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乡 融不进的城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与城之间,他们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家乡似乎已经成为回不去的乡,而城市落户难、房价高的诸多现实因素又将他们牢牢地定在“外来人”的标签上。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身份标签,努力缩小乡与城的距离,却发现家乡是回不去的记忆,城市是可能融不进的未来。
  关于故乡,有两个人的形象,学者梁鸿挥之不去。
  一个人是小柱,梁鸿的堂弟。16岁那年,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分了岔。梁鸿读书、工作,而后考取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留在北京发展;小柱则从那年外出打工,10多年后,他回到家乡,没过多久就离开人世。
  另一个是黑女儿,同村的小姑娘。这个女娃刚出生不久,父母就外出打工,把她留给奶奶抚养。9岁这年,黑女儿被村里一个老头多次猥亵,但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这两个人就像两个隐喻,表明我的故乡、故乡的人正经受着巨大的哀痛。”梁鸿说。
  早在两年前,梁鸿为故乡“梁庄”写的《中国在梁庄》一书中,就记录了生活在故乡的人的哀痛。随后,她用两年的时间,记录在外谋生的梁庄人。
  农民进城后,并没有“去农民化”
  2011年1月,梁鸿回到故乡“梁庄”,着手收集在外打工的梁庄人的联系方式。在她的书中,梁庄这个杜撰但“其实非常真实”的地方,是河南省邓州市一个普通的村庄。
  半年后,她在父亲的陪同下,到西安采访调查。这是她的第一站。此后,她还陆续到郑州、呼和浩特、厦门、青岛、东莞等10多个城市寻访。
  在西安,梁鸿见到了15个梁庄人。他们有的在那里蹬三轮车,有的卖菜或做其他的小买賣。
  除了执法部门,当地的很多居民,对这些外来打工者,并没有表达出尊重。“你一个臭蹬三轮的”,“你一个臭卖菜的”,都是常听到的话。
  因此,梁鸿又听到了老乡们为维护尊严而打架的故事。当他们的尊严受到挑战,有时甚至就是为一块钱的事,都可能发生打架行为。老乡们轻描淡写地描述一次次的打架事件,梁鸿却听得心惊肉跳。
  她还听到,为维护尊严,有些农民工会采用下跪等“耻辱”的方式。
  而在她的记忆中,故乡的这些人,大多敦厚老实,在故乡生活得从容自在。
  她在书中如此思考老乡们的变化:“在规则、惩罚和羞辱之中,农民变为‘暴民’和‘恶民’……最后,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象征。”
  “农民进城后,并没有‘去农民化’,他们的农民身份一再被别人强调,反而‘被农民化’。文化的丧失,伴随着自我的丧失。”梁鸿总结道。
  生活在城市,但又“与城市无关”
  梁庄的韩叔家,这些年陆续有人到内蒙古谋生。
  先是女婿到了内蒙古,随后女儿跟着过去。接着,两个儿子“投奔”女儿。再接着,韩叔夫妇,以及一些亲戚陆续过来。目前,这一大家子聚集在呼和浩特市。
  在呼和浩特市待了10天,梁鸿观察到,出入韩叔女儿朝侠家的,几乎没有本地人,多是梁庄的亲戚和老乡。朝侠丈夫的应酬,也多在同乡之间。
  梁鸿问过朝侠,她是否有当地朋友,是否参加当地的一些活动。朝侠给她的回答是,有朋友,但少有深交,也很少参加当地的活动。
  “这个城市与我无关。我是河南人,我是梁庄人。别人不带我们玩。”朝侠的话,让梁鸿深有感触。
  其实,无论在哪个城市,甚至在梁庄所属的地级市南阳,无论她的老乡住在豪华小区还是破旧民房,梁鸿都有一个感觉,她的这些老乡,很难融入他们所在的城市。
  她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她在梁庄生活多年,28岁考取博士生,踏进北京读书时,陌生感“油然而生”。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闲暇时都和老乡们一起度过。她甚至还写了一篇小说,描写她对北京这个城市的陌生。
  博士毕业后,梁鸿留在北京工作,结婚生子,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各种活动圈子,她的这种陌生感才稍有减缓。
  网络上曾流传的一幅图片,让梁鸿唏嘘不已。一个穿着不讲究、甚至有些脏的农民工,坐上公共汽车后,没敢坐在空着的座位上,而是选择坐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编织袋上。“他用屈辱的方式来保持自己和城市的距离。”梁鸿说。
  通过对生活在10多个城市的梁庄人的观察,梁鸿得出结论,她的这些老乡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多是依托老乡、亲戚关系辐射发展。老乡带老乡,亲戚叫亲戚,慢慢地,熟悉的人都凑在一起打工生活。就如同在城市中,复制了一个个梁庄。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但又“与城市无关”。
  劳动越多,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2012年元旦,梁鸿在郑州碰到一个同村人。他曾经在一家著名的台资工厂工作过。
  这个年轻人叫梁平,话很少。
  长时间接触后,梁鸿才打开他的话匣子。这个年轻人说,在工厂时,属于他的时间很少,除了吃饭时能和工友说几句话,别的时间,不是工作就是睡觉。工厂有篮球场等一些体育设施,工人也没时间玩。
  梁鸿在调查中发现,梁庄人所在的很多工厂,目前只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工资。
  “我实在熬不下去了,没干够9个月就跑了。都说这里工资高,那是加班加点干出来的。”年轻人告诉梁鸿,“你去试试,在机器跟前,一动不能动,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人被机器控制了。”
  类似梁平的人,梁鸿还遇到不少。在厦门打工的丁建设就是其中一个。
  丁建设给梁鸿描述了一个黯淡的人生:厦门与他,他与厦门,始终没有任何关系。他想找对象结婚,没有可能;他想涨工资,没有可能;他想交朋友,没有可能;他想找到光亮,光亮离他还很远。
  梁鸿在北京举办过一次工友座谈会。她发现,打工者,尤其是年轻工人,对自己的未来“相当迷茫”。
  “将来结婚,把孩子留给家中的父母,两个人继续在不同的城市打工。”这是梁鸿听到农民工说得最多的对未来的打算。
  梁鸿请教过厦门一家电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问他工人的文化生活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推进。对方坦率地告诉她:“非常非常难。”   这名人力资源部主任曾鼓励年轻的工友,尤其是高中毕业生报考自学大专,并负责购买书本、帮助择校等具体事务。他还经常请一些愿意做公益的大学老师或专业人才给工友培训、做讲座。但3年下来,他这个自考班的学员从20名减少到5名,只有一名拿到了毕业证。
  “工人流动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工人工作时间太长。一天10多个小时工作,下班谁还有精力读书?”主任告诉梁鸿。
  目前,这位主任的自考班已经陷入停滞状态。
  离弃村落,许多人说不定死在半路上
  青岛是梁鸿最早定下来要去的地方,但是,她又几乎是最晚去的。到了最后,她甚至“有些害怕,有点胆怯,有点软弱”。因为就是那个城市,让她的堂弟、也是她儿时的伙伴小柱,最终丢掉了性命。
  2011年10月下旬,梁鸿来到青岛。小柱原来在这里的电镀厂打工,用氰化物为金属表面去污增光。氰化物是一种剧毒。
  进到车间深处后,“空气浓度似乎更高,有颗粒之感,像在河里游泳呛水时吸入满腔的沙粒,每一次呼吸都像呛到什么东西”。而鼻腔,有“金属的质感,硬、涩、锈”。
  梁鸿观察到,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都不戴口罩。老乡解释说,车间温度高,湿度大,戴上口罩,呼吸不上来。
  “干这个活儿就是慢性自杀,不是早死,就是晚死,早晚都是一死。”梁庄老乡悲叹道。
  他們还说,小柱就是氰化物中毒而死的。梁鸿查过资料,吸入氰化物中毒的征兆是,一些器官充血、水肿、糜烂。她的哥哥开诊所,小柱生前,哥哥嫂嫂经常给小柱输液,发现“小柱喷出来的血发臭发腥”。
  梁鸿从老乡那里了解到,在这样的工厂里,有类似小柱这种死亡征兆的人还有不少。有的人像小柱一样,活着回到故乡,在家中死去,有的人甚至就没有活着回去。
  对死亡的人,工厂通常是补偿几万块钱了事。
  “告,上哪告?有钱能使鬼推磨,咱到哪也告不赢。告了连几万块钱也拿不到。”当梁鸿问大家为什么不采取法律手段时,有工人这么回答。
  听到工人们这样说,梁鸿感到一阵阵悲哀。“记录的时候,我的手指都会发抖。可是我又是如此无力,只能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城市对他们不是‘奶与蜜流淌之地’,而是坟墓。”梁鸿说。
  梁庄老乡在叙述的时候,梁鸿注意到,他们虽然表现出激愤,但随即又被无奈所笼罩。“既然你把事情做那么绝,咱也没有办法。”这是她常听到的一句话。
  “是呀,他们有什么办法呢?”梁鸿说,“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风景和这样的耻辱的塑造者。”
  她自己在采访的后期,越来越“不敢面对”他们的苦难,时时想“逃避”。尽管这些人,都是她的乡亲。
  我们将长眠在她那苦涩的泥土之中
  两年期间,梁鸿走进很多城中村或城郊接合部等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她在书中不厌其烦地描述他们的居住环境。“昏暗”“潮湿”“黝黑”“肮脏”“臭味”等是她经常使用的词汇。
  有时,她甚至不敢喝水,因为不愿走进那一个个肮脏的厕所。她在书中写道,一个漆黑的厕所,把老乡们“内在的伤心、内在的被损害以及对这种被损害的麻木承受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起先,梁鸿很难接受这种居住环境。但当一些城中村拆迁,她的乡亲们被迫流离的时候,她的观点发生变化。当她再次走进城中村的时候,她甚至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慨。
  每次采访中,梁鸿都会问被采访对象一个问题:“你以后会回到梁庄吗?”
  回答各异。但她发现,即使是置身在一个狭小、肮脏、昏暗、潮湿的小屋中,对方也会告诉她,暂时不考虑回去。而在梁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大房子,只不过,平日里总上着锁。
  其实,他们不回去的答案,梁鸿早在《中国在梁庄》中已经给出:挣钱生存。
  当然,梁庄也有回来的打工者。但回来的这些人,几乎全是受伤者或病患者。就像小柱一样,身体软下的那一刻,他回到了故乡,甚至都没有和工厂讨说法。
  梁鸿感慨地引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故乡之歌》中的一句诗:“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我们将长眠在她那苦涩的泥土之中。”
  而她的故乡,现在一片萧瑟。一群老人和小孩,“守着发臭的坑塘,遍地的垃圾,过着毫无生机的生活”。
  这不是梁鸿记忆中的故乡,也不是她向往的乡村。她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花草遍地、群鸭游弋、河水清澈、道路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去年的台湾之行,梁鸿对乡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台湾的桃米村,早先因镇里的垃圾掩埋场设在此处,居民们自嘲为“垃圾里”。尽管此地是通往日月潭的必经之地,可观光经济从未辐射到这里。和梁庄一样,在现代工业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下,一批批青壮年离开村庄。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桃米村获得了新生。一个基金会来到这里,致力社区营造工作。10多年的重建,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再现,变成集观光、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建筑群。
  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桃米村里一片生机——就像梁鸿向往的乡村一样。
  来源:2013年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将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创新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
摘 要:机械是人类生产的基础,其不仅是物质基础,也是科技基础。机械的精密程度越高,生产效率才会越高,所以要对提升加工精度加以重视。而机械加工的整体水平会影响到精度,并最终影响整个机械產品的性能。机械的精度一般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工艺几何误差、热变形、受力变形等。努力去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是对机械加工工艺的探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分析了一些机械加工工艺对于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并
近日,一则“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的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和舆论热议,媒体解读称“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农民城镇化路径”,学者提出放开落户限制须改革配套制度,专家建言农民“落户”可先保留土地权益,民众期待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近日,一则“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务院关于城镇
摘 要:在当代,高校学生大都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行业知识,因而高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深受互联网影响,因而,这样的情况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思维具有的开放性、参与性和颠覆性创新特点,和以人为本、具有交互性和时代性原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价值观是一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教育方法,提高高校实施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的课题。 
研究在非高斯噪声下的Lasso的高维统计分析,给出了在误差噪声满足二阶矩有限条件下,Lasso方法的高维界估计,推广了现有的关于Lasso的主要理论结果.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及
当双稳光学系统中包含有一个微弱的周期性信号 ,且系统中乘性噪声是色噪声 ,加性噪声是白噪声 ,而且两种噪声之间的耦合为色噪声并具有不同的噪声相关时间τ1和τ2 时 ,我们
简单回顾了Einstein 1905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与de Broglie 1923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验证过程,指出了这两种波粒二象性
在深化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团员意识的培养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以H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及查阅资料等途径调查该校大学生的团员意识。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结果,
在金秋炽烈阳光的照耀下,根根成熟的芦苇秆一色金黄。芦苇秆中空外直,韧得很。这样的芦苇秆是折不断的。即使将其弄扁,芦苇秆被分裂为数瓣,你反复回折,也不能将其断开。如果不小心用力过猛,裂开的芦苇秆中的一瓣则会如同利刃一样将你的手指割出口子来,但你仍然不能将其折断。  所以,韧性的芦苇秆最适宜做编织的材料。编席子铺炕,耐磨耐热,不轻易坏。铺的时间长了,芦苇秆皮亮亮的滑滑的,舒服得很呢!编成苇篓,有形无状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