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起点”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出问题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投入,师生共同探究物理现象、规律。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个人的独立学习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起点”进行不同的探究。如学习心理特点、基础水平、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等不同的“起点”,教师应依据了解的情况分组或个别安排与指导探究。
  可见,如何让学生在探究教学中提出问题,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先导。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教师自身转变
  
  1、转变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观念,将教为主变为学为主。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学生就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调整心态,切忌急功近利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渐培养起来的。开始时的问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当然,教师提出问题也是有策略方法的:提问必须问在学生有疑之处。
  
  二、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利用日常现象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只是没有仔细认真地进行思考。例如:学习声音时教师可以先放一些音乐和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的发声,然后教师启发提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这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的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也就能提出问题了。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声音有一些什么应用?……
  2、从各种俗语现象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例如:“如坐针毡”、“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响鼓还需重锤敲”——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运动(扩散现象);“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光的反射;“立竿见影”、“坐井观天所见甚少”、“月有阴晴圆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重力影响;“霜前冷,雪后寒”——物态变化中的放热和吸热;“坐地日行八万里”——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关系。
  3、利用图片动画现象提示学生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其它简单机械》时教材中有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胖瘦两人的情形,学生会提出:为什么瘦一些的人会被吊在空中?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结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的”。在学习压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时,可制作一组图片或动画:胖瘦不同的两个小孩在冰面上玩耍,不一会儿胖子就将冰面踩裂而掉进了冰窟之中(压力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这时,岸上的大人急忙跑过去施救,结果也将冰面踩裂掉了进去。危急之中,有几个人匍匐在冰面上爬过去将小孩和大人都救了上来(受力面积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看完图片或动画后再让学生提出问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利用物理名人的发现之旅启迪学生提出问题
  比如: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先讲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根据电和磁存在许多相似的现象而提出电能不能产生磁的问题,进而经过长期不懈的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生磁的现象而被载入史册。学生听完故事后受到启迪,会提出相反的问题:磁能不能产生电呢?
  5、利用相似类比的现象指引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知识有许多是通过相似比较而发现的,学习这些内容时采用相似类比的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提问。如: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速度快慢的因素时,就可以将两件湿衣服分别晾在太阳下和阴凉处,让学生观察,学生自然会提出:太阳下的衣服为什么干得快些?教师再顺势加以引导就能得出其中的一个因素。再如:学习液体压强后再学大气压强时,提出:由于空气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大气压强是否同液体的压强特点一样呢?又如:利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利用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6、利用物理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学习大气压强时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又如: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下落,学生提出:是什么使得乒乓球不下落?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可先做两个相关的实验:一是分别用一节、两节、三节干电池给同一个灯泡供电,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后产生电流与电压有关的联想;二是用两节干电池给电阻不同的三个灯泡供电,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后产生电流与电阻有关的联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类似的实验还可以用在探究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中的提出问题。
  7、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感受很深,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摩擦力时,让一个大同学与一个小同学进行扭瓶盖比赛,大同学扭一个涂有油的瓶盖,小同学扭一个盖上有齿纹的瓶盖,结果是小同学扭开了而大同学没有扭开。学生们很想知道原因,从而提出:小同学为什么会比大同学的“力量大些”?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结果女同学赢了,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还与受压面积有关。
其他文献
一、要坚持以求实为本  忠诚老实是做人的美德,更是做好基层工作必备的品质。“正直和诚实乃安身立命之道”,基层各项工作的本质都是求真务实,容不得半点虚伪和作假。有人说:“老实人吃亏。”现实当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实人有时虽亏于一时,但绝不会一生吃亏;作假虽然能便宜于一时,但决不会一生都占便宜。著名画家韩羽则说:“我这大半生,吃亏在于老实,小便宜没占着多少;得福也在于老实,总算没栽过大跟头。”诚实
期刊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诸如“一切以学生为本”,“倡导积极、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它的许多理念都让广大教师耳目一新。而今,经过这几年时间不断的学习、实践,不少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享受课改带给我们成功体验的同时,本人对课改的认识也在逐步清晰、深入。  认识一:好课,真实应是底线  课堂是师生双方借助一定的媒介(比如课本、实
期刊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怎样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有着其它电教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1、化静为动,调动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
期刊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上好语文课,其目的是让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体味其中的乐趣,这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孜孜以求的。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将汉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用人类文化去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现就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博学多才——为有
期刊
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探索。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理解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他们才会去探索、去创造,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
期刊
当前,随着电脑办公的普及,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工作,而是应当积极思索、主动出击,将自己的专业技术运用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学生运动会,传统的成绩统计工作由纯手工完成,效率低下,并容易出错,运动会结束时,不能及时准确出成绩报告表和班级排名等。于是,我萌生了利用EXCEL来开发一个中学运动会排名系统的念头。    一、本校运动会实际需求  录入各单项决赛成绩,各班根据名次
期刊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阅读中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一方面积累课本上的词语
期刊
写作,就是学生表达个人情感、观点、想法、认识的一个较复杂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同时,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始终贯穿于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这些过程中。同样,培养学生较强的写作应用能力也一直是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下面,笔者对中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个人的观点:  中职学生写作能力颇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单词量贫乏,有时甚至用汉语拼音代替;翻译顺序不用英语特有的模式,生搬硬套
期刊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学生——懒惰、不爱学习、基础差等等。由于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教师的“批评”已是“家常便饭”,他们对此也麻木得没什么感觉了。他们大都不会因为教师的“批评”而改变。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关爱,哪怕每次只是一点点!对待学生,就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更应如此,只要拥有一颗火热的爱心、一双
期刊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占的份量最多、肩负的教学任务最重的无非是阅读课。阅读课,既肩负起了“以文传道”的重任,又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覆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知识含量极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上好阅读课,它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关键。对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全篇入手,把握常规,突出教学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