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音频、教具、诗词、故事、谜语、目标可称为语文教学中可操作性强的六大抓手。
【关键词】导入;激趣;氛围;情境;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72-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着。”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只有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挖掘课文深度和积极思考,愉快地学习。因此,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几种导入方式的运用和感受。
一、音频导入,氛围熏陶,陶冶情操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上语文课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音乐,营造浓浓的或喜或悲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很好地营造了氛围,让学生沉浸在课文需要的气氛中,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教具导入,形象直观,冲击视觉
在导入新课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实物、图片、动画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这也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三、诗词导入,过渡自然,激发联想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学生喜欢朗读和背诵,很多名句都能出口成诵。而且这些内容学生熟悉,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课文《爱莲说》,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每当看到莲花时,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莲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莲的散文。这些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达到移情共鸣。在教何其芳的《春》这篇文章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谈到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春为背景,以春为话题,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名诗佳作,你们能背一背有关春的名句吗?”整堂课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接着说:“既然不同的诗人对春天的描绘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作品《春》中,品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章的内容,也因为诗词的导入让整个教室春暖花开。
四、故事导入,妙趣横生,点燃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无疑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自然而然地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興趣。教学《斑羚飞渡》时,我讲了一群蚂蚁在一场森林大火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逃生的悲壮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震撼,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斑羚们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于是,整堂课就被激活了。孩子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特点,适当地通过引用典故、寓言、传说、故事来诱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这样对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我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就先讲了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谜语导入,诱发好奇,启迪思维
谜语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用一则浅显易猜的谜语导入新课,将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王磐的《朝天子 咏喇叭》时,为了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我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闲时嘴朝上,忙时放嘴上,大的迎宾客,小的上战场”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许多学生纷纷举手,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是哨子,有的学生说是喇叭。我说:“同学们真聪明,猜对了,就是喇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求知状态。在教学《咏雪》时,我也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学生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我说:“猜对了,就是雪。”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整堂课上,学生们都是兴致勃勃的。
六、目标导入,条理清晰,有的放矢
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导入教学法,这是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如:我上《纪念白求恩》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综上所述,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为一堂好课争光添彩。同时,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梦,徐永红.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13期.
[2]杨李.浅谈创新性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动”起来[J].语文天地,2010年22期.
[3]孙淑丽.让语文课堂味道十足[J].黑河教育,2010年087.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fgjy18013)研究成果。
【关键词】导入;激趣;氛围;情境;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72-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着。”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只有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挖掘课文深度和积极思考,愉快地学习。因此,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几种导入方式的运用和感受。
一、音频导入,氛围熏陶,陶冶情操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上语文课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音乐,营造浓浓的或喜或悲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很好地营造了氛围,让学生沉浸在课文需要的气氛中,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教具导入,形象直观,冲击视觉
在导入新课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实物、图片、动画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这也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三、诗词导入,过渡自然,激发联想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学生喜欢朗读和背诵,很多名句都能出口成诵。而且这些内容学生熟悉,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课文《爱莲说》,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每当看到莲花时,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莲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莲的散文。这些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达到移情共鸣。在教何其芳的《春》这篇文章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谈到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春为背景,以春为话题,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名诗佳作,你们能背一背有关春的名句吗?”整堂课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接着说:“既然不同的诗人对春天的描绘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作品《春》中,品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章的内容,也因为诗词的导入让整个教室春暖花开。
四、故事导入,妙趣横生,点燃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无疑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自然而然地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興趣。教学《斑羚飞渡》时,我讲了一群蚂蚁在一场森林大火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逃生的悲壮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震撼,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斑羚们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于是,整堂课就被激活了。孩子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特点,适当地通过引用典故、寓言、传说、故事来诱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这样对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我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就先讲了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谜语导入,诱发好奇,启迪思维
谜语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用一则浅显易猜的谜语导入新课,将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王磐的《朝天子 咏喇叭》时,为了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我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闲时嘴朝上,忙时放嘴上,大的迎宾客,小的上战场”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许多学生纷纷举手,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是哨子,有的学生说是喇叭。我说:“同学们真聪明,猜对了,就是喇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求知状态。在教学《咏雪》时,我也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学生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我说:“猜对了,就是雪。”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整堂课上,学生们都是兴致勃勃的。
六、目标导入,条理清晰,有的放矢
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导入教学法,这是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如:我上《纪念白求恩》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综上所述,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为一堂好课争光添彩。同时,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梦,徐永红.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13期.
[2]杨李.浅谈创新性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动”起来[J].语文天地,2010年22期.
[3]孙淑丽.让语文课堂味道十足[J].黑河教育,2010年087.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fgjy1801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