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微观的视角构建了消费品传统交易与网络交易模型,并分别从交易量效率指标、交易成本效率指标、相对交易费用指标和交易的地域范围指标对比分析了两种交易模式的交易效率。研究表明,网络交易大幅扩大了交易的规模,降低了交易的障碍,有利于生产的集中化和在地域上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选择。
关键词: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网络交易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以网络交易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生产和消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直观地看,网络交易与过去传统交易方式相比,主要的改变之处在于交易的运作方式和运行效率,即交易信息的丰富与共享、交易进行的快捷和便利。因此,使用交易效率这一概念对网络交易与传统交易进行对比分析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交易效率的概念及测算方法尚在发展中,特别是缺乏交易效率与其它经济变量内在数学逻辑关系的分析。为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交易效率与相关联的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以消费品为主要对象,利用该数学模型分析比较网络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的交易效率。
一、交易效率
交易效率的概念首先由杨小凯于1988年提出。若一个人购买1单位(元)商品时,他实际只得到k(0≤k≤1)单位(元)商品,那么这1-k单位(元)便可称之为交易成本,而k单位(元)可称为该笔交易的交易效率。如果从康芒斯(Commons)划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的思路分析杨小凯提出的这个概念,那么他提的交易效率实际指的是生产活动获得的回报占整个经济活动回报的比例。影响该交易效率的因素,既有交易活动的多少,又有交易所需成本的多少,还有市场结构的因素。可以试想,如果一个经济体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那么在该定义下,它的交易效率是1。在交易活动所需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交易效率也接近于1。如果将交易视作一个行业的话,那么1-k也就是交易行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因此,杨小凯提出的交易效率,反映的不是交易相对于时间的快慢或是相对其它指标的高低,而是反映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中,生产过程与非生产过程的比例或者说非生产过程的耗费比重。
赵红军(2006)将交易效率定义为一定时间内一国经济体中交易活动(与商业活动相联系)或业务活动(与行政活动相联系)进行的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并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定义交易。具体来说,可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同质交易或业务活动的次数来衡量,即若一国单位时间内进行的交易或业务活动次数越多,则该国的交易效率就越高。为此,他从制度、通信、教育等几个方面选取统计指标并使用因素分析法处理,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此来测度交易效率,并引用了赫舒拉发(J.Hirshleifer)的数学模型进行说明。该定义更符合“效率”的本来含义,使用统计数据进行测量的方法也更贴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
高帆(2005)根据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交易效率是分工收益与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关系。交易的形成、展开和完成是需要条件和投入的,因此交易效率可以被界定为: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交易参与方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的投入——产出关系。交易效率在宏观上可以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同质交易活动的次数或频率,交易效率与这种次数或频率正相关;在微观层面上,交易效率表现为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完成同质交易所需要的时间或物质等投入程度,交易效率与这种时间或物质等投入成负相关。在测度方法上,高帆也是采用了指标选取的方式,选择交通、信息、教育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无量纲和统计处理后,获得交易效率指数。高帆的界定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的影响进行区分,并且区分了宏微观不同情况;但在测算上仍然采用了主观选取统计指标的方法,且没有分析与其它变量的数理关系。
综合上述对交易效率的界定研究,在概念上,以反映单位时间或单位成本损耗的交易指标量作为效率更符合“效率”这个词的本来涵义;但杨小凯提出的交易效率涵义——交易在其它维度的某种“效率”,也具有衡量交易某种特征的指标意义。同时要注意,经过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交易这个词在不同层次上具有了不同的丰富含义,它既包括了商品产权的变动,也涵盖了经济制度的维度。因此,在界定交易效率时,还必须注意视角的不同,如微观视角下主要从企业、供需方面考虑的交易,宏观视角下主要从制度、产业方面考虑的交易。由于角度的多样性,交易效率不应是单一的定义或指标,而应是许多个互相关联的指标的综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除了交易的消耗(时间或物质)结果比例的维度,也应该包括其它的相关维度。为了分析效率与其它经济变量的关系,还应注意从客观角度去直接定义指标,主观认定已有统计指标的方法应作为辅助。
因此,本文这样界定交易效率:狭义上来讲,它是指单位时间或人力物力成本下所进行的交易量(额);广义上讲,它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综合的指标体系,用以从各个角度、维度衡量交易的状态特征。
衡量交易效率时,势必要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这两个词都译自英文tmnsactioncost,通常不加区别。但追究汉语含义,本文认为,用交易成本仅指纯粹交易行为即产权变动行为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比较妥当,而交易费用则指从事交易行业的单位在商品上产生的增加值,即包括了形成行业的交易活动从中获取的必要利润。
传统交易和网络交易的不同,根本上是交易技术的不同,所以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来界定交易效率,从商品在消费者、生产者、交易者之间的流动关系来分析交易效率。本文选择以下交易效率的指标:一是交易量效率指标,即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交易量(额),反映了时间维度上的交易快慢;二是交易成本效率指标,交易活动所耗费的单位成本所能够支持的交易量(额),反映了交易这项活动在成本的投入和交易成果上的比例;三是相对交易费用,类似于杨小凯对交易效率的界定,但数值上与其互补,即交易费用总额(对于独立的交易行业)或交易成本总额(非独立的交易部门)占商品价格总额的比例,这样一个指标在完全市场化的限定条件下可以反映交易对于整个经济过程的重要性;四是交易的地域范围,即与一个消费中心交易的绝大部分(确定一个适当比例)在多远的地域内。以上四个指标,前两个反映的消耗结果比例,这里的消耗包括时间或是人力物力,后两个则是交易在其它维度的某种“效率”,反映了当前交易技术和市场机制下提供的某种交易能力。 二、模型构建的思路
首先,在微观视角下,将经济制度因素视为一个外生因素,从而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成本就可以看作一个外生变量,只在必要的时候再引入模型。其次,交易和运输虽然本质上是不同的行业,但具有非常密切的特殊关系。交易是使商品所有权变化,运输是使物品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商品的产地和需求者往往并不在同一地点,所以交易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对运输的需求,而且运输所需的费用是影响交易能否成立、如何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运输看作必须纳入交易考虑的外生行业。最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虽然属于某种企业制度层面上的交易成本,但是由于本文着重研究市场交易,对于企业内的非市场交易本文不作考虑。综合上述三点,这里微观视角下的交易成本只包括在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易所需成本,不包括非市场交易的成本和制度维持的成本,模型同时要纳入交通运输所需费用。
交易作为一种服务,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并行地进行分析。商品生产者和商品需求者的分离形成了对交易的需求,如果地理位置不同,则在对交易构成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造成了对商品运输的需求。对商品供需和地理位置的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力,形成了对交易的供给。如果是需要商品运输的交易,则运输能力也是形成交易供给的重要因素。
在赫舒拉发(J.HiTshleifer)的交易费用数学模型中,以交易行业对商品的买卖价格之差作为一次交易的费用,但是该数学模型没有进一步分析该交易费用的内部结构。事实上,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之差可以看作对该商品的交易的需求,那么剩下的另一方面就是分析交易的供给。与商品供给类似,交易的供给同样来自于交易服务的“生产”过程,反映了交易费用的结构。
交易服务的“生产”主要包括调查获取商品生产者和需求者的信息、运输服务的信息,即获得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和需求者的需求函数,综合考虑这些信息,做出交易决策并执行。那么交易所需成本也就由上述行为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所构成。但对于提供交易服务的企业来说,它获得的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和需求者的需求函数是在它提供交易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它获得的交易服务需求与它提供交易服务的能力是相关的。
考虑一个传统交易方式下的简单情况,一个具有某项商品交易垄断性的商业企业向本地需求者提供外地生产的某个消费品。它首先应调查获取生产厂商的供给情况,这一步骤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言,是通过信息咨询和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获取信息环节所依赖的是长期构建的基于人际关系的商业渠道信息网络,如果没有这个网络则需要花费时间财力去构建这个网络,拥有这个网络后,从中获取商业信息就容易得多,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获取信息的范围和边际成本。本文将这种网络视为企业已经具有的一种无形“固定资产”,这个资产同样会“折旧”,需要进行长期“维护”,也需投入更多财力时间去拓展这个网络。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该网络越庞大,越能获得更多供应者的信息,商业企业就拥有越强大的议价能力。一般来说,该网络的规模和企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也往往是由近及远地扩张。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拥有的流动资金,因为这构成了对企业采购规模的约束。因此,在传统交易方式下,交易的效率模型就是在商业企业的规模约束下(包括地域约束和流动资金约束),根据获得的需求和供给信息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交易所获得的。
对于网络交易方式,情况则有所不同。商业渠道信息被汇集于网络交易平台上,并向所有人公开和共享,即之前所述的无形资产被“公有化”了。由于这些信息不再依赖人际关系网络维系,信息的汇集和整理工作由网络平台负责并随时更新,也就不再需要使用者“维护”。由于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的进步,这个共享的商业信息网络将扩张并覆盖整个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巨大商业渠道信息网络的商业企业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乃至于消失,交易将直接在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发生。需注意到的是:(1)供应者即生产者在数量上仍是少数,需求者即消费者是多数,因此往往是供应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品信息,消费者搜寻商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竞争性的商品,价格将被压至接近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个需求者面对的是接近平直的供给曲线。(2)供给者除了面对需求者,也能轻易获知别的供给者的交易信息,比较近似于经典的供需情况。
关键词: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网络交易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以网络交易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生产和消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直观地看,网络交易与过去传统交易方式相比,主要的改变之处在于交易的运作方式和运行效率,即交易信息的丰富与共享、交易进行的快捷和便利。因此,使用交易效率这一概念对网络交易与传统交易进行对比分析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交易效率的概念及测算方法尚在发展中,特别是缺乏交易效率与其它经济变量内在数学逻辑关系的分析。为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交易效率与相关联的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以消费品为主要对象,利用该数学模型分析比较网络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的交易效率。
一、交易效率
交易效率的概念首先由杨小凯于1988年提出。若一个人购买1单位(元)商品时,他实际只得到k(0≤k≤1)单位(元)商品,那么这1-k单位(元)便可称之为交易成本,而k单位(元)可称为该笔交易的交易效率。如果从康芒斯(Commons)划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的思路分析杨小凯提出的这个概念,那么他提的交易效率实际指的是生产活动获得的回报占整个经济活动回报的比例。影响该交易效率的因素,既有交易活动的多少,又有交易所需成本的多少,还有市场结构的因素。可以试想,如果一个经济体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那么在该定义下,它的交易效率是1。在交易活动所需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交易效率也接近于1。如果将交易视作一个行业的话,那么1-k也就是交易行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因此,杨小凯提出的交易效率,反映的不是交易相对于时间的快慢或是相对其它指标的高低,而是反映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中,生产过程与非生产过程的比例或者说非生产过程的耗费比重。
赵红军(2006)将交易效率定义为一定时间内一国经济体中交易活动(与商业活动相联系)或业务活动(与行政活动相联系)进行的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并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定义交易。具体来说,可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同质交易或业务活动的次数来衡量,即若一国单位时间内进行的交易或业务活动次数越多,则该国的交易效率就越高。为此,他从制度、通信、教育等几个方面选取统计指标并使用因素分析法处理,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此来测度交易效率,并引用了赫舒拉发(J.Hirshleifer)的数学模型进行说明。该定义更符合“效率”的本来含义,使用统计数据进行测量的方法也更贴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
高帆(2005)根据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交易效率是分工收益与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关系。交易的形成、展开和完成是需要条件和投入的,因此交易效率可以被界定为: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交易参与方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的投入——产出关系。交易效率在宏观上可以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同质交易活动的次数或频率,交易效率与这种次数或频率正相关;在微观层面上,交易效率表现为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完成同质交易所需要的时间或物质等投入程度,交易效率与这种时间或物质等投入成负相关。在测度方法上,高帆也是采用了指标选取的方式,选择交通、信息、教育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无量纲和统计处理后,获得交易效率指数。高帆的界定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的影响进行区分,并且区分了宏微观不同情况;但在测算上仍然采用了主观选取统计指标的方法,且没有分析与其它变量的数理关系。
综合上述对交易效率的界定研究,在概念上,以反映单位时间或单位成本损耗的交易指标量作为效率更符合“效率”这个词的本来涵义;但杨小凯提出的交易效率涵义——交易在其它维度的某种“效率”,也具有衡量交易某种特征的指标意义。同时要注意,经过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交易这个词在不同层次上具有了不同的丰富含义,它既包括了商品产权的变动,也涵盖了经济制度的维度。因此,在界定交易效率时,还必须注意视角的不同,如微观视角下主要从企业、供需方面考虑的交易,宏观视角下主要从制度、产业方面考虑的交易。由于角度的多样性,交易效率不应是单一的定义或指标,而应是许多个互相关联的指标的综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除了交易的消耗(时间或物质)结果比例的维度,也应该包括其它的相关维度。为了分析效率与其它经济变量的关系,还应注意从客观角度去直接定义指标,主观认定已有统计指标的方法应作为辅助。
因此,本文这样界定交易效率:狭义上来讲,它是指单位时间或人力物力成本下所进行的交易量(额);广义上讲,它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综合的指标体系,用以从各个角度、维度衡量交易的状态特征。
衡量交易效率时,势必要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这两个词都译自英文tmnsactioncost,通常不加区别。但追究汉语含义,本文认为,用交易成本仅指纯粹交易行为即产权变动行为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比较妥当,而交易费用则指从事交易行业的单位在商品上产生的增加值,即包括了形成行业的交易活动从中获取的必要利润。
传统交易和网络交易的不同,根本上是交易技术的不同,所以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来界定交易效率,从商品在消费者、生产者、交易者之间的流动关系来分析交易效率。本文选择以下交易效率的指标:一是交易量效率指标,即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交易量(额),反映了时间维度上的交易快慢;二是交易成本效率指标,交易活动所耗费的单位成本所能够支持的交易量(额),反映了交易这项活动在成本的投入和交易成果上的比例;三是相对交易费用,类似于杨小凯对交易效率的界定,但数值上与其互补,即交易费用总额(对于独立的交易行业)或交易成本总额(非独立的交易部门)占商品价格总额的比例,这样一个指标在完全市场化的限定条件下可以反映交易对于整个经济过程的重要性;四是交易的地域范围,即与一个消费中心交易的绝大部分(确定一个适当比例)在多远的地域内。以上四个指标,前两个反映的消耗结果比例,这里的消耗包括时间或是人力物力,后两个则是交易在其它维度的某种“效率”,反映了当前交易技术和市场机制下提供的某种交易能力。 二、模型构建的思路
首先,在微观视角下,将经济制度因素视为一个外生因素,从而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成本就可以看作一个外生变量,只在必要的时候再引入模型。其次,交易和运输虽然本质上是不同的行业,但具有非常密切的特殊关系。交易是使商品所有权变化,运输是使物品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商品的产地和需求者往往并不在同一地点,所以交易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对运输的需求,而且运输所需的费用是影响交易能否成立、如何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运输看作必须纳入交易考虑的外生行业。最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虽然属于某种企业制度层面上的交易成本,但是由于本文着重研究市场交易,对于企业内的非市场交易本文不作考虑。综合上述三点,这里微观视角下的交易成本只包括在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易所需成本,不包括非市场交易的成本和制度维持的成本,模型同时要纳入交通运输所需费用。
交易作为一种服务,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并行地进行分析。商品生产者和商品需求者的分离形成了对交易的需求,如果地理位置不同,则在对交易构成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造成了对商品运输的需求。对商品供需和地理位置的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力,形成了对交易的供给。如果是需要商品运输的交易,则运输能力也是形成交易供给的重要因素。
在赫舒拉发(J.HiTshleifer)的交易费用数学模型中,以交易行业对商品的买卖价格之差作为一次交易的费用,但是该数学模型没有进一步分析该交易费用的内部结构。事实上,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之差可以看作对该商品的交易的需求,那么剩下的另一方面就是分析交易的供给。与商品供给类似,交易的供给同样来自于交易服务的“生产”过程,反映了交易费用的结构。
交易服务的“生产”主要包括调查获取商品生产者和需求者的信息、运输服务的信息,即获得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和需求者的需求函数,综合考虑这些信息,做出交易决策并执行。那么交易所需成本也就由上述行为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所构成。但对于提供交易服务的企业来说,它获得的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和需求者的需求函数是在它提供交易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它获得的交易服务需求与它提供交易服务的能力是相关的。
考虑一个传统交易方式下的简单情况,一个具有某项商品交易垄断性的商业企业向本地需求者提供外地生产的某个消费品。它首先应调查获取生产厂商的供给情况,这一步骤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言,是通过信息咨询和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获取信息环节所依赖的是长期构建的基于人际关系的商业渠道信息网络,如果没有这个网络则需要花费时间财力去构建这个网络,拥有这个网络后,从中获取商业信息就容易得多,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获取信息的范围和边际成本。本文将这种网络视为企业已经具有的一种无形“固定资产”,这个资产同样会“折旧”,需要进行长期“维护”,也需投入更多财力时间去拓展这个网络。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该网络越庞大,越能获得更多供应者的信息,商业企业就拥有越强大的议价能力。一般来说,该网络的规模和企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也往往是由近及远地扩张。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拥有的流动资金,因为这构成了对企业采购规模的约束。因此,在传统交易方式下,交易的效率模型就是在商业企业的规模约束下(包括地域约束和流动资金约束),根据获得的需求和供给信息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交易所获得的。
对于网络交易方式,情况则有所不同。商业渠道信息被汇集于网络交易平台上,并向所有人公开和共享,即之前所述的无形资产被“公有化”了。由于这些信息不再依赖人际关系网络维系,信息的汇集和整理工作由网络平台负责并随时更新,也就不再需要使用者“维护”。由于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的进步,这个共享的商业信息网络将扩张并覆盖整个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巨大商业渠道信息网络的商业企业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乃至于消失,交易将直接在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发生。需注意到的是:(1)供应者即生产者在数量上仍是少数,需求者即消费者是多数,因此往往是供应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品信息,消费者搜寻商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竞争性的商品,价格将被压至接近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个需求者面对的是接近平直的供给曲线。(2)供给者除了面对需求者,也能轻易获知别的供给者的交易信息,比较近似于经典的供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