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与点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duiyu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情分析】
  《司马光》一文,是本次教材改革中首次以课文的形式出现的文言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课决定着学生日后对于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中字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感受、品味语言文字,还要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品读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理解、喜欢、爱上小古文,此时学习就变成了快乐的事。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皆、弃、持、庭、登”7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字词意思,并在游戏中体会“于”“之”的意思。
  2.学生先正确、流利地朗读,逐步过渡到读懂文义,再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3.想象故事情景,初步品味文言文简约之美。
  【教学重点】
  读中理解字词,想象情景,获得阅读快感。
  【教学难点】
  长句“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断句,体会文言文简约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词,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玩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示图片:司马光砸缸/破瓮救友)
  2.邀请学生简单讲讲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
  司马光和一些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大水缸。其他小朋友都吓坏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破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破瓮救友。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不同的是,它是一篇小古文。
  (課堂由一些学生熟悉的成语导入,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其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作为本课文言的现代版,可以说是对课文内容的预热,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新觉,探究学习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
  1.拿出课文纸,认真听好朗读的要求。
  2.推荐一个同学读。
  3.(没)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句话中,应该选择哪个读音呢?请看字典中的两种解释。
  没:méi,没有的意思。
  mò,(人或物)沉下或沉没。
  生:我选择“mò”这个读音,因为这个小孩是掉进了水缸里,而不是消失了。
  (面对全新的学习内容,学生借助拼音,竭尽所能去练习,但由于学习内容是相对陌生的文言,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没”在句子中的正确读音,而是让学生借助解释,自行选择。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故事虽短,生字却不少。
  司、庭、登、跌、众、弃、持七个字。
  5.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同桌互相配合,一个同学读左边的生字,另一个读右边的词句。
  6.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含有生字的词句都读对了。齐读课文。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这两句话的停顿是个难点,因此,在字词句正音的训练上,有所侧重,给学生一个阶梯,从而降低了难度)
  (二)读懂文义
  1.这篇小古文的字音都读正确了,那你都读懂了吗?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句话。(众说纷纭)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把大半篇古文都问到了,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互相解决。由此可见,即使以前没有学过文言,学生并不是零起点,任何教学都不是在零起点开始的)
  2.先读一读注释部分,再读课文,并圈出故事中的人物。
  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故事中的人物有群儿、一儿和光。
  师:有补充吗?再把全文仔细瞧一遍。
  生: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里面有个“人”。
  师:这位同学很会思考,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习的,二人从……
  师生一边交流,一边贴板书。
  3.古文与现代文对照
  师:请看大屏幕。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就是根据上面的小古文改写成的。
  生:小古文短,《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长。
  (在这一环节中,执教者从梳理字词人手,借助学生熟悉的故事理清人物,在比较中发现文言文最突出的特点——短小精悍。学生已渐渐进入文言文学习的情境之中)
  (三)读中品味
  1.三百字长的课文,大家都能读正确、流利且有感情。那我们30个字的小古文定然能读得绘声绘色。
  出示:群儿戏于庭。
  指名读,你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一起玩耍,开心吗?读:群儿戏于庭。
  你喜欢和好朋友玩什么游戏呢?(捉迷藏、鬼抓人、石头剪子布)再次指名读。
  师:一个“戏”(板书)字,小朋友就联想到了那么多有趣的游戏,那些值得永久珍藏的美好画面。这个字真是魅力十足。
  师:过去呀,大户人家的庭院可大了,里面有亭台楼阁,有假山鱼池,有小桥流水。读“庭”这个字时,声音往上扬,适当延长。(指名读,好大的庭院)老师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在院子里奔跑跳跃,欢呼雀跃的样子。
  文字游戏:
  游戏增加难度,敢不敢挑战?
  群儿戏于园……
  玩耍的地点可以不一样,但是有一样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家玩得都很“开心”!(齐读)
  (无论古今,儿童对于玩耍的感受是一致的,都能从游戏中获得纯粹的快乐,学生玩耍的经验也是课堂学习可以调用的资源。这个环节中借助学生玩耍的经验,很好地解决了“戏于庭”这一表达的结构,效果非常好)   2.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请一个同学把这句话读完整。(学生愉快认真地朗读)
  师:这个同学是还沉浸在刚才的快乐的游戏当中,读这句话时,从头到尾都会愉悦的,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读“群儿戏于庭”是应该开心的,但小朋友掉进水缸,就得读出害怕。(自由读,齐读)
  3.师: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众皆弃去。(板书“去”)危急时刻,谁留下来了?(板书“留”)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这句话,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请看大屏幕(指名读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分解动作:高举石头一用力砸瓮一水瓮破裂。
  (朗读体会)表演的同学为了让大家看清楚,展现的是一组慢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高举石头,用力砸瓮,分解动作到位;接下来,两个动作要一气呵成!持石击瓮!动作真是迅猛有力!
  师:这位同学读得更是铿锵有力,表现出了司马光救人如救火,没有一丝的犹豫!
  师:(根据黑板提示)意外发生时,别的孩子都离开了,有的吓哭了、吓呆了,有的吓得跑去找大人……唯有司马光留了下来,利用身旁的石头,在最短時间内砸缸救友,真是……(勇敢、机智……)
  师:(分组齐读)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如果加上动作,能更好地帮助你朗读,那就一边表演一边读。
  师:稍稍平复一下。考考大家,在小古文中,会经常遇到“之”。文中:
  师:“哐当”一声巨响,(出示:水迸,儿得活)注意这个字的读音,先像老师一样抿紧嘴唇,然后一起把声音放开“迸”!哇,迸这个字真是太神奇了!你好像看到了:水一下子涌出来了;你怎么这么开心呢?之前的紧张、担心、害怕,一下子随着哗哗的流水烟消云散了。
  师:此刻,你为谁高兴?为失足落水的顽童高兴,在鬼门关走了一回,真是太庆幸啦!
  生:我为司马光高兴,他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师:请看大屏幕,朗读要求三:齐读课文,想象画面,读出节奏。
  (“光持石击瓮破之”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读、难理解。教师没有像惯常做法那样逐字串讲,而是让学生动起来,对照句子猜一猜意思,想象画面演一演情景。学生在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明白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一连串动作,并很好地解决了“之”这个常见代词,巧发力,不留痕)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师:(音乐响起)哇,这真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智慧又有韵味的故事。我们今天学习的小古文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原文是这样的:师:听了原文,你定然对司马光又有了一些了解。千百年来,司马光一直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人们通过绘画、木刻、雕塑等方式,千古传诵他的故事。
  作业:①大声诵读这篇小古文,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②动笔画一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文的学习没有止于文章结尾,而是引向了《宋史》原文。而原文相对课文,只是多了讲读《左氏春秋》这一情节,引导学生通过另一事例增进对司马光的了解)
  板书:
  总评: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大提高了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三年级即引入了文言文。《司马光》作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本课的学习体验将对其今后文言文乃至语文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汉语,其难度无须赘言,教学中把握得当,需要一定的智慧。本课教学,执教者从故事人手,利用学生熟悉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学习文言文做了较好的铺垫。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引入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解决当下学习中的障碍,降低了难度,使得学习体验比较轻松愉快。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陪着学生,从读准字音到读通句子,从读通课文到想象动作,既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又能让课堂学习的气氛比较活跃。不疾不徐,张弛有度,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习得了学习的方法。相信这样的语文课,一定会让学生喜欢,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添上暖暖的记忆!
其他文献
美术活动中有效利用低结构材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园在近几年的课题研究中,对于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探索。  不同学者对创造力和儿童创造力的概念界定不同,本研究采用孔起英教授的“學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定义,即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象,并利用美术要素和工具、材料将这些意象重新组合,创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
【摘 要】“学导”课堂是基于学生真正发展需要的一种课堂范式。要想让“学导”课堂有实效,使学生的学习由肤浅走向深入,就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采用激疑导问、精心制作导学单、智慧顺导、分层精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学导练课堂 教师主导 确定位置  近几年来,我校在充分学习洋思中学教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先学顺导,精讲巧练”的学导课堂范
看到本期话题,既兴奋于找到了研究路上的同行者,又感慨于话题里所提及的小厨房活动和卫生保健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也是我们课题实验园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们申报了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专项)“中日国际比较视野下幼儿园食育的实践研究”,全区十所课题实验园从2016年开始借鉴日本食育的有效经验,结合中国幼儿园的实际国情,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活动。  所谓的“小厨
课文《真情的回报》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课文,叙述了一个虽然寻常但却动人的故事。文章以叙述为主,叙事情节较为平实,文字无激扬之处,似乎找不到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抓手。“无字句处有华章”,其实一篇课文中处处都有一盏灯,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把这盏灯点亮,关注教学的动态生成,它们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在教学《真情的回报》时,笔者就勤于挖掘,善于把握,把挖掘出的散见于文中的小细节串联起来,很好地达成
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会从明黄色的药盒里拈出两粒肉粉色的颗粒,而后吞下。  这一系列动作,我已经做了十一个月。而那肉粉色的颗粒,叫作“帕罗西汀”。药盒里的说明书上清晰罗列着它的种种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社交障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切似乎都和一种叫作5-羟色胺的脑神经递质有关。它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感和安全感的情绪信使,调节着一个人从情绪、精力、记忆力到人生观。而我的5-羟色胺“库
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创造的,先秦并没有自然或大自然的概念,与之相当者是天地或天地万物。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实体所体现的最高的价值或原则。“道法自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白化、自成为法则,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其中的万物自然包括教育的对象“人”,老子所强调的是人与物依据自身的性质和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亦即不受外在人
引子  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许多节点组成的。  有的节点,你是无法选择的,比如,你的出生。倘若你的父亲当年爱上的人不是你的母亲而是别的女人,也许就没有你,或者,你的父亲在那一天的晚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与你的母亲同床共爱,也许你母亲后来生下的人就不是你而是别人。  有的节点,你是完全可以选择的,尤其当节点中并存着多种可能性的时候,你的选择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比如,当你的人生、事业、爱情面临三岔路口,
第五章  浩大的芦荡中有一座孤岛。  严格来说,这是一座山丘,也是这片荒原上唯一的一座山。称它为山,又实在太小了,方圆不过三百丈,最高处叫华峰,也仅有十数丈高,其余都平坦如砥。这座山名叫栖山,意思就是它隐栖在这片大平原上,不显山不露水。  但正是这座小小的栖山,在历次黄河决口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滔滔黄河水决堤后,在其他地方可以横冲直撞,毁灭所有的村庄,毫无阻挡地恣意横流。但到栖山这里,却被迎头
摘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锡剧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艺术结晶,折射出民族优秀文化的璀璨光辉。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这块小小的阵地,寻求音乐课程与锡剧的结合点,探究小学音乐课堂锡剧教学的有效策略,即借助相关乐器来引导和提升学生的锡剧模唱水平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老师们从意识上非常认同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时,却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困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老师们不出示范画让孩子自主表现创造,发现孩子画的画儿不像也不美,老师们感觉不知道该怎么进行美术活动了;二是,当老师不出示范画时,孩子总说不会画、不敢画,这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