以我不是原则上反对国民课,但设置太有问题就会引起大反弹。如果是像我说的三种公民课,我自己是不反对的。现在大家对政府完全没信心,这事情就很难做了,变得一提就不对了,就是你要洗我脑了。
  南都周刊:《盛世2013》里,何东生对西方民主没有信心,现在也有一些人和他类似,觉得香港民粹主義在抬头,担心普选被民粹劫持,你怎么看?
  陈冠中: 民主就指选举的话可能不太足够的。有些地方“民主”不见得都好,理想的民主后来变成操纵的民主。有些地方相反,香港是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法制、媒体都非常巩固,司法独立,有很长时间的传统,它有司法独立,有法治的精神,什么民粹都无所谓了,都应该抓起来。比如前阵子在城市里破坏日本人的物业不会没有罪,在香港是要抓起来的,这才是法治。香港的代议制是安全系数很高的,而且会改善它的管治的。很多地方经过痛苦的过程,慢慢走入良性循环,比如台湾。台湾之前法制、司法独立没有香港好,但民主选举两党轮替之后也有改进。所以只要不是在真空状态突然空降民主的话,有公民社会,有法制,有独立司法,有媒体自由等等,代议民主是一种形式上改进,对整个管治都是好的。
  南都周刊:你还写到一个类似乌托邦那样的世界中心转移到了中国。今年就是2013年,有没有进一步的思考?
  陈冠中:很多人用换届什么的来看,但我称之为“新常态”,是从2008前后开始的,从国力、中国的形象、国人自己的看法、外国对中国的看法来看。这个新常态现在还是个进行时。
  我记得到2010年,《南方周末》的周年活动我讲的话题是“中国已经是列强之一”,当时在网上骂得不得了,但是这两年所有人都说中国是个强国了。2008年奥运之后西方也对中国印象完全改了:经济上不得了了,什么都不得了了,这个就是新常态。然后做事方法也很不一样了,现在谈“三个自信”,都能谈我们制度多优越,这种论调也是一个新常态。我书里把这个新常态叫做盛世,这是一个文学的形容吧,也是回应。盛世不见得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历史上康乾盛世也有文字狱。盛世也是个新常态,就是突然很多人自己叫自己的年代为盛世了,这个已经一百多年没叫过了。
  盛世会有很多心态上的转变,而且盛世之后,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走向衰败的,盛极则衰。永远都要警觉,不管是什么事都要警觉,可能盛世更要警觉一点。盛世可能就是我们觉得自己了不起,一般你问一个香港人香港的盛世是什么时候,他们可能会说上世纪80年代,当时有种批评叫做“大香港沙文主义”,可能大香港沙文主义就是花钱花得多一点而已。但如果出现“大中国沙文主义”那可能是世界事件了。
其他文献
Bitponics在线桌面种植园  Bitponics的设计者在一家农场做过植物的培育工作,深感支持监测和远程控制的种植装置很有发展前景。这套设备是专门为那些经常要出差的养花人设计的,相当于一个远程控制的终端。在出远门之前,你可以通过数码设备为自己的植物设定合理的计划,或者直接从Bitponics“在线园丁”版块里下载一个来用。  设定好这些,把植物请进里面,就不用担心它们能不能撑到自己回家了。其
回看3·11日本大地震  主持:闾丘露薇  去年这个时候,人在日本,因为一场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导致的核泄漏。  过去这一年,总是遇到朋友咨询,去日本旅行是不是安全,会不会遇到辐射影响,我总是抱着鼓励的态度,就好像我自己,到现在还是日本农产品的忠实顾客,而日本还是自己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当然,我明白朋友们的担心。一些原本只是在香港暂居工作的日本人,把家人都接到了香港。他们在日本使用的手机,这些
前有东野圭吾大神保驾,后有丰川悦司、铃木保奈美大卡司护航,泛着白金般高冷光芒的日本电影《白金数据》横空出世。高科技的反思主题再指人类的终极困境:无所不至的定位监视框令人想到《疑犯追踪》,DNA搜查系统可匹敌《少数派报告》中的“先知”,数据布下的天罗地网令世人仿佛罩入《穹顶之下》,极端的达尔文主义更是有着《黑镜》意味的批判与讽刺。  影片花了近一半时间,搭了这么一个高端大气国际化的“花架子”。DNA
林志颖年纪一大把了,还是一副娃娃脸,让人很好奇他是如何护肤的。林最近在微博上推销自己的胶原蛋白口服液。但方舟子对林志颖的“爱碧丽”胶原蛋白饮品提出质疑,令“口服胶原蛋白补充剂”再成焦点。实际上,近年来专业人士对胶原蛋白产品的质疑不断,但意外的是,众多胶原蛋白保健品仍长盛不衰。  据中国保健协会今年年中发布的数据,他们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中国胶原蛋白市场每年都会以20%的速度增长。而现实的感知也印证
生于“乱世”的“免费午餐”(Free Lunch for Children)项目无疑是今年公益慈善界的最亮明星。项目自2011年4月2日启动,截至12月24日,已收到捐款26603090.34元,帮助162所学校的22689个贫困孩子摆脱饥饿,并直接促使中央在10月份作出每年安排160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决策。  在郭美美、“卢美美”等事件引发国内公益基金会相继集体沦陷的背景下,
十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小文《教育父母》,批评一群父母为了孩子中考而阻止救助一位急危老人,导致其撒手人寰的事。今年一则“高考天问”的视频在网络疯转: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一些父母所做的事:毒死一池青蛙、父母给监考老师下跪、母亲隐瞒父亲死讯等。这些事在我看来,没有一件是令人感动的,就像“高考天问”的主持人所说“我看到的是人性的扭曲,没有人情,没有亲情的癫狂与痴迷”。可是竟然有不少中国人认为这些父母做得对,
同往常一样,卖场里放上了英特尔新一代酷睿3处理器的Logo,旧处理器按部就班地降价,几乎所有的电脑厂商都闻风而动,人们在电视上看到搭载新处理器的电脑广告,听到熟悉的英特尔“等灯等灯”,就伸一伸懒腰,把旧电脑一脚踢进垃圾箱,出门去买新电脑。  这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你就可以用同样的价钱买到比原来快一倍的处理器。它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47年前提出。前述的一幕在过去近半个世
阿伦特曾经在 《何为权威?》一文中说,“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达到纵深。”对于周志文而言,《记忆之塔》这册回忆录精心搭建的就是一条通往过去的纵深历史的通道,它既让作者在这种面向历史的写作中与曾经怨怼不已的自我达成了最终的和解,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经由这种私人性的记忆形态,触摸到战后台湾教育界与社会的情态与心态,即此而言,《记忆之塔》的意义溢出了私人生活史的藩篱,而成为台湾当代文化史的写照。更难得是,
案例1 腾讯励志哥  姓名:段小磊  性别:男  年龄:24岁  家乡:河南安阳  现居:北京海淀  学历:洛阳师范学院  原职业:腾讯分公司20层前台保安  现职业:腾讯研究院外聘员工    段小磊的英文名是Dream,而他的梦想,是成为乔布斯那样的终极产品经理。从腾讯北京分公司20层保安,到腾讯研究院的外聘员工,段小磊的华丽转身,仿佛是对无数高学历IT男的一场嘲讽,也让一些对前途不抱希望的穷屌
和朋友聊天,他说起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他在广东的一家工厂做管理,对面是另外一家企业。由于对面的工厂不提供工人的晚餐,所以不少小贩到了晚饭时间就聚集在外面。生意很好,但是留下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一片狼藉,因为那些工友都把饭盒以及吃剩的食物丢在地上。  朋友很着急,因为他的工厂属于外资企业,经常有国外的高层来视察工作,工厂外如此景象,已经让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他打电话给城管,结果对方告诉他,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