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控制是关键所在,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述以及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完善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述
1.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念
要想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方法是关键。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当前所重视的就是内部控制具体目标的实现方式;而基于内部控制的实现,内部控制所涵盖的内容就是控制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其中,如何理解内部控制实现程度是关键所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标准:第一,与法律的相关规定是否能够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企业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必须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二,内部控制目标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要确保内部控制的相关计划是否和预期目标保持一致,是否能够符合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第三,内部控制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实现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而言,所谓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主要就是衡量其制度的完善性,控制的全面性,而且能够具备一定的执行力,不仅要有效实现目标,还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2.有效性评价的要求
不同的企业,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价的具体要求可能会不一样,但总体要求是差不多的,就是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符合一般规定,又要考虑企业实际。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尽可能系统全面,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这两个方面,应该能够覆盖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各种事项,应该是对企业控制目标实施的全方位评价;二是内部控制评价应尽可能突出重点,主要是突出风险导向,要弄清楚企业发展的风险重点会发生在哪个领域、哪些环节,这些风险可能会产生哪些实际后果,必须找出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内部控制评价不能忽视本企业的实际,必须考虑到企业目前的发展规模、所处的发展阶段、内外的环境状况、自身的业务特点等情况,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政策为准绳,确保评价的结果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确保评价工作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体现了点与面,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缺一不可。
二、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措施
1.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优化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就是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其中法律制度、职业道德和经济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市场经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政企划分缺乏明确性,这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环境遭到干扰,从而无法正常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监督管理职能,所以需要加强其经济环境的优化。另外,还要加强法律环境的优化,注重会计法修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其中心的地位,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确保会计法与其相连接,加强对会计法与其他法律制度间的关系。再者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制度环境的优化,不断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结构。最后,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环境优化,尤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优化,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环境。
2.加强评价程序的科学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有其相关的程序,所以必须注重评价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每一个企业在操作程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概括起来说,应按照以下要求优化相关环节:第一,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其他专门机构担任,应能独立行使职权,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能搞好沟通协调,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二,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切合实际,应在分析经验管理风险领域的基础上,确定包括明确评价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以及费用预算等内容的评价方案;第三,应抽调业务骨干,按照法定要求,采取回避原则,组成评价工作组,评价前要组织培训,以保证检查评价工作的质量;第四,实施现场测试应按照了解情况、确定范围、现场检查、编制报告以及提交结论等步骤逐一展开;第五,应在全面复核的基础上,分类汇总评价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并责成责任部门予以落实;第六,应在汇总评价结果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上,及时撰写评价报告。
3.合理选择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比如自我评价法、外部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中风险基础评价法和详细评价法是较为常见的评价方法。
(1)风险基础评价法。此种方法的涵盖面比较广,涉及到整个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有效提高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客观与全面,而且该方法的实施需要全面性地识别并分析评估目标所面临的风险,而且还要针对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另外还注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会针对内部控制的问题给予具体评价。
(2)详细评价法。此方法主要是在权威机构设计的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与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的比对,还会注重评估评价程序的有效性,从而获得整体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然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却不及风险基础评价法。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见,风险基础评价法灵活、实用,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所以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中,风险基础评价方法是其最佳选择。
4.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离不开监督工作。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逐步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实施董事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制;其次要进一步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尤其是要合理聘请专业性的审计人员;最后还应该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并作出纠正,确保审计的准确度。
5.科学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总结经验,而是为了发现企业风险,换句话说,便于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可大致将其分为三类:一是一般缺陷、重要缺陷与重大缺陷;二是内控设计缺陷和内控制度运行缺陷;三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而且缺陷的认定需要科学合理的标准,例如,在认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时要分析其是否会造成内部控制的重要损失(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错误或是错报金额等)。而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具体标准,而定性的标准则可以按照缺陷所潜在的不利影响的性质与范围等方面进行,而定量标准的依据则是缺陷造成的财产损失的绝对数量及相应比例。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合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评价力度,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万泽霖.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蔡鸿轩.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实现方法及评价[J].时代金融,2013,23:123-125.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完善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述
1.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念
要想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方法是关键。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当前所重视的就是内部控制具体目标的实现方式;而基于内部控制的实现,内部控制所涵盖的内容就是控制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实现程度如何。其中,如何理解内部控制实现程度是关键所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标准:第一,与法律的相关规定是否能够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企业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必须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二,内部控制目标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就是要确保内部控制的相关计划是否和预期目标保持一致,是否能够符合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第三,内部控制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实现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而言,所谓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主要就是衡量其制度的完善性,控制的全面性,而且能够具备一定的执行力,不仅要有效实现目标,还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2.有效性评价的要求
不同的企业,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价的具体要求可能会不一样,但总体要求是差不多的,就是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符合一般规定,又要考虑企业实际。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尽可能系统全面,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这两个方面,应该能够覆盖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各种事项,应该是对企业控制目标实施的全方位评价;二是内部控制评价应尽可能突出重点,主要是突出风险导向,要弄清楚企业发展的风险重点会发生在哪个领域、哪些环节,这些风险可能会产生哪些实际后果,必须找出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内部控制评价不能忽视本企业的实际,必须考虑到企业目前的发展规模、所处的发展阶段、内外的环境状况、自身的业务特点等情况,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政策为准绳,确保评价的结果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确保评价工作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体现了点与面,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缺一不可。
二、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措施
1.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优化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就是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其中法律制度、职业道德和经济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市场经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政企划分缺乏明确性,这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环境遭到干扰,从而无法正常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监督管理职能,所以需要加强其经济环境的优化。另外,还要加强法律环境的优化,注重会计法修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其中心的地位,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确保会计法与其相连接,加强对会计法与其他法律制度间的关系。再者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制度环境的优化,不断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结构。最后,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环境优化,尤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优化,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环境。
2.加强评价程序的科学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有其相关的程序,所以必须注重评价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每一个企业在操作程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概括起来说,应按照以下要求优化相关环节:第一,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其他专门机构担任,应能独立行使职权,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能搞好沟通协调,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二,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切合实际,应在分析经验管理风险领域的基础上,确定包括明确评价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以及费用预算等内容的评价方案;第三,应抽调业务骨干,按照法定要求,采取回避原则,组成评价工作组,评价前要组织培训,以保证检查评价工作的质量;第四,实施现场测试应按照了解情况、确定范围、现场检查、编制报告以及提交结论等步骤逐一展开;第五,应在全面复核的基础上,分类汇总评价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并责成责任部门予以落实;第六,应在汇总评价结果并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上,及时撰写评价报告。
3.合理选择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比如自我评价法、外部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中风险基础评价法和详细评价法是较为常见的评价方法。
(1)风险基础评价法。此种方法的涵盖面比较广,涉及到整个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有效提高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客观与全面,而且该方法的实施需要全面性地识别并分析评估目标所面临的风险,而且还要针对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另外还注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会针对内部控制的问题给予具体评价。
(2)详细评价法。此方法主要是在权威机构设计的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与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的比对,还会注重评估评价程序的有效性,从而获得整体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然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却不及风险基础评价法。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见,风险基础评价法灵活、实用,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所以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中,风险基础评价方法是其最佳选择。
4.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离不开监督工作。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逐步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实施董事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制;其次要进一步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尤其是要合理聘请专业性的审计人员;最后还应该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并作出纠正,确保审计的准确度。
5.科学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总结经验,而是为了发现企业风险,换句话说,便于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可大致将其分为三类:一是一般缺陷、重要缺陷与重大缺陷;二是内控设计缺陷和内控制度运行缺陷;三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而且缺陷的认定需要科学合理的标准,例如,在认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时要分析其是否会造成内部控制的重要损失(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错误或是错报金额等)。而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具体标准,而定性的标准则可以按照缺陷所潜在的不利影响的性质与范围等方面进行,而定量标准的依据则是缺陷造成的财产损失的绝对数量及相应比例。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合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评价力度,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万泽霖.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蔡鸿轩.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实现方法及评价[J].时代金融,2013,2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