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现实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感性活动论之共通性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哲学的转向,作为现当代思想家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把哲学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并寻求哲学的经验基础,在辩证思维、过程思维与整体论、有机论立场下,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意识哲学。他们不再分析作为实体、本体的“物”、作为主体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而是分析现实的人之生存活动及生活过程、现实实有和事态的感受、摄入活动,立足主体性原则,回答主体如何在环境中自我生成、实现自身、获得解放;依循主体间性探究宇宙秩序、人类文明何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都经历了从“反”——批判与解构到“返”——回归感性现实的理论重建的思想历程。尽管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使用的核心概念不同,前者强调现实的人之劳动、生产、实践,后者则考察现实实有的感受、摄入、生成、创造,但其哲学都是植根于感性活动论,不仅将名词动词化,从“实践解释学”进展到“纯粹感受批判”,而且关注“主客体”相互作用与“主体间性”的交往等,在诸多方面具有共通性。在两位那里,无论是主体间的交往还是相互摄入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这一感性活动的实践辩证法和过程辩证法的理解之上,主体和认识、实践的对象——客体、环境都是客观实在,并从历史的逻辑和过程视野确立感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理论维度。这无疑有助于凸显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的哲学革命。
其他文献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凯·尼尔森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兼容,却对艾伦·伍德等人的反道德主义论证抱以深度的了解之同情的人。他通过对"道德并非都是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并非都是虚幻观念"的论证和说明,截断了道德与虚幻观念的必然联系;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关系主义意味的道德情境主义,为建设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开拓了理论空间。但是他没有重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意义,仅仅从社会学而非哲学高度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使得其理论并不彻底,难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反道德主义"的根本性驳斥。
118.00元这是一部既具有严谨的学术性,又闪现着人本主义光辉的不朽杰作.奥尔波特把可观的各类资料井井有条地安排在一起,并将它们清晰而富有激情地组织起来,分别对偏见产生的社会思维、社会群体、社会认知、社会文化基础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对偏见的获得过程进行了考察,对偏见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创造性地从人格结构的角度对偏见的成因进行了追溯,最后上升到社会政策层面提出了偏见治理的路径.
期刊
69.00元20世纪5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R.D.莱因和精神分析学家亚伦·埃斯特森花了5年的时间访谈了11个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性家庭.该书正是他们这项研究的成果.这11个生动的案例研究极富戏剧性,且令人不安,它们揭示了家庭中温情、恐惧、操控以及冷漠的模式.他们提出,某些形式的精神障碍只有放到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中才能理解;患者的症状其实是他们挣扎着努力生活的表现.
期刊
65.00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环境心理学有关.作为人心的外化,影响人心理的不是环境本身的要素,而是人们对环境的心理解读.作者朱建军是意象对话创始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在该书中用意象的方式来告诉人们如何认识环境,看环境中的意象,做到象中有意,会意会心,顺势而为,才能与环境相得益彰,并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平和的心理,不为外在所影响.该书共分44小节,将环境心理学常见的问题用散文式的语言呈现出来,不仅轻松易懂,而且风趣幽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环境和理解人心.
期刊
98.00元科学与伦理问题不仅是科学伦理学、科学哲学等学科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对于科学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对于科学家遵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对于端正社会对科学的态度,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该书作者在研读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的思考,紧紧围绕科学与伦理这个中心,针对其中包含的主要议题,诸如科学的善恶、科学与伦理的关系、科学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科学与军事以及科学家与军事研究、科学和科学家与政治、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及做人楷模,以及基因和人工智能技性科学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争端
期刊
68.00元该书可谓英国版《苏菲的世界》.作者描述了在一个虚构的艾洛依部落的经历,通过与艾洛依人的对话回应了一系列人们普遍的人生困惑,探讨了人应该自私吗?什么是权利?为什么要生孩子呢?谁应该为孩子负责?等等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些问题背后的伦理学理论,让读者在轻松喜悦的阅读中达到对西方伦理学主要理论和实践的了解.
期刊
78.00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但什么是文化?文化如何演变?中国文化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到我们?如此等等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很关切,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考古学从实物遗存的研究出发,提供一种新的科学视角.以文化为中心,从考古学的视角展开思考与讨论是一个合适的视角.该书首先追溯文化的演化过程,确立文化的三重结构;然后溯源中国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分析中国文明形成的格局;最后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层面,探索中国文化的渊源,结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
期刊
强俄巴·次央,女,藏族,西藏拉萨市人,藏史学教授。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院民语系翻译专业,1979年被中央民族学院古藏文班录取。1999年7月初至9月底在伦敦David Game College和牛津The Swan School of English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法的思考,是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市民社会”作为马克思早期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特指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即资本主义的物质关系与社会形态;后者是指作为所有社会阶段皆存在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建立于其之上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刻体现了他对“市民社会”在两个方面上的扬弃:一是扬弃了对作为现实具体的存在而被“狭义”理解的“市民社会”,二是扬弃了作为理论分析工具而被“广义”理解的“市民社会”。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作为劳动二重性派生范畴的资本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力属性;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关系属性,两个方面构成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本文遵循“劳动二重性—资本二重性—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的创造性转化”的叙述逻辑,尝试给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