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后,给中国传媒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挑战也是巨大的。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有55万,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又熟悉国内市场规律的人才很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一次传媒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媒体面临人才挑战。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
赵启正表示,中国的传媒业与世界同行相比,在资本实力,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及人才素质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路透社1998年的收入相当于325亿人民币,是中国所有报纸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总额270亿元的1.2倍。中国8800多种期刊中,每期发行量在10万册以上的仅有500多种,与国外《财富周刊》、《读者文摘》等媒体动辄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发行量相比,显然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其瓶颈之一,是中国优秀的新闻人才还是月明星稀。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传媒人才不是新闻记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这一观点。他说:“记者必须通过艰苦的深入采访调研获得新闻,并在真实、公正和平衡原则的指导下做出价值判断和新闻选择。而在传媒人才看来,新闻是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新闻是满足受众的兴趣和广告商利益的内容。”
李希光认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编辑和记者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胆识。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别人想不到的新闻线索和新闻故事;在新闻热点报道中,选择别人想不到的采访对象;在新闻热点报道中,发现与众不同的报道视角;新闻热点报道中,使用别人没有用过的语言报道新闻事件,但这并非哗众取宠、无事生非,而是在遵循新闻学原理和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的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是优秀新闻人才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作为记者,并不是可以自主任意报道在采访中所听到的任何东西,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媒体的编辑和记者作为公共信息出口的守门员和把关人,比其他职业的人对社会有更大的责任。
新闻人才需具备多方面才能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贝蒂迈斯格曾说过,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只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
未来理想中的媒体记者,应该是能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采访、写作、报道。报道新闻事件。能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影像、声音进行处理,适宜用什么就用什么。他们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最恰当的网络工具查询和阅读网上资源,在网上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在世界范围内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等。他们需要装备上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终端组成的数字移动采编设备,由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站和互联网联接装置组成的具有多媒体通信功能的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附属设备。他们的采访活动不受时间、地点和恶劣条件的影响,随时和编辑部保持联系,而且一身数任。能在现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集新闻,调阅大量背景资料,用来验证、过滤信息的真伪,从而保证新闻采编任务的迅速、圆满完成。
这种国际新闻人才需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流利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一流的新闻媒体、外交部门、媒体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体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中国的传媒界,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现代管理的人才储备。
高校纷纷成立新闻院系
媒体在中国变成了“朝阳产业”,培养新闻人才的院系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高等院校。
中国两所名头最响的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于2002年4月和2001年5月成立了新闻学院。清华新闻学院请到《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宣出任院长,北大新闻学院则聘《人民日报》前社长邵华泽为教授。这两个年轻的新闻学院和老牌的人民入学新闻学院已隐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所学院之间争夺师资和生源的较量也在暗中展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则简白地表示,北大新闻学院将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却不把国内的同行看成竞争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新闻学院,我们要培养既能够胜任国内媒体,又能够胜任西方主流媒体工作的学生。”
李希光认为,中国急需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媒人才。中国的新闻学院应该学习国外最好的新闻学院的办学方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像《纽约时报》这种西方主流媒体在聘任记者编辑的时候,也会想到我们的毕业生。”
责编:沈哓宁 潘天翠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
赵启正表示,中国的传媒业与世界同行相比,在资本实力,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及人才素质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路透社1998年的收入相当于325亿人民币,是中国所有报纸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总额270亿元的1.2倍。中国8800多种期刊中,每期发行量在10万册以上的仅有500多种,与国外《财富周刊》、《读者文摘》等媒体动辄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发行量相比,显然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其瓶颈之一,是中国优秀的新闻人才还是月明星稀。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传媒人才不是新闻记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这一观点。他说:“记者必须通过艰苦的深入采访调研获得新闻,并在真实、公正和平衡原则的指导下做出价值判断和新闻选择。而在传媒人才看来,新闻是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新闻是满足受众的兴趣和广告商利益的内容。”
李希光认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编辑和记者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胆识。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别人想不到的新闻线索和新闻故事;在新闻热点报道中,选择别人想不到的采访对象;在新闻热点报道中,发现与众不同的报道视角;新闻热点报道中,使用别人没有用过的语言报道新闻事件,但这并非哗众取宠、无事生非,而是在遵循新闻学原理和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的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是优秀新闻人才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作为记者,并不是可以自主任意报道在采访中所听到的任何东西,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媒体的编辑和记者作为公共信息出口的守门员和把关人,比其他职业的人对社会有更大的责任。
新闻人才需具备多方面才能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贝蒂迈斯格曾说过,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只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
未来理想中的媒体记者,应该是能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采访、写作、报道。报道新闻事件。能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影像、声音进行处理,适宜用什么就用什么。他们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最恰当的网络工具查询和阅读网上资源,在网上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在世界范围内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等。他们需要装备上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终端组成的数字移动采编设备,由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站和互联网联接装置组成的具有多媒体通信功能的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附属设备。他们的采访活动不受时间、地点和恶劣条件的影响,随时和编辑部保持联系,而且一身数任。能在现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集新闻,调阅大量背景资料,用来验证、过滤信息的真伪,从而保证新闻采编任务的迅速、圆满完成。
这种国际新闻人才需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流利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一流的新闻媒体、外交部门、媒体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体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中国的传媒界,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现代管理的人才储备。
高校纷纷成立新闻院系
媒体在中国变成了“朝阳产业”,培养新闻人才的院系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高等院校。
中国两所名头最响的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于2002年4月和2001年5月成立了新闻学院。清华新闻学院请到《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宣出任院长,北大新闻学院则聘《人民日报》前社长邵华泽为教授。这两个年轻的新闻学院和老牌的人民入学新闻学院已隐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所学院之间争夺师资和生源的较量也在暗中展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则简白地表示,北大新闻学院将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却不把国内的同行看成竞争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新闻学院,我们要培养既能够胜任国内媒体,又能够胜任西方主流媒体工作的学生。”
李希光认为,中国急需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媒人才。中国的新闻学院应该学习国外最好的新闻学院的办学方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像《纽约时报》这种西方主流媒体在聘任记者编辑的时候,也会想到我们的毕业生。”
责编:沈哓宁 潘天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