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科学,也是较为基础的学科之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何更好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是社会各界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小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较好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本文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又探究了现阶段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研究了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应用,希望能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应用
1 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与进步的软实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演变、发展而来的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优秀文化。在小学阶段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应用不仅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宽学生的视野,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文化教育,很多学校更为注重基础语文知识的教育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较少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甚至部分学校完全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渗透与应用,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更别谈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了。
2.2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很多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的,在部分较为偏远的小学中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兼任多种学科的现象,教师长时间处于较为疲惫的状态,且部分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较差,很多教师失去了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大量流失,学校难以留住优秀的语文教育人才,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保证,更别谈在其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了。
2.3 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式较为陈旧、落后。尽管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在我国已推行多年,但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为深远,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溉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虽然有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课程设置的密度与力度较低,无法有效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部分教师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应用也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中提到的知识,没有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还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严重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3.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意义: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初中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得到提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来更新教學理念,让教师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学校要加大在校内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来提高校内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此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正确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培养出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而努力。
3.2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课堂上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教学情境进行有机结合,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宛如身临其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手段来将历史故事与课本知识来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在课堂上既可以有效的掌握知识技能,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拓展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由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与应用,对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一定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实践的学习中,熟练掌握知识技能,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3.3 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小学生由于性格和年龄等因素,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也不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特征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古诗的诗句制作成以文字、图片为主要形式的课件投射在屏幕上,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然后再仔细地给学生讲解诗句的含义,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在提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趣味性、生动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学生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163-164.
[2]魏立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研究[J].学周刊,2019(05):26-2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应用
1 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与进步的软实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演变、发展而来的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优秀文化。在小学阶段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应用不仅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宽学生的视野,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文化教育,很多学校更为注重基础语文知识的教育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较少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甚至部分学校完全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渗透与应用,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更别谈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了。
2.2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很多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的,在部分较为偏远的小学中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兼任多种学科的现象,教师长时间处于较为疲惫的状态,且部分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较差,很多教师失去了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大量流失,学校难以留住优秀的语文教育人才,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保证,更别谈在其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了。
2.3 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式较为陈旧、落后。尽管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在我国已推行多年,但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为深远,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溉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虽然有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课程设置的密度与力度较低,无法有效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部分教师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应用也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中提到的知识,没有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还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严重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3.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意义: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初中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得到提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来更新教學理念,让教师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学校要加大在校内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来提高校内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此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正确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培养出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而努力。
3.2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课堂上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教学情境进行有机结合,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宛如身临其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手段来将历史故事与课本知识来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在课堂上既可以有效的掌握知识技能,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拓展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由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与应用,对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一定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实践的学习中,熟练掌握知识技能,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3.3 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小学生由于性格和年龄等因素,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也不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特征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古诗的诗句制作成以文字、图片为主要形式的课件投射在屏幕上,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然后再仔细地给学生讲解诗句的含义,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与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在提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趣味性、生动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学生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163-164.
[2]魏立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研究[J].学周刊,2019(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