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升中学生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的责任感体现在对自己学业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于家庭的责任感等方面,本文研究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并对责任感给出了解释,提出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生提升责任感的几点意见,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学生 责任感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57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不能只体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应该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未来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要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们今后成为一个德行出众的人,更重要的是让中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能够担负起赡养家庭的重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从各方面来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各阶段各学科教师们都应秉承的教学理念。政治教育应该落实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接班人,是我们教育事业所要完成的目标。立德树人教育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道德的培养,也能将思想道德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培养中。为培养中国出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下一代,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义务和责任。立德主要是注重德行的培养,只有培养出一个有德行的人,才能够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都能够摆正人生价值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育中获得生活的价值,在教育中体会到活着的意义,这是当下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
  二、责任感概述
  责任感是一种意识表现行为,能够体现我们每个人的意志。责任感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担负起的思想意识活动。从广义上来说,责任感是培养中学生对自我的、对集体的、对亲人的、对社会的、对国家的、对他人的责任感,他集中体现了中学生自己的意志。中学责任感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把握好对中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尤为重要,中学时期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以及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认识的初期,加强思想道德理论的建设尤为重要。缺少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的中学生,无论今后从事哪一行业都不能胜任。对学生来说,建立培养国家意识,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方向,家庭责任感也是学生需要承担的。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升中学生责任感的策略
  1.树立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榜样
  立德树人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树立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非常快,中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有一大部分来自网络。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或者是在网络平台上传播一些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对中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影响。那么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就非常重要,教师传播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其自身的价值观,对于尚未形成主观意识的中学生来说,教师的价值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学生。培养教师的主流价值观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才能够指引学生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教师要做到言传和身教两者同时进行,身教能够影响中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初中教师来说自己的学术作风也需要加强,在学术研究中要坚持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榜样。
  例如,教师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锻炼身体,在同事的交往中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锻炼身体能够有效提升的自己的体魄,与同事相处也能够教会的学生在同学之间相处的模范作用。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模范作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也要对学生平时的为人处事和生活的态度带来影响,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身责任感来说有非常大的益处。
  2.培养学生有个性的责任感
  现代社会是张扬个性的时代。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的责任感,对当代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对于中学生来说,张扬个性是他们的標签,对他们的教育也同样重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来看,中学生思想活跃、感性,他们更想突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刻板说教,他们很容易听不下去。现在的中学生,个性张扬,但不代表没有责任感。如何发现他们个性中的责任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如何针对有个性的学生来培育他们的责任感,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的。个性时代的中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庭责任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学习国家先进人物事迹的活动。会发现一些平时有个性的学生,都是非常尊重国家历史,具有国家荣誉感的,并不能以他们平时的表现来否定他们的国家责任感,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国家责任感的,即使他们在平时生活中个性突出。但是,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他们仍然能够秉持着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待国家责任感,这是他们具有国家责任感的表现。因此,我们对于培养这种情况的中学生更要有针对性。
  3.注重中学生的责任感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更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提倡素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明确的要求。如果单单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根本就不能让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即使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有了了解,也难以确保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运用到位。因此,教师要多布置一些关于加强责任感的实践作业,给学生带来实现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验。
  例如,对于环境保护的观察,观察小区中垃圾是如何分类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学生在自己的小区中观察垃圾分类有没有做到位,看清洁人员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这种提高学生责任感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对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让他们理解到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借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有责任感的家庭教育
  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学校的教育很重要,家庭的教育也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应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在生活中由家长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意识。作为父母来说,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责任,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更多地理解父母,增进父母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更多的积极影响,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家庭责任感,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能够走得更加长远而打好基础。
  例如,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管理家庭一个月的开支。要求开支不能超过父母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以此来让学生知道,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如何花销,理解父母对于家庭的付出。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父母维持家庭生计的艰难,能够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在以后的花销方面更加节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责任和未来工作的意义,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对于中学生的教育来说,不仅要学习更多的课本知识,更要求他们对于现在和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自己艰巨的责任。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只有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为培养我国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彩霞《“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践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22期。
  [2] 郝静《关怀理论下中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科教文汇》2019年第8期。
  [3] 张虎《高中学生责任感教育策略》,《文学教育》2019年第1期。
  [4] 古德静《对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思考》,《才智》2018年第30期。
  [5] 韩志杰《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河南农业》2018年第12期。
  [6] 周明星《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困境与超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第30期。
其他文献
慢性炎性反应是包括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内的许多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近年来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与健康者相比,IBD特别是UC发展成CRC的风险明显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对于组织炎性反应和癌症的发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是一重要的抗炎因子,其在对于肿瘤发生及生长具有两面性:TGF-β
期刊
摘 要:历史是初中的重要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师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灌输型”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初中历史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DOI:10.
患者男,60岁,辽宁营口沿海地区农民.以“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上腹部间断疼痛,呈烧灼感,向后背部放射,嗳气,纳差,无发热。
期刊
目的 观察硝酸酯对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予4%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治疗组予4%DSS溶液和1.5 g/L硝酸酯溶液,均连续饮用7d.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取小鼠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观察.分别用MPO和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MPO和一氧化氮活性.统计学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联合流式细胞术(FCM)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上海瑞金医院收治的疑似淋巴瘤患者,行EUS-FNA且穿刺标本行FCM检测,以手术或活组织检查病理和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初步分析EUS-FNA联合FCM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共收集14例疑似淋巴瘤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或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为淋巴瘤8例
食管癌在我国高发,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一直受到关注.2010年Wang等[1]发现了位于染色体20p13的食管癌易感基因C20orf54,其与核黄素的转运密切相关.山西长治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本研究检测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经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20orf54蛋白的表达和患者血清核黄素水平,并与同时期门诊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核黄素水平进行比较,以探讨C20orf54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
期刊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原发于胃肠道的淋巴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瘤,在胃肠肿瘤中约占1%至4%[1].有研究发现,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功能异常是引起染色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出芽不受苯并咪唑抑制蛋白-1相关蛋白( Bubl-related protein,BubR1)是
期刊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一些胃肠外疾病也与其有关,均需根除Hp治疗。
期刊
目的 研究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48例直肠NET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预后单因素生存分析,以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采用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
食管癌的发病具民族及地区特异性。我国的哈萨克族是食管癌高发民族,深入研究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机制具重要意义。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leucine-rich repeats and immunoglobulin like domainprotein, Lrig) 1是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