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第一笔稿费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沈从文:5毛钱的购书券燃起写作谋生的希望


  从湘西山区走出的沈从文,在长期的打闹和逃课中勉强读完小学,16岁便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加入地方部队行军打仗。无数次目睹杀人和被杀的血腥场景,使他愈来愈厌倦行伍生涯。1923年,21岁的沈从文彻底离开部队,辗转到京城开始了艰难的“北漂”生活。他租住在破旧发霉的小屋里,一面在大学当旁听生,一面写文章四处投稿。但寄出的文章如石沉大海,到后来连吃饭都成问题。在绝望中,他给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作家郁达夫写信求助。郁达夫接信来到沈从文的“窄而霉小斋”看他。见沈从文在冬天还身着单衣,郁达夫便将自己的羊毛围巾解下来披在沈从文身上,又带他到餐馆吃了一顿饱饭,还将结账后剩下的3块多钱留给了沈从文。这才暂时解决沈从文的生存之虞。
  1924年12月,沈从文的第一篇作品在《晨报》刊出,并得到了第一笔“稿费”——5毛钱的购书券。沈从文本来已经打算年底去“照相底板学校”做学徒,这下看到了以写作谋生的可能性。此后,沈从文接连出版了几部小说集,获取了丰厚的稿酬,走上了职业作家之路,到20世纪30年代更是以其代表作《边城》轰动文坛,引发广泛关注。

2.周立波:写一件趣事发一笔“意外之财”


  周立波以农村革命题材的创作著称,曾写下颇有知名度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这位长期扎根乡土的现代作家,写作生涯其实是从大都市开始的。1928年,20岁的周立波初到上海,为了生计,试图做店员、瓷器工人、跑街的伙计,甚至还去考过电影演员,但都没被录用。在处处碰壁的谋生途中,周立波仍然兴致勃勃地出入十里洋场,即便口袋里没有几毛钱,却还是精气神十足地在上海玩了个痛快。
  其间他遇到一桩买菜的趣事,给朋友讲过之后还嫌不过瘾,就写了一篇风趣的千字小文,谈被迫早起去菜场的无奈、菜市的活力和市井的趣味。文章经过反复推敲打磨后,署了“小妮”这样一个女性化的笔名,寄给了当时上海的一家副刊。没多久,这篇文章果然见诸报端。周立波异常兴奋,文章发表的喜悦和成就感远远超出了其他,以至当报社通知他去领稿费时,他也没放在心上。周立波托一位表弟去代领并承诺稿费全部奉送。表弟领了4块大洋——相当于普通劳工1个多月的工钱,他一路品尝各种平时想吃又没钱买的美食,回到家把剩下的两块大洋给了周立波。周立波拿这笔“意外之财”请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而正是这次发表,让周立波慢慢发现了自己的文学潜质,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3.莫言:被战友围着请客


  莫言早年的创作异常艰难。他尝试写过很多小说、诗歌和话剧,并把稿件投向全国几十家刊物。没有电子邮件的时代,投稿都是手写的,未被录用的稿子被编辑部退回,信上印着醒目的“退稿函”3个字。莫言由此没少受过冷嘲热讽,当时一个老邮递员就抱怨:“如果每个单位都有你们这么一个人,我们邮电局得天天给你们送邮件。”
  1981年,26歲的莫言终于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发表了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这篇现在看来不算出色的处女作,据说还是莫言按照编辑的要求反复修订才勉强被录用的。但这毕竟是零的突破,而且莫言还收到72元钱的稿费。他当时是个解放军战士,每月工资15元钱。部队的战友们围着要莫言请客,莫言当即买了烧鸡、酒、烟和大家。
  在处女作发表的鼓励下,莫言投入更大的热忱从事创作,又陆续在《解放军文艺》和《人民文学》等高端刊物上发表作品。尤其小说《红高粱》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后,莫言轰动文坛。

4.舒婷:没有发表作品却收到“稿费单”


  1969年,舒婷从厦门鼓浪屿到闽西山区插队。因为没有时间读书写作,满怀作家梦想的她为自己的理想即将夭折而沮丧。父亲知道后不远千里赶到女儿身旁,反复开导她。在父亲的鼓励下,舒婷继续跋涉在自己最爱的文学路上:夜深了,当别的知青早已进梦乡的时候,她仍坐在灯下看书写作。3年间,她密密麻麻地写了几百本的笔记和诗稿,可投出的稿件没有一家正规刊物录用。
  1972年,舒婷返回厦门当了一名工人。这期间,艰苦的环境和超负荷的劳动并没影响舒婷的创作热情,她仍然坚持写作、投稿,但照样屡屡碰壁。舒婷万分沮丧中,把所有的诗稿装进麻袋,发誓以后告别写作。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她意外收到了一张《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稿费单。附言栏里还有一行工整的字迹:“您的诗歌被本刊采用,望不要放弃,继续努力。”舒婷捧着这张5元钱的稿费单,顿时百感交集。
  多年后,舒婷依然珍藏着这张“稿费单”。令她无论如何没想到的是,第一笔“稿费”竟然是父亲寄来的。父亲后来告诉她:“是我用自己的工资给你汇了这笔稿费。”舒婷由此真正感到了父爱如山的含义。当年正是这“稿费单”,让舒婷走出沉沦,继续发奋创作,很快就于1977年在《诗刊》杂志发表了成名作《致橡树》。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翻开《秘密:诺奖得主的布衣与光环》一书,我们会看到,无论是二战后,孤身游荡在意大利街头,度过了贫穷与阴沉童年的马里奥卡佩奇,还是在六岁时,便遭遇父亲病故母亲离家窘迫的哈利马丁松,都不曾幻想若干年后,他们会站在诺贝尔奖颁奖台上,接受众人瞩目,世人赞颂。然而,在他们的西装革履与珍贵奖杯的背后,是童年的衣衫褴褛,是单纯的生存欲望,是充斥着每一立方空间的纯黑苦难,但这些没有阻挡他们成功。这是人格的坚韧力量
1  李孟是今年的高考党,他考了近600分,超过了目标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考前夕的誓师大会上,人头攒动,群情激昂,成千上万的学子高举右臂表决心,李孟也在其中。他边斩钉截铁地宣誓,边想着那一长串的报考人数,忍不住焦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怎么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那个幸运儿?”不仅是他,听到报考人数后,同学们都很低落。  班主任知道后,问他们:“你们看过战争片吗?”同学们说看过。班主任:“既然看过,那
不畏福云遮望眼,朵朵送人来  明代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中说,他年幼时遇到一位先生,说他补贡生时,会吃“廪米九十一石五斗”。他觉得可疑,直到补了贡生时他一算,正好九十一石五斗廪米。了凡先生从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连一个人一生可以享用多少米都是命中注定,如果过度放纵地享用,不就是在提早损伤自己的性命吗?  须知,《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教训,写就的探求立命之学
一起艺考的好朋友,两门科目全部失利。苦练了两年,承载着所有希望与野心的艺考,在那个冷冷的冬天,浇了她一盆冰水。回到学校后,她说特别怀念艺考集训的日子,因为当时的她有很多“后路”。“编导,考不好,我就选播音,如果都不行,就回去拼文化课。”可是,现实掐断了她所有的出路,艺考时候的无忧无虑已经变成了打脸的巴掌,现在的烦忧一眼望不到头,每天都在累死累活里重复。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把逝去的当成最美的
有种特殊的温热  只有在掌心相对时才能体会  初冬了。  风,开始尖利地萦绕在耳边,肆无忌惮地挑战人们忍受寒冷的极限。  “好冷啊。”这句话似乎成了我的口头禅,从早晨离开被窝开始,一直说到夜晚入睡。  这种天气,我的手总是冰凉冰凉的,有时同学无意间碰到了我的手,总会一脸惊讶地说:“呀!你的手怎么像死人似的,这么冰。”我也总把手缩在袖子里,似乎是一接触到外物,手上仅有的一丝丝热度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全部
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在疫苗监管上也是全球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從疫苗生产、运送、储存到使用,德国采取全链条监管。德国虽然没有“强制接种疫苗”相关法律,但有“感染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公民有免受传染病侵害的权利。具体来说,人人有接种疫苗的权利,且医疗机构必须报销所有费用。而在保障疫苗安全方面,德国有5项措施:  第一,设立专门监管机构网络。德国以卫生部为主导,下设疫苗常务委员会。这是一个专家小组,负责制定和
从小到大,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好孩子必备的技能。可是他们却不知,他们的教育让很多孩子都被懂事这个词绑架。  六年級时,班上不少同学都喜欢听《对话》这首歌,那句“考试就是垃圾,废纸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童年,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更多的人,拥有的只是耳边的教训、手里的习题、心里委屈的童年。而《对话》这首歌唱出了
在欧洲圣马力诺共和国旅游时,经历了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洒满金色阳光的清晨,旅游大巴途经一个十字路口时,大胡子司机突然将车停了下来。游客们透过车窗向四下张望,发现这十字路口没有一个人和过往车辆,可他为什么不开过去呢?要知道,在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各个十字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也没有摄像探头,路上一个警察也没有,行人、车辆在行进中,依靠的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游客们催促道:“您怎么停了下来,这路口一个人影
胡歌出生在上海弄堂,爸爸是网球教练,妈妈是教师。妈妈早年身体不好,罹患癌症。胡歌上高中时就开始挣钱为妈妈治病,后来走上演艺道路,有一半原因也是为了多挣钱,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胡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但高考时他填报的志愿是中戏导演系。而且,高考之后,他就以全国文化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中戏录取。当时,上戲正在招演员,父母就鼓励他去试试。出于孝顺,胡歌抱着考着玩的心态参加了上戏的面试。谁知面试完,他就
女儿入读美院几个月后,我去看她,惊讶地发现,女儿寝室床头居然放着几本有关畜牧养殖、手工编织方面的书。女儿解释,学校规定每人每学期在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必须达到20本,她只好去图书馆胡乱地抱回几本书,并不看,只等日期到了就还回去。女儿的只“借”不“阅”,让我暗生几分无奈。  我在农村长大,17岁那年暑假,一场突然而至的重病把我送进医院,两年后终于出院,却不得不辍学了。不久,一心渴望走出小村的我跟着乡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