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依山临水而建的村落,不仅是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实载体,还承载着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创造,是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的现实载体。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早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便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对青海生态保护定目标、下任务,要求青海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2017年8月12-14日,由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主办的中国民族传统村落三江源(拉司通)峰会在称多县举行。来自国家民委、住建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和青海省文物局、住建厅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全国多所院校的专家,深入民族传统村落考察,并围绕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发展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摸清家底、出谋划策
  在三江源地区的高山上、河谷间,星星点点分布着许多传统村落。这些依山临水而建的村落,不仅是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实载体,还承载着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创造,是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的现实载体。
  多年前,三江源地区传统村落就进入了政府、学者、社会有识之士的视野。近年来,随着各方资源实现有效对接,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的星星之火发展呈现出燎原之势,一场浩大而持久的保护行动正在开展。
  在拉布乡拉司通村,中国民族传统村落三江源峰会通过了《拉司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称,藏族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建筑体系中山地建筑的典范,凝聚着人类极地建筑经验和生态建筑智慧。三江源地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传统村落捍卫着自然,孕育着文化,铭记着乡愁,承载着明天。《宣言》倡议,发扬玉树重建家园的精神,铭记生态报国的责任,勇担玉树发展的使命。保护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为藏区传统村落保护树一个典范,为藏区人文生态和谐扬一面旗帜,为世代生活在如诗田园中的藏族人民耕一片民生福田。
  据了解,此次会议是在中国西部召开的最大规模的传统村落保护会议。它从一个侧面呈现出社会各界对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高度重视、群策群力的生动局面。
  据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藏族建筑文化保护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委员马扎·索南周扎介绍,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主要是指沿三江源即澜沧江、黄河、长江上游河谷地带分布的传统村落,分布在玉树州境内。其中,分布在澜沧江上游的传统村落以夯土墙建筑为主,分布在黄河、长江上游的传统村落以石砌建筑为主。这些建筑年代久远,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化信息。从文成公主进藏行经的唐蕃古道,到元朝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域,许多历史事件的遗迹都活态地留在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中。据不完全统计,玉树州境内有100多个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传统村落大量消失,三江源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许多牧民告别高原牧场,走进城市务工生活,原本人丁兴旺的村庄变得荒芜,失修的房屋破落坍塌,传统文化继承乏人。另一方面,受现代建筑风格影响,一些地方将老宅推倒,建起与当地环境不协调的新建筑,不仅破坏了传统村落的风貌,也导致根植于传统民居的文化事象失去了依托。
  三江源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牵动着学界的心。从2012年开始,青海明轮藏建文化研究会对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情况进行调研,至今已经考察调研了105个村落,基本掌握了当地传统民居、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等情况,为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杜发春近10年间多次带领研究团队深入三江源地区做田野调查,为当地牧民脱贫及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出谋划策。西北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军带领研究团队常年研究民族传统村落保护问题,提出了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策略。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完成了对玉树州境内澜沧江流域、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的考察,摸清了建筑形式、工艺等基本情况。
  为了把学术界分散的研究力量汇聚在一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田野调查等,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使学界发挥更大的作用。
  “稱多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当前正加快推进旅游主业化、县域景区化进程,传统村落作为生态旅游的特色资源,既面临着借旅游而彰显文化魅力的机遇,也面临着因旅游而失去原始特色的风险。我们虽然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思路,但仍面临许多现实难题,迫切需要学界把脉支招。专家学者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为我们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称多县委书记尼玛才仁说。
  打造体验区、示范区
  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需要守护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三江源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同胞密不可分,与藏族同胞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观及文化创造息息相关。
  本次峰会期间,确定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科研实践示范区,标志着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称多县于2016年成立了由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领导共2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对称多县近50个传统村落进行摸底调研,最终筛选出23个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传统村落纳入首批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科研实践示范区。
  目前,称多县已经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签订科研合同,共同开展《称多县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申报基础资料信息库》和《称多县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调查研究报告》两个课题的研究,以期为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坚实的申报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意义,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是该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立示范区,有助于做好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利用工作,将生态、文化、民生相结合作为重要模式加以实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杨东生说。
  打造样板,先行先试。今年初,由玉树州住建局、州文联、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共同打造的玉树通天河古村落生活体验区在玉树市仲达乡仲达仓古村揭牌。通天河是长江源头干流河段,目前,已经有22个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被建设成生活体验区。
  “美丽古朴的传统村落拥有大量传统民居,这里曾经是我们温暖的家、心灵的港湾。我们建设玉树通天河古村落生活体验区,主要是为了把通天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保护起来,把传统村落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认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主动参与保护行动。”玉树州文联主席彭措达娃说。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藏族老人德庆巴姆的家在尕多乡布由村。村里过去有30多户人家,如今只有德庆巴姆一家人留在这里。布由村坐落在深山河谷地带,前依长江,后枕巴拉神山,虽然美如仙境,但是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为了享受更便捷的现代生活,村民们纷纷搬迁,只留下一幢幢石砌的老宅与山水相伴。可是德庆巴姆舍不得走,作为布由加国的后人,她要肩负起守护布由加国古楼的庄严使命。“我的妈妈告诉我,这房子是祖先留下的,要守好它。”手持转经筒,德庆巴姆站在阳光下久久凝望古楼。
  布由加国古楼是典型的元代石木框架结构藏式古建筑,总面积600多平方米,共有4层48间房屋,功能区分清楚、结构完整。高大的石楼,由青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做工考究,牢固结实。2013年,布由加国古楼被列为青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多县在2016年协调100万元资金,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实施最小干预”的原则,对古楼进行保护修缮,今年又争取了300万元资金对古楼进行更为科学的保护。布由加国古楼还同时入选首批三江源地區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科研实践示范区、玉树通天河古村落生活体验区,古楼的命运及德庆巴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有望由此彻底改变。
  “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指导,离不开本土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情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们要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解决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在保护中发展。”玉树州副州长马铁峰说。
  整体保护,规划先行。青海省住建厅副巡视员王跃飞认为,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了解基层需求,聆听百姓呼声,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整体规划,分类施策。对于人去楼空的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保持原状;对于仍有人居住的村落,实现活态保护。“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和发展。”王跃飞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尤为重要。”在国家民委经济司副巡视员王海青看来,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在保护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在传统村落中成长起来的玉树人,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会长尼玛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尼玛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螺旋CT轴扫与多平面重建(MPVR)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分别进行螺旋轴扫后在进行多平面重建,分析骨折的CT征象,再与常规轴扫的图
国学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称谓。这个称谓产生于1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那是中国知识精英高扬国学旗帜,面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的一声文化呐喊;是面对西方文化洪水猛兽般冲击中国文化时的一次本土文化捍卫。  国学到底是什么?国学到底包涵什么?在今天学国学的热潮中,是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国学”一词在近代出现只有一百多年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
2016年6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出席第八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的全体代表。李克强向与会代表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做中外友好合作的“金丝
贵刊第10期《改革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组文章报道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精彩故事。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常见发病原因。方法对常见慢性咳嗽的病因学研究进行总结。结果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见发病原因依次为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变异性哮喘(CVA),食管反流病(GERD
线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切割颅骨等骨骼,它呈钢丝线状,易折叠,有柔性,切割方向性好。受其启发,我们应用于腹腔镜子宫下段切割及大块宫
期刊
酷似魔镜的Juno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连接手机APP之后,可以在室内光、阳光、夜晚光等多种模式中切换,还能模拟室外的实时光照,让人们看清不同环境下的妆容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孕11—14周孕妇48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彩超检查孕妇4862例中,确诊胎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防治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0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喉返神经损伤4例(1.6%),横断伤2例,钳夹1例,癌侵犯1例。2例
高玉竹,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项目评议人,长期从事新型红外材料的研究,为中国红外材料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由高玉竹教授探求创造的“熔体外延法”,为制造新式红外材料带来新思路、新成效。  铟砷锑(InAsSb)是一种新型的Ⅲ-Ⅴ族红外材料,截止波长能达到5-1 1微米(中长波红外波段)。但是,由于波长8微米以上的铟砷锑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