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离不开继承与创新,书法亦然。但具体如何继承与创新,历来说法不一,准确地说是把握尺度的不一样。这也是当今书法教学中的永久话题。如果一直是学习传统而不注重创新的话,艺术将失去存在的价值;相反,如果不学习传统而一味所谓创新的话,艺术将会“狂怪”甚至是“野狐”。“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提出“自成一家始逼真”。[1]即在继承古人方面要“始逼真”,而在创新方面要“自成一家”。关于这点明代吴门书派领袖祝允明说成是“功性与神采”。祝氏在《论书帖卷》中这样写到:“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2]在这里,“功性”指在传统上下的功夫有多大,有多深入;“神采”则不光是创新,更多地指创新中字的精神与风采,也指书法的抒情性与趣味性。这也是明代整个书风大的审美崇尚——明人尚趣。
作为高校书法教师,本人认为,祝允明“功性与神采”的学书主张是历代关于书法学习“传统与创新”观念最精辟的诠释,在今天的书法教学中仍然意义重大。下面就祝氏“功性与神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
在“功性”即继承传统方面,祝允明首先反对把深入学习传统说成是“奴书”——讥古。“奴书”指的是一味地学习古人而没有任何的创新,这种书家也被称为“书奴”。“奴书”之说古已有之,正如祝允明所说“亦自代兴”。最早提出“奴书”之说的是唐代僧人书法家释亚栖。他在其《论书》中说到:“智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书中得法后自变其体,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入木三分,亦被号为奴书,终非自主也。”[3]释亚西明确指出要深入学习传统——“书中得法”,其次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自变其体”,之后才能成功——“具得垂名”。如若泥古而不创新——“执法不变”,则“被号为奴书”。欧阳修也在《文忠集》卷一二九《学书自成家说》中云:“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书奴。”[4]《宣和书谱》中曾这样评论陈伯智书法:“雅意翰墨,无狗马之玩,作字劲举,而行草尤工,师其成心而自为家学,故名重一时。盖传习之陋,论者以谓屋下架屋,不免有奴书之诮。此伯智独能摆脱。”非常明白,只有传统功底而缺乏创新的书法就是“屋下架屋”,难免“有奴书之诮”。[5]祝允明针对时弊讥学古为“奴书”,批评甚严,甚至包括其岳父李应祯。祝氏《书述》中曾经写到:“太仆(李应桢)资力故高,乃特违众,既远群从,并去根源,或从孙枝翻出已性,离立筋骨,别安眉目,盖其所发‘奴书’之论,乃其胸怀自熹者也。”[6]这段话里祝允明指出不但要深入学习古人,而且要追本溯源,求根求宗,由宋至晋,学习经典中的经典,方为师古之真路。
明中期吴门(苏州)名家辈出,诗、书、画、印皆成就非凡。他们之间大都关系紧密——父子、兄弟、联姻、师徒等错综复杂,雅集赋诗、题字作画、互相陶然。李应祯即为这个群体中有威望及年长者。他反对盲目从古而无个人风貌者,并多发“奴书”之论。他曾说过:“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7]并且极力称赞张融之“不恨己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己法。”[8]对其爱婿祝允明亦不客气:“祝婿书笔严整而少姿态”。[9]他甚至批评祝允明书法“严整而少姿态”。这是对祝允明极大的偏见和误解。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李应桢的“奴书”论也是有其时代原因的:一是“学赵蔚然成风”,二是“台阁体”充斥书坛。结果是明初书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明初书法,学习赵孟頫者蔚然成风。赵氏四体皆能,遍临百家,尤追魏晋。其书法之中庸审美取向可谓极致,这点和其为元朝官员之二臣嫌疑不无关系,书风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此种中庸之书风后人直接学习是很难掌握其精髓的,只能是处处临摹,难见创新,有的甚至落入了“俗”。
学赵之风稍过,台阁体又充斥书坛。“台阁体”专指明朝中书舍人所书的书法,也是明朝前期的宫廷书法,其书法横平竖直,大小皆一,又结体板滞,状如算子,可以说是当时书写公文的实用书体。台阁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以书取仕;二是台阁体文风的影响;三是帝王的喜好。明朝初年台阁体的流行使当时大部分书家成了高级写字匠,才气天分及聪明才智被扼杀在摇篮里,不能说不是书界的一大悲剧。以沈度、沈粲兄弟为代表的台阁体在明初“辉煌”了近一个世纪。正如孙鑛所言:“二沈氏弘治以前天下慕之。”[10]由于明初相继学赵及台阁体之风盛行,此时书坛的死寂及沉闷可谓历代所没有。是故,李应桢提出“奴书”之见解,要求创新,也是情有可原。但其结果又使一些学书者不重视传统的学习,不然就会被讥笑为“奴书”。实有矫枉过正之嫌,书坛皆不重视传统,一味创新致使当时书法多为狂怪而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祝允明很重视对传统的学习——追古。祝允明书法达到极高之境界,虽然成因很多,但与其深学传统、转益多师、遍临晋唐诸帖的关系还是直接的。晚年的祝枝山曾这样总结到:“僕学书苦无积累功,所幸独蒙先人之教。自髫兆以来,绝其令学近人书,目所接皆晋唐帖也……”。[11]不学近人,直接取法晋唐。其还在《书述》中慨叹时弊:“书理极乎张、王、锺、索,后人则而象之,水异肤泽,无复改变,知其至也;遹逮唐氏,遵执家彝,初焉微区尔我,已乃浸阔步趋;宋初能者尚秉昔榘,爰至中叶,大换面目,虽神骨少合晋度,九往一居,在其躬尚可尔,来徒靡从,澜倒风下,违宗戾祖,乃以大变千载典模,崇朝败之,何暇晒之,亦应太自流涕耳。暨夫海滨残赵,颠缪百出,一二守文之外,怪形盈世,吾于是不能已于痛哭矣。蒙古数子未足甲乙,然亦不免奴书之眩,自列门阀,亦为尽善小累,固尽美矣。”[12]当朝的不学习传统即出现了“违宗戾祖”,“崇朝败之”,“颠缪百出”,“怪形盈世”之现象,祝氏真是“于是不能已于痛哭矣”。
对于祝允明重视传统、追摹高古之书学取向,时人评述多矣。王世贞曾言:“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繇)、二王、永师(智永)、秘监(虞世南)、率更(欧阳询)、河南(褚遂良)、吴兴(赵孟頫);行草则大令(王献之)、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李邕)、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襄阳(米芾),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直足上配吴兴,它所不论也。”[13]自二王及宋之书法大家,祝允明几乎都已涉及,并精研细究,摹临工绝。晚年突变,成个人之独特风貌,天真烂漫,趣味横生,从而独步书坛。
作为高校书法教师,本人认为,祝允明“功性与神采”的学书主张是历代关于书法学习“传统与创新”观念最精辟的诠释,在今天的书法教学中仍然意义重大。下面就祝氏“功性与神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
在“功性”即继承传统方面,祝允明首先反对把深入学习传统说成是“奴书”——讥古。“奴书”指的是一味地学习古人而没有任何的创新,这种书家也被称为“书奴”。“奴书”之说古已有之,正如祝允明所说“亦自代兴”。最早提出“奴书”之说的是唐代僧人书法家释亚栖。他在其《论书》中说到:“智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书中得法后自变其体,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入木三分,亦被号为奴书,终非自主也。”[3]释亚西明确指出要深入学习传统——“书中得法”,其次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自变其体”,之后才能成功——“具得垂名”。如若泥古而不创新——“执法不变”,则“被号为奴书”。欧阳修也在《文忠集》卷一二九《学书自成家说》中云:“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书奴。”[4]《宣和书谱》中曾这样评论陈伯智书法:“雅意翰墨,无狗马之玩,作字劲举,而行草尤工,师其成心而自为家学,故名重一时。盖传习之陋,论者以谓屋下架屋,不免有奴书之诮。此伯智独能摆脱。”非常明白,只有传统功底而缺乏创新的书法就是“屋下架屋”,难免“有奴书之诮”。[5]祝允明针对时弊讥学古为“奴书”,批评甚严,甚至包括其岳父李应祯。祝氏《书述》中曾经写到:“太仆(李应桢)资力故高,乃特违众,既远群从,并去根源,或从孙枝翻出已性,离立筋骨,别安眉目,盖其所发‘奴书’之论,乃其胸怀自熹者也。”[6]这段话里祝允明指出不但要深入学习古人,而且要追本溯源,求根求宗,由宋至晋,学习经典中的经典,方为师古之真路。
明中期吴门(苏州)名家辈出,诗、书、画、印皆成就非凡。他们之间大都关系紧密——父子、兄弟、联姻、师徒等错综复杂,雅集赋诗、题字作画、互相陶然。李应祯即为这个群体中有威望及年长者。他反对盲目从古而无个人风貌者,并多发“奴书”之论。他曾说过:“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7]并且极力称赞张融之“不恨己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己法。”[8]对其爱婿祝允明亦不客气:“祝婿书笔严整而少姿态”。[9]他甚至批评祝允明书法“严整而少姿态”。这是对祝允明极大的偏见和误解。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李应桢的“奴书”论也是有其时代原因的:一是“学赵蔚然成风”,二是“台阁体”充斥书坛。结果是明初书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明初书法,学习赵孟頫者蔚然成风。赵氏四体皆能,遍临百家,尤追魏晋。其书法之中庸审美取向可谓极致,这点和其为元朝官员之二臣嫌疑不无关系,书风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此种中庸之书风后人直接学习是很难掌握其精髓的,只能是处处临摹,难见创新,有的甚至落入了“俗”。
学赵之风稍过,台阁体又充斥书坛。“台阁体”专指明朝中书舍人所书的书法,也是明朝前期的宫廷书法,其书法横平竖直,大小皆一,又结体板滞,状如算子,可以说是当时书写公文的实用书体。台阁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以书取仕;二是台阁体文风的影响;三是帝王的喜好。明朝初年台阁体的流行使当时大部分书家成了高级写字匠,才气天分及聪明才智被扼杀在摇篮里,不能说不是书界的一大悲剧。以沈度、沈粲兄弟为代表的台阁体在明初“辉煌”了近一个世纪。正如孙鑛所言:“二沈氏弘治以前天下慕之。”[10]由于明初相继学赵及台阁体之风盛行,此时书坛的死寂及沉闷可谓历代所没有。是故,李应桢提出“奴书”之见解,要求创新,也是情有可原。但其结果又使一些学书者不重视传统的学习,不然就会被讥笑为“奴书”。实有矫枉过正之嫌,书坛皆不重视传统,一味创新致使当时书法多为狂怪而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祝允明很重视对传统的学习——追古。祝允明书法达到极高之境界,虽然成因很多,但与其深学传统、转益多师、遍临晋唐诸帖的关系还是直接的。晚年的祝枝山曾这样总结到:“僕学书苦无积累功,所幸独蒙先人之教。自髫兆以来,绝其令学近人书,目所接皆晋唐帖也……”。[11]不学近人,直接取法晋唐。其还在《书述》中慨叹时弊:“书理极乎张、王、锺、索,后人则而象之,水异肤泽,无复改变,知其至也;遹逮唐氏,遵执家彝,初焉微区尔我,已乃浸阔步趋;宋初能者尚秉昔榘,爰至中叶,大换面目,虽神骨少合晋度,九往一居,在其躬尚可尔,来徒靡从,澜倒风下,违宗戾祖,乃以大变千载典模,崇朝败之,何暇晒之,亦应太自流涕耳。暨夫海滨残赵,颠缪百出,一二守文之外,怪形盈世,吾于是不能已于痛哭矣。蒙古数子未足甲乙,然亦不免奴书之眩,自列门阀,亦为尽善小累,固尽美矣。”[12]当朝的不学习传统即出现了“违宗戾祖”,“崇朝败之”,“颠缪百出”,“怪形盈世”之现象,祝氏真是“于是不能已于痛哭矣”。
对于祝允明重视传统、追摹高古之书学取向,时人评述多矣。王世贞曾言:“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繇)、二王、永师(智永)、秘监(虞世南)、率更(欧阳询)、河南(褚遂良)、吴兴(赵孟頫);行草则大令(王献之)、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李邕)、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襄阳(米芾),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直足上配吴兴,它所不论也。”[13]自二王及宋之书法大家,祝允明几乎都已涉及,并精研细究,摹临工绝。晚年突变,成个人之独特风貌,天真烂漫,趣味横生,从而独步书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