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郁达夫闲适情结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b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的一生,既充满着忙于生计、劳碌奔波的困惑苦恼,又时时洋溢着超脱尘世、向往闲适的生活热情。中年时期的郁达夫尤其如此,格外向往闲适清静的生活。这种想法有意无意地显露、散见于郁达夫中年时期的各种文体的作品中,其中以散文、游记尤为明显。
  中年时期的郁达夫所向往和追求的闲适生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向往闲适的旅行与郊游。郁达夫一生创作了极为丰富的游记作品,即是此种情怀的见证。另外一种就是向往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家居生活。他在《住所的话》中有过这样的向往与羡慕:“偶或遇见些茅篷泥壁的人家,遇见些性情纯朴的农牧,听他们谈些极不相干的私事,更可以和他们一道的悲,一道的喜。半岁的鸡娘,新生一蛋,其乐也融融,与国王年老,诞生独子时的欢喜,并无什么分别……”
  研究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郁达夫的作品,我们可以约略地发现郁达夫有着闲适情结的原因:
  其一、幼时家道中落,父亲早亡,体质孱弱,养成了郁达夫孤独敏感自卑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虽然怀有强烈的向往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但在本质上却是属于闲适清静世界的。
  郁达夫出生的时候,郁家家庭境况已非常窘迫。郁达夫的父亲去世之后,郁达夫便在这日益困窘的环境和氛围中养成了孤独敏感自卑的性格。这种“静得同在坟墓里一样”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使得郁达夫养成了静心做事的习惯,他的文学的爱好便是在这种处境之下逐步培养起来的,他常常一个人“静悄悄地在一张铺着被的藤榻上坐着,翻看几本刘永福镇台湾,日本蛮子桦山总督被擒的石印小画本”;另外也正是这样的氛围与处境,使得郁达夫强烈的渴望和向往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来在一位“象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的少年伙伴阿千的怂恿之下,冒险的出去闯荡了一回,从而生发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象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的遥想(《我的梦,我的青春?摇自传之二》)。但是如果仔细探究郁达夫生发此种人生遥想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故乡美丽迷人的自然美景和游玩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闲适思想的影响,使得郁达夫向往山外的世界。
  其二、富春江秀丽明净的江水涵育了作家渊博的才识和细腻的情思,也孕育了作家热衷于闲适清静生活的精神世界。
  “我的喜欢大海,喜欢登高以望远,喜欢遗世而独处,怀恋大自然而嫌人的倾向,虽则一半也由于天性……”(《海上》)这“遗世而独处”实际上就是郁达夫的闲适情结。在郁达夫还很幼小的时候,富春江秀丽明净的景色就给郁达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年幼的郁达夫一走出封闭的家庭生活的天地,就发现了一个别样的充满情趣的世界,这种对于自然风物的兴趣以至于成为他终生的爱好。富春江秀丽明净的山水打开了郁达夫探求未知世界的智慧之门,培育了郁达夫细腻的情思。孤独的性格,不谙世事的阅历使得作者对阿千那种“游山玩水”式的打柴生活格外向往,以至于与祖母同伴的那些念佛的婆婆问起他的志向的时候,他竟毫不迟疑的回答道:“我愿意去砍柴!”这或许正是他闲适思想的朦胧萌芽吧!郁达夫一生当中特别喜好游山玩水大概就是源于这个原因吧!郁达夫16、17岁在故乡索居独学的两年,他上午看《资治通鉴》和《唐宋诗文醇》,也就是他当时的课本。下午看一点科学书后,大抵总要出去散一回步。富春江的美景和知识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他:“富春江的两岸,和往年一样地绿遍了青青的芳草,长满了袅袅的垂杨。梅花落后,接着就是桃李的乱开;我若不沿着江边,走上城东鹳山上的春江第一楼去坐看江总或上北门外的野田间去闲步,或出西门向近郊的农村天地里去游行。”在他自己看来,这两年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才识准备时期和闲适思想的成型阶段。
  其三、偏执的“凄凉的孤单”的艺术信念使得郁达夫对闲适清静的世界情有独钟。
  郁达夫认为“凄切的孤单”是“艺术的酵母”,“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北国的微音》),他认为:“人生的实际,既不外乎这‘孤单’的感觉,那么表现人生的艺术,当然也不外乎此,因此我近来对于艺术的意见和评价,就和从前不同了……努力于艺术,献身于艺术,也不须有特别的表现。牢牢抓住了这‘孤单’的感觉,细细地玩味,由他写成诗歌小说也好,制成音乐美术品也好,或者……什么也不表现出来,只叫他细细的玩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绝好的‘创造’。”他甚至建议:“有时候要想玩味这‘凄切的孤单’,在日斜的午后,老跑出城外去独步。”他甚至还建议成仿吾独身,不要结婚:“恐怕你若结了婚,一时要失掉你的这孤独之感……”(《北国的微音》)并且打算回去实现自己这“凄切的孤单”的乡居的宿愿。郁达夫所追求的这“凄切的孤单”的“艺术的酵母”,实际上就是处于入世状态下的对于出世的想望而不能够实现的悲哀。因为对现实的不满,郁达夫想出世,但现实的生活又使他无法回避和逃离现实社会,所以郁达夫只能在山水的游玩当中来聊寄自己对于出世的闲适清静的想望,这就是为什么郁达夫的作品当中归隐山林,退耕田园的隐逸思想较重的原因。此外,文学艺术的创作需要精力与精神的高度专注与投入,静心才能专注,而静的氛围,才能让心性更集中,而人生的五味只有在这静寂的孤单中才玩味得出。海明威也曾说过:“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这恐怕也是偏执的“凄凉的孤单”的艺术信念为郁达夫所执著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四、山河破碎,政治斗争的复杂以及历史上的名士隐者的影响使得郁达夫厌倦和回避斗争生活,向往闲适清静无忧无虑的山水田园生活。
  有才情的文人一般都是天真的率性的,不懂得伪装和粉饰自己,不懂得逢迎拍马,讨好权贵,顺风而变,保护自己,结果往往就使得自己在现实世界碰得焦头烂额。郁达夫就是这样的人。正如他在《怀四十岁的志摩》中所言:“情热的人,当然是不能取悦于社会,周旋于家室……实在是我们的社会……因不理解他的缘故,终至于活生生的逼死了他。”这是徐志摩的写照,又何尝不是郁达夫自身的写照。刘海粟说:“达夫很真诚,也坦率得惊人。他把锋利的解剖刀忍痛插向自己的胸臆时,苦笑中带着自我陶醉;当热血流入砚中,他又用彤笔泼洒成彩雨,让绅士们的伪饰、淑女们的面纱受到淋浴,使那些传统意识凝结成的骷髅们又怕又气,暴跳如雷。于是风波和误会便和达夫形影不离,结缘终身。”郁达夫率直,坚守正义、爱憎分明的性格,常常使他不能见容于社会,见容于各种披着虚假面具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戴着假面具的反动政客们。开罪有权有势的政客们的结果,要么是受排挤,要么是受到威胁或通缉,所以在郁达夫的思想深处常常会涌起退隐山林或躬耕于田园的想望。每当此时,他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历史上的那些名士隐者。竹林七贤、陶渊明、严子陵和范蠡等都是他仰慕和效法的对象。如果说郁达夫年轻时候对于闲适的钟情喜爱,仅仅是出于一种天性与本能,那么他中年时期的闲适情结则较多的印上了历史上那些名士隐者的隐逸思想的印痕,这是使他的闲适情结由朦胧到清晰的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境界和人生态度使郁达夫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常常能够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娱情养性的精神家园。   其五、迫于生计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家庭变故,使得郁达夫格外向往闲适清静的家居生活。
  郁达夫的一生,他的家庭发生了多次变故,对他的影响都很大。其中两个儿子的死,对他想终结居无定所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一个是与孙荃生养的龙儿,五岁便夭折了;一个是与王映霞生养的亮儿,三岁便夭折了。在对理想的宅院进行构画设想的时候,郁达夫曾特意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个游乐的天地:“但是图书室、浴室、猫狗小舍、儿童游戏之处、灶房却不能不备。”由此可见,郁达夫在心底里爱着孩子们也因为自己而飘泊流浪的深深的歉疚,他想以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的歉疚。
  其六、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也可以说是出于对于爱情的保护,使得郁达夫向往过上一种无人打扰的闲适清静的生活。
  郁达夫与王映霞的那一段爱情虽然以悲剧终结,但王映霞却是郁达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女人、孩子一种家的归属感,也为了给自己半生飘泊的生活一个精神的归属,郁达夫决定在杭州建造一座小小的住宅,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之下,终于建成了。建造房子的目的,本是为了得享天伦之乐、爱情之欢的,但由于时局的急剧变化,以及郁、王感情冲突的升级,郁达夫最终未能过上几年真正意义上的闲适生活,“风雨茅庐”作为郁达夫闲适思想的结晶,最终也成了郁达夫田园家居闲适思想终结的见证。此后的七八年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动荡的时局和流浪生活的影响,使得郁达夫永远失去了重温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家居生活的机会,只是偶尔能够乐以忘忧,聊寄啸傲于山水。
  郁达夫的闲适情结是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作家自身的特殊处境共同作用下的精神产物,并对他这一阶段的创作,尤其是散文、游记的创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建构起了一个以富春江的山水为中心的精神家园
  郁达夫虽然贪恋山水,但郁达夫的根本目的却在于通过跋山涉水,“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并由此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晋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虽然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但事实是,诗人所处的时代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总是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要么出将拜相替天地行道,要么放情山水寄托身心,郁达夫也不能幸免。既然没有拿刀的勇气,又不愿只是“散发标语”,所以只好躲开丑恶,到自然山水里去寻找慰藉。寄情山水与其说是逃避,不如说是对现实的诗意抵抗。就散文创作而言,郁达夫的个性和才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纠结和斗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的。一方面,郁达夫欣赏、追求洒脱、清静等带有道家出世倾向的文学旨趣,好作出世的遥想,流露出对闲适清静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中国文人那种传统的对社会对国家的强烈职责感,为自己挣扎于现实而烦恼,矛盾的结果往往因不能解决,不得解脱而痛苦。所以他只能靠建构起一个以富春江的山水为中心的精神家园,在死生离合、田园山水、玄思冥想这些怀疑的、解放的、浪漫的、放任的、个性化的命题中释放创作能量,来求得暂时的“解脱”、“超然物外”。
  郁达夫笔下的山水涉猎面广,从故都的秋(北平),到白塔红瓦的夏(青岛),从残荷留香的遂园(苏州),到满目浓紫的鼓山(福州),从四周如画的内海(日本濑户),到微风夕照的小岛(南洋槟城),屐痕处处,可以说,郁达夫走过了千山万水,但富春江的山水却始终是郁达夫文学之旅、闲适之情的灵魂和核心,是诗人消忧解愁、怡情养志的精神家园。
  (二)创造了特有的以“清、静”为基调的意境空间
  闲适的情结使郁达夫格外钟情田园野趣,喜欢描摹自然景物,喜欢用景物抒写心情,平衡情绪,陶冶情操。中年时期的郁达夫的作品,带着对故乡景物深深的眷恋,融进了深沉的人生体验,创造了一个特有的以“清、静”为基调的意境空间。
  这个意境具有丰富的层次性:清丽——清新美丽;清灵——清澈灵动;清冷——清幽冷寂;清静——平和淡泊。
  (三)形成了郁达夫清新自然的文气、自由洒脱的文风
  闲适情结对他的文风影响也较大,他的文章行文自由洒脱,较少像朱自清那样严整规范,而是文若其人,率性而为,不受羁勒。
  清丽、清灵、清冷、清静的意境,必然要求作家文笔的清新和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郁达夫的作品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清新自然、自由洒脱。
  遣字造句清新通达,通观郁达夫的散文游记,语言运用与意境创造高度地达成了一致。清新自然,无艳词丽字,绝少艰涩生僻处。所用比喻也多自然准确,其诗句更是通脱流畅,嚼之满口清香。
  达夫游记的清新自然的文气、自由洒脱的文风,源自于他人品的清正和个性的率直,更源于他内心深度的闲适情结与追求。
  中年郁达夫的闲适情结实际上是中国文人历经数千年传承而不衰亡的道家出世思想的反映,郁达夫闲适的生活追求是作家对现实对生活无可奈何的最低的精神底线,是作家怡情养性的精神港湾。郁达夫的这种情结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普遍共性,又有着他自身的鲜明个性特色,是中国文人精神当中的一个鲜亮的风景点。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目前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证监会在法律上 已强制在上市公司中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的实行却存在
醇羟基于二氯甲烷中,可与N-溴(碘)代糖精和三苯膦,室温反应瞬时至5h,制得相应卤代烷。11例收率80%~93%。
综述了近年来果胶在细菌触发型结肠定位给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果胶在胃和小肠部位不降解,但能被结肠细菌酶降解,故以果胶为载体,通过包衣、制成骨架、合成前药及与钙交联等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05年刊载的388篇论文为基础.对作者年龄、学历、职称、单位和论文基金资助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成效,则需要大量的有理论有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经理.
行政裁决作为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它对行政争议的处理必然涉及对民事权益的审查和确认,从而直接影响到相对人的民事权利.因而,因行政裁决提起的行政诉讼具有其特殊性,行政裁决
诗文的“中心”,一般是指诗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般来说,一篇诗文,只有一个主题思想。当然,我们不妨把“中心”的内涵扩大一些,它还可以指诗文中所叙述或描写的主要对象即人物,一般情况来说,一篇诗文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也可以指诗文中所传递出来的主要情感,或喜悦、或感伤、或愤慨等。  写作教学时,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围绕中心选材、剪材”。其实,写作时,哪里仅仅是“选材、剪材”需要围绕中心,遣词造句、
AIM To analyze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who developed metachronous pulmonary metastases(MPM) as a first site of recurrence after the curative-intent surgery.M
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构建了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总体框架,在立法形式、内容、思路及立法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AIM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ocotrienol and omeprazole on gastric growth factors in rats exposed to water-immersion restraint stress(WIRS).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