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传播日益密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菜名英译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通过直译、音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研究菜名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 菜名英译 英译策略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世代传播,源远流长。单从菜系来说,就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而从命名方式来说,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佛跳墙、金屋藏娇、八仙过海......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间尚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国与国之间的饮食文化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菜名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又要融合当地的饮食文化。一个英译不当的菜名,会使人一头雾水,甚至丧失食欲。而一个英译得当的菜名,不仅能够弘扬中华美食,更能够传播美食背后的中国文化。
本文就《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菜名英译的策略。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受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显著差异。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以农耕为主,吃的大多是五谷杂粮。而西方很多国家以狩猎为主,因此饮食以肉类为主。[1]林语堂在其著作《生活的艺术》中说道,“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2]因此,中国的“吃文化”相比西方国家,有更深的内涵。
从吃的方式来说,西方主张分餐制[3],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控制食用量,避免铺张浪费。且容易调节个人口味。中餐提倡合餐制[3],过年过节,三五好友围坐在大圆桌前,气氛好不融洽!
从吃的内容来说,西餐大多“中规中矩”,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而中国人的餐桌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应有尽有。中餐的搭配形式也常常会有大胆的突破,从不拘泥于固定搭配。
最值得一提的差异在于其命名方式上。西餐命名大多俭朴、直截了当,虽然缺乏艺术性,但是非常实用,让人一目了然。如煎牛排、蔬菜沙拉、香煎鳕鱼。而中餐讲究音韵、形美[1],有的菜名温柔婉约,有的菜名气势滂礡。如梅开二度、青龙过江、大鹏展翅、娇莺戏蝶。运用修辞手法、神话传说、历史典故[4]的菜名也不在少数,如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鲤鱼跳龙门。还有一些常出现在喜宴中的菜名,朗朗上口、吉祥喜庆。如红抱喜临门、情深双高飞、喜鹊报佳音。
三、菜名英译方式
(一)直译法
中餐菜名虽有不少讲究,但简单的家常小炒的命名也极为简单,有些菜肴甚至直接以主要材料命名。当菜名中出现菜肴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时,直译法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菜肴原料,一方面又能最大化地保留该菜肴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中国I》中就大量运用了此种方法。
1.直接以原料命名
直接以原材料命名的菜名简单易懂,使人一目了然,因此在翻译时,直接将其进行英译即可。如“虾膏”译为shrimp paste。当出现多种原料时,常以with连接。如 “黄豆酸笋小黄鱼”译为braised yellow croaker with soybean and sour bamboo shoot。
2.制作方式/炊具+原料
要说中餐和西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不得不说到中国菜肴五花八门的制作方式了。煎、炸、炒、爆、熘,光是中餐厨师在厨房里摆弄炊具、颠颠锅就能拍成一部“大片”。曾经还有过不少外国留学生因为思念家乡的味道,在寝室炒菜而弄响了烟雾警报器的窘境。由此可见,中式菜肴的制作方式之繁杂,于西方人来说确实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因此,以制作方式加原料的命名方式在中餐中非常常见,是一条传播中餐独特的制作手法的捷径。在对此类菜名进行翻译时,常以方法+食材。如“红焖虾”译为stewed?shrimp、“熏鸭”译为smoked duck。
而中餐的炊具之讲究,也令人叹为观止。说到最常见的米饭,就有铁板饭、煲仔饭、木桶饭、竹筒饭......而对于一些“资深吃货”来说,光是听到铁板两个字,就能想象一顿热气腾腾、冒着白气、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的美食了。因此,一些中式菜肴的命名常会在前面加上炊具名,留以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类菜名的翻译较为简单,直接炊具+材料即可。如“汽锅鸡”译为steam pot chicken。
3.辅料+原料、辅料+制作方式+原料
中餐讲究搭配,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因此一道菜往往会出现多种材料。有时候,有些辅料也能够成为一道菜的点睛之笔。因此,在菜肴的命名上,常常也会加上这类辅料,使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如 “小葱拌豆腐”,小蔥虽不起眼,但如果直接称为“拌豆腐”或“豆腐”,就会变得平淡无奇。辅料加原料以及辅料加制作方式加原料的菜名通常直接将两者进行翻译,或者辅料+with+原料。如“菠菜面”译为spinach noodles、“火腿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ham。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中国I》在对火腿炒饭进行英译的时候,改变了“火腿”和“饭”的位置,将其译为“炒饭和火腿”,这是译者的灵活之处。翻译菜名时,可以适当改变位置,将主材料放于前面,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二)音译法
中国人讲究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比如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西方人对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食物“一无所知”,更不可能为它们配备专门的“英文名”。因此,音译法成了翻译此类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今,音译法慢慢被西方国家所接受。许多经过音译的词语在西方也渐渐变得耳熟能详。在《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出现了许多音译名称,必要时候,可在后面加以注释。如“馕”译为Naan、“泡馍”译为Paomo(originated from the bakes buns) 。 (三)直译+音译法
《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运用了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究其根本,大部分是由于菜肴运用了地名+菜名的命名方式。如“镇江香醋”译为Zhenjiang vinegar、“岐山臊子面”译为Qishan noodles。
(四)意译法
在以上几种英译方式中,意译法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式菜肴不仅能够使人大饱口福,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其原因就在于菜名所传递出来的一系列信息。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喜庆、吉利。因此,在菜名中常将“鱼”比做“龙”,将“鸭”比做“凤”,将“肉丸”比做“狮子头”。所以译者不仅要了解菜肴所使用的原材料,也需要了解该菜肴的历史故事。但往往此类菜肴最能体现文化底蕴。
1.象形手法命名
中餐中有许多菜肴利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命名,以增加神秘性或象征美好寓意。如“刀板香”,将腌制的咸肉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既保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翻译时将其译为sliced salted pork,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狮子头”在中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是其翻译也颇有难度。若使用直译法,将其译为“lion head”,未免使人丧失食欲。《舌尖上的中国I》中,狮子头译为Braised Meatball,既解释了制作方法,又加入了原材料,同时对其形状加以描述,短短两个单词,传递出如此多的信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借用典故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肴由来各式各样,其中不少借用了历史典故。如鉴真素鸭,是一道大明寺的素宴,是其中的經典代表作。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分律学高僧,因其将盛唐的饮食之道传入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同时也使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舌尖上的中国I》将其译为Monk Jianzhen′s Soy?“Duck”?,对鉴真进行了简单解释,对其原料也加以说明,同时为Duck加上了双引号,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名字的韵味,又不会使人误解,是一个非常恰当的翻译。
3.省略语
中式菜肴中,将几种原料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菜肴并不少见。即有神秘感,又留以想象空间,这类菜肴翻译时应尽量将其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原材料逐一翻译,使听者更易理解。如腌笃鲜,“腌”指腌过的咸肉,“笃”指的是用小火炖,“鲜”指的是新鲜的肉。短短三个字,既包含了制作材料,又包含了烹调方式。《舌尖上的中国I》 中将这道菜译为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
四、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菜名翻译大有学问。翻译时应力求简洁又不失韵味,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直译、音译还是意译,都需要译者进行适当取舍、适当变动。一个好的菜名,传递出来的不仅是文字之间的信息,而是能留以听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若菜名翻译得当,不仅能传播中华美食,更能传播菜肴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M].四川: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
[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 顾晓晶.图示理论在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应用[M].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
[4] 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策略[M].安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
[5] 孔辰.目的论视角下菜名的英译策略[M].北京:外语论坛,2011.
关键词:文化差异 菜名英译 英译策略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世代传播,源远流长。单从菜系来说,就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而从命名方式来说,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佛跳墙、金屋藏娇、八仙过海......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间尚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国与国之间的饮食文化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菜名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又要融合当地的饮食文化。一个英译不当的菜名,会使人一头雾水,甚至丧失食欲。而一个英译得当的菜名,不仅能够弘扬中华美食,更能够传播美食背后的中国文化。
本文就《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菜名英译的策略。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受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显著差异。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以农耕为主,吃的大多是五谷杂粮。而西方很多国家以狩猎为主,因此饮食以肉类为主。[1]林语堂在其著作《生活的艺术》中说道,“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2]因此,中国的“吃文化”相比西方国家,有更深的内涵。
从吃的方式来说,西方主张分餐制[3],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控制食用量,避免铺张浪费。且容易调节个人口味。中餐提倡合餐制[3],过年过节,三五好友围坐在大圆桌前,气氛好不融洽!
从吃的内容来说,西餐大多“中规中矩”,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而中国人的餐桌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应有尽有。中餐的搭配形式也常常会有大胆的突破,从不拘泥于固定搭配。
最值得一提的差异在于其命名方式上。西餐命名大多俭朴、直截了当,虽然缺乏艺术性,但是非常实用,让人一目了然。如煎牛排、蔬菜沙拉、香煎鳕鱼。而中餐讲究音韵、形美[1],有的菜名温柔婉约,有的菜名气势滂礡。如梅开二度、青龙过江、大鹏展翅、娇莺戏蝶。运用修辞手法、神话传说、历史典故[4]的菜名也不在少数,如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鲤鱼跳龙门。还有一些常出现在喜宴中的菜名,朗朗上口、吉祥喜庆。如红抱喜临门、情深双高飞、喜鹊报佳音。
三、菜名英译方式
(一)直译法
中餐菜名虽有不少讲究,但简单的家常小炒的命名也极为简单,有些菜肴甚至直接以主要材料命名。当菜名中出现菜肴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时,直译法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菜肴原料,一方面又能最大化地保留该菜肴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中国I》中就大量运用了此种方法。
1.直接以原料命名
直接以原材料命名的菜名简单易懂,使人一目了然,因此在翻译时,直接将其进行英译即可。如“虾膏”译为shrimp paste。当出现多种原料时,常以with连接。如 “黄豆酸笋小黄鱼”译为braised yellow croaker with soybean and sour bamboo shoot。
2.制作方式/炊具+原料
要说中餐和西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不得不说到中国菜肴五花八门的制作方式了。煎、炸、炒、爆、熘,光是中餐厨师在厨房里摆弄炊具、颠颠锅就能拍成一部“大片”。曾经还有过不少外国留学生因为思念家乡的味道,在寝室炒菜而弄响了烟雾警报器的窘境。由此可见,中式菜肴的制作方式之繁杂,于西方人来说确实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因此,以制作方式加原料的命名方式在中餐中非常常见,是一条传播中餐独特的制作手法的捷径。在对此类菜名进行翻译时,常以方法+食材。如“红焖虾”译为stewed?shrimp、“熏鸭”译为smoked duck。
而中餐的炊具之讲究,也令人叹为观止。说到最常见的米饭,就有铁板饭、煲仔饭、木桶饭、竹筒饭......而对于一些“资深吃货”来说,光是听到铁板两个字,就能想象一顿热气腾腾、冒着白气、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的美食了。因此,一些中式菜肴的命名常会在前面加上炊具名,留以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类菜名的翻译较为简单,直接炊具+材料即可。如“汽锅鸡”译为steam pot chicken。
3.辅料+原料、辅料+制作方式+原料
中餐讲究搭配,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因此一道菜往往会出现多种材料。有时候,有些辅料也能够成为一道菜的点睛之笔。因此,在菜肴的命名上,常常也会加上这类辅料,使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如 “小葱拌豆腐”,小蔥虽不起眼,但如果直接称为“拌豆腐”或“豆腐”,就会变得平淡无奇。辅料加原料以及辅料加制作方式加原料的菜名通常直接将两者进行翻译,或者辅料+with+原料。如“菠菜面”译为spinach noodles、“火腿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ham。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中国I》在对火腿炒饭进行英译的时候,改变了“火腿”和“饭”的位置,将其译为“炒饭和火腿”,这是译者的灵活之处。翻译菜名时,可以适当改变位置,将主材料放于前面,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二)音译法
中国人讲究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比如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西方人对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食物“一无所知”,更不可能为它们配备专门的“英文名”。因此,音译法成了翻译此类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今,音译法慢慢被西方国家所接受。许多经过音译的词语在西方也渐渐变得耳熟能详。在《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出现了许多音译名称,必要时候,可在后面加以注释。如“馕”译为Naan、“泡馍”译为Paomo(originated from the bakes buns) 。 (三)直译+音译法
《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运用了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究其根本,大部分是由于菜肴运用了地名+菜名的命名方式。如“镇江香醋”译为Zhenjiang vinegar、“岐山臊子面”译为Qishan noodles。
(四)意译法
在以上几种英译方式中,意译法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式菜肴不仅能够使人大饱口福,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其原因就在于菜名所传递出来的一系列信息。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喜庆、吉利。因此,在菜名中常将“鱼”比做“龙”,将“鸭”比做“凤”,将“肉丸”比做“狮子头”。所以译者不仅要了解菜肴所使用的原材料,也需要了解该菜肴的历史故事。但往往此类菜肴最能体现文化底蕴。
1.象形手法命名
中餐中有许多菜肴利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命名,以增加神秘性或象征美好寓意。如“刀板香”,将腌制的咸肉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既保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翻译时将其译为sliced salted pork,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狮子头”在中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是其翻译也颇有难度。若使用直译法,将其译为“lion head”,未免使人丧失食欲。《舌尖上的中国I》中,狮子头译为Braised Meatball,既解释了制作方法,又加入了原材料,同时对其形状加以描述,短短两个单词,传递出如此多的信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借用典故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肴由来各式各样,其中不少借用了历史典故。如鉴真素鸭,是一道大明寺的素宴,是其中的經典代表作。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分律学高僧,因其将盛唐的饮食之道传入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同时也使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舌尖上的中国I》将其译为Monk Jianzhen′s Soy?“Duck”?,对鉴真进行了简单解释,对其原料也加以说明,同时为Duck加上了双引号,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名字的韵味,又不会使人误解,是一个非常恰当的翻译。
3.省略语
中式菜肴中,将几种原料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菜肴并不少见。即有神秘感,又留以想象空间,这类菜肴翻译时应尽量将其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原材料逐一翻译,使听者更易理解。如腌笃鲜,“腌”指腌过的咸肉,“笃”指的是用小火炖,“鲜”指的是新鲜的肉。短短三个字,既包含了制作材料,又包含了烹调方式。《舌尖上的中国I》 中将这道菜译为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
四、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菜名翻译大有学问。翻译时应力求简洁又不失韵味,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直译、音译还是意译,都需要译者进行适当取舍、适当变动。一个好的菜名,传递出来的不仅是文字之间的信息,而是能留以听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若菜名翻译得当,不仅能传播中华美食,更能传播菜肴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M].四川: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
[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 顾晓晶.图示理论在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应用[M].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
[4] 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策略[M].安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
[5] 孔辰.目的论视角下菜名的英译策略[M].北京:外语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