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二元户籍制是推倒了一堵墙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胡星斗,1962年生,江西南昌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问题中国》等。他是二元户籍制度“废除派”代表,撤销乡镇政府、废除行政型信访制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曾提出了“中国问题学”“弱势群体经济学”“古典式管理”等一系列观点。
  7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简言之,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
  谈到这项改革,胡星斗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出身于农村的他,对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种种不便有着深刻的体会。“我父母在改革开放前到城里做工,我也就随着转到城里读书,所以我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随迁子女的处境有切身的感受。他们心理上和实际生活中低人一等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和二元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从2004年开始,他就大力呼吁废除二元户籍制,并因此被称为“废除派”代表。
  一项推动权利平等的改革
  环球人物杂志:您能否先谈谈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胡星斗:二元户籍自古就有,西周就开始将都(城)、鄙(乡)分开编户,这是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一项制度。辛亥革命后,人们才有了迁徙自由。1958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区分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制度,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堵高墙。当时这么做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达一定水平,二元户籍制已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同时,劳动力市场化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成为了一种历史潮流。也就是说,该到把这堵墙推倒的时候了。
  环球人物杂志:以往各地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户籍改革,这次的新变化有哪些?
  胡星斗:过去一二十年,各地对户籍改革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比如上海的外地人积分落户政策,成都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天津蓝印户口改革,深圳的居住证制度等。但这些毕竟是一个地区的改革,效果也很有限。这次户籍改革是对以往各地户改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更重要的是,它是以中央文件的名义发布的,是一项顶层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环球人物杂志:户籍制度改革本身似乎并不难梳理,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意义上来解读户籍改革这个问题?
  胡星斗:的确如此,户籍制度是一个权利的象征。有关部门可以依据这个不给你某一种待遇,比如小孩免费入学的资格、享受低保的资格等等。废除了二元户籍,会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将有更多的公民可以直接拿起法律武器,或者通过各种言路来要求自己的权利。比如打工子弟可以要求政府拨款,保证他们的受教育权;再比如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也可以向中央或地方政府要求某种医疗保险、大病基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废除二元户籍制度是一项推动权利平等的改革。
  我主张在进行“狭义”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广义”的户籍制度改革,或者说“大户籍制度”改革,即户口登记改革与教育、医疗等附加功能的改革应当同时并进。
  最大的难题还是财政
  环球人物杂志:废除二元户籍制度的呼声早几年就已经很高了,但为什么政策真的出台了,很多地方却在叫苦?之前的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发现,几乎所有市长都反对户籍改革。在您看来,这是为什么?户籍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会是什么?
  胡星斗:最大的难题还是财政。户改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社科院曾做过统计,人均城镇化成本为10万元,这样算下来,差不多要10万亿。如此巨大的落户成本,地方政府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很多市长要反对。
  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政府决定建立中央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对户改较多的城市进行补贴。以教育为例,对接纳打工子弟较多的城市实行教育券补贴制度,中央财政给打工子弟或监护人卡里放了2万元,但这个钱他个人不能花,入学时直接让学校划走。这样学校就有积极性接收这些外来学生,这很大程度地为当地教育部门减轻了压力。
  即便有了政府财政支付,仍然还会存在巨大的缺口,这就需要农民个人、社会组织出钱。因此需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在征地过程中保障农民利益。这样也能让农民带着财产进城,能够购买城市的医疗、教育等服务。
  环球人物杂志:您也提到了农民财产问题。废除二元户籍制的改革本来应该是让农民受益的,但在一项媒体调查中,约九成受访农民不愿交出土地换非农户口,您如何看?
  胡星斗:如今很多农民并不愿意取得城市户口,大概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怕政府借户改之名强征土地,而当前的一些政策又不能保证农民的权益,进城后没有稳定工作,城市教育、医疗各种好处享受不到,最后有可能两头落空。所以,在“农转非”的过程中,尤其要防止地方和基层的某些官员以户改为名,行抢夺土地、腐败之实。
  第二种情况就是像江浙这样的富裕地区,当农民有很多好处,比如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集体分红等;如果成了城市户口,这些可能就享受不到。所以户改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把这些村庄变成街道办、居委会,他们仍旧可以享受某些集体资产收益带来的红利?
  一项政策从出台,到落于实处,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路长着呢。
  城市也应该向农村流动
  环球人物杂志:在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后,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村人口可以平等享有城市的各类社会福利了?
  胡星斗:意见中明确了要保障农村人口享有教育、医保、住房、养老、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但这毕竟需要时间、智慧和执行力。我想,追求待遇的统一,应该是本届政府在户籍改革上的重点。但另一方面,统一公平,并不意味着绝对相同。户籍改革是要打破隔离,建立同一规则,共同遵守。强调公平、透明,而绝不是搞平均主义。
  环球人物杂志:我们现在看到的户改都是比较单一的,从农村到城市。在您看来怎么样才是更为理想的形式?
  胡星斗:现在城乡的互动是单向的,农村人口可以城镇化,但由于政策上的一些限制,城市人很少到农村居住、创业。大家都挤在市中心,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而事实上,只有让城里人也可以去农村,才能把农村经济搞活,进而带动相关的教育、医疗、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引导农民致富。如果把城乡隔离开来发展,两者都会受害。
  所以户改的理想走向是形成一个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人民可以自由迁徙,城乡可以双向互动,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宫小池是个不平凡的孩子。不平凡的孩子有着不平凡的相貌。关于宫小池的相貌,他的女同桌曾作出精确的描述:嘴巴大大的,大得可吞进大象,同他说话时你要小心他把你吞下去;耳朵
我生活在“超车道”王国里,我的国家景色秀美,物资丰富。我是这个国家忙忙碌碌的一员。我们的星球很小,不及银河系边缘一个蓝色星球的1/100。但我们的活动空间却很广阔,因为
一遍又一遍听快乐音乐  一次又一次按下倒带键  看着黑色的磁带快速地回到起点  不经意间想起了我们共同欢笑的昨天    一遍又一遍听伤感音乐  一次又一次按下倒带键  看着笨拙的齿轮快速地逆向转动  神情恍惚回到了我们共同哭泣的昨天    我好想让时光倒带  倒到有你有我的从前  那里有在草地上撒野的快乐  和一根小豆棒冰带来的喜悦  我好想让时光倒带  倒到共同拥有的从前  哪怕是为了一道题的解
期刊
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们  就回到了从前,桌上的三八线  神圣不可侵犯,一只橡皮  曾让我们,闹得很不愉快  其实,那时我已开始喜欢你  只是表达的方式,让人看起来  我们 好像是敌人    假若真的能够回到从前,我愿  把我的桌子再让出一半  别说一只橡皮,就连我那视为宝贝的  日记 我也愿意  一不小心 让你捡去
贾平凹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作家。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最大特质在于他一方面对中国文化及其美学传统的传承,一方面对西方现代意识的摄纳和借鉴,从而在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审美
(本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请把下面一句话抄写在方格中,尽你所能将汉字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冷静思考是一切智慧的开端。2.要说好普通话就须读准字音。下列加点字的
是的,这是个冬天,或许是深秋———我对季节一直不太敏感。   我的故事没什么情节,就是发生在一个十几岁女孩身上的一些无所谓的事,一种朦胧的情绪。   那年我15岁,一个被称为年少轻狂的年龄。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白。其实她一点都不白,她是怎样一个女孩呢?应该说是很有魅力的那种吧。小白很能干,能写很干净的文字。我们都没住校但几乎每天下午都不回家,就在这个不大的校园里“游荡”。其实学校并不好玩,但
18 岁那年,我高中毕业了,同学们 纷纷找亲托故给自己找工作。 我央求父亲说:“这一回你可得替我 找找你的朋友和战友了。”父亲是名复员 老军人,他出生入死的一帮战
自2008年成立以来,浙江穿山边检站始终紧跟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步伐,积极营造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用艰苦创业的激情,力助口岸绘就“千舸云集、港通天下”的发展宏图,以忠诚、书
“我一辈子只骑这一辆自行车。”   “那好,这就算是我们的约定。”   阳光从上面斜斜地射下来,曾经熟悉的誓言随着飘飘荡荡的灰尘落在我身边。站在潮湿的车棚里,手扶着角落里这曾经约定一辈子不换的自行车,翻开了冷藏已久的记忆。   婷婷是我的邻居,也是我小学时的同桌。我们亲密到从来不需要用名字称呼对方,反正有她的地方一定有我。   我们把拥有一个双胞胎姐妹的梦想寄托在彼此身上,扎同样的辫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