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下乐土 供不起乡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tx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瓜花熬粥
  青涩小黄瓜
  深夜伙同挖瓜
  春天追季野菜
  夏天小溪野游
  秋天满山寻摘
  冬天邂遇遗果
  无限渐远
  留不下乐土
  供不起乡愁
  忧郁的彷徨
  苦涩的味蕾
  单调的憧憬
  幼稚的执念
  心酸的期冀
  合理的荒唐
  冗杂的幻想
  行云流水
  记性屡屡遭劫
  童真无处安放
  喧嚣渐沉
  還回远古的安宁
  禁不起凄凉
  千年的坚守
  未曾喂饱
  架不住一代挥霍
  一个
其他文献
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很傻。  小时候我很调皮,总喜欢跟母亲作对,总觉得母亲很愚昧、落后,觉得她很傻,甚至在心里看不起她。  以前,只有我们一家人在村里是姓易的,算是外姓人,加上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难免要受一些人的欺负。隔壁李姨,一而再,再而三地占用我们家的菜地,最后弄得我们几乎没有出入的通道了。我的母亲终于发火了,与李姨吵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架,从那之后,两家人互不说话。  有一天,李姨四岁的女儿玲
像一头老黄牛  只管兀自拉犁前行  既不敢撒歡  也不敢停下脚步长哞  纵使鞭痕累累  偶尔闲一次  还可以卧在阳光下  反刍反刍生活  雀,向梅而声  自唐诗宋词而来  从山水画卷而来  摩诘,放翁,梅花屋主皆为向导  一路疏影,一路暗香  吟一首诗,衔一幅画  啄一嘴香,送你一个春  “只留清气满乾坤”
当教师的父亲 有着一双长满  老茧的手  自留地里的粘高粱 也是  父亲的学生  父亲早已不能教书了 但他给  发芽的粘高粱浇水 施肥  读一本叫成长的书  它接受 父亲给它的雨露和营养  在秋风中以高挑的  身軀 饱满的籽粒披散着长发  给父亲敬礼 霜降以后 开心地  接受父亲选拔它的  高粱穗 高粱秸秆  用刀子刮 用碾子压  做成一把把清扫教室  的大扫把 粘高粱是  父亲种进伤口的种子 每
1、  裹紧笔尖的人 裹不住自身  冷 从局部到整体  从内到外 从一个人的世界到  另一个人的世界 不需要华丽转身  北风 是今冬唯一可以挥动的鞭子  肆无忌惮地抽打 泛着冰凌的阳光  生锈的时间 让痛了 梦了的人  集体失踪  2、  搁上诗歌的流水线  积雪增厚 增白 增辉  增 可以暖化的内心  冰凌为媒介 横切面的冬  以旧时的思维方式 拓宽发亮的事物  3、  冷风的长剑 刺向江南  
摘 要:语言元功能思想在元功能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新的分析视角。本文通过及物性、语气和衔接在所选语篇中的应用分析,旨在说明演讲辞中的语言元功能及其子系统可以根据演讲者的需要有所侧重,并针对如何应用元功能的解释性为演讲辞的撰写提出建议:合理选择,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呈现演讲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演讲语篇;元功能;语篇分析;《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  作者简介:罗幸(
穆旦,原名查良铮,借用杜运燮的话来说,穆旦“是第一流的诗才,也是第一流的诗人”。穆旦虽然只给我们留下了约154首诗歌,但有趣而令人惊叹的是,他有“双重”的诗歌创作,那就是诗人“穆旦”创作的诗和诗译家“查良铮”翻译的外国诗歌。本文想要重点探讨的是诗人穆旦晚年即1975—1976年创作的诸如《智慧之歌》《冥想》和《冬》等诗篇,并试图以挖掘穆旦诗歌中的死亡意识的方式来观照其晚年的内心境遇。  1976年
“梨园”这个词,在戏曲界代代相传,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戏曲界被称为“梨园界”,戏曲行当称为“梨园行”;戏曲演员们被称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均从事这一行业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  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  “梨园”历史悠久,需穿越到唐时的开元盛世。有史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
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接近尾声。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所以在学期期末写下学习中的成长思考以及小小心得。  柏拉图说:“人的灵魂包括理性、激情和欲望,教育触及到灵魂的哪一个部分都会让学生摆脱桎梏、豁然开朗。”有时改变就在那么一瞬间,却是一股看不见的强大力量推动的结果。这一旅途中,在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在课间,和老师一起討论研习;在课下,研读原典,与同学交流,进行读书汇报。这些都融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中光彩夺目的女性经典。她美丽聪慧、执着刚烈,令人印象深刻,历来被人们当作封建社会妇女勇敢追求真挚爱情理想的英雄而大加赞扬,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李甲的命运则截然相反,一直以来他被大家定性为玩弄女性、自私无情的花花公子而大加批判。在反复阅读文本后,有几点看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李甲不应该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在他身上
温柔从来都悄无声息  黑夜孤独的星,天空  不說话,所有的疼痛  恍如微风  漂浮的故事还在上演  唱一首春天的歌谣  怎会明白  白昼只是夜的光明  相逢,别离。潮汐醉卧滩头  一浪靠近一浪  像是拥抱又像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