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二)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时候,学习科学知识要几个小朋友们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才能探究出科学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操作方式如下,同学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
  1 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一般是4~6人,按照学生实验能力(高、中、低)组成,注意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组内分工明确。设组长,材料员、实验员、汇报员、记录员由每个组员轮流担任,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各个岗位的机会。
  2 强化合作交流前的自我学习,合作后的统一认识。在合作前先让每个组员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然后在组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讨论,修正自己的想法,统一认识,形成本组的结论。
  3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合作小组的探究热情。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评价的时候既要表扬实验组织好的小组,也要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还要表扬桌面清洁的小组,让每个小组都有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另外,教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动态生成,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获取科学知识尤其应该注意课堂中的资源的生成。
  “动态生成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其价值在于,关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突出了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课堂。
  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推进活动进程,掀起活动小高潮,让课堂闪现智慧光芒,让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片段(小组已经用验电器检测完物品):
  小组1:我们组所检测的尖嘴钳部分可以导电。
  小组2:我们组所检测的尖嘴钳部分不能导电。
  小组3:我们组所检测的尖嘴钳部分也不能导电。
  小组4:我们组所检测的尖嘴钳部分可以导电。
  老师:能说说你们都是怎样检测的吗?
  小组1:利用电路检测器,我们检测的是尖嘴钳的金属部分(钳口)。
  小组2:利用电路检测器,我们检测的是尖嘴钳的手柄部分(钳把)。
  小组3:利用电路检测器,我们检测出尖嘴钳的钳把和钳口之间不能导电。
  小组4:利用电路检测器,我们检测的是湿的钳把和钳口之间可以导电。
  老师:因为检测位置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看法。大家讨论讨论,尖嘴钳为什么有这样的设计呢?为什么钳把是绝缘体,而沾了水的钳把是导体呢?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预设是在完成检测后让学生发现:尖嘴钳的钳把是绝缘体(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而钳体是金属(是从尖嘴钳的用途考虑)。没想到学生的意外发现,引出新的研究问题,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这时教师就顺势指导学生继续发现:是什么原因使绝缘体的钳把变成了导体?绝缘体和导体之间能互相转化么?通过学生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发现水是使绝缘体变成导体的根本原因。优化了课堂教学思路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新的发现水是导体。(电路检测器使用的是自制的音乐卡片电路检测器,非常灵敏)
  教师的预设往往是程序化的,但是学生的自主发现打破了程序化,使得学生的认知提前,老师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顺势引导,放大学生的发现,让学生在交流中生成新的认知。
  “科学探究”永远是《科学课》教学中的永恒主题,而探究的有效性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过程的设计,同时还要准备一定的背景和拓展知识,从而合理引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砰砰砰砰!”   几发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子弹,打断了海豹突击队前进路线上的几棵灌木枝。队长山姆立刻向其他七名  队员做出手势:分散、隐蔽!   一瞬间,这片雨林恢复了寂静,但很快寂静又被打破了。几分钟后,又是几声枪响,不过子弹却打在  了队员们身后很远的地方。看来目标是在进行火力侦察,并不是发现了小队。队长又用手发出指令:找出  并摧毁目标!   这里是南美
期刊
看过2010年第9期《推理大课堂——探案全攻略》的读者们,是不是对推理和探案感兴趣了呀?从2011年第1期开始,“我在现场”这一新栏目新鲜出炉!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深入犯罪现场,一起了解在破案过程中会用到的科学手段。又有人报案了,我们出发吧!
期刊
多么美丽啊!哎哟,它们美丽极了!有的翅膀是深红色的,上面还有红色条纹;有的是浅蓝色黑圆圈;有的是硫黄带有橘红色斑点;还有一些是白色镶金边的。它们的前额上有两只精致的角,就是两根触须,有时像是装饰用的羽冠,有时短短的像一簇毛毛。它们的头下面有一个长长的嘴,这是一个吸管,细得和毛发一样,弯曲得像一个螺旋。当它们飞近一朵花时,那长嘴便伸直了穿入花冠的中心,吸饮一滴甜蜜的汁水。啊,多么美呀!哎哟,美丽极了
期刊
本期“自然视界”,我们将跟随“蛇王”奥斯汀的脚步,深入非洲的隐秘角落,搜寻世界上爬行最敏捷、毒性最大、最具攻击性的7种毒蛇,完成7次足以致命的PK!    蛇王是谁?    在神秘任务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蛇王的成长经历。在很多人眼里,他既是一个疯子,也是一位勇士,他就是有世界蛇王之称的奥斯汀·史蒂文斯。  奥斯汀·史蒂文斯出生在南非,从12岁起,他就开始着迷于身子滑溜溜的蛇类。16岁开始,奥
期刊
“有种金属是永远不生锈的,就是金。从地下掘出来的古代的金币,虽然过了好几百年,但还是一样的光亮灿烂,没有锈附着在其表面。火、潮湿、空气都不能腐蚀这种贵重的金属。正因为它永久不变的光泽和它的稀有,人们才用它做首饰和钱币。”  “再者,金是人类最初接触到的金属,远在铁、铅、锡等之前。人类所以比铁更早地认识到金,这道理是不难明白的。金不会生锈;铁锈得太快,只要我们一不当心,在短时间内,铁便能变成像红土一
期刊
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  1 将卫生纸泡到水里,变成纸浆,再将纸浆捏干加入胶水,调匀。  2 用纸浆做出面具的底座形状,在脸上填加五官,眼睛可以重点突出。还可以在五官的基础上给脸部填加装饰,如:耳环、鼻环等。  3 做好之后,风干,然后是上色。注意:凹下去有小坑的地方要涂匀。  4 最后用铁丝弯成挂坠,用透明胶贴好。
期刊
科学探究需要实验材料的配合,“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在科学课的课堂上,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是在对材料的使用中不知不觉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进行的不同组织,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往往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探究学习中,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
期刊
女孩的进化史  在遥远的1899年,作为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12岁女孩,卡波妮娅需要学习钢琴、缝纫和礼仪等课程。可是跟其他同龄的女孩不同的是,卡波妮娅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喜爱科学,喜欢观察,喜欢阅读。  在爷爷的引导下,卡波妮娅开始接触奇妙的生物世界,并在每天的日记里记下当天看到的小生物,例如一只猫,几只蜥蜴,或者是几只蚱蜢。就这样,卡波妮娅和爷爷一起观察昆虫和植株,最终还发现了一个从未命名的新物种。 
期刊
1   当王警官到达现场时,他发现这里已经不能用乱字来形容了,简直是糟糕透了。衣橱、书柜、床板,凡是能打开的地方全被打开了。屋里满地的东西,浴室门上的玻璃也碎了,几乎让人无处下脚。    2   报案的肖女士坐在床头,哭泣着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3   当时肖女士刚洗完澡,站在浴室的镜子前用吹风机吹头发。忽然浴室的门被打开了,她从镜子中看到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
期刊
编者按:本期“饲养吧”从读者来信中挑选了两篇饲养小乌龟的文章。两篇文章都在观察上下了一番工夫,笔触也很细致,让读者能够感到作者对小乌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这是我们选择这两篇文章刊登的原因。如果你手中也有好的作品,不妨寄给我们,将你的才华和爱心展示给更多的人欣赏。     爱打瞌睡的小乌龟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   三(6)班 章祺 指导老师:陈颖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