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量与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bao774313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其数量和规模上的扩张成为近几年高等教育显著的特点。其质量也成为了当下关注的重点,在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讨论和质疑中,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对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存在的质量和数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持。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教育规模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85-02当一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处于15%以下时该国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型阶段;当毛入学率为15% -50%时为大众化阶段;当毛入学率超过50%时则进入了普及化阶段。1949年全国在校生数11.73万人,大学毛入学率仅为0.25%,居世界最落后国家之列,直到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增长1.55%,在建国后的前30年间仅提高了1.3%;而在改革开放20年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8%,2002年全国在高校在校生达到1500多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3%,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文将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数量篇
  1982年,邓小平在《一心一意搞建设》一文中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1]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据时任教育部负责人回忆:“1993年以后,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采取了非常严格谨慎的态度。从1994年开始,每年扩大招生名额大约在3%一4%。主要是考虑财政的压力,所以原则上提出低于GDP增长的两个百分点。”[2]总体来看,1987—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平均增幅为5.1%(以1986年为统计基期),明显小于同期GDP的平均增幅(9.7%)。 1999年以来这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变化轨迹呈陡坡型。年度规模以大斜率持续向上攀升,在2003年首次超过一千万人,仅仅4年之后又超过两千万人。2001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调查数据,中国高校在校生数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3]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学术界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持续提高。
  二、 质量篇
  乔治认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质量是不可能被定义的”。本文对教育质量的定义是这样的:质量是在共同可接受的有关问责的和整机性的标准范围对任务描述和目标结果的顺应。纵观这些研究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再单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而是把它放到一个全面质量的背景下来理解。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界,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管理者都表达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早在2001年,张尧学就表示了他对扩招之后的教育质量的担心。他认为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
  1、招生规模扩张而教学硬软件却远远跟不上(1)高校数量增长率低于高校总体规模的增长率,高校数增长和学生招生、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之间的问题,导致校均规模不断扩大。(2)高校教师增长率低于高校总体规模的增长率,导致生师比不断提高。在高等学校平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并没有同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力度跟不上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凸显。
  2、注重专业包装而师资配备、教材建设等无变化或无多大变化,专业设置雷同化、职业化、功能化。
  3、高校教师社会兼职、第二职业现象严重。
  4、高校学生忙于追求尽可能多的证书和热门副修课程,而对该修的专业敷衍了事。
  三、 启示
  3月22日上午,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我过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是将我国现有的1200多所本科院校中的一半左右转作职业教育,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这一决定早在2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经作出。根据鲁昕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此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对高教改革的看法:
  1、本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10.5%,2002年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跨入了大众化的行列,到了2013年我国最新的政府报告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0%,在校生人数从1999年的500万增加到现在将近3000万,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一个奇迹。而本次改革的重点恰好是大学扩招后专科升格本科的那批院校,这是否意味着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专科升本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鲁昕副部长在她的演讲中提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就业很困难,反而是中职教育的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或许要促进大学生就业要么就是改变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要么就是改变我们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
  2、首先本科职业教育与专科职业教育的区别在哪里?职业教育其实也是专业教育,但它身上更靠近职业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例如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其实也不是与职业教育不相关联的教育,但若从主要传授技能、技巧来说,它便是比较不直接靠近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果将实行专业教育的本科转型为实行职业教育的专科那么这些学校升格后向专业教育转型的努力也就付之一炬,而且这些改变必然会造成职能上的重复,职业本科与专科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学历的不同。   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专科就业是否真的理想?我们来看一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里面的数据: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略有上升趋势。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从这份报告看来,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专科在就业率方面也好,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也好均不如本科,因此600余所本科院校改成职业教育后对大学生总体就业的促进效果还有待探讨。
  3、鲁昕副部长在她的演讲中反复提到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市场的动态通过政府的转化后再影响学校,这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同步,本次改革的直接动力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的闭门会谈和对上次改革的补课,教育部之所以会让50%的大学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并不完全是出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是当初大学扩招导致的学校升格潮热过头了,这些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难以适应从职业学校向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变,导致招生困难。
  4、如果需要转型职业教育,那么哪一部分院校需要转变?什么样条件的大学需要转变?我们来看看的600所名单中的湖南二本高校:长沙师范学院、长沙学院、长沙医学院等。大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成立,到现在23年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1999年后升格的那600所大学是不是其中是否就会学校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香港科技大学呢?毕竟从1999年到2014年15年时间一所大学能发生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单纯的用升格时间来一刀切肯定是不合理的,比如名单中的邵阳学院,已经拥有了培养研究生的能力,改革是否合适。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过程中如何使得资源更加有效的分配,让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我们显然做的还很不够,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等于高等教育低水平化,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我们依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85.
  [3]UNESCO.Synthesis Report onTrends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1998-2003)[EB/OL].
  [4]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70.
  [5]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2009 -01-05( 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当前“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时代,怎样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结合“互联网+”这种网络模式就怎样进行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微课;多元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江阴安凯特电化学设备有限公司已与具有世界先进电极生产技术的日本大曹株式会社合作,将生产离子交换膜法食盐电解槽用电极。大曹株式会社英文商标为DAISYO,电极产品名称商标为
日前,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与北京万海石化工贸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10万Wa离子膜法烧碱项目正式通过山东省发改委批复立项,进入建设阶段。
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拟建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包括10万t/a烧碱、12万t/aPVC、40万t/a水泥、6kt/aADC发泡剂、55MW热电联产发电及配套公用工程。该项目于2005年12月开始施工图设计,完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功能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其中24只为对照组,另24只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动物模型,在术后1、2、4、8周
2006年4月23日,唐山三友集团热电扩建一期工程成功并网发电,这是三友集团继30万t/a烧碱、30万t/aPVC项目一期工程、化纤三期项目投产后,在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成果。热电扩建项
目的:探讨治疗PostⅢ级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锁骨远端骨折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按Karlsson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作者简介:宋妍,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摘要:新闻实务课程建设是当下新闻教育改革的核心,这是由新闻学学科特征所决定的。新闻学是一门有行业背景的,兼具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本文认为当下可以借由教学改革之机,厘清新闻行业范围,审视行业现状,进行必要的前沿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应该尊重“行业逻辑”,遵守“学科逻辑”,遵循新媒体时代的“技术逻辑”,立体化、多维化地设计新闻实务课程
介绍了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几种合成方法——常规法、水相法和有机溶剂法,重点对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以三甲胺盐酸盐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的有机溶剂法进行了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