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它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计算教学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得不到师生的青睐,教师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被沦为“题海战”。 怎样才能赋予计算教学新的生命力,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技能,提升计算水平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打散关注点、循序渐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觉得有时一节课需要我们强调的太多,让学生说不清,如果教师说又包办代替,与其把多个强调点积攒在一起让学生目不暇接,不如分散开来,各个击破。学生就像跨栏一样,跨过一个障碍,调整后再继续跨越。要比把所有跨栏摆放一起,让学生望而却步更有效得多。所以,找准新知的根基,打散关注点,循序渐进。将复习与新授巧妙地融合,让孩子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尝到收获的喜悦!
如: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1》复检部分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目的是把新授的知识基础打散,引导学生分散掌握。
第一层次:一位数乘一位数,揭示乘法口诀的重要。
第二层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体会依次相乘的计算方法以及有进位时,下一位如何处理。
第三层次:三位数乘一位数(采用笔算),体会第二个因数要做到依次相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为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
第四层次: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现两步积,为三位数乘两位数作铺垫。
这样的设计把整节课的关注点罗列并排序,然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各有侧重点地层层击破,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感知,循序渐进掌握。
二、把握知识的前后衔接
1.新旧知识点的衔接
新知的根基在哪不仅需要我们精心研读本册教材,还要更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翻阅与之相关联的前后教材。在备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2》时,我就罗列了相关知识框架,整理一下学生已有知识,找准本节课的突破点:
三年级上册: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如2000×4 ;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如
24×9 634×8 508×3 580×3
三年级下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如
30×10 300×10;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22×20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不进位和进位
四年级上册: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16×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6×3 160×3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对三年级下册的扩展)
160×30(运用三年级下册口算与三年级上册笔算)
106×30(运用三年级上册笔算和末尾有0的口算)
为此,在复检部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及与本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分层次的口算练习,回顾旧知,为新知服务,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第一层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如:18×4 24×3……
第二层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如:40×6 200×7……
第三层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如:40×80 300×30……
第四层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如:160×3……
2.相关知识目标定位的衔接
“大处着眼、细处落实。”大处着眼是根据数学学科特有的学科特点定位的,因为数学学科分为几大知识板块,每个板块前后有衔接。最后串成一条知识链条。因此我们在备某一节课时,不能只是这一课,要把 它这节课中的知识点放在整个板块中,站在知识板块的高度,明确相关内容的侧重点,逐个突破,层层递进。
三、计算教学情境的合理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总是将计算教学置身于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之中。学生带着个人的情感体验投入学习当中,使计算教学的学习过程由过去的机械单调变得生动活泼,课堂充满生趣。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让本身的计算课丧失“计算味”。 莫不如“学会舍得”,当设计一节计算课时,如果觉得不用主题图而有更好的方法,那就不用,如果设计时,觉得主题图对设计很有帮助,那就用,不要把主题图当做一个累赘,主要看它能否在我的设计中起到作用。
再如,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1》舍弃书上的情境题,采用以“算”促“用”,直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注重学生计算方法和技能的训练,而没有一味地呈现各种多样化的生活问题,以“算”促“用”,让计算课找回了计算味,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曾说: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字:趣、实、活。面对计算教学,我们不再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繁琐计算题的正确率与速度,而是引导学生从枯燥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计算过程中,体味计算思维的魅力,品尝计算思维的乐趣。我们要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中学习,要学会以点备课。?
一、打散关注点、循序渐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觉得有时一节课需要我们强调的太多,让学生说不清,如果教师说又包办代替,与其把多个强调点积攒在一起让学生目不暇接,不如分散开来,各个击破。学生就像跨栏一样,跨过一个障碍,调整后再继续跨越。要比把所有跨栏摆放一起,让学生望而却步更有效得多。所以,找准新知的根基,打散关注点,循序渐进。将复习与新授巧妙地融合,让孩子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尝到收获的喜悦!
如: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1》复检部分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目的是把新授的知识基础打散,引导学生分散掌握。
第一层次:一位数乘一位数,揭示乘法口诀的重要。
第二层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体会依次相乘的计算方法以及有进位时,下一位如何处理。
第三层次:三位数乘一位数(采用笔算),体会第二个因数要做到依次相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为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
第四层次: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现两步积,为三位数乘两位数作铺垫。
这样的设计把整节课的关注点罗列并排序,然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各有侧重点地层层击破,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感知,循序渐进掌握。
二、把握知识的前后衔接
1.新旧知识点的衔接
新知的根基在哪不仅需要我们精心研读本册教材,还要更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翻阅与之相关联的前后教材。在备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2》时,我就罗列了相关知识框架,整理一下学生已有知识,找准本节课的突破点:
三年级上册: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如2000×4 ;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如
24×9 634×8 508×3 580×3
三年级下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如
30×10 300×10;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22×20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不进位和进位
四年级上册: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16×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6×3 160×3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对三年级下册的扩展)
160×30(运用三年级下册口算与三年级上册笔算)
106×30(运用三年级上册笔算和末尾有0的口算)
为此,在复检部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及与本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分层次的口算练习,回顾旧知,为新知服务,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第一层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如:18×4 24×3……
第二层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如:40×6 200×7……
第三层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如:40×80 300×30……
第四层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如:160×3……
2.相关知识目标定位的衔接
“大处着眼、细处落实。”大处着眼是根据数学学科特有的学科特点定位的,因为数学学科分为几大知识板块,每个板块前后有衔接。最后串成一条知识链条。因此我们在备某一节课时,不能只是这一课,要把 它这节课中的知识点放在整个板块中,站在知识板块的高度,明确相关内容的侧重点,逐个突破,层层递进。
三、计算教学情境的合理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总是将计算教学置身于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之中。学生带着个人的情感体验投入学习当中,使计算教学的学习过程由过去的机械单调变得生动活泼,课堂充满生趣。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让本身的计算课丧失“计算味”。 莫不如“学会舍得”,当设计一节计算课时,如果觉得不用主题图而有更好的方法,那就不用,如果设计时,觉得主题图对设计很有帮助,那就用,不要把主题图当做一个累赘,主要看它能否在我的设计中起到作用。
再如,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1》舍弃书上的情境题,采用以“算”促“用”,直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注重学生计算方法和技能的训练,而没有一味地呈现各种多样化的生活问题,以“算”促“用”,让计算课找回了计算味,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曾说: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字:趣、实、活。面对计算教学,我们不再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繁琐计算题的正确率与速度,而是引导学生从枯燥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计算过程中,体味计算思维的魅力,品尝计算思维的乐趣。我们要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中学习,要学会以点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