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瓣开颅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颅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老年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小骨瓣开颅内镜辅助下手术清除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定预后,本组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轻度残疾3例、死亡1例(因心肺并发症致死)。结论应用小骨瓣开颅内镜辅助下清除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系统堵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分流管堵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6例患者中,分流管脑室段堵塞2例,其中1例患者的导管被脉络丛包裹,予以重置脑室段导管和更换阀门;1例患者系导管内腔堵塞,予以更换脑室段导管和阀门。单纯阀门堵塞1例,脑室段分流管与阀门脱落后阀门堵塞1例,这2例患者均予以更换阀门。腹腔段分流管腹腔段在颞部皮下折叠1例,予以调整分流管位置,消除折叠;腹腔段导管被大网膜包裹1例,予以松解粘连,并剪除被包裹部分导管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9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PHI分为PHI组(59例)和无PHI组(3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后发生PH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09例TBI患者中,发生PHI的患者为59例(14.4%)。单因素分析显示,PHI组与无PHI组患者的入院时血糖浓度、GCS评分、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浓度、合并脑挫裂伤或脑实质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骨骨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焦虑改善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40例接受DBS的PD患者,对比患者术前术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统计术后HAMA评分改善率;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术前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UPDRS-3改善率、起病症状、文化程度、靶点、Hoehn-Yahr分期、术前HAMA评分对焦虑改善率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DBS术后HAMA评分(12.32±7.69)比术前(16.91±8.78)明显降
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主要包括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型神经病(AMSAN)、急性泛自主神经病和急性感觉神经病(ASN)等亚型。病理上可发现AIDP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髓鞘脱色,其补体介导的抗GM1、GQ1b、sulfatide等抗体攻击神经可能在AID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报告1例伴有剧烈疼痛的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GBS患者如下。
目的探讨丘脑前核、丘脑底核、海马、杏仁核及中央中核等5个不同刺激靶点行脑深部电刺激(DBS)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丘脑前核、丘脑底核、海马、杏仁核和中央中核等5个不同靶点电刺激术治疗的4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比较患者在DBS术前半年和术后随访时最近半年的癫痫发作频率,并对5个不同刺激靶点的长期临床效果做进一步比较。结果5个刺激靶点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均可以有效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其中丘脑前核电刺激的20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发作改善在50%以上;海马电刺激
目的探讨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F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RT2基因突变和双侧额区放电的BFI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BFIE主要临床表现为局灶性癫痫发作,PRRT2为主要致病基因。发作间歇期EEG多无异常,局灶性放电部位多为额区。本病预后良好,多数抗癫痫药物对本病有效。结论婴儿期以局灶性癫痫起病,如丛集性发作,且智力、运动发育正常,需结合基因和EEG检查,考虑BFIE可能。
目的 研究影响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接受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改良的心肺替代通路,是挽救呼吸功能或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支持技术,作为一种人工膜肺和血泵为心肺衰竭患者提供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在ECMO治疗期间由于人工管道和人体内部结构的巨大差异,会对血液造成多种影响:(1)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膜改变引起溶血;(2)血小板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因子水平降低而造成出血;(3)血流动力学改变,形成血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而
目的检测去白悬浮红细胞在4℃储存不同时间下的红细胞溶血率、细菌生长、生化指标、能量代谢、膜损伤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评价其质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方法10份志愿者全血于采集当天留取50 mL,用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滤白,尽可能去掉血浆层,根据200 mL全血对应红细胞保存液量等比例加入红细胞保存液,置4℃冰箱冷藏保存至终末期。于第0、7、14、21、28、35和42天检测溶血率、ATP/2,3-DPG、Na+/K+/GLU/LDH/pH、PS/CD47、MDA/SOD等
目的探讨Apollo头端可解脱微导管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安全性和使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脑动静脉畸形均单独使用Apollo头端可解脱微导管,或联合使用其他微导管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治愈性栓塞12例、显微外科术前辅助栓塞4例、靶向性栓塞动脉瘤并部分栓塞动静脉畸形2例及部分栓塞4例。共使用25根Apollo头端可解脱微导管,栓塞后均顺利从血管内拔除;有5根导管解脱点未分离,将导管完全拔出。患者术中均未出现Apollo导管相关并发症。术后半年,临床随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