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Musolff(2004)的隐喻场景理论认为政治语篇中包含的隐喻场景可以反映特定社会群体的评价态度。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劳动隐喻的分析显示,其中包含的泛劳动、生产、建造等场景通过凸显不同的概念元素形成数条鲜明的故事线,呈现了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认知特征。此类隐喻场景反映了中国政治语篇中塑造的中国政府的劳动者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评价和态度性信息,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历史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国政治语篇 隐喻场景 劳动 政府工作报告
一、引言
政治语篇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达政治决策、传递治国理念,其中涉及的概念大多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点,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因此语篇构建者常采用概念隐喻来简化抽象概念、实现说服功能(Semino,2008)。隐喻表达是认知框架的外显形式,考察政治话语中隐喻的框架模式,既可以了解说话人对受众的观念期待和塑型,也可以反观说话人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文旭,2014)。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治语篇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目的是回顾政府上一年的工作成果、报告当年的工作任务和阐述政府自身建设的举措和规划,是政府传播执政理念、巩固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劳动]隐喻为例,分析了其中三个隐喻场景的结构特征、认知机制以及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并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执政党意识形态角度对此类隐喻的形成和凸显性做出解释。
二、理论框架
Lakoff&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时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人们运用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形成对时间、状态、目的等抽象概念的理解(Lakoff,1993),例“人生是旅途”这一表达就是人们运用对[旅途]的认识来理解[人生]的产物。隐喻表达由两个认知域间的跨域映射衍生而来:作为认知出发点的具体概念([旅途])被称为始源域,作为理解对象的抽象概念([人生])被称为目标域,二者之间的跨域映射[人生是旅途]是生成“人生如逆旅”“人生是一条单行道”“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等表达的潜在认知机制。
通过隐喻研究探索人类认知系统中跨域映射的存在形态被认为是概念隐喻研究的首要目标(Lakoff,1993)。现有研究大多遵循这一路径,探索人们对特定概念的认知结构。然而概念域层面的映射并不能解释同一始源域何以呈现具有不同感情和评价色彩的隐喻架构(Semino,2016),如[人生是旅途]这一映射并不能解释上述三个表达为何具有不同感情色彩。针对这一问题,Musolff(2004)在始源域和具体隐喻表达之间引入了隐喻场景的概念,尝试从始源域次域的层面对特定群体的态度和评价差异做出解释。
隐喻场景是话语社团成员关于始源域概念具有原型特征的方面(如情景参与者、角色、故事情节等)的一组标准假定以及社会和道德性评价,是主导话语走向的始源域次域结构(Musolff,2004)。运用隐喻场景组织话语可以降低抽象概念的复杂程度(Koteyko et a1.,2008),以隐性的方式创造情感效果(赵秀凤、戴馨洋,2016),同时引导语篇受众将对场景中既定元素的一系列认识、推论和评价“移植”到目标域,按既定方式完成对目标概念的识解。场景中包含的推论和评价受群体立场、价值观和认知偏好等多个因素影响,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Musolff,2006)。隐喻场景理论在跨域映射的基础上兼顾了話语语境,尤其是特定社会文化模式对隐喻表达的塑造作用,是对概念隐喻理论的有力补充。隐喻场景在政治领域广泛存在,在政策和公共事件的概念化中发挥框架的功能,也是政党构建自身形象的主要认知手段之一(Musolff,2004)。
三、文献综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隐喻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Gibbs,2010),如隐喻在不同领域、不同语篇中的应用,影响隐喻使用的社会因素,隐喻背后的情感和信念等(Semino,2008)。通过隐喻表达探索政党的意识形态一直是隐喻研究的热点话题。Lakoff在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之初就点明了隐喻对构建社会和政治现实的重要作用(Lakoff&Johnson,1980),并在此后一系列著作中详细阐述了概念隐喻在塑造意识形态、传递价值观念及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作用。此外也有学者运用批评隐喻分析解读政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Charteri s-Black,2004)。然而此类研究大多以概念隐喻理论强调的跨域映射为基础,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态度和文化偏见缺乏解释力(赵秀凤、戴馨洋,2016)。国内的政治隐喻研究多沿用西方路径,多数停留在理论的整合、话语的描述和阐释的层面,缺乏对话语背后思维和认知机制的纵深研究(汪少华、张薇,2017)。
隐喻场景的研究填补了社会文化视角下隐喻研究的空白,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西方社会对政治和公共健康等主题的评价性态度,如:Kimmel(2009),Koteykoet a1.(2008),Musolff(2006),Semino(2016)等。国内研究中仅有赵秀凤、戴馨洋(2016)和赵秀凤(2017)通过对西方媒体刊载的涉华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分析提炼出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相比于针对西方社会的研究,对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和中西方对特定主题态度的对比还较为匮乏。
四、研究方法
本文以《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共计20588字)为研究对象,运用Pragglejaz小组(2007)提出的隐喻识别程序(MIP)对语料中的隐喻表达进行识别,参考Musolff(2004)的方法提取出隐喻性词汇单位中稳定的角色、关系以及故事线,然后根据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提取出文本中的主要概念隐喻并对隐喻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MIP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
2.逐字逐句划分词汇单位。
3.(a)联系上下文确定每一词汇单位在当下语境中的意义。
(b)对照词典确定词汇单位是否具有比当前语境意义更基本的意义(即更具体、与躯体活动和生理感官相关、更明确、更早出现的意义)。一个词汇单位的基本意义不一定是其最常使用的意义。
(c)如词汇单位在其他语境下具有比当前语境下更基本的意义,则应确定语境意义是否与该基本意义形成对比并能通过延伸基本意义得到语境意义。
4.如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形成对比,并能通过延伸基本意义得到理解,则认为这一词汇单位在当前语境下具有隐喻意义。
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主要包含三大步骤:首先细读文本,判断始源域和目标域间的语义冲突,以此识别隐喻表达;然后对隐喻表达背后的认知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以句子为意义单位总结隐喻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最后,分析各类隐喻产生的社会机制及其发挥的功能。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识别出了大量与各类体力活动相关的隐喻表达。如:
(1)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2)……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3)積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以往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域的划分往往忽略各概念域间的边界的模糊性,为了改进这一问题,Musolfff(2004)将各个语义上具有较高相关性的概念域合并为一,提出了超概念域(super-domain)的说法。据此,本文将多种涉及劳动者凭借自身力量完成特定任务的活动合并为[劳动]超概念域。此类隐喻将体力劳动的诸多属性投射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治国理政等高度抽象的目标概念上,与[国家/政府是人],[经济/社会发展是产品],[国家/经济/社会是建筑物]等中心映射相结合,将抽象的目标概念描绘成一个“劳动者对特定对象进行体力劳动”的过程。其下的部分概念元素具有较其他更高的凸显性,相互联结组成了具有不同故事线的隐喻场景。本文参照Musolff(2004)的方法,通过识别隐喻性词汇单位中的固定角色和关系确定了783条与劳动、战争、人一家庭、环境一生命、旅途一路线等超概念域相关的故事线,其中劳动类共有374条,占总数的47.8%,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场景。下文将对各下属场景的结构特征、认知特征、在语篇建构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五、结果与讨论
(一)[劳动]类隐喻场景
1.泛劳动场景
由于未限定具体的活动类型和劳动对象,泛劳动场景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在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这一场景主要突出政府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构建了一个“劳动者对物体施力以促使物体状态发生改变”的场景。其中主要的故事线包括对特定对象施力,受力对象在力的作用下向前方和深处行进,受力对象在力的作用下达到稳定、平衡和倾斜状态等(见表1)。
这一场景中被投射到目标域的信息包括与体力劳动相关的百科知识,如:力的作用和强度、动作的实现方式、受力物体的变化等;对劳动结果的预设,如:施力导致物体发生状态变化;中国社会对劳动的普遍评价,如:劳动光荣、劳动者工作辛勤等。此外,泛劳动场景中“推进”“深化”“深入”“稳”等词的广泛使用体现了语篇构建者对[前进]、[深]、[平稳]三种状态的积极评价,是中国文化对隐喻塑造作用的体现。
2.建造场景
与泛劳动场景不同,建造场景通过限定活动种类或劳动对象为相关主题的建构提供了更多细节信息。各概念元素构成了一个劳动者建造新设施、修缮已有设施的场景,其中包含的故事线有劳动者建造新设施、劳动者改造已有设施、改造使设施得到优化和加固等(见表2)。
建造场景中投射到目标域的信息包括关于建造的百科知识,如:建造和修缮的工作过程、设施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等;对建造活动的预设,如:建造过程耗时费力、建造施工场面宏大、建造或改造为生活带来便利等;中国社会对建造的普遍态度,如:建造工作艰辛、建造新设施预示着生活改善等。整个场景以宏大的建造过程和具体成果为焦点,讲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和成果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3.生产场景
与建造场景类似,生产场景包含了也提供了劳动活动的具体信息,其中的故事线涉及手工生产、农业生产和生产产品等三种中国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对隐喻表达的塑造作用(见表3)。
场景中被映射至目标域的信息包括:与生产相关的客观事实,如:具体生产方式及产品属性;对生产本身的预设,如:质量的可控性、生产的计划性、产出产品的必然性等;生产活动附带的感情和态度,如:协作完成生产计划时的成就感、产出产品的获得感等。与生产场景类似,建造场景同样侧重于具体生产活动和产品,突出了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和目标,彰显了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有序性。
各场景通过凸显始源域的不同次域为目标概念的识解贡献了不同信息:泛劳动场景以多样化的施力方式和结果状态为焦点,凸显了政府调整社会现实的多样化方式和最终目标;生产和建造场景分别聚焦于具体的活动、目标和结果、对象,突出了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目标和成果,三者共同描绘了政府和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劳动者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各场景均侧重于积极信息的传达,如:施力者用尽全力、受力物体发生积极变化、顺利产出产品、设施的结构得到优化等,罕见的消极表达也多以提醒、警示而非批判为目的,显示了语篇构建者明显的积极价值偏好。这样的概念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借助大众共享的百科知识和预设可以降低抽象概念复杂性,同时提高目标概念的接受度(Koteyko et aL,2008);具有积极默认偏差的始源域概念为话语主题预设了积极向上的方向,同时,拟人化特征有助于弱化语篇受众间的差异、消解争议,唤起公民的身份认同和万众作为一个整体的情感归属感。(Semino,2008) (二)劳动隐喻的历史文化解读
隐喻场景中凸显的故事线是特定社会文化模式的反映;除社会成员共有的具身经验外,国家的历史文化、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等因素也是政治隐喻场景建构的认知参照之一(Musolff,2004)。本节将从中国历史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劳动隐喻的形成和凸显做出解释。
Lakoff(1993)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为劳动隐喻的形成提供了解释:由于空间关系和位置变化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借助空间、动作和力来理解抽象事件,生发出[状态是位置]、[变化是运动]、[进展是向前运动]等映射,而上述三个场景中的隐喻表达就是[劳动]类事件结构隐喻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以农业活动和工业生产为代表的体力劳动占据了相当的地位。丰富悠久的劳动文化在中国社会成員的认知结构中储存了丰富的劳动意向图示,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想认知模型,为此类事件结构隐喻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基础。
在此基础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对隐喻模式也有重要的塑造作用(Lakoff,1996,2004)。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奉行劳动至上的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苏映宇,2017)。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建党初期就视劳动为“世界上第一桩神圣的事业”,“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社会”(杨宏雨、吴昀潇,2013);改革开放前,重视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坚持按劳分配,倡导劳动光荣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同样强调尊重劳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力求让劳动者享受社会发展的获得感(苏映宇,2017);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向全国人民发起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中,劳动是最重要、最崇高的社会活动之一,不仅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是进取精神的象征。这样的意识形态为[劳动]设定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积极默认偏差,使其成为政党形象构建和宣传的备选始源域之一。
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党自我定位和人员组成则直接影响了[劳动]始源域的凸显程度。1921年,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此相适应,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无产阶级为基础发展壮大,党组织成员中相当一部分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业、工业和手工业从业人员。到1927年为止,工农出身的党员比例已达到69.5%(中共党史研究室,2000),在党员群体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样的自我定位和人员构成决定了劳动理想认知模型在党员群体认知中的凸显地位:与劳动相关的活动与评价不仅是语篇构建者和语篇受众最熟悉的概念,也是政治宣传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特色的劳动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下,[劳动]成为《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具凸显性的始源域,其中分化出的各故事线体现了中国社会对[劳动]的积极认知偏好。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个劳动隐喻场景,即泛劳动、生产和建造场景。三个场景分别包含具有不同情节的故事线,一方面为语篇受众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提供了不同的框架和信息,另一方面为语篇受众识解目标概念提供了简易的路径,创造了积极的感情效果。中国政治语篇对劳动场景的塑造体现了中国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劳动者角色;此类场景的凸显与中国历史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是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在隐喻表达中的缩影。
关键词:中国政治语篇 隐喻场景 劳动 政府工作报告
一、引言
政治语篇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达政治决策、传递治国理念,其中涉及的概念大多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点,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因此语篇构建者常采用概念隐喻来简化抽象概念、实现说服功能(Semino,2008)。隐喻表达是认知框架的外显形式,考察政治话语中隐喻的框架模式,既可以了解说话人对受众的观念期待和塑型,也可以反观说话人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文旭,2014)。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治语篇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目的是回顾政府上一年的工作成果、报告当年的工作任务和阐述政府自身建设的举措和规划,是政府传播执政理念、巩固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劳动]隐喻为例,分析了其中三个隐喻场景的结构特征、认知机制以及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并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执政党意识形态角度对此类隐喻的形成和凸显性做出解释。
二、理论框架
Lakoff&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时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人们运用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形成对时间、状态、目的等抽象概念的理解(Lakoff,1993),例“人生是旅途”这一表达就是人们运用对[旅途]的认识来理解[人生]的产物。隐喻表达由两个认知域间的跨域映射衍生而来:作为认知出发点的具体概念([旅途])被称为始源域,作为理解对象的抽象概念([人生])被称为目标域,二者之间的跨域映射[人生是旅途]是生成“人生如逆旅”“人生是一条单行道”“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等表达的潜在认知机制。
通过隐喻研究探索人类认知系统中跨域映射的存在形态被认为是概念隐喻研究的首要目标(Lakoff,1993)。现有研究大多遵循这一路径,探索人们对特定概念的认知结构。然而概念域层面的映射并不能解释同一始源域何以呈现具有不同感情和评价色彩的隐喻架构(Semino,2016),如[人生是旅途]这一映射并不能解释上述三个表达为何具有不同感情色彩。针对这一问题,Musolff(2004)在始源域和具体隐喻表达之间引入了隐喻场景的概念,尝试从始源域次域的层面对特定群体的态度和评价差异做出解释。
隐喻场景是话语社团成员关于始源域概念具有原型特征的方面(如情景参与者、角色、故事情节等)的一组标准假定以及社会和道德性评价,是主导话语走向的始源域次域结构(Musolff,2004)。运用隐喻场景组织话语可以降低抽象概念的复杂程度(Koteyko et a1.,2008),以隐性的方式创造情感效果(赵秀凤、戴馨洋,2016),同时引导语篇受众将对场景中既定元素的一系列认识、推论和评价“移植”到目标域,按既定方式完成对目标概念的识解。场景中包含的推论和评价受群体立场、价值观和认知偏好等多个因素影响,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Musolff,2006)。隐喻场景理论在跨域映射的基础上兼顾了話语语境,尤其是特定社会文化模式对隐喻表达的塑造作用,是对概念隐喻理论的有力补充。隐喻场景在政治领域广泛存在,在政策和公共事件的概念化中发挥框架的功能,也是政党构建自身形象的主要认知手段之一(Musolff,2004)。
三、文献综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隐喻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Gibbs,2010),如隐喻在不同领域、不同语篇中的应用,影响隐喻使用的社会因素,隐喻背后的情感和信念等(Semino,2008)。通过隐喻表达探索政党的意识形态一直是隐喻研究的热点话题。Lakoff在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之初就点明了隐喻对构建社会和政治现实的重要作用(Lakoff&Johnson,1980),并在此后一系列著作中详细阐述了概念隐喻在塑造意识形态、传递价值观念及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作用。此外也有学者运用批评隐喻分析解读政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Charteri s-Black,2004)。然而此类研究大多以概念隐喻理论强调的跨域映射为基础,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态度和文化偏见缺乏解释力(赵秀凤、戴馨洋,2016)。国内的政治隐喻研究多沿用西方路径,多数停留在理论的整合、话语的描述和阐释的层面,缺乏对话语背后思维和认知机制的纵深研究(汪少华、张薇,2017)。
隐喻场景的研究填补了社会文化视角下隐喻研究的空白,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西方社会对政治和公共健康等主题的评价性态度,如:Kimmel(2009),Koteykoet a1.(2008),Musolff(2006),Semino(2016)等。国内研究中仅有赵秀凤、戴馨洋(2016)和赵秀凤(2017)通过对西方媒体刊载的涉华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分析提炼出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相比于针对西方社会的研究,对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和中西方对特定主题态度的对比还较为匮乏。
四、研究方法
本文以《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共计20588字)为研究对象,运用Pragglejaz小组(2007)提出的隐喻识别程序(MIP)对语料中的隐喻表达进行识别,参考Musolff(2004)的方法提取出隐喻性词汇单位中稳定的角色、关系以及故事线,然后根据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提取出文本中的主要概念隐喻并对隐喻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MIP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
2.逐字逐句划分词汇单位。
3.(a)联系上下文确定每一词汇单位在当下语境中的意义。
(b)对照词典确定词汇单位是否具有比当前语境意义更基本的意义(即更具体、与躯体活动和生理感官相关、更明确、更早出现的意义)。一个词汇单位的基本意义不一定是其最常使用的意义。
(c)如词汇单位在其他语境下具有比当前语境下更基本的意义,则应确定语境意义是否与该基本意义形成对比并能通过延伸基本意义得到语境意义。
4.如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形成对比,并能通过延伸基本意义得到理解,则认为这一词汇单位在当前语境下具有隐喻意义。
Charteris-Black(2004)的批评隐喻分析主要包含三大步骤:首先细读文本,判断始源域和目标域间的语义冲突,以此识别隐喻表达;然后对隐喻表达背后的认知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以句子为意义单位总结隐喻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最后,分析各类隐喻产生的社会机制及其发挥的功能。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识别出了大量与各类体力活动相关的隐喻表达。如:
(1)必须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2)……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3)積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以往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域的划分往往忽略各概念域间的边界的模糊性,为了改进这一问题,Musolfff(2004)将各个语义上具有较高相关性的概念域合并为一,提出了超概念域(super-domain)的说法。据此,本文将多种涉及劳动者凭借自身力量完成特定任务的活动合并为[劳动]超概念域。此类隐喻将体力劳动的诸多属性投射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治国理政等高度抽象的目标概念上,与[国家/政府是人],[经济/社会发展是产品],[国家/经济/社会是建筑物]等中心映射相结合,将抽象的目标概念描绘成一个“劳动者对特定对象进行体力劳动”的过程。其下的部分概念元素具有较其他更高的凸显性,相互联结组成了具有不同故事线的隐喻场景。本文参照Musolff(2004)的方法,通过识别隐喻性词汇单位中的固定角色和关系确定了783条与劳动、战争、人一家庭、环境一生命、旅途一路线等超概念域相关的故事线,其中劳动类共有374条,占总数的47.8%,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场景。下文将对各下属场景的结构特征、认知特征、在语篇建构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五、结果与讨论
(一)[劳动]类隐喻场景
1.泛劳动场景
由于未限定具体的活动类型和劳动对象,泛劳动场景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在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这一场景主要突出政府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构建了一个“劳动者对物体施力以促使物体状态发生改变”的场景。其中主要的故事线包括对特定对象施力,受力对象在力的作用下向前方和深处行进,受力对象在力的作用下达到稳定、平衡和倾斜状态等(见表1)。
这一场景中被投射到目标域的信息包括与体力劳动相关的百科知识,如:力的作用和强度、动作的实现方式、受力物体的变化等;对劳动结果的预设,如:施力导致物体发生状态变化;中国社会对劳动的普遍评价,如:劳动光荣、劳动者工作辛勤等。此外,泛劳动场景中“推进”“深化”“深入”“稳”等词的广泛使用体现了语篇构建者对[前进]、[深]、[平稳]三种状态的积极评价,是中国文化对隐喻塑造作用的体现。
2.建造场景
与泛劳动场景不同,建造场景通过限定活动种类或劳动对象为相关主题的建构提供了更多细节信息。各概念元素构成了一个劳动者建造新设施、修缮已有设施的场景,其中包含的故事线有劳动者建造新设施、劳动者改造已有设施、改造使设施得到优化和加固等(见表2)。
建造场景中投射到目标域的信息包括关于建造的百科知识,如:建造和修缮的工作过程、设施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等;对建造活动的预设,如:建造过程耗时费力、建造施工场面宏大、建造或改造为生活带来便利等;中国社会对建造的普遍态度,如:建造工作艰辛、建造新设施预示着生活改善等。整个场景以宏大的建造过程和具体成果为焦点,讲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和成果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3.生产场景
与建造场景类似,生产场景包含了也提供了劳动活动的具体信息,其中的故事线涉及手工生产、农业生产和生产产品等三种中国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对隐喻表达的塑造作用(见表3)。
场景中被映射至目标域的信息包括:与生产相关的客观事实,如:具体生产方式及产品属性;对生产本身的预设,如:质量的可控性、生产的计划性、产出产品的必然性等;生产活动附带的感情和态度,如:协作完成生产计划时的成就感、产出产品的获得感等。与生产场景类似,建造场景同样侧重于具体生产活动和产品,突出了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和目标,彰显了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有序性。
各场景通过凸显始源域的不同次域为目标概念的识解贡献了不同信息:泛劳动场景以多样化的施力方式和结果状态为焦点,凸显了政府调整社会现实的多样化方式和最终目标;生产和建造场景分别聚焦于具体的活动、目标和结果、对象,突出了政府治国理政的过程、目标和成果,三者共同描绘了政府和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劳动者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各场景均侧重于积极信息的传达,如:施力者用尽全力、受力物体发生积极变化、顺利产出产品、设施的结构得到优化等,罕见的消极表达也多以提醒、警示而非批判为目的,显示了语篇构建者明显的积极价值偏好。这样的概念化方式具有以下优势:借助大众共享的百科知识和预设可以降低抽象概念复杂性,同时提高目标概念的接受度(Koteyko et aL,2008);具有积极默认偏差的始源域概念为话语主题预设了积极向上的方向,同时,拟人化特征有助于弱化语篇受众间的差异、消解争议,唤起公民的身份认同和万众作为一个整体的情感归属感。(Semino,2008) (二)劳动隐喻的历史文化解读
隐喻场景中凸显的故事线是特定社会文化模式的反映;除社会成员共有的具身经验外,国家的历史文化、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等因素也是政治隐喻场景建构的认知参照之一(Musolff,2004)。本节将从中国历史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劳动隐喻的形成和凸显做出解释。
Lakoff(1993)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为劳动隐喻的形成提供了解释:由于空间关系和位置变化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借助空间、动作和力来理解抽象事件,生发出[状态是位置]、[变化是运动]、[进展是向前运动]等映射,而上述三个场景中的隐喻表达就是[劳动]类事件结构隐喻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中,以农业活动和工业生产为代表的体力劳动占据了相当的地位。丰富悠久的劳动文化在中国社会成員的认知结构中储存了丰富的劳动意向图示,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想认知模型,为此类事件结构隐喻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基础。
在此基础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对隐喻模式也有重要的塑造作用(Lakoff,1996,2004)。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奉行劳动至上的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苏映宇,2017)。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建党初期就视劳动为“世界上第一桩神圣的事业”,“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社会”(杨宏雨、吴昀潇,2013);改革开放前,重视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坚持按劳分配,倡导劳动光荣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同样强调尊重劳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力求让劳动者享受社会发展的获得感(苏映宇,2017);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向全国人民发起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中,劳动是最重要、最崇高的社会活动之一,不仅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是进取精神的象征。这样的意识形态为[劳动]设定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积极默认偏差,使其成为政党形象构建和宣传的备选始源域之一。
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党自我定位和人员组成则直接影响了[劳动]始源域的凸显程度。1921年,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此相适应,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无产阶级为基础发展壮大,党组织成员中相当一部分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业、工业和手工业从业人员。到1927年为止,工农出身的党员比例已达到69.5%(中共党史研究室,2000),在党员群体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样的自我定位和人员构成决定了劳动理想认知模型在党员群体认知中的凸显地位:与劳动相关的活动与评价不仅是语篇构建者和语篇受众最熟悉的概念,也是政治宣传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特色的劳动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下,[劳动]成为《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具凸显性的始源域,其中分化出的各故事线体现了中国社会对[劳动]的积极认知偏好。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个劳动隐喻场景,即泛劳动、生产和建造场景。三个场景分别包含具有不同情节的故事线,一方面为语篇受众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提供了不同的框架和信息,另一方面为语篇受众识解目标概念提供了简易的路径,创造了积极的感情效果。中国政治语篇对劳动场景的塑造体现了中国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劳动者角色;此类场景的凸显与中国历史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是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在隐喻表达中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