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小广场设计刍议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小广场是指公园、居住区、机关、学校等单位和城市街头一隅营造的供游人游憩、娱乐和车辆通行、停靠的小型户外活动场所。小广场的设计应具有时代气息,展现城市现代化的精神风貌,新而不俗、布局清新。下面笔者拟从两方面谈谈园林小广场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园林、广场设计
  一、前言
  开朗、大气的广场环境,设计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人的这种心理需求,但硬质景观比例过大,广场会缺乏生气,也无助于城市生态建设;相反,硬质景观比例过小又不利于人流和车辆的通行,空间也显闭锁和小气,因此,二者之间比例是否合宜是此类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广场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中,尽不采用围合型和封闭型绿色空间(如绿篱等),尽童选用分枝点高的树种是设计师们常用的手法。这样处理,会让人视线通透,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二、合理设置小广场的地理位置
  广场入口是人们对广场产生的第一印象,其空间的设计对塑造广场个性特征、满足安全感、领域感和空间的归属感及提升广场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市民的入场兴致。广场入口是人们出入的通行场所,兼有通行的移动性和停留的静止性。除满足人流通行外,还必须考虑为等候和偶然相遇的人们提供暂时的停留空间。如在入口处设置花架、廊、路亭、带座位的花坛、树池等 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入口空间与广场整体空间的连续性,通过构筑物、植物配置等空间界面的处理和对入口空间进行划分,来丰富入口空间气氛,增加空间层次、组织人流活动、满足广场的各项需要。
  广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其规模与使用者的数量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城市人口分布情况、周围环境特点,及人们往往会就近选择户外活动场所的特点,均衡设置广场,其规模以满足附近居民活动为宜。据调查,多数人进入广场的时间大概在6∶00~9∶30、16∶00~21∶30, 在中午前后2~3h时则很少有人光顾。广场的规模如果过于庞大,在平时没有集会的时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空旷、冷漠、不亲切的感觉,很难有围合感,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性差,无所依靠,也不能够引发人们交往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削弱了广场作为社会交往空间功能的发挥。在酷暑的夏季还会因地面反射热影响到周边环境,而在寒冷的冬季,则会产生萧条感。人们不仅不愿意利用,就连从这里过也感到不愉快。而一些小而紧凑的广场,让人感到温馨舒适,易产生归属感。阳光照在广场上,暖洋洋的,人们三三两两自在悠闲地互相交谈,三五成群的体育爱好者不紧不慢地打着太极拳,小朋友们追逐嬉戏着,整个广场充满无限的生气与惬意。尽管面积不大,却让人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广场意义所在。从当前社会现状来看,应多建一些小广场及小广场群。这样不仅花钱少、利用率高,且有助于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三、重视不同人群的要求
  不同的人群对广场有不同的要求。设计者应先了解广场使用者的情况,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业余爱好,以及心理需求和民俗民风,来安排广场大概的活动内容,并通过适宜的处理手段及相应的设计手法,划分对应的广场空间,以满足人们不同活动的需求。即进行广场设计实践时应用行为心理学为依据,满足人的一些天性:
  1、人看人的天性:大多数人在闲暇小憩时都是选择面对人们活动的方向, 如看台与舞台的设置就满足了现代人参与表演活动的“被人看”、“人看人”的心理表现欲望。故在广场设置舒适、多样、大量的座椅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一个广场的利用率与广场座椅的数量多少成正比。
  2、自我冒险:人具有寻求刺激的天性。如设一些吊网、索桥、秋千、攀梯、山洞等,让人在使用时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刺激,而充满好奇与期待。
  3、自我炫耀:人们在公共场合中,总希望能引起他人的重视与尊重,甚至产生想表现自己的即时创造欲望。但人们往往又不愿意让人看出自己在有意炫耀,常常以某种活动加以掩饰。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时应该因势利导为他们提供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表现他们自己的活动的空间。如独具特色的小型下沉广场,意趣无穷的汀步莲花池。
  4、自我保护:人既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自己,也会在另外一些时候保护自己,特别是那些性格较为内向的人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强,其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远离人群独自相处,以防止外界对身体、精神等的潜在威胁。这正是人们在选择座椅时常会选择后背有所依靠的座位的原因。对此设计者可以通过设计多层次的空间,在开放空间周围通过遮挡、转折等手段,形成一个个便于隐蔽自己又与外界有充分视线交流的安全点,但避免出现过于神秘的树荫和草丛,以免引起人的紧张。
  5、在城市广场中还存在“边界效应”的现象,人们往往喜爱在广场四周的边界逗留,空旷的广场内部则很少有人光顾。因为从心理上讲,人们不愿意完全暴露在空间之中。所以,广场还应重视边缘的处理。
  四、重场所
  作为市民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广场应能为丰富户外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不同尺度与特点的活动场所。有关研究表明,提高户外空间品质,有助于诱发和延长自发性活动,间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在广场设计中,应通过营造适宜的活动空间,形成良好的场所感。通常小空间相对来说有良好的空间感、领域感,因有宜人的尺度而显得更为亲切、更有凝聚力、更富有吸引力,也更能满足人们休息、娱乐、活动的需求。小空间还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给人视觉上不断以新鲜的刺激。但一个相对集中的大空间也不可少。这个大空间应占据主导地位。小空间布置要适当,不宜琐碎,并且与大空间要有联系。不管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 广场空间均应以“块状空间”为主,“线状空间”不适应活动的开展。同时,空间设计还应当注意其高差、开敞或封闭等方面的变化和对比,以丰富空间给人的感受,满足各种活动的开展。开敞空间是流动的、渗透的,可提供更多的内外景观或扩大视野,在心理效果上常表现为开朗的、活跃的,表现为更带公共性和社会性,适合开展集体活动; 封闭空间是静止的、凝滞的,有利于隔绝外来的各种干扰,在心理效果上常表现为安静的、严肃的,但富于安全感,表现为更带私密性和个体性,可以提供个人独处的环境。   五、重绿化
  广场绿化从功能上讲,主要是提供在林荫下的休息环境,以及调节视觉、活跃环境、点缀色彩、丰富景观等。在树种选择上,应根据当地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点,选择景观效果较好的乡土树种,或花开似锦,或秋叶美丽,或季相景观强烈。种植方式应因地制宜,或独植或群植或3~5棵点缀于草地之中,使绿地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加强可达性,提供亲人的活动空间。在广场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多考虑铺装,结合树池,以及花坛、花钵或树阵等形式,花坛、花钵最好结合座位。一定规模的树阵,不仅可以界定一个场所,增加一定绿化面积, 而且可构成视觉焦点,同时在浓密的树荫下,还能形成相对安静的小空间,增强空间的可入性且比纯铺装广场更具亲切感。广场通过植物的种植,将自然引入到人们日常活动空间之中,增强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同时,也因其合理的种植,广场既有充足的阳光,又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户外活动创造宜人的活动空间。广场真正成为能够承载人们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场所,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本性。
  实践表明,各种适宜的自然环境给广场带来活动的条件,广场植被因自然条件中光照、温度、风、湿度等条件配合,生长得更加茂盛,将净化环境、调节温度、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等作用发挥得更为突出。
  六、公园、居住区、单位内部的小广场设计
  此类广场一般属休闲广场性质,其位置常常选择在人流较集中的地方,以方便市民(居民)使用为目的。它的布局不像大型市政广场那样严肃,往往灵活多变,空间多样自由,但一般须与环境结合紧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此类广场从整体而言可以没有明确的主题,只要构图符合形式美法则,让人舒适方便,乐在其中即可。当然局部小空间环境的功能应该是明确的,每个小空间的联系是方便的。如公园一角的晨练小广场,居住区内部的健身小广场和儿童游乐场等,主题不一定突出,但功能是明确的;对于有明显主题的小广场,它的空间布局应围绕主景展开,如公园中的纪念性小广场一般呈轴线又宁称布局,并通过动势向心等规划原理来烘托主景,植物配置时应选用能突出主题的树种作基调树种, 并同时注意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2 、此类广场与周边道路具有明显的分界线,一般不允许车辆通行,主要是人的自由活动空间,因此广场铺装主要采用块料和碎料,前者如大理石、花岗岩铺装,后者如卵石铺装、冰裂纹铺装等,这样处理更显浓郁的生活气息。广场线型应以自然流畅的线型为主,包括踏步、看台、水景、建筑小品平面、道牙、花坛的线型都可以这样处理,让人倍感轻松、活泼。
  3 、此类广场竖向上一般应有较丰富的变化,忌讳做成平面式广场。可以根据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做成上升式或下沉式广场,必要时人工形成微地形变化。在绿化种植区应较少采用踏步和直墙,而代之以缓坡,再结合布置疏林草地和色块:在不得不采用直墙的地方,也应用分枝点较低的乔木和灌木加以遮蔽。此外花坛、水景、建筑小品等也应有丰富的立面,以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享受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
  4、相比铺装场地而言,此类广场应布置较多的绿地,以体现生态和休闲的性质。绿地除应体现区域大环境特色以外,也要体现公园、居住区和单位内部的小环境特色。绿地功能与广场功能应相一致,更好地配合和加强该区功能的实现,如在乔木选择上应以落叶乔木为主,冬季的阳光、夏季的遮阳都是人们户外活动所需要的;在草坪的选择上应以耐践踏的草坪为主,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最宜布置一些碎料路面或步石在林间和草坪上,让人们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七、结语
  园林小广场的设计不同于大型城市广场的设计,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城市广场一般都具有大型集会、集散的功能,往往成为城市的主要景观;而小型园林广场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是一些城市公园、居住区和单位内部的景观亮点,它的设计的成功,能有效地推动这些区域的文化品位的建设,丰富和满足最广大群众对高质童景观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 ] 王征:《城市广场空间设计》,《山西建筑》, 2005年04期
  [ 2 ] 曹文明:《中国古代的城市广场源流》,《城市规划》, 2008年10期
  [ 3 ] 陈蔚镇:《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建筑学报》, 200409期
其他文献
设F=LF(f)是一个子群闭的局部群系满足每个极小非F群是可解群.证明了:如果一个群G的每个4阶循环子群在G中弱c正规,且每个素数阶元含于Zf∞(G),那么G是一个F群.由此获得了一些
加快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在现代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审计越来越成为内部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力推广审计信息化,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成为当今审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
创作一词,在当今书坛提及的很多。深究其面貌,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创作极少,大多是浮躁模仿之作,或是纯属效忠前人的拷贝、或是空无内涵的涂鸦。如若称其为创作,亦当属“模拟
近年来,有关审计转型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各级审计机关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积极探索.为积极应对审计工作的转型,适应现代审计形势的需要,笔者在本
本文重点阐述了陶艺莲花纹饰的装饰效果,从象征性、演化性、结构性、开放性语构的非闭锁性阐述莲花卫视符号的装饰表现,力图从符号学入手,阐述清晰陶艺莲花纹饰的符号给与陶
袁贵仁部长在《老年大学教育研究》序言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老年教育有了长足进步,但与人民群众对优质老年教育的需求相比,与国际上先进的老年教育相比,还有很大
地勘单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地勘单位作为地质工作的主要载体,对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先行性和基础性工作
摘 要:进入21世纪,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情境  对于一堂新授课来说,初用多媒体教学时,总是把新授课都设计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去追求一种外表的华丽以及绞尽脑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课件做成更形象,更动感的效果,投影仪和实
高中物理教学中正确使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重点讨论新课改下如何正确使用情景教学法增强课堂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