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经是指女性胞宫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称为“月经”,又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又称它为“月事”、“月水”、“月信”等。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正常月经是女子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初潮年龄因人而异,在我国女子初潮年龄早至11周岁,晚至18周岁,都属正常范围。
中医对月经的认识
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能够定期藏泻,按期来潮。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把女性一生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月经的形成机理都做了详细地阐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通过分析这一段文字,我们就可以了解月经的产生的主要过程及其环节,即“肾气-天癸-冲任-胞官”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正常的行经需要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血溢胞宫等几个过程环环相扣才能完成。
肾气盛 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到了14岁左右,肾气盛,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成熟,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出现。
天癸至 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天癸”究竟是什么?《中医大辞典》称天癸是“促进入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它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实”。天癸是人体的体液之一,是青春发育期体内自然形成的一种与性和生殖功能相关的物质。这种物质促进女子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按期来潮。
任通冲盛 “任脉通,太冲脉盛”,是月经产生机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中心环节。“任脉通”是指任脉在天癸的作用下,所司精、血、津、液旺盛充沛。“太冲脉盛”即冲脉在天癸的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使血海盛满,按时满盈,月事以时下。
由此可以看出,肾主藏精,生天癸,为冲任之本,是产生月经现象的先决条件;气血是冲任经脉维持胞宫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是月经产生的最基本物质;脏腑是气血化生之源,除肾之外,心主血,心气推动全身血液运行,是维持月经血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一;肝为藏血之脏,肝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作用,参与调节月经血的周期、经期、血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参与月经化生的重要物质基础,脾主统血,参与调节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心主血;肺主气,肺气的宣发与治节作用。参与全身气血的化生与运行,从而可间接影响到月经的化生与周期、经期、经量的调节。所以气血阴阳、脏腑经络都与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正常的月经
正常的月经除了“月月如期,经常不变”以外,我们还需要从月经的“期、量、色、质、味”以及行经时的伴随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甄别。
经期 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7天,多数为4-5天。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提前或错后一周(21-35天)也属正常范围。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周期是指一般规律,也有少部分人的行经周期间隔时间较长,比如40天或45天左右行经一次,如果有自己的规律,也属于正常的范畴。中医古籍中也有“并月”、“居经”或是“季经”、“歇冬”、“歇夏”、“避年”、“暗经”的记载。
经量 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50-80毫升;经期每日经量,第一天最少。第二天最多,第三天较多,第四天减少。
经色 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或呈褐色,随着经量的增加而逐渐转为红色,最后又转淡或褐,最终干净。
经质 指经血的质地,正常经血应是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
经味 正常的月经微有腥味,但无秽浊之味。
伴随症状 经期一般没有太多不适感觉,仅有部分妇女经前乳房胀和经期有轻微的腰酸,小腹坠胀,情绪变化等,属正常现象。
什么是月经病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期、量、色、质、味”以及行经时的伴随症状出现了异常情况。主要有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经间期出血、痛经、经前紧张综合征等。
月经病的发病机理
肾虚是月经病的主要病机,包括肾气、肾阴、肾阳以及肾精的不足。肾气虚易导致冲任不固而发生月经周期的先后不定或经量过多过少;肾阴亏虚可见月经先期,崩中漏下,经行吐衄,经行发热;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出现经行泄泻,月经后期;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冲任血虚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气血失调,如气血虚弱、气滞血淤、气郁、气虚、血热、血寒等,都能直接影响冲任的功能,导致月经不调。从寒热来分,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经间期出血,偏热者居多,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偏寒的居多。
月经病就诊的注意事项
引起月经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如情志不遂,忧思郁怒,饮食劳倦、纵欲房劳等导致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外因如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
从临床体会来看,月经周期的异常与脏腑功能紊乱有关,经量的多少与气血的虚实有关,经质的病变与寒热盛衰有关,经色则与血虚、血热等相关。因此月经病不仅要观察月经周期的变异,对于经量、经色、经质、经味以及行经时的伴随症状的异常,便于医生对疾病的寒热虚实的辨证,对症治疗。
小贴士:月经病就诊前的准备
经期 有无规律?提前还是错后?或者是提前错后没有规律?日期大概相差多少天?每次行经持续时间?如果是月经稀发,则一年大约行经几次?
经量 是多还是少?是从初潮开始就一直如此还是由某一个阶段以后变化。的?
经色 是黯红、鲜红、淡红、褐色、咖啡色?经色与经期的关系?
经质 稀还是稠?有没有血块?是大血块还是小血块?
经味 有无无秽浊之味?
伴随症状 是否有经期乳房胀痛?痛经是发生在经期的什么日子?是胀痛、坠痛、绞痛、针刺样痛?是否喜欢用热水袋敷腹部?用手按腹部是否会减轻疼痛?痛经时有没有四肢不温、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晕厥等情况?
中医对月经的认识
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能够定期藏泻,按期来潮。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把女性一生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月经的形成机理都做了详细地阐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通过分析这一段文字,我们就可以了解月经的产生的主要过程及其环节,即“肾气-天癸-冲任-胞官”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正常的行经需要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血溢胞宫等几个过程环环相扣才能完成。
肾气盛 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到了14岁左右,肾气盛,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成熟,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出现。
天癸至 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天癸”究竟是什么?《中医大辞典》称天癸是“促进入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它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实”。天癸是人体的体液之一,是青春发育期体内自然形成的一种与性和生殖功能相关的物质。这种物质促进女子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按期来潮。
任通冲盛 “任脉通,太冲脉盛”,是月经产生机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中心环节。“任脉通”是指任脉在天癸的作用下,所司精、血、津、液旺盛充沛。“太冲脉盛”即冲脉在天癸的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使血海盛满,按时满盈,月事以时下。
由此可以看出,肾主藏精,生天癸,为冲任之本,是产生月经现象的先决条件;气血是冲任经脉维持胞宫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是月经产生的最基本物质;脏腑是气血化生之源,除肾之外,心主血,心气推动全身血液运行,是维持月经血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一;肝为藏血之脏,肝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作用,参与调节月经血的周期、经期、血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参与月经化生的重要物质基础,脾主统血,参与调节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心主血;肺主气,肺气的宣发与治节作用。参与全身气血的化生与运行,从而可间接影响到月经的化生与周期、经期、经量的调节。所以气血阴阳、脏腑经络都与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正常的月经
正常的月经除了“月月如期,经常不变”以外,我们还需要从月经的“期、量、色、质、味”以及行经时的伴随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甄别。
经期 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7天,多数为4-5天。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提前或错后一周(21-35天)也属正常范围。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周期是指一般规律,也有少部分人的行经周期间隔时间较长,比如40天或45天左右行经一次,如果有自己的规律,也属于正常的范畴。中医古籍中也有“并月”、“居经”或是“季经”、“歇冬”、“歇夏”、“避年”、“暗经”的记载。
经量 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50-80毫升;经期每日经量,第一天最少。第二天最多,第三天较多,第四天减少。
经色 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或呈褐色,随着经量的增加而逐渐转为红色,最后又转淡或褐,最终干净。
经质 指经血的质地,正常经血应是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
经味 正常的月经微有腥味,但无秽浊之味。
伴随症状 经期一般没有太多不适感觉,仅有部分妇女经前乳房胀和经期有轻微的腰酸,小腹坠胀,情绪变化等,属正常现象。
什么是月经病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期、量、色、质、味”以及行经时的伴随症状出现了异常情况。主要有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经间期出血、痛经、经前紧张综合征等。
月经病的发病机理
肾虚是月经病的主要病机,包括肾气、肾阴、肾阳以及肾精的不足。肾气虚易导致冲任不固而发生月经周期的先后不定或经量过多过少;肾阴亏虚可见月经先期,崩中漏下,经行吐衄,经行发热;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出现经行泄泻,月经后期;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冲任血虚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气血失调,如气血虚弱、气滞血淤、气郁、气虚、血热、血寒等,都能直接影响冲任的功能,导致月经不调。从寒热来分,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经间期出血,偏热者居多,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偏寒的居多。
月经病就诊的注意事项
引起月经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如情志不遂,忧思郁怒,饮食劳倦、纵欲房劳等导致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外因如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
从临床体会来看,月经周期的异常与脏腑功能紊乱有关,经量的多少与气血的虚实有关,经质的病变与寒热盛衰有关,经色则与血虚、血热等相关。因此月经病不仅要观察月经周期的变异,对于经量、经色、经质、经味以及行经时的伴随症状的异常,便于医生对疾病的寒热虚实的辨证,对症治疗。
小贴士:月经病就诊前的准备
经期 有无规律?提前还是错后?或者是提前错后没有规律?日期大概相差多少天?每次行经持续时间?如果是月经稀发,则一年大约行经几次?
经量 是多还是少?是从初潮开始就一直如此还是由某一个阶段以后变化。的?
经色 是黯红、鲜红、淡红、褐色、咖啡色?经色与经期的关系?
经质 稀还是稠?有没有血块?是大血块还是小血块?
经味 有无无秽浊之味?
伴随症状 是否有经期乳房胀痛?痛经是发生在经期的什么日子?是胀痛、坠痛、绞痛、针刺样痛?是否喜欢用热水袋敷腹部?用手按腹部是否会减轻疼痛?痛经时有没有四肢不温、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晕厥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