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些在亚洲生活的人连自己亚洲的邻邦都不了解,反而了解更多的是欧洲或者是美国,如果对于亚洲人这个身份要负责任一点的话,我们的知识实在是太过欠缺了。
中印关系在当下意味着什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历史学教授Vinay Lal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虽然中印的经济角逐目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但是其实历史关系卻不是那样的。Lal的文章中回顾了20世纪上半期中印友谊的代表人物柯棣华以及尼赫鲁对于中国的友情,证明中印关系历史上并不是以边界纠纷以及经济竞争为主旋律的。比如尼赫鲁曾在1950年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永久席位,并且宣称中国才是亚洲的领袖,据说尼赫鲁的这一举动是为了抗议联合国对于中国的不接纳。Lal的观点是我最近有幸接触的一批来自印度的作家艺术家所比较能够认同的。我读了之后也觉得能够认同,但同时也觉得仅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中印关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帝国主义是一个很可恶的东西,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讨论在帝国的体制之下生活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比如说美国的确是一个新型的帝国,但是恰恰因为它是一个帝国,所以很多文化人文化产品都聚集在这里。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的人就能有幸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流通当然反映了帝国的模式,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丰富性。老实说,我对于印度的兴趣是取道纽约而形成的。我的一些南亚的朋友给我介绍了不少印度电影、印度作家,以及印度饮食,更关键的是,在美国人眼中,我就是一个亚洲人。但是有趣的是,什么是亚洲人,我们这些在亚洲生活的人连自己亚洲的邻邦都不了解,反而了解更多的是欧洲或者是美国,如果对于亚洲人这个身份要负责任一点的话,我们的知识实在是太过欠缺了。美国学界对于印度文化的兴趣实际上也是非常功利性的。我们在研究院里学了一大堆理论,但是对于印度历史和文化完全要在课外自己补课。所以这次见到印度学者我深深地意识到我自己的无知。首先是以前国内只知道跟从英美的文化走向,获得布克奖的印度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很快就翻译出版了,这个做法实际上是把印度文学当作欧美文学来看待。但是印度有一些英语作家实际上并不是以西方读者作为理想的对象的。比如用英文写作的小说家艾伦·西里(Allan Sealy)的长篇小说《TrotterNama》也是一本对于印度的史诗式的写作,就比拉什迪的《午夜之子》要复杂得多,而且对于印度的考察也不只局限于独立前后。这部小说,我还不能整体上作出评说,但是看得出印度的英语作家对于英语与印度的关系有很多深入的思考。
我觉得文化交流最难的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的接触。我与这些印度作家共处的几天之中,深深感到我们中国人在记忆的深层里与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相近之处。同行的一个印度人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手臂骨折了,于是每天早晨几个略为年轻的女人会为她梳头。有一天,同行的电影导演看到了这一幕,就捅捅我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一幅印度生活画面。我想其实传统中国也有这样的一幅画面。还有一位非常出色的音乐家,我多么希望对他所弹奏的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位非常优雅非常有品位非常体贴的人。他的家族是一个有着二十代音乐传统的老家族。我曾经问过他对于其他的音乐传统以及音乐形式怎么看。他回答得很好。他说在年轻的时候对什么音乐都感兴趣,流行的古典的,东方的西方的,但是一旦开始了正式的Dhrupad的训练,他就不会仅仅因为喜好去欣赏其他音乐了。他去听音乐会,听的是乐师的创造性,是他的灵魂。在朱家角听一位卖唱的女人唱歌,他也觉得很真诚。最难得的是,这样一个艺术家同时又特别谦恭特别平易近人,有一天在一个朗诵会上,他不惜跪在地上,给一个印度诗人举着麦克风,以求更好的声音效果。
印度的艺术家有一种对于自己的艺术的专注和追求超越的欲望。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某些社会中,环境太混乱了,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艺术家的创作力没有别的出路就只能向内向上发展了。其实中国的某些时刻也是这样。不过我同时怀疑这个结论,因为艺术家们是很容易陶醉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仿佛他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了一样。
中印关系在当下意味着什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历史学教授Vinay Lal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虽然中印的经济角逐目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但是其实历史关系卻不是那样的。Lal的文章中回顾了20世纪上半期中印友谊的代表人物柯棣华以及尼赫鲁对于中国的友情,证明中印关系历史上并不是以边界纠纷以及经济竞争为主旋律的。比如尼赫鲁曾在1950年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永久席位,并且宣称中国才是亚洲的领袖,据说尼赫鲁的这一举动是为了抗议联合国对于中国的不接纳。Lal的观点是我最近有幸接触的一批来自印度的作家艺术家所比较能够认同的。我读了之后也觉得能够认同,但同时也觉得仅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中印关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帝国主义是一个很可恶的东西,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讨论在帝国的体制之下生活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比如说美国的确是一个新型的帝国,但是恰恰因为它是一个帝国,所以很多文化人文化产品都聚集在这里。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的人就能有幸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流通当然反映了帝国的模式,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丰富性。老实说,我对于印度的兴趣是取道纽约而形成的。我的一些南亚的朋友给我介绍了不少印度电影、印度作家,以及印度饮食,更关键的是,在美国人眼中,我就是一个亚洲人。但是有趣的是,什么是亚洲人,我们这些在亚洲生活的人连自己亚洲的邻邦都不了解,反而了解更多的是欧洲或者是美国,如果对于亚洲人这个身份要负责任一点的话,我们的知识实在是太过欠缺了。美国学界对于印度文化的兴趣实际上也是非常功利性的。我们在研究院里学了一大堆理论,但是对于印度历史和文化完全要在课外自己补课。所以这次见到印度学者我深深地意识到我自己的无知。首先是以前国内只知道跟从英美的文化走向,获得布克奖的印度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很快就翻译出版了,这个做法实际上是把印度文学当作欧美文学来看待。但是印度有一些英语作家实际上并不是以西方读者作为理想的对象的。比如用英文写作的小说家艾伦·西里(Allan Sealy)的长篇小说《TrotterNama》也是一本对于印度的史诗式的写作,就比拉什迪的《午夜之子》要复杂得多,而且对于印度的考察也不只局限于独立前后。这部小说,我还不能整体上作出评说,但是看得出印度的英语作家对于英语与印度的关系有很多深入的思考。
我觉得文化交流最难的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的接触。我与这些印度作家共处的几天之中,深深感到我们中国人在记忆的深层里与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相近之处。同行的一个印度人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手臂骨折了,于是每天早晨几个略为年轻的女人会为她梳头。有一天,同行的电影导演看到了这一幕,就捅捅我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一幅印度生活画面。我想其实传统中国也有这样的一幅画面。还有一位非常出色的音乐家,我多么希望对他所弹奏的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位非常优雅非常有品位非常体贴的人。他的家族是一个有着二十代音乐传统的老家族。我曾经问过他对于其他的音乐传统以及音乐形式怎么看。他回答得很好。他说在年轻的时候对什么音乐都感兴趣,流行的古典的,东方的西方的,但是一旦开始了正式的Dhrupad的训练,他就不会仅仅因为喜好去欣赏其他音乐了。他去听音乐会,听的是乐师的创造性,是他的灵魂。在朱家角听一位卖唱的女人唱歌,他也觉得很真诚。最难得的是,这样一个艺术家同时又特别谦恭特别平易近人,有一天在一个朗诵会上,他不惜跪在地上,给一个印度诗人举着麦克风,以求更好的声音效果。
印度的艺术家有一种对于自己的艺术的专注和追求超越的欲望。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某些社会中,环境太混乱了,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艺术家的创作力没有别的出路就只能向内向上发展了。其实中国的某些时刻也是这样。不过我同时怀疑这个结论,因为艺术家们是很容易陶醉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仿佛他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