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茶归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54753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古树茶是人在草木间的千年守护,从地质板块移动到木兰科茶树完整标样成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树茶王国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茶树文明。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法回避的,喝茶是一路往回喝的,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也不管以前喝什么茶的,喝着喝着就喝回到茶的祖宗那里去了,只要一喝上普洱茶就再也走不了了,从此就再也放不下了。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认祖归宗”现象。
  今天我们不谈商业层面上的茶,也不谈技术层面上的茶,我们就说说从原生态的古茶树文明里繁衍出来的那些茶人茶事吧。
  但凡进入过原始森林的人都有同一种感受,就是敬畏,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脚下的腐殖土可以告诉你,文明来自于千万年的沉淀、积累和存化。澜沧江两岸大片的原始森林里,孕育着以古茶树为符号的灿烂的东方文明——从百年到千年的规模庞大的古茶树群落,沿着澜沧江奔腾的激流一路向南,从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到红河、文山,它们是原始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球的生态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更是生活在这片森林里的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保护神,它们和这片森林里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古树茶王国神话和古茶树文明神话。
  我们追根溯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乔木型大叶种也好,中叶种也好,小叶种也好,也不管是来自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巴西抑或地球的哪一端的什么茶,全部源自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里的云南古树茶。有凤庆3200年的古茶树为证,有千家寨2700年的古茶树为证,有邦崴1800年的古茶树为证(唯一上了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纪念邮票)。所以,任凭你跑得多远,跳得多高,变得多怪,都是云南古树茶同宗同脉的嫡传子孙,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而今这两个神话正从远古向我们走来,为我们承担起了本不应该由它们承担但又确实是它们在承担着的责任,从消脂减肥到护肝养胃,从降三高到抗癌症,真正担负起了“茶是万药之王”的崇高使命。
  文化价值
  说古茶树文明的文化价值,就一定要追溯历史。好像黄帝炎帝都和茶有关系,特别是神农氏,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神农尝百草日尝七十二毒,用茶解毒的故事,但听着像是神话故事,离我们太远。倒是“孔明兴茶”的故事听起来有几分亲切,离我们近些。故事说的是“七擒孟获”中的故事,川军进入原始森林遇到瘴气失去战斗力,是濮人(今布朗族人)用茶叶煮水喂给川军喝,帮助川军解了瘴气之毒。诸葛亮收服孟获之后,命士兵大肆种茶,故留下了大量的古茶园。从时间接点来推算也比较吻合(三国时期距今约1800年),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不在少数,况且在古茶区至今还留有孔明山、洗马河等遗迹。
  但我更倾向于布朗族先祖帕哎冷是茶祖的说法,我们可以从现存的文字记载里和景迈山上众多的关于帕哎冷的故事和保存完好的古迹中找到答案。“吾将去,留何物?牛羊崩,金银无。茶最佳,代代传。”帕哎冷留下的遗训至今仍高高挂在帕哎冷寺的墙上,景迈山的各族人民代代相传,至今仍沿袭着这一遗训。采完春茶后在四月十五至十七日的三天里,全景迈山的人都会穿着盛装带着美食聚集在哎冷山上的祭茶坛周围,由布朗族王子苏国文老先生主持祭茶祖仪式。整个仪式过程庄严、神圣而又热烈、欢乐,人们吃百家饭跳民族舞,狂欢三天三夜,感恩茶祖帕哎冷传给后代子孙吃用不尽的古茶园。据记载,此项祭茶祖活动流传至今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了,是景迈山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景迈山上的哎冷山、祭茶坛、八角塔、帕哎冷寺、七公主坟等等历史古迹,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帕哎冷是我们云南古树茶的茶祖。在接下来的整个雨季里景迈山的男女老少都会去森林里种茶树,他们也要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比金银牛羊更宝贵的古茶园。
  说古茶树文明的文化价值的同时,必须要说说因古茶树文明而起的茶马古道文化。走马帮纯粹是为了寻找活命之路而逼出来的,从最初的茶马互市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到茶马古道文化的形成,它既是一部云南少数民族艰苦奋斗的苦难史,又是一部因古树茶文化改变蛮夷之邦的发展史。茶马古道的兴衰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坐落在云南各地的石屏会馆建筑之气派,遥想当年会馆门前人嚣马嘶的辉煌,从石屏焕文山上的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从明朝起就有数不胜数的举人进士从石屏走出去,有一门三进士对门两翰林的显赫,也有文官武将各地为官个个清廉的美谈。由此可见,古茶树文明下的文化价值已经彻底改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轨迹,茶农已经从“活命”的范畴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还用这两片茶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政治价值
  说古茶树文明的政治价值,听起来有点让人不舒服,把简单的两片茶叶复杂化了。其实不然,既然这两片茶叶走出了大山来到了滚滚红尘,它就不可能简单了,从此它就成了人类的工具,有可能是救人的工具,也有可能是杀人的工具。不是危言耸听,就拿英国来说吧,百年前一个还没有完全进化成人类的毛猴子,是我们的古茶树文明让他们成了英国绅士,后来因为付不起茶钱,就卑鄙地用鸦片来换我们的茶,结果爆发了鸦片战争,说准确一点,其实应该是由两片茶叶引发的茶叶战争,再后来就用更卑鄙的手段偷我们的茶种,在与我们云南气候条件相同的邻国大面积山寨,然后诱拐我们的做茶技师到他们那里做茶,再然后就做成“立顿红茶”远销全世界。一个不产茶的国家,茶叶竟然是他们的支柱产业,我们彻底无语了!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一样,政治影响大于经济影响。茶叶外交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出访时运用得最为娴熟也最为成功的方法之一,如我们的习总书记就多次成功地用茶叶外交拉近了与他国的距离,特别是在巴西,两片茶叶把两国之间的友谊拉近了两百多年。神奇的茶叶啊!千百年来你一个又一个地创造着世界奇迹,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世界格局。
  茶为国饮,开门七件事之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更是世界饮,位居世界三大饮品之首.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文明和世界发展格局,其战略地位可想而知。千百年来以云南古树茶做成的普洱茶一直是安邦定国的边销茶和连接世界的友谊茶,没有普洱茶,西藏就不是今天的西藏!清雍正年间,清政府在云南思茅普洱(今宁洱)设府收茶,成为当地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普洱茶由此得名。所收普洱茶绝大多数是通过马帮运送到西藏,也有一部分进京的,因西藏地处高原,缺少蔬菜,唯有茶叶能帮助藏民平衡身体的需求,尤其是普洱茶强大的保健功效,深受西藏上层社会人士的喜爱。所以茶叶,特别是普洱茶在西藏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它起到了安定团结和保卫边疆的作用,同时也为藏传佛教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茶马古道也因此名震天下。茶是饮品却又高于饮品,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茶叶就是政治!边销茶的重要意义在于“边销”,这就是古茶树文明带来的政治价值。   文明的信仰
  说古茶树文明的信仰价值,就要先说说对古茶树的崇拜。生活在古茶园里的少数民族崇拜古茶树,古茶树崇拜和其他天地日月星辰的崇拜,共同构成了他们的信仰。信仰一旦与古茶树结合,就成为了护佑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文化体系,构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他们可以用茶和神对话,与茶祖交流,也可以是超越时空的想象。布朗族的《祖先歌》是这样唱的:
  帕哎冷是我们的英雄,帕哎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
  有些人生来是要承担使命的,比如帕哎冷承担着茶祖的使命;有些树也是,比如邦崴古茶树,承担着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使命。
  千年守护着的信仰,从森林里来,又回到森林里去。布朗族和傣族都信奉南传佛教,他们认为古老的茶树有灵魂,能庇护人类,所以非常崇拜古茶树。在景迈山,每一片古茶园里都有一棵茶魂树,树下插着一根象征雄性标志的木桩,旁边种着仙人掌,树身上绑着小竹篮,里面摆放着供品。茶魂树表明这片古茶园已经有了主人有了灵魂,上天已经授权茶魂树看护这片古茶园,任何人不得乱砍滥伐古茶树和不得随意采摘茶叶,否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茶魂树的出现不仅规范和约束着茶农的行为准则,也使古茶树以及周边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茶农、古茶园、原始森林,构成了森林体系的基本力量。从生存到生命信仰,千百年来,茶农世世代代始终遵循着古老的自然生存法则,尊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生存样本、人与环境协同进化的古老生存智慧。茶农们相信,每一棵茶树都有灵性,每一棵茶树都是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回归
  说古茶树文明的回归价值,就必须要说茶马古道的伟大意义。以普洱茶为代表的古商贸通道(茶马古道),不仅对于中国西南、西北边境众多的游牧民族,包括西藏、蒙古等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也对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与地区的饮料变革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与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茶马古道不仅提高了中国人的凝聚力,也同时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古老的古茶树文明用一条茶马古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从野放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到栽培型古茶园,是一个完整的垂直演化过程,古茶民非常智慧地利用天然森林群落里优越的生态功能,控制病虫害,增加自然肥力,用樟树分泌的香油精来驱虫,用木兰科植物的芳香分泌物来提升茶叶的品质。以景迈山古茶园为例,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古茶树与各种树木花草混生在一起,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常年鲜花不败,单单兰花科植物就达30多种,所以,景迈茶最大的特点是蜂蜜香和兰花香。混生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是古茶民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想景迈山正在积极申遗,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吧。
  古茶树文明离不开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人类文明也一样,是古茶园让我们找回了一度失去的真实的自我。无论我们进入到什么时期,都应该回归森林回归自然生态,实现返璞归真,这正是生态文明发展进步的大趋势和大方向。云南古树茶,正本清源,你的江湖地位早就摆在那里了。
  行文至此或许有人会说,你一下云南茶一下普洱茶,是不是思维混乱?的确,听起来好像是,但我真的不敢误人子弟,只有云南部分区域产的乔木大叶种,通过特殊的制茶工艺,才有资格成为普洱茶。这么简单解释不知读者清楚了没有?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任凭你跑得多远,跳得多高,变得多怪,都是云南茶同宗同脉的嫡传子孙”,所以,不管你现在是哪个国家的茶、什么颜色的茶,最终你都要认祖归宗。
  茶是灵物,生有茶,死有茶。
其他文献
为了能品味到上佳的茶香,无论是对茶叶、用水、配具、炭火等物器的考究,还是对饮茶者的容貌、态度、素养、风度等德行的要求,古人对饮茶有着一套完整严格的礼法,并将这些归结为“六境”,即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古人喝茶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不仅仅是品茶,更是品情趣、品修德、品人生。  器具考究 细节严苛  陆羽《茶经》有云:克服“茶之九难”是对饮茶者的基本要求,从采制到煮饮,都务求要做到
期刊
茶界有许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误导故事,这些离奇而错误的思维经过无数人的传颂以及传媒的助长,让人们非常容易掉进茶道陷阱。要谈茶道、茶道精神或茶道内涵,应从茶本身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来发掘及领悟,有了一流的信念才会生出一流的技术,有了一流的技术才会磨练出一流的内涵。  人们在进行茶道时不愿意谈技术这两个字,认为技术是低层面的劳作,茶道怎么可以动手动脚那么粗浅,茶道要一派高深莫测、出世的样子才算厉害,忽视
期刊
六安茶指的是产于寿州盛唐,也就是今天安徽六安一带的茗茶,其中以“小蚬春”最为出名。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就出现了关于六安茶的记载。众所周知,我国名茶起源于贡茶,在唐代以前贡茶甚至不具备专门的茶名。所以将六安茶列为历史名茶,可谓是实至名归。  按理说这等上贡皇室的好茶,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家家户户争着买的抢手货。可偏偏荣华富贵的贾府里头,老太太史太君硬是不买它的账。这又是怎么
期刊
说起喝茶时装腔作势、特立独行,将各种故弄玄虚的行为包装成为“文化”和“风雅”,却也算是一门“祖传手艺”了。古时,就有许多“茶人先辈”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为榜样。其实,细细究来,现如今咱们这些后辈们各种喝茶装蒜的本事,竟然大都是在拾古人牙慧。  诸位如若不信,请看本刊下边所举事例,看看是否能与身边那些喜好“故弄玄虚”的“茶人”朋友对上号?  吐蕃论茶  人物:常鲁公  唐代的李肇在《唐国史补》
期刊
一年前的今天,詹罗九先生在省城参加茶博会,倒在自己钟情一生一世的事业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纯粹、彻底、无私地把毕生精力和整个人生都献给了中华茶业。  先生驾鹤西去,转眼一年。与先生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时刻、那些瞬间,与先生相见、相识、相谈、相交、相聚,许许多多场景画面,却历历在目;许许多多语短情长,仍记忆犹新。先生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人感觉先生仿佛并没有远去,只是远行而未归。  少小
期刊
古老的坊巷,像是一段遗落的往事,在时光的洪流中若隐若现,仿佛看不见尽头。当一曲悠扬的乐声惹得潇潇雨下,当一茗芳醇的茶香带来直冲心脾的暖流,时间在这一刻定格,诗意与雅趣成了对那些遥远情愫的追忆。  “乐传坊间,茗香巷末”古琴雅集,这是随安会馆为佳士们奉上的端午丝竹雅宴。端午时,郎官巷,古乐和鸣,意蕴藏:素琴宁,洞箫扬,佳茗香醇,余味长。  夭色暗,华灯上。一阕词令和时令,诵起坊巷乐音声。  端午时的
期刊
大约1200多年前,有两位煎茶高手“PK了”一场,成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这两位高手就是常伯熊和陆羽,而裁判员是御史大夫李季卿。他在宣慰江南时来到临淮县,当地人说常伯熊善茶,李季卿就立刻把他请来。这常伯熊,身穿黄衫,头戴纱帽,手持茶器,口通茶名,熟练流畅且动作优美。区分指点,令左右刮目。等到了江南,又有人向李季卿推荐陆羽。陆羽来的时候只穿着“野服”,随身带着茶具,操作程序和常伯熊的差不多,但是不
期刊
古往今来,艺术家与茶的遇见,总是诗意美好。“茶品至余韵,作画才能渐入佳境”。这是著名漆画艺术家沈克龙时常挂在嘴巴的一句话。沈克龙与漆与茶的遇见,流露着细腻而深邃的艺术家情怀,在喧嚣的都市,素朴安然。  “现代美学的回归与超越。”这是业界对于沈克龙作品的评价。他自幼学习书法,有着古代文人般的气质修为。他将艺术创作的矜贵与精神世界的脱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呈现在自己的漆画作品里,创造出如诗如幻的
期刊
随着喝茶风潮的普及与茶文化的日渐推广,茶已经悄然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并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一部分,许多年轻人都已成为茶行业的中坚力量,一波又一波属于青年的茶活动在全国各地轮番举行。  《少年中国说》云:“少年强者则国强。”如今,更是少年强则茶业兴的时代,那么在这些年轻茶人茶客们眼中,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又将呈现怎么样的新面貌?本刊就此分别采访了几个“70后”、“80后”、“90”后等三个年龄层的爱茶人,他们
期刊
“云水洗心鸣好鸟,玉泉清耳漱长流,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香烟最上头。”  香,鼻息间的美妙,于无形中令人心旷神怡。人们对香气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尤为爱香,从屈原、李商隐到苏轼、朱熹,从《诗经》到《红楼梦》,抒写香的精彩咏叹流传于世。然而,香从只为衣冠芳馥走向极具艺术内涵的香道文化,历代文人着实功不可没。  所谓香道,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通过品香,给嗅觉一次享受。但也正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