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固本求斯的思考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豫剧现代戏《香魂女》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及中宣部“五一工程奖”后,为进军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工,剧中的舞蹈创作也在不断的修改加工中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关键词】豫剧 现代戏 固本求新 舞蹈 创作
  
  豫剧《香魂女》是河南省豫剧三团2000年推出的一部现代戏,长达十年的演出实践,证明了其创作理念和表现方式的成功。继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及中宣部“五一工程奖”后,为进军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该剧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工。我们的舞蹈创作,也在不断地修改加工中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时代的发展,观众的需求给我们把握舞台表现、创作戏中之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香魂女》中更;隹确的把握好“舞”与“戏”的关系、制造“无言”与“有声”的视觉冲击、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共识,契合现代人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习惯,是我们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思考和摸索的重点。
  在多次的修改创作中,我们对作为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做了进一步认真的思考与探讨。根据导演的要求,舞蹈要有情感的内在张力,要更具审美的空灵和奇幻,要在服从导演“固本求新”总体构思的前提下,更好地找到属于这台戏的最贴切最完美的表达方式,要着重在香魂女的“魂”字上做足文章,并加以舞蹈化、时代化的重新整合。
  “固本”,在我们的舞蹈创作上,首先体现在对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命运、剧情发展的深刻理解和从理性到感性,从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上。这除了熟读剧本、多看排练外,导演阐述、专家意见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的舞蹈设计必须要符合剧情需要、人物需要、整体氛围的需要,为揭示人物命运,烘托人物情感起到夸大、强化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固本”在我们舞蹈设计上的另一个含义我们认为是要固戏曲之本,舞要为戏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并且要做到对传统戏曲中的“假定性、写意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这里包含着求新)。基于以上对“固本”的理解,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序幕“窑变”、第六场“败窑”的舞蹈修改,更进一步深化了剧本的内涵。剧本一开始就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形象化的东西,一是“神窑”,一是“香魂塘”。“神窑窑变”喻含着当今变革的中国人,香魂塘中的荷花象征着香香与环环两代女性隐忍中的倔强,默默中的不服,象征着美好与善良。在序幕中拟人化的钧瓷舞蹈中,我们先从服装到演员体态的造型上取钧瓷的形,再取荷花的神(高洁的神态,细碎流动的圆场步,顺畅的调度加上传统水袖),将这两种感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一束束电脑灯的闪烁下,一个个拟人化的钧瓷瓶在不断的动作变化、队形流动和开合的造型中展示着钧窑的神秘。不但表现出“窑变”的绚丽、香香事业的辉煌,又在梦幻般的意境中引出墩子想“仙女”,香香决心为墩儿娶媳妇的关键情节。专家评价这段舞蹈好看、隹确、到位。在第六场败窑的舞蹈中,我们以传统戏曲的水袖技巧为主要表现手段。为了营造败窑后的残缺感,我们努力在单水袖的运用上下功夫,拟人化的“钧瓷”水袖的抖颤、转花、甩袖和停顿,加上与香香悲情唱段的呼应,来外化香香因实忠的出走,事业上的重创所带来的极度痛苦和悲急的心态。报刊的评论文章中写到:“败窑一场戏中,在导演的总体构思框架内,群舞的运用遵循着传统古装戏曲的演剧观,使之在现代戏中得以延伸。香香的咏叹演唱中,群舞演员水袖的甩、摆、转、抛,极富表现力地有机贯穿于舞台调度中,鲜明生动地外化了女主人公内心情感世界的跌宕起伏,也强化了戏剧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和表现力。”在前后两段“窑变”、“败窑”的舞蹈中我们努力做到近情近理,前后呼应,较好地实现了传统的程式技巧为现代戏服务的理念,体现了固本求新的原则。
  在现代戏中,固本是基础,求新是实质。如何在戏中融进我们舞蹈的思维,融进现代感、时代感,寻找到导演所要求的属于这台戏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一直是我们思考和要解决的问题。几经修改,反复琢磨,一种大写意的、空灵的、象征性的舞蹈意象越来越清晰。“舞蹈意象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可以直观的人体或人体动态本身,而是人体及人体动态所产生的引伸义、比喻义和象征义”。“通过意象构型来揭示人生哲理”(摘自:《“创作舞蹈”的舞蹈意象构造》——于平)。这段话就是我们在《香》剧中的舞蹈创作中要寻找和尝试的。在设计第一场迎娶环环,第五场欢迎香香当劳模归来的舞段中,我们将舞队演员虚化、物化成为一种符号,使之具有象征义。在迎娶环环的舞段中既要交待香香花大钱为痴呆儿娶环环的内容,又要用“喜船”的热闹场面为环环后面悲情做好铺垫。即是“喜船”就必须有船的意象,过去戏曲中表演船的段子不少,一般是以浆代船用你高我低的起伏动作、流动的圆场来完成。我们设计用飘着长绸的红绸花来代浆,一会儿似高抛秀球,一会儿似划动的船桨,展现给人们一幅喜庆热烈的场面,与环环后面的悲情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在这样一片绣球飘舞喜气洋溢的迎亲舞队中把环环一步步推向了不幸的深渊。
  第五场迎接致富模范香香的归来,按常规欢迎人群应是香魂塘边的乡亲们,是群众人物,但为了突出香香事业成功的自豪感以及加强喜庆的气氛,我们设计用红花舞的舞队演员身着红纱衣裤,袖子红条状,与手上红花相接,是花的延伸,人即花,花即人,看似只有香香和花,实感是众人相迎。这种写意的手法既简练、干净,又突出了主要人物及其此刻的心态。再有第一场洞房的红灯舞的处理就更具象征义和内涵:空灵的环境,平台上下密集的三层红灯将环环压在中间。身穿黑衣的舞队,在幽暗的灯光下,沉重的似葬礼的脚步,呆板的敲击声,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正是这种引伸义、比喻义、象征义才使观众感知到“人生常态下,非常态命运驿站里苦到心、苦到肺的滋味”(摘自《女性凄美人生的解读》——黄海碧),才强烈地将环环在畸型婚姻下的悲苦生命状态凸显出来。这种样式的尝试在不断地探索和演出实践中得到导演、专家、同行和观众们的肯定。也是我们努力“求新”所得。
  在《香》剧中按导演的要求需要设计实忠与香香回忆的双人舞(四人表演),第三场香香与实忠回忆当年相识相爱的场景需要由两个主人公派生出两个青年时的香香与实忠(舞蹈演员扮演),开始我们先是用幻化角色,人物交织,转入角色唱段,舞蹈演员双人舞蹈部份来表现,其结果大家反映,双人舞好看,但与戏两张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几易其稿,反复实践忍痛割爱把双人舞段做了调整、删减。在保留现有双人舞段上尽量做到准确、优美并加入一些描写性的戏曲化动作,青年时的香香与实忠(舞蹈演员)不时与角色做相同动作,让角色以唱为主,配合恰当的双人身段表演,似影子、似幻觉,亦魂亦幻,亦实亦虚。调整后的这段双人舞清新优美与角色唱段相得益彰。在不长的墩子与环环的洞房双人舞中我们借鉴纯舞蹈中的双人舞动作和技巧,让墩子抬起环环在空中轮甩到背后造型定格,形成戏曲中的亮相。一下子就将墩子的粗蛮与环环的惊恐以及墩子对环环因愚蛮而造成的摧残和蹂躏简洁的表现了出来。
  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对于手法的写意性、形象的可感性、内涵的深刻性、舞蹈的观赏性,以及对舞蹈意象的研究和尝试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些也仍是我们今后的任务和课题。
  戏曲的创作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舞蹈的融进以及舞蹈编导的介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对戏剧内含的真正理解,通过隐喻、延展的方式为剧作深层地发掘“人性”的本质,展示真、善、美,创作更具有时代美学价值的作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固本求新”的戏曲舞蹈创作理念在《香》剧中上述舞蹈形式的构成力求破除传统现代戏写实的时空关系,赋予一种现代戏曲化的特色与美感。努力形成一种风格样式的统一。
  ”固本求新”的戏曲舞蹈创作理念也时时在提醒我们在艺术创作上既不要忘记我们的本、我们的根,又要不断探索创新。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影片《天狗》主人公李天狗的内。世界、外部世界及故事发生的脉络中李天狗的心理和外界环境的态度和演变,可以看出牧羊犬式英雄人物的孤独为何发人深省。  【关键词】 英雄 孤独 影评    影片《天狗》由禁片走向公映,道出一个大山里的硬汉鲜为人知的关于英雄的故事。提及英雄,辞海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才能武勇过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具有英雄品质冷人钦佩的人。”李天狗是一名
[摘要]中美早期电影检查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两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电影检查制度    “作为电影理论的艺术理论是重要的,它应当成为电影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核心毕竟不能等同于整体。电影的立法问题,行政管理问题。制片生产问题,消费市场问题都该纳入电影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理论的对象。”在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电影检查制度是电影法学、电影社会学和电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电影的直观性
[摘要] 随着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加强,时代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少数民族文化的跨区域发展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繁荣的一股强劲力量。影视艺术既适宜于承载民族文化,又适宜于跨文化、跨区域传播,宁夏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历程对此提供了最佳的佐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跨文化传播 影视艺术 宁夏电影制片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活动的全部成就,民族文化的形成与民族历史、信仰、地理环
【摘要】从爱森斯坦到奥逊_威尔斯,再到戈达尔的电影。它们以独有的姿态,让人们经历从观赏影像到享受影像的魅力,再到参与影像与影像中的人物互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电影无论是从本体的技术上,还是外在的技巧上,都在大跨步的演进。一方面是电影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观众观影的需求,因为时代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电影业必须随之产生相应的改变,这样才会在附着社会的同时,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关键词
【摘要】在当今商业片盛行的大浪潮中,冯小宁的战争系列三部曲可谓异军突起,不但为弥漫着浮躁商业气息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且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导演在影片叙述的过程中力求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无论是对二战背景的渲染还是在人性的挖掘深度上都企图做到还原“真实”,但是深刻挖掘电影文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一战争三部曲已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类型化叙事的窠臼之中。  【关键词】类型化叙
【摘要】在人才辈出的韩国影坛,导演许秦豪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作品一如意蕴无穷而饱含哲思的抒情散文,始终保持着清淡优雅,哀而不伤的基调。他尊重观者需求的创作态度、作品中散发出的平和细腻、静观人生的影像风格,以及东方式的美学特质,于含蓄内敛中迸发出感动人心的力量,也给当今的中国影坛带来一些思索与借鉴。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创作主题 东方式 国产电影    自世纪之交,韩国电影就以崛起之势在亚洲
[摘要]作为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简·爱》给我们提供了多视角解读的可能,并多次被搬上银幕。无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简·爱,还是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伯莎,BBC2006版《简·爱》都给我们带来多重解读的可能。一个是欲彰显的女权主义形象,一个是欲隐藏的殖民地疯女人,尤其在二者的比较解读中,我们更能洞见导演苏珊娜·怀特在彰显和隐藏的背后所阐释的电影文本内涵。  [关键词]《简·爱》 女性主义
【摘要】《通天塔》所反映出的是现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问题:人们因为缺少交流,沟通,使得矛盾不断,仿佛世界就被上帝的魔咒所牢牢控制住一样,受到惩罚。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传说中,人类由于语言不同而最终放弃了修建通天塔。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沟通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大的障碍是人们的灵魂。  【关键词】沟通 人性 语言 《通天塔》    人们互相理解,互相齐心协力,建巴别通
[摘要] 宪政是指一种在宪法之下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宪政的实施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同时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它是“活的宪法”、“生活中的宪法”、“宪法的动态实施”,在宪政国家任何法律如果和宪法相违背则必然无效。电影《艾芙琳》就给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理念,让我们看到了法律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施的冲突,更坚定了我们民主国家实施宪政的重
[摘要]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人们建造的可居可游可赏的‘‘第二自然”,又是造园主抒发思想情感和体现其人格精神的载体,是“潜精神创造的一种环境”,具有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园林美学观念,其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其自然观的态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自然观    畅游我国古典园林,我们会被映入眼帘的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