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思考与展望

来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中提出要将能耗双控过渡到碳排放双控,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有研究大多关注目标制定、碳排放分配的方法学,或以制度体系设计为对象进行分析,缺乏对分解模式、不同责任主体协同、责任主体与排放源匹配等制度关键问题的讨论。文中从制度实施角度着眼,梳理国内外控制碳排放的相关制度实践,提出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分解→出台政策→实施行动→评估调整”全流程管理和要素,并提出各个环节的具体建议:(1)目标分解采用“区域和行业分解相结合”的模式,将发电等纳入碳市场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按行业分解和管控,其他排放源(包括一般排放企业、建筑、交通等)按区域分解和管控;(2)政策工具要匹配责任主体的管理模式和排放源的减排重点,发挥不同责任主体间的协同作用,避免重复管理;(3)要建设相应的数据核算和支撑体系,并形成评估反馈和调整机制。
其他文献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当前我国的中职旅游专业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如旅游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应用、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等。文中对于当前国内的中职旅游专业校本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其间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目的](1)研制出适合中国的慢性病PRO测定量表体系之炎症性肠病量表,以构建完整的慢性消化系统体系式量表。(2)采用CTT、GT、IRT三种方法对PROISCD-IBD(V2.0)量表特异模块进行考评,并对共性模块进一步考评和完善,探索PRO量表开发模式和量表考评方法。[方法]以第一版慢性病患者报告结局测定量表体系PROISCD(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Instrume
报纸
[目的/意义] Web 3.0、社会5.0以及元宇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兴研究热点,对三者的全面梳理和比较,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过程/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采集了936篇文献,采用科学计量与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对三个方向的研究主题及知识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 Web 3.0、社会5.0与元宇宙在近两年都呈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中元宇宙和社会5
<正>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包括思维模式、知识水平、独立性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究。一、基于幼小衔接视角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原则1.目标意识幼儿是一切学习和游戏活动的
期刊
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煤储层水的演化过程及其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运移规律对煤层气的富集和产能有重要影响。文章阐明了煤储层水的组成、性质、来源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分析了煤储层水运移过程中压降漏斗的扩展规律和井间干扰机理,探讨了煤储层水运移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储层伤害,并根据煤储层水的演化过程及其在煤层气开发中的运移规律,对煤层气开发提出几点建议。研究总结表明:(1)煤储层水来源于原始沉积
<正>2005年3月间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年度健康检查时,抽取了6所学校24个班的1579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对其进行了营养知识及食品卫生知识测试,经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知及格率是比较低仅仅59.80%,相当部分学生都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仅凭喜好来选择食物,容易挑食和偏食,误认为“少吃多餐”就是多吃零食,课间加餐就是不要吃早饭,合理膳食就是不吃荤、想吃就吃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只要好看就好
会议
城市广场在城市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师通常会在设计中布置亲水空间来丰富广场元素,而设计意图和实际使用情况之间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重庆三峡广场亲水空间使用后评价进行调研和相关信息反馈收集工作,从使用者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出发,通过在现场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的方式,研究市民对三峡广场亲水空间的使用需求,归纳总结出三峡广场亲水空间使用后评价,为创造市民更加满意的广场亲水空间环境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苏绣艺术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从中国苏绣艺术的自身背景入手,对刺绣的基本内涵、分类情况、表征特点和价值意义进行详细介绍,从而探究中国苏绣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背景。同时,基于中国苏绣艺术在服装设计的应用原则和应用体现,进一步探讨中国苏绣艺术的应用影响。最后,落脚于中国苏绣艺术在服装设计的多元化创新应用上,让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以新的面貌进入大家的视野,探索传统刺绣与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