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需要探索出一条途径, 在精读课上既要兼顾传统的教学重点, 又要注重把写作的 要点传授出来, 让学生真正能从英语教学中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文写作;英语教学研究;英文阅读
【作者简介】郑兰田,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实施十几年了,收效始终甚微,历届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作文平均分一直不高。这种现状显然极大地妨碍了 21 世纪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究其原由,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沿用的“ 成果写作法”有关,这一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 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 这样一种单向交流的模式,使得教师“ 一稿定乾坤”,而学生则“ 一劳永逸”,它忽略了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及写作后一系列交互、协商、监控等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极为被动,从而缺乏写作动机和真正的交际目的,其写作能力之低可想而知。过程写作法视写作为社会交际活动,注重写作过 程,强调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交互、协商活动提高写作。鉴于传统写作教学法的弊端,我们结合本校写作教学现状,运用“ 过程写作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传统的精读课都教什么,以及为什么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传统的精读教学,只侧重在语法规则的教学上,而忽视了句子是如何实现交流功能的。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点的讲解、单词的意思及用法讲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甚至是文章的汉语翻译,却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更不会分析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因此学生只获得了一些较零散的语言知识,却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课文。
在学生那里,他们根本就没把精读课和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联系上,从而认为精读课解决的就是他们的英语语法问题,解决的就是英语单词问题。其实他们也知道要提高写作需 要多看、多背,于是他们往往去找精读课文章之外的材料,因为他们认为精读课上的文章就是精读的文章和写作无关。这样一来,精读课的开设,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对于那些非 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课就几乎形同虚设了。
再来看看专业的英语写作课。教师在教授写作课时和教授精读课一样。通常,一篇课文会被看成是词汇和句子的堆砌,却忽视了课文也有自己的属性并不是所有的句子堆在一起就成了一篇课文。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地侧重讲解句子在语法上的正确性和修辞的恰当使用,教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批改语法错误,很少花时间来帮助学生提高将句子组织成文章的能力。因此,学生的作文就缺乏自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改進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从精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写作 作业批改等三个方面,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改进精读课的教学众所周知,阅读并不仅仅是需要对词汇和句子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理解他们在彼此联系上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读句子的同时也要去理解句子,要分析出句子在文章的发展上的作用,并且根据已有内容预测出下面的情节。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就成了一种认知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已经可以归纳出文章的大意了。因此,在教授精读课时,不应该只集中时间讲解语言要点,还要把重点放在分析句子之间的联系上。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发现文章是采用何种方式达到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并且能够分析出句子间的关联,因而就可以抓住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也可以通过去除无关信息、选取主要信息和概括等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最好将文章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尤其是文化背景浓厚的文章。
改进写作课的教学 有人认为写作是培养一种产出能力,而阅读是培养一种 接收能力,所以写作和阅读是不同的。在写作中,作者不单单 是将句子堆砌起来,而且既要花时间去斟酌前面写过的内容,又要考虑如何合理地发展下去,还要考虑是否能为读者所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要表达出一个连贯的、完整的主题; 二要运用一些关键词将句子连接在一起进而贯穿成一个统一体。这些关键词要让读者一目了然,给与他们充分的信息提示。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上,可以把重点放在一致性方 面和连贯性的强化训练上。除了单一的教师单向批改作文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尝试 一些新方法,像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模式。实际的 解决办法就是尝试各种方式,这会比仅依赖一种方式更易取得成效。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承担起多种角色。而其教学最终落脚点,应当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方面。
参考文献:
[1]Wu Hongyun,2002.Four options for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Zamel,V.1985.“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TESOL QUARTERLY.
[3]Tribble,C.1996.Wr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Grabe,W.and M.C.Kaplan.1996.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Addison Wesley:Longman Limited.
【关键词】英文写作;英语教学研究;英文阅读
【作者简介】郑兰田,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实施十几年了,收效始终甚微,历届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作文平均分一直不高。这种现状显然极大地妨碍了 21 世纪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究其原由,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沿用的“ 成果写作法”有关,这一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 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 这样一种单向交流的模式,使得教师“ 一稿定乾坤”,而学生则“ 一劳永逸”,它忽略了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及写作后一系列交互、协商、监控等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极为被动,从而缺乏写作动机和真正的交际目的,其写作能力之低可想而知。过程写作法视写作为社会交际活动,注重写作过 程,强调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交互、协商活动提高写作。鉴于传统写作教学法的弊端,我们结合本校写作教学现状,运用“ 过程写作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传统的精读课都教什么,以及为什么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传统的精读教学,只侧重在语法规则的教学上,而忽视了句子是如何实现交流功能的。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点的讲解、单词的意思及用法讲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甚至是文章的汉语翻译,却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更不会分析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因此学生只获得了一些较零散的语言知识,却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课文。
在学生那里,他们根本就没把精读课和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联系上,从而认为精读课解决的就是他们的英语语法问题,解决的就是英语单词问题。其实他们也知道要提高写作需 要多看、多背,于是他们往往去找精读课文章之外的材料,因为他们认为精读课上的文章就是精读的文章和写作无关。这样一来,精读课的开设,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对于那些非 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课就几乎形同虚设了。
再来看看专业的英语写作课。教师在教授写作课时和教授精读课一样。通常,一篇课文会被看成是词汇和句子的堆砌,却忽视了课文也有自己的属性并不是所有的句子堆在一起就成了一篇课文。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地侧重讲解句子在语法上的正确性和修辞的恰当使用,教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批改语法错误,很少花时间来帮助学生提高将句子组织成文章的能力。因此,学生的作文就缺乏自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改進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从精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写作 作业批改等三个方面,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改进精读课的教学众所周知,阅读并不仅仅是需要对词汇和句子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理解他们在彼此联系上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读句子的同时也要去理解句子,要分析出句子在文章的发展上的作用,并且根据已有内容预测出下面的情节。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就成了一种认知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已经可以归纳出文章的大意了。因此,在教授精读课时,不应该只集中时间讲解语言要点,还要把重点放在分析句子之间的联系上。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发现文章是采用何种方式达到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并且能够分析出句子间的关联,因而就可以抓住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也可以通过去除无关信息、选取主要信息和概括等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最好将文章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尤其是文化背景浓厚的文章。
改进写作课的教学 有人认为写作是培养一种产出能力,而阅读是培养一种 接收能力,所以写作和阅读是不同的。在写作中,作者不单单 是将句子堆砌起来,而且既要花时间去斟酌前面写过的内容,又要考虑如何合理地发展下去,还要考虑是否能为读者所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要表达出一个连贯的、完整的主题; 二要运用一些关键词将句子连接在一起进而贯穿成一个统一体。这些关键词要让读者一目了然,给与他们充分的信息提示。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上,可以把重点放在一致性方 面和连贯性的强化训练上。除了单一的教师单向批改作文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尝试 一些新方法,像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模式。实际的 解决办法就是尝试各种方式,这会比仅依赖一种方式更易取得成效。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承担起多种角色。而其教学最终落脚点,应当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方面。
参考文献:
[1]Wu Hongyun,2002.Four options for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Zamel,V.1985.“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TESOL QUARTERLY.
[3]Tribble,C.1996.Wr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Grabe,W.and M.C.Kaplan.1996.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Addison Wesley:Longman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