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老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以此促进数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脑 动口 动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主题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老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应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呢?
一、教师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
现在的学生富于想象,且易于激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联想,唤起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思考。同时要利用新教材优势,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逐步掌握思考方法。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新颖想法和独到见解,要形成一种学生敢想敢说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如:在六年级数学课堂学习“圆的面积”时,通过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变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图形。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边操作一边思考,把旧知识与新问题联系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思维能力。再如,教“三角形的分类”时,用信封把三角形装起来,只露出来一个角,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引导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最有可能和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为什么?然后再验证。又如,在教学完“9的分与合”后让同桌右边的学生想一种方法,左边的学生猜,这种“猜”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还有,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又如学习乘法的意义时,当出现:4+4+4=12,5+5+5+5=20,6+6=12后,不提这样的问题: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什么?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而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创新的思考方法。
二、教师多创造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的理解上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数学课堂教学要通过把看到的、想到的用口语表达出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以此掌握所学对象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所以说课堂上要充分让学生“动”口表达。自信地“说”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多提供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要会说,就必须会听、会看、会想,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课堂上抓住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所以,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尽量不要用老师的嘴代替学生的嘴,给学生充分“讲话”的自由,一节数学课至少要留十分钟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展示自己。比如在低段数学教学“十几减几”时,让学生借助小棒来研究算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每个人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最后交流思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教师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
动手操作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习。例如在教“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教师提供学生动手体验的情境,调动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被添加的容器,而是一个可点燃的火把。从搭配上衣和下装开始,是这节课的第一次操作。再如,“教学图形认识”时,再如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我请学生拿出若干张正方形纸,实际动手剪一剪,经过自己的尝试,学生都能很快想出三种剪法:1.横着剪;2.竖着剪;3.斜着剪。这时,教师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尝试剪一剪,结果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教师就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学生由课堂上的旁观者真正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尤其是那些本身对数学缺乏兴趣,被形容为“学困生”的同学,在经历了自身的动手操作后,将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为“有趣”,将“落后”变为“跟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让学生实践的素材,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感到亲切、自然,进而把学习变为自己的需要。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事实证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增长解题的技能,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也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脑 动口 动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主题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老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应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呢?
一、教师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
现在的学生富于想象,且易于激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联想,唤起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思考。同时要利用新教材优势,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逐步掌握思考方法。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新颖想法和独到见解,要形成一种学生敢想敢说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如:在六年级数学课堂学习“圆的面积”时,通过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变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图形。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边操作一边思考,把旧知识与新问题联系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思维能力。再如,教“三角形的分类”时,用信封把三角形装起来,只露出来一个角,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引导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最有可能和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为什么?然后再验证。又如,在教学完“9的分与合”后让同桌右边的学生想一种方法,左边的学生猜,这种“猜”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还有,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又如学习乘法的意义时,当出现:4+4+4=12,5+5+5+5=20,6+6=12后,不提这样的问题: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什么?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而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创新的思考方法。
二、教师多创造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的理解上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数学课堂教学要通过把看到的、想到的用口语表达出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以此掌握所学对象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所以说课堂上要充分让学生“动”口表达。自信地“说”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多提供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要会说,就必须会听、会看、会想,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课堂上抓住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所以,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尽量不要用老师的嘴代替学生的嘴,给学生充分“讲话”的自由,一节数学课至少要留十分钟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展示自己。比如在低段数学教学“十几减几”时,让学生借助小棒来研究算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每个人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最后交流思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教师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
动手操作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习。例如在教“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教师提供学生动手体验的情境,调动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被添加的容器,而是一个可点燃的火把。从搭配上衣和下装开始,是这节课的第一次操作。再如,“教学图形认识”时,再如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我请学生拿出若干张正方形纸,实际动手剪一剪,经过自己的尝试,学生都能很快想出三种剪法:1.横着剪;2.竖着剪;3.斜着剪。这时,教师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尝试剪一剪,结果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教师就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学生由课堂上的旁观者真正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尤其是那些本身对数学缺乏兴趣,被形容为“学困生”的同学,在经历了自身的动手操作后,将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为“有趣”,将“落后”变为“跟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让学生实践的素材,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感到亲切、自然,进而把学习变为自己的需要。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事实证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增长解题的技能,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也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