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剩常态说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过剩导致危机
  而是危机导致过剩


  生产过剩论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会发生危机”等,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真理。但是,却很少有人进一步深究:生产到底过剩了多少?商品卖不出去是在危机之前还是之后?过剩的过程是怎样的?
  如果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学仍然不去考察所谓“生产过剩”背后的真相,就是对自己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首先,“生产过剩”在技术上就不存在可能性。生产出来而卖不出去的产品是存在仓库里了?还是摆在了商店的货架上?不管哪一种情况出现,工厂和企业都不可能继续生产并囤积这种过剩商品,因为那无异于自杀。
  库存是一个“防洪堤”和阀门,它会把过剩商品拦截在市场以外,除了靠天吃饭的行业,现代产业和工业中几乎找不到会因为盲目生产而大量囤积的商品。“丰田生产方式”甚至创造并传播着零库存的经营理念,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正在使整个生产线的零库存成为可能。


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受到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需求萎缩造成的。2009年全球GDP57.6万亿美元,是几十年未遇的经济大衰退,中国对外出口随之明显下降。

  有可能制造大量滞销产品积压的唯一生产方式,只有计划经济体制。只要存在具体的产权所有者,那么就没有人会冒着企业倒闭的危险去盲目生产。
  就宏观而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证明生产过剩会导致经济危机:1.危机前库存持续增加; 2.物价不断下降; 3.闲置商品的积压逐渐达到崩溃的临界点。
  但从统计数据看,不论是美国1929年大萧条,还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前,市场状态都非常正常,既没有物价下降也没有库存增加。那么,为什么要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罪于生产过剩呢?道理很简单,经济学家们不知道经济危机是怎么爆发的。
  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的商品突然大量过剩,是金融危机后社会恐慌带来的“恐缩”(恐慌性需求萎缩)造成的,如大萧条期间,1930年比危机前的1929年美国鲜牛奶的消费量突然下降了3.2亿磅,于是牛奶被倒进密西西比河就写进了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而同期咖啡的消费量下降了350万公斤却很少有人提及,因为咖啡还可储存不必丢进河里。其他,认为1929年美国大萧条期间,汽车、房子、摩托车、收音机、洗衣机、电话机也出现滞销,完全是由于“恐缩”造成的,滞销全部发生在金融恐慌之后,与大萧条前的生产过剩毫无关系。
  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能证明与所谓的生产过剩相关。不论金融界内部发生多大的动荡,只要社会不发生恐慌、不出现恐慌性需求萎缩,就不会爆发经济危机。1990年泡沫崩溃后的日本、2000年纳斯达克股价崩盘后的美国、2007年股市大跌后的中国,都没有爆发经济危机就是明证。

生产相对过剩是市场经济常态


  生产过剩论一方面来源于经济学家对危机后商品大量滞销的诧异,另外非危机时期普遍存在的相对过剩,也给人一种生产过剩是罪魁祸首的错觉和误导。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总有效需求等于总有效供给(买走的等于卖出的、卖出的才是有效的),而在总有效需求(=有效供给)之上,会持续存在一部分无效供给(永远卖不出去的商品)。这些无效供给,也可以视为生产“过剩”的部分,但这些“过剩”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没有这部分过剩市场竞争就无以为继。就像超市一天最后的一位客人的面前,也会有整个超市的所有商品陈列那样,市场必须保证最后一位顾客也拥有同等的选择权利和可能。于是,竞争法则使无效供给始终存在,过期食品、过时服装、新型号上市后同品牌老型号的手机等,也就只能成为工业垃圾。
  经营一个超市需要成本,市场经济也需要成本。无效供给的总量就构成“市场成本”——即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成本。市场成本由闲置设备总量、失业人口价值、闲置库存价值、企业倒闭负债这四个变量构成。这些市场成本,都是人类生产出来的财富的一部分,但又代表着那些不能实现的价值。市场成本率越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就越低。目前,日本的市场成本率接近30%,美国约27%。
  关键是,这些所谓的无效供给或生产过剩,并不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反过来却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保障。因此,常态生产过剩并不会导致经济危机,没有这些常态过剩,反而会出现计划经济环境下的“短缺”。

产能过剩证明生产没过剩


  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环境,也会存在常态的生产过剩和产能过剩,没有必要对这些常态过剩大惊小怪。
  经常看到媒体对中国的产能过剩说三道四,但从来没有听说谁会强调没有了这些“过剩”市场经济就会崩溃。产能过剩是国家的产能储备,没有这些储备市场无法持续增长。
  以钢铁产能为例,中国的年钢铁产量约7亿吨、产能约9亿吨,于是就有钢铁产能过剩如何如何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一定比例的产能过剩是必需的,特别是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等生产资料生产行业,新产能的形成需要相当时间和周期,“临时抱佛脚”,产能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看,战后以来几十年的设备闲置率平均约15%。就是说维持一个大约15%的产能限制不可或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9亿吨,大约存在22%的过剩产能,但如果从15%的常态产能储备计算,中国的钢铁产能实际仅过剩7%,约6300万吨。
  中国2000年-2012年的13年间,GDP从98000亿元增长到519322亿元,增加到了5.2倍;同期钢铁产量从约1亿吨增加到约7亿吨增加到了7倍,钢产量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约1.5倍。或者说,中国GDP增长的钢铁产能系数为1∶1.5。那么,如果今后数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在7%以上,估计中国钢铁产能的需求年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10%(其他国家的钢铁产能被中国挤压),目前中国所谓产能过剩的6300万吨,只需要一年就会被“吃掉”,最多到2014年底中国的钢铁产能储备,就会低于15%;最多再到2016年底就会出现钢铁产能的不足。因此,时间将证明防城港、湛江等钢铁基地的建设,将成为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奠基石。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按照2008年底中国炼钢业产能为6.6亿吨,就惊呼“产能过剩”、提出要刹车的专家意见操作,如今怎么可能应对今天7亿吨的市场需求?就是勉强可以依靠进口找到均衡,又怎么样来应对2013年以后的经济增长?
  截至2013年7月,全球钢铁总产量同比增长约2%,预计2014年增长约3%,这都低于2008年危机前5%的年均增长率。今后五年内,全球钢铁产量即便按年增长5%计算(中国钢铁产能约占世界一半),中国的钢铁产能储备也最多只能维系到2016年。
  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需求萎缩造成的。2009年全球GDP为57.6万亿美元,比2008年60.9万亿美元下降5.4%,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GDP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仍然净减少3.3万亿美元,是几十年未遇的经济大衰退,中国对外出口随之明显下降。
  全球经济衰退,使本来相安无事的国际市场,被美国和全球的金融投机资本,搅得惶惶不可终日,所以才导致了中国各行业的产能显得全面过剩。
  中国2008年以后,虽然平板玻璃产能6.5亿重箱、产量5.74亿重箱处于正常水平,其他如电解铝的设备开工率降到约75%;苦心经营几十年换来的造船能力6600万载重吨(占全球的36%)显得富余了许多;水泥产能18.7亿吨、产量14亿吨,设备闲置率约26%;及煤炭、多晶硅、甲醇等行业,在2009年三季度国家统计局监测的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所谓产能“过剩”。
  到了2012年,中国氧化铝产能利用率为72.5%、电解铝产能利用率78%;水泥总产能31亿吨,总产量22.1亿吨,产能利用率71%(水泥行业在建、拟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220条,总产能将达35.5亿吨)。
  据权威部门测算,2013年三季度,所有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78.6%。于是,专家们提醒“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下,中国工业运行将在较长时期面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矛盾和问题”。
  但实际上,78.6%的设备开工率仅比国外(美国)低约6%,就是说如果没有2008年金融风暴后全球市场萎缩约6%的“意外干扰”,中国的所谓产能过剩几乎都会化为乌有。另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虽然71%的企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但企业设备利用率72%,不过只比去年低0.7个百分点。
  最重要的是,在一定限度内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同时,超过限度的产能过剩属于投资过剩,并非生产过剩。过度投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有投资本身的判断失误,也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突然变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则更多可能是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和误导。
  相反,存在和出现投资过剩、产能过剩,反而是生产没有过剩的标志。超过限度的产能过剩比例下降的同时库存相应增加,才是生产过剩的证明。把投资过剩、产能过剩作为生产过剩来评价是一种错觉。
  库存总量增加未必是生产过剩的标志。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的报告,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95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计2467家)的存货总额1.14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了6%,比2009年末增长了61%。注意,这一库存上涨总额要减去各年因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库存比率的相应增长后,才是具可比性的实际库存率的变化。如按2012年中国GDP8.4万亿美元,比2009年的4.9万亿美元增加了67%,加上2013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部分一并计算,以上61%的库存增长应当在正常范围内。拿正常库存作为生产过剩来吓唬人,是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诚然,借助2008年金融风暴后全球需求的萎缩淘汰落后产能是必须的,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钢铁产能不淘汰,中国钢铁行业的长期优势无法维系。

把市场还给市场


  问题的要点是,产能过剩与否、常态过剩维持在一个什么水平,最终不应由政府、而应由市场来调节和决定。
  鄂尔多斯、温州、铁岭、神木等被媒体批判的“鬼城”,其背后都有着相当的政府背景。不仅房地产,1997年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南方柑桔价贱;2011年华北各地的蔬菜过剩;2012年河北的大蒜生产过剩等,背后也都会找到当地政府“介入”和干预的影子。
  在这里,人们总是把经济泡沫和生产过剩混为一谈。“鬼城”并不是房地产泡沫,而是供给过剩,只有投机资本(热钱)的大量进入和炒作使资产价格异常升值后,才会产生房地产泡沫。
  用泡沫来批判“鬼城”,会掩盖政府行为推动下的投资过剩。如果“鬼城”真的是生产过剩,房子卖不出去造成其房价下跌,不是恰恰符合了政府压制房价的初衷、百姓也可以从中受益?或者反过来说,政府压抑房价的最佳途径,不就应当是让房地产供给相对过剩?如果真的“鬼城”遍地,房地产价格不是才会扶摇直下吗?
  空置房总量6800万套也常常被学者称之为生产过剩。而6800万套控制住房(根据电力部门零用电户统计)虽然数量可观,也最多只能作为房地产供求关系的参考数据,不能全部算作经济泡沫,因为房地产购置并非全部用于炒作。没有闲置住房,租赁房屋从哪里来?日本至今40%的人是靠租赁房屋生活。
  即便出现投资过剩,也最多造成资产的闲置和资本利用率的下降。根据“资产守恒”原理,被创造出来的资产和财富不会因为过剩和闲置而消逝。一时闲置的房地产最终总会易手或被卖出,只是资产所有权发生转变而已。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最终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一切有利于净投资增长的因素,都将促进GDP和收入的增长,有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社会福利。时刻忧心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崩盘,会成为企业和政府加大和鼓励投资的严重心理障碍。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60条中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等,都是解决中国所谓生产过剩问题最核心的举措。
  只要中国从中央政府开始,把经济活动的主角交还给市场,把投资交给企业,地方政府不再为了官员自己的政绩而画蛇添足,“生产过剩”就自然会烟消云散,经济增长就会健康和稳步,中国的市场经济也会迎来一片新的、更广阔的蓝天。
  作者曾任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天津社科院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其他文献
得益于清末民初上海租界公用设施的相对优越条件,沪东、沪西形成两个初具规模的棉纺织厂区,到1914年,上海已是中国纱厂的半壁江山,也是中外棉纺织业竞争的聚焦地。此时一位留美归来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弃学从商,创造五年兴办三家纱厂的骄人业绩,此人便是穆藕初。  穆藕初(1876-1943)祖籍苏州,曾祖父因避乱移居上海浦东务农,祖父经营棉业,五个儿子都继承父业。穆藕初从小在农家长大,幼年体弱胆小、温雅少言,
期刊
地方税制缺失已经成为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完善的一大瓶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全面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加快完善地方税体系的重要性。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是个渐进的过程,应以效率、公平、征管便利和收入充足为总原则,多方位地充实地方税收收入,构筑合意的地方税体系,包括推进房产税和资源税改革,研究开征地方零售税,为地方政府打造主体税种;调整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共享方式,提高地方分
期刊
又到年尾,忙了一年的中国股民似乎依然没什么投资斩获,绝大部分投资题材都禁不起时间的考验,损失惨重的股民更比比皆是。理论上说股票市场是中产阶级财富增长的渠道,在美国人们甚至把大部分养老金、社保基金、医疗保险基金都托付给了股市投资,以求保值增值,中国股市怎么就变成“财富绞肉机”了呢?  在笔者看来,深沪股票市场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方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全国集中的股票市场建设过快过急,脱离了柜台(O
期刊
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个问题在中国特别突出。主要的原因是过去我们的各级政府包括社会各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上,基本上都是银行信贷,但是这条路很难走得通,因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决定了不大可能在中小企业方面运行,所以靠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条路不太好走。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现状  中小企业不靠银行就需要靠社会资本,资本市场社会资本退出的最佳通道就是企业重组,但我们国家这项业务开展得不是很完善。
期刊
前不久去世的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H.科斯,为中国经济改革写了一本《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美国《时代周刊》曾说,邓小平主演的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传奇故事,“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故事,它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不仅仅属于中国”。科斯写这本书,显然是想找出这个故事成功的背后逻辑。  他找到了吗?他至少摸到了“边缘”。“边缘革命”与休克主义  在科斯看来,中国市场化改革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上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金融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作用,扩大其在市场化产品中的应用。健全中长期市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产品定价提供有效基准。  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
期刊
因地少人多,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日本从近一个世纪时间之前便开始逐步部署其海外农业安全战略。  它目前的海外农业安全战略可以算是“危机推动”的产物。“二战”结束之后,作为美国同盟的日本,曾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在1973年时,日本国内发生了‘豆腐骚动’,但在全球粮食危机之下,美国亦于同年针对其国产大豆实施了出口禁令,对高度依赖美国大豆的日本也不例外。此举对日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打击,并因此加
期刊
报告三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使中国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变成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巨大的格局变化给各地带来的诸种阵痛如何平复,目前尚未有清晰的战略  中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轮粮改。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发展,既因行政体制主动划分,又因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产销区由来  1994年时,国务院在综合考虑了各省的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等因
期刊
报告二  一方面,粮食单纯依赖国产日益变得成本高昂且不现实;另一方面,粮食进口也将和能源一样成为中国的软肋,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为保证粮食结构安全,中国正面临以下三重取舍。取舍一:18亿亩耕地红线存废  总体来看,截至2012年底,中国耕地总数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联合国对耕地有一个警戒线:人均耕地少于0.8亩
期刊
对三中全会经济体制部分的解读,可以从“克强经济学”谈起。“克强经济学”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关键词:不救援、去杠杆、不刺激、改革、开放和搞活。  “克强经济学”的特点非常明显,也总体上体现在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里面。“克强经济学”与《决定》中“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全合拍。  不过《决定》仍然规定要保持公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