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及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孕周的787例孕妇进行BV筛查,确定妊娠合并BV的发病率。并随机选择60例BV患者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制剂治疗,另选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无BV合并者与BV合并者未治疗组的妊娠结局、BV合并者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BV检出率1524%。BV合并者未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32%、1912%、1114%、785%,均明显高于无BV合并者(分别为384%、832%、612%、213%)。BV合并者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3%、1132%、824%、400%,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乳酸菌阴道胶囊制剂治疗BV总有效率8833%。结论: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可明显增加早产和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应做好围产期检查,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乳酸菌阴道胶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112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产科常见的生殖疾病,主要是由于阴道正常菌群减少,某些致病厌氧菌群代替或其数量超过正常阴道菌群引起的。在妊娠期间感染BV,可引起不良围产结局。因BV可使阴道菌群紊乱、乳酸杆菌缺失、阴道加德纳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过度生长[1]。有资料显示,在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2]。本组调查787例孕妇BV发病情况,对其妊娠的结局进行了随诊,并随机抽取了60例合并BV的孕妇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3月行产前检查孕妇787例进行BV筛检,年龄20~35岁,其中筛检发现BV阳性120例。随机抽取60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选取60例未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另外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对照组60例。排除医源性早产、宫颈机能不全、阴道滴虫、淋菌、霉菌或衣原体感染。
标本采集:按妇科常规操作,用无菌棉拭子伸入阴道,从后穹隆取分泌物于无菌试管,然后马上送检。
检查方法:①将精密pH试纸读取pH值;②在阴道分泌物中加2滴10%的氢氧化钾,出现氨味者为氨试验阳性;③取阴道分泌物做01%美蓝湿片,在100倍和400倍显微镜下检查滴虫、清洁度及线索细胞。线索细胞占全部上皮细胞20%以上为线索细胞阳性;④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及显微镜检查。
治疗方法与诊断标准:治疗组睡前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采取阴道放药,每日1次,共7天,在停药1周后进行复查。诊断标准采用第5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3]。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阴性;②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阴性;③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阳性;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阳性。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本组787例孕妇中,共检出BV患者120例,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1524%(120/787)。
妊娠合并BV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妊娠合并BV产妇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BV合并者(P<005)。妊娠合并BV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见表1。
治疗效果:治疗组停药1周后复查,痊愈50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组(P<005)。
讨 论
妊娠期BV的发病率:本组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1524%。而国外资料显示妊娠合并BV的发病率10~30%,国内报道BV发病率114%[4]。由此可见BV在妊娠妇女中较为常见,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妊娠合并BV对母儿的影响:本组妊娠合并BV未治疗组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BV合并的孕妇,提示妊娠合并BV增加母儿感染率。BV是一种以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混合性感染,这些存在于阴道的病原微生物能产生有活性的黏蛋白酶和唾液酸酶,能有效地分解保护生殖道的黏蛋白,使细菌直接接触或侵犯及播散至宫颈上皮细胞,从而进入羊膜腔,使胎膜变性水肿和张力降低引起破膜。细菌进入羊膜腔后引起机体产生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蜕膜、羊膜、滋养叶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刺激羊膜、蜕膜,产生前列腺素,诱发宫缩和宫颈成熟,引起早产。BV可直接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故对妊娠期BV进行治疗有其重要的意义。
妊娠期BV的治疗:既往常用甲硝唑治疗BV,但孕妇存有一定顾虑,而最近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认为,一定的乳酸杆菌能安全的黏附于阴道壁,取代或杀死致病菌,包括加德纳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恢复阴道正常菌群[5]。乳酸菌阴道胶囊内含活乳酸菌,为健康妇女阴道中的正常菌。作为生态治疗的活菌制剂,在治疗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中,可使阴道中失调的菌群重建,通过阴道上药能有效改善阴道内酸性环境。作为阴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种,能抑制阴道加德纳杆菌等致病微生物,改善阴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治愈BV。本研究对60例妊娠合并BV孕妇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痊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乳酸菌阴道胶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112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产科常见的生殖疾病,主要是由于阴道正常菌群减少,某些致病厌氧菌群代替或其数量超过正常阴道菌群引起的。在妊娠期间感染BV,可引起不良围产结局。因BV可使阴道菌群紊乱、乳酸杆菌缺失、阴道加德纳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过度生长[1]。有资料显示,在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2]。本组调查787例孕妇BV发病情况,对其妊娠的结局进行了随诊,并随机抽取了60例合并BV的孕妇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3月行产前检查孕妇787例进行BV筛检,年龄20~35岁,其中筛检发现BV阳性120例。随机抽取60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选取60例未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另外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对照组60例。排除医源性早产、宫颈机能不全、阴道滴虫、淋菌、霉菌或衣原体感染。
标本采集:按妇科常规操作,用无菌棉拭子伸入阴道,从后穹隆取分泌物于无菌试管,然后马上送检。
检查方法:①将精密pH试纸读取pH值;②在阴道分泌物中加2滴10%的氢氧化钾,出现氨味者为氨试验阳性;③取阴道分泌物做01%美蓝湿片,在100倍和400倍显微镜下检查滴虫、清洁度及线索细胞。线索细胞占全部上皮细胞20%以上为线索细胞阳性;④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及显微镜检查。
治疗方法与诊断标准:治疗组睡前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采取阴道放药,每日1次,共7天,在停药1周后进行复查。诊断标准采用第5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3]。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阴性;②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阴性;③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阳性;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阳性。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本组787例孕妇中,共检出BV患者120例,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1524%(120/787)。
妊娠合并BV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妊娠合并BV产妇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BV合并者(P<005)。妊娠合并BV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见表1。
治疗效果:治疗组停药1周后复查,痊愈50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组(P<005)。
讨 论
妊娠期BV的发病率:本组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1524%。而国外资料显示妊娠合并BV的发病率10~30%,国内报道BV发病率114%[4]。由此可见BV在妊娠妇女中较为常见,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妊娠合并BV对母儿的影响:本组妊娠合并BV未治疗组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BV合并的孕妇,提示妊娠合并BV增加母儿感染率。BV是一种以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混合性感染,这些存在于阴道的病原微生物能产生有活性的黏蛋白酶和唾液酸酶,能有效地分解保护生殖道的黏蛋白,使细菌直接接触或侵犯及播散至宫颈上皮细胞,从而进入羊膜腔,使胎膜变性水肿和张力降低引起破膜。细菌进入羊膜腔后引起机体产生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蜕膜、羊膜、滋养叶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刺激羊膜、蜕膜,产生前列腺素,诱发宫缩和宫颈成熟,引起早产。BV可直接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故对妊娠期BV进行治疗有其重要的意义。
妊娠期BV的治疗:既往常用甲硝唑治疗BV,但孕妇存有一定顾虑,而最近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认为,一定的乳酸杆菌能安全的黏附于阴道壁,取代或杀死致病菌,包括加德纳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恢复阴道正常菌群[5]。乳酸菌阴道胶囊内含活乳酸菌,为健康妇女阴道中的正常菌。作为生态治疗的活菌制剂,在治疗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中,可使阴道中失调的菌群重建,通过阴道上药能有效改善阴道内酸性环境。作为阴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种,能抑制阴道加德纳杆菌等致病微生物,改善阴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治愈BV。本研究对60例妊娠合并BV孕妇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