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氏春秋》记载,黄帝时一个叫大容的编舞家,做了两支舞——云门和大卷。云门,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舞步已经失传。
1973年,一个叫林怀民的26岁的年轻人高呼着“要创立一个中国人的现代舞团”,复活了云门。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华人世界第一个当代舞团。之后,云门蜚声国际,2010年4月,甚至有一颗小行星以“云门”命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怀民是台北文坛新秀。但是,他却没有继续文学之途,台湾政大新闻系本科,爱荷华大学文学硕士——然后,他开始跳舞。
“为什么不写小说,去跳舞了?”每当被问及这类问题,他都会回答:“跳舞是我的初恋,写作是我的妻子。结婚后,遇到老情人,旧情复发,于是跳舞变成了我的情妇。”
创团之初,父亲警告他:“跳舞可以是乞丐的行业。”林怀民说,“我知道。神祗般的大师犹然如此,渺小的我如何例外?”
云门是现代舞团,却有着古典韵味;云门是商业舞团,却有着公益之心。他们的舞,是跳给普通人看的。因此,他们在室外起舞,在田间起舞,在屋檐下起舞……这样一支高水平的舞团,却会在乡镇演出,台下是笑眯眯的农民和同样笑眯眯的义工,散场后没有一张纸屑。
1994年,林怀民揣着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流浪者之歌》去了趟印度,之后就有了一部同名的舞蹈作品。他喜欢印度,因为在那里看到了生命最原始的真相——生老病死都发生在街上。后来,他又陆续去了10次,每次都像充电。他像导游一样到处广告印度之好,建议大家不参加旅行团,坐在空调车里会隔绝所有伸手的乞丐。他说,向他伸手的那些乞丐,都是很重要的老师。
为了学会这边已经失传的古舞《兰陵王》,在日本,林怀民趴在榻榻米上按中国礼节叩头拜师,挨老师的责罚……《流浪者之歌》展示了这一古舞的神韵:举手移步,缓慢而凝重,慢到几乎停止,却又生动流畅,生生不息。
《流浪者之歌》在世界各地收获好评。林怀民曾被如潮好评吓到苦闷,一周干掉三瓶烧酒。巴黎《费加洛报》如此评论:看了一辈子舞,没见过这种场面,演出结束了,观众仍恋恋不舍,不肯离去。
看过《流浪者之歌》的人都会记住舞台上的3吨半稻米。舞者用耙子在铺满舞台的稻米上画同心圆,一圈又一圈,他是那么安静,观众也是那么安静。整个过程持续25分钟,很多观众看到最后悄然泪下。
这个舞蹈曾赴18个国家52个城市演出,印度的观众谢幕后跑到后台,拉着林怀民说:“你太懂印度了。”还有一位老妇,看到最后,泪水爬满皱纹纵横的脸庞。
“让人落泪的舞不一定就是好作品,然而,即便只有一位这样的观众,即便只有这样的一刹那,舞者的汗水就没有白流。”
2004年,林怀民将获得的台湾“行政院文化奖”60万奖金捐出,成立了“云门流浪者计划”。5年间,41名年轻人在“流浪者”的奖励下到亚洲各地去“流浪”。他们被要求单独出行,融入旅途,和自己对话;他们被期待在“流浪”中完成“紧张、兴奋、疲累、挫折与重建”几个阶段,而后回家。这一场一场长达数月的“流浪”,现实的回馈令人欣喜。“流浪者”回家后各有所为,其中,就读于台湾东吴大学的谢旺霖单车行走西藏后写就《转山》一书,立刻畅销。
为什么要这样做?林怀民引用纪德的《浪子回家》回答:回家的浪子,又帮助弟弟离家出走。事实上,林怀民和他的云门,也正是在“流浪”中终成正果。
持续了17年的掌声无疑还会持续下去,但是在林怀民看来,“掌声和荣誉都是昨天晚上的事情。”40年的舞蹈岁月,40年的流浪。林怀民带着迷茫、挫折、无力感上路,收获一路的宁静,以及宁静中蓄积的力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舞在台湾是新事物,主编文化版的长辈们说,光跳不行,要写文章讲你在做什么,不然社会不懂。林怀民排斥文字,坚信“文字伤舞”,讲求文字可以界定的表现往往限制了肢体的丰富性:白蛇再怎么泼辣,也不能像青蛇那样满地打滚。舞蹈的特长是以舞者的“生理发作”激发观众的生理反应,是能量的交换。虽然如此,林怀民还是不负编辑重望,每每在排练休息的一小时,一挥而就写下自己的感受。
关于《高处眼亮》一书,林怀民说:“这本书如果幸运的话,我希望能触动某个容易执迷的年轻人,引发他异想天开的憧憬。”
1973年,一个叫林怀民的26岁的年轻人高呼着“要创立一个中国人的现代舞团”,复活了云门。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华人世界第一个当代舞团。之后,云门蜚声国际,2010年4月,甚至有一颗小行星以“云门”命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怀民是台北文坛新秀。但是,他却没有继续文学之途,台湾政大新闻系本科,爱荷华大学文学硕士——然后,他开始跳舞。
“为什么不写小说,去跳舞了?”每当被问及这类问题,他都会回答:“跳舞是我的初恋,写作是我的妻子。结婚后,遇到老情人,旧情复发,于是跳舞变成了我的情妇。”
创团之初,父亲警告他:“跳舞可以是乞丐的行业。”林怀民说,“我知道。神祗般的大师犹然如此,渺小的我如何例外?”
云门是现代舞团,却有着古典韵味;云门是商业舞团,却有着公益之心。他们的舞,是跳给普通人看的。因此,他们在室外起舞,在田间起舞,在屋檐下起舞……这样一支高水平的舞团,却会在乡镇演出,台下是笑眯眯的农民和同样笑眯眯的义工,散场后没有一张纸屑。
1994年,林怀民揣着德国作家黑塞的小说《流浪者之歌》去了趟印度,之后就有了一部同名的舞蹈作品。他喜欢印度,因为在那里看到了生命最原始的真相——生老病死都发生在街上。后来,他又陆续去了10次,每次都像充电。他像导游一样到处广告印度之好,建议大家不参加旅行团,坐在空调车里会隔绝所有伸手的乞丐。他说,向他伸手的那些乞丐,都是很重要的老师。
为了学会这边已经失传的古舞《兰陵王》,在日本,林怀民趴在榻榻米上按中国礼节叩头拜师,挨老师的责罚……《流浪者之歌》展示了这一古舞的神韵:举手移步,缓慢而凝重,慢到几乎停止,却又生动流畅,生生不息。
《流浪者之歌》在世界各地收获好评。林怀民曾被如潮好评吓到苦闷,一周干掉三瓶烧酒。巴黎《费加洛报》如此评论:看了一辈子舞,没见过这种场面,演出结束了,观众仍恋恋不舍,不肯离去。
看过《流浪者之歌》的人都会记住舞台上的3吨半稻米。舞者用耙子在铺满舞台的稻米上画同心圆,一圈又一圈,他是那么安静,观众也是那么安静。整个过程持续25分钟,很多观众看到最后悄然泪下。
这个舞蹈曾赴18个国家52个城市演出,印度的观众谢幕后跑到后台,拉着林怀民说:“你太懂印度了。”还有一位老妇,看到最后,泪水爬满皱纹纵横的脸庞。
“让人落泪的舞不一定就是好作品,然而,即便只有一位这样的观众,即便只有这样的一刹那,舞者的汗水就没有白流。”
2004年,林怀民将获得的台湾“行政院文化奖”60万奖金捐出,成立了“云门流浪者计划”。5年间,41名年轻人在“流浪者”的奖励下到亚洲各地去“流浪”。他们被要求单独出行,融入旅途,和自己对话;他们被期待在“流浪”中完成“紧张、兴奋、疲累、挫折与重建”几个阶段,而后回家。这一场一场长达数月的“流浪”,现实的回馈令人欣喜。“流浪者”回家后各有所为,其中,就读于台湾东吴大学的谢旺霖单车行走西藏后写就《转山》一书,立刻畅销。
为什么要这样做?林怀民引用纪德的《浪子回家》回答:回家的浪子,又帮助弟弟离家出走。事实上,林怀民和他的云门,也正是在“流浪”中终成正果。
持续了17年的掌声无疑还会持续下去,但是在林怀民看来,“掌声和荣誉都是昨天晚上的事情。”40年的舞蹈岁月,40年的流浪。林怀民带着迷茫、挫折、无力感上路,收获一路的宁静,以及宁静中蓄积的力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舞在台湾是新事物,主编文化版的长辈们说,光跳不行,要写文章讲你在做什么,不然社会不懂。林怀民排斥文字,坚信“文字伤舞”,讲求文字可以界定的表现往往限制了肢体的丰富性:白蛇再怎么泼辣,也不能像青蛇那样满地打滚。舞蹈的特长是以舞者的“生理发作”激发观众的生理反应,是能量的交换。虽然如此,林怀民还是不负编辑重望,每每在排练休息的一小时,一挥而就写下自己的感受。
关于《高处眼亮》一书,林怀民说:“这本书如果幸运的话,我希望能触动某个容易执迷的年轻人,引发他异想天开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