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清:普洱奇香“诚”满杯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419444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生绿蕊,王侯溢甘津,
  白云绕杯皿,水色泛玉莹,
  清饮满口香,赞言一身轻。
   —— 题赠白水清先生
  
  绿茶,可以收藏春天吗?当然。瓜果菜蔬因时而异,绿茶却可以四季常饮,沏上一杯便是满目春色;什么茶可以珍藏人生和历史呢?普洱。不信,品上一杯百年藏品,苦涩的晚清历史便如记忆般被唤醒,转瞬间,化为革命胜利后的甘甜,历史走近了现代。因此,在琳琅满目的茶品中,普洱是惟一可以记录历史,反映人生的载体。为什么呢?它愈陈愈香,就像白酒,年代愈久愈名贵,但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
  “酒,使人麻痹;茶,使人清醒。”白水清先生解答道。话毕,他递给笔者一杯普洱茶,“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普洱,要像吃麺一样用吸的方法,含在口腔里才能品出滋味。”他笑着说,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接过茶杯,一股奇香轻轻地溜进笔者的嗅觉,望着诚意满杯的普洱,再看看眼前的白水清先生,难以相信他就是享誉华人社会的“普洱茶王”,从他身上找不到王者的霸气,惟有平易近人的和气。当他娓娓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让人由衷地感叹:真正的王者,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真诚的。就像杯中的普洱,虽然颜色与其它的茶不同,但口感仍旧是茶味甘醇。同出一理,人的身份会发生变化,但真诚的本性无法改变。
  
  苦尽甘来搏香江
  
  人生际遇,如同饮普洱,第一口总是苦涩的,而后便是甘甜。1982年,白水清先生随父兄申请移居香港,他一开始的际遇如同饮普洱的第一口。因为出生于福建安溪,当时十几岁的他对广东话一窍不通;因为“文革”的阻扰,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在香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犹如登天;因为他和父兄随身只带了一百来块人民币,想做生意无疑是天方夜谭。怎么办呢?只能打工,打一天只挣三十七块的工。但是与一般打工者不一样,他在打工之余还涉足商品贸易,积累资本以图展翅之时。“当时我的理想不是来香港打工,如果打工,在哪里都可以。我要在香港闯出自己的天地!”白水清先生回忆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
  那几年的日子虽然很苦,但是白水清先生坚持了下来。这个过程就如同品尝普洱的第一口,要慢慢品味苦涩,方能尝到其中的甘甜。1983年就成立泉盛贸易有限公司的他,先后做过中药材、玉石生意,但屡次全力付出屡尝苦果,换作别人可能早已气馁,而他却没有,从失败中摸索到了市场贸易的规则,并尝到做茶生意的甜头。那时,他经常回到“铁观音之都”美誉的家乡安溪搜集铁观音到香港,开始做茶生意,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积累了做茶的知识。
  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经济开始复苏,白水清先生抓住时机,大举进军茶叶市场,在经营家乡乌龙茶、铁观音的同时,他兼营国内各种名茶,在香港茶叶市场占有了重要地位。事业的火红,不仅没让他喜悦,反而为他增添了一丝烦恼。“那时香港有一些经营铁观音的茶行,常以次充好,拿乌龙茶冒充铁观音。铁观音价高利薄,而乌龙茶恰恰相反,不法商贩这样做不仅会毁掉商家信誉,还会产生一种社会误导。同时,我发觉来店里买茶的客人很多都不懂茶,一个不懂茶的人,称不上是真正的消费者。”白水清先生说出了当时烦恼的根源。正是看到很多人对茶及其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他开始联合几个福建乡亲一起推广茶文化,把知识通过飘逸的普洱茶香传播至世界。
  
  普洱茶香飘世界
  
  白水清先生精通茶业,这也是他占有香港普洱茶市场半壁江山的缘故。这方面的丰富知识,完全是由他从实践中而得的。二十多年来,他经常造访茶山,参观茶厂,跟着一些老师傅后面学习品茶定级。他很反感一些人不求甚解,就敢冒充专家,对此他批评道:“茶文化是一门深奥的知识,需要脚踏实地地学,才能领悟精髓。不像有些人看了几本书,就敢在媒体上说茶危害人体健康,造成有机钙的大量流失。事实不是这样,茶清除的是血液里多余的钙,这种钙多了会沉积在肾里,这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普洱不仅能清除血液垃圾,譬如血脂、垃圾钙等,还能有效中和胃酸,清理肠道,可以与中药相媲美,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然而,对普洱茶了如指掌的白水清先生,并没有把推广普洱的第一站放在香港,而是选择了台湾。“当时香港普洱市场相对疲软,所以我和几个朋友商量,在台湾宣传和推广普洱茶。”他解释道。没想到,这种推广策略竟然达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墙外花香穿过墙”的喜人效果。先是台湾普洱市场火了,风靡整个东南亚,然后这股风又吹到了珠三角,吹过了香江,回到了香港。这种大迂回推广策略,完全符合《孙子兵法•军争》中“以迂为直”的军事思想。
  在香港建立自己的普洱茶根据地之后,白水清先生开始进一步推广普洱文化。他不仅受到香港的一些大学邀请讲课,而且远赴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开设茶文化讲座,同时,他还经常前往江浙和北京宣传茶文化。
  2002年10月20日,白水清先生与香港茶业同仁共同发起并成立了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荣任副会长一职。据他介绍,该协会旨是“弘扬世界茶文化、茶道、茶艺,促进发展世界茶文化学术交流,让茶文化传播全世界”,每年都会对茶文化及其产地进行推介。2005年,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邀请来自法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茶文化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集昆明,在昆明进行了“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两周年庆”。此次选址昆明,就是为了借助协会的影响力来推广云南的普洱茶及云南深厚的茶文化,对云南省的普洱茶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这里面,白水清先生及其同仁们功不可没。
  在推广普洱文化的同时,白水清先生还加大对普洱产地的投资力度,以保证出品的优质和纯正。他认为,“将来市场是靠质量取胜的,有了品牌,没有质量也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每次去云南地区考察,他对茶厂提出的要求就是抓质量。这既是对客户的诚信,也是茶文化推广的保障。试想,一个脚踏实地、诚意满怀的人,岂能不让人信任呢?随着他在世界上推广中国茶文化的声名远播,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所作出的贡献,他当选为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更被华人社会誉为香港的“普洱茶王”。
  对“茶王”的美誉,白水清先生连说“不敢当”。在他的眼里,茶是一座桥梁,联接着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是宣扬和平、构建和谐的法宝。“茶杯一端便是好朋友。”他如是说。中国茶文化融入世界已是大势所趋,因为中国是世界的朋友,中国茶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开始,便饮誉世界。白水清先生真诚地希望,通过对茶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世界终究了解中国,正如很多人都已成为他的茶友。
  
  举杯邀友乐和谐
  
  上至名流显贵,下至平民白丁,白水清先生的茶友遍及海内外,他俨然就是茶业明星,“白先勇、余秋雨等作家都是我的茶友,宋丹丹、崔永元等电视名人也是同道中人,余秋雨、崔永元曾到我这里饮过茶。”说到明星友人,白水清先生有些自豪,是一种真诚的情感流露。于他而言,相逢便是缘,无论名人也好,还是凡人也罢,能够与之结识,他定会拿出好茶让访客品一品。
  “茶中有深味,壶中天地长。”白水清先生常引用这句话,表达对茶的喜爱,解读对茶道的感悟。他常说:“饮茶,饮的是心静。只有在静谧的环境,烧一壶好水,放入适度的茶叶,然后与朋友边品边畅谈,是人生一大快事。”这种安逸的场景是酒友无法体会的,因为大凡喝酒的人浮躁,越是吵闹的环境越能助长酒兴,酒醉者常惹事生非,岂能比得上饮茶的宁静致远?看来,“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古语,如果改成“茶遇知音万盏香”,估计世上会清静很多,也更加和谐了。
  “可以通过喝茶结识很多人,和不同阶层的人找到共同话题,也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白水清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喝茶需戒躁,在中国古代茶道文化里,通往茶艺馆会有一段鹅卵石小路,以练就不惧高低不平的沉稳,另外,茶艺师会不闻不问地让你等半个小时,等茶水制好后,才让你进去,这考验的是人的耐心。如今中国茶道已没有了这个环节,但日本人仍然借鉴和沿用。”
  白水清先生所讲述的,不正是隐喻人生吗?坎坷的小路,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人生路,没有谁能够平步青云;等待品茶的时间,如同在积蓄力量、调整心态,以便机会一出现,及时把握——如愿以偿地一品香茗。而这整个的过程,需要一种和谐的人生境界,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得过且过。
  与白水清先生品茶聊天的过程中,类似的譬喻还很多,无法一一赘述。除了能够感悟人生之外,还能学到很多的基本知识,例如泡普洱茶,水温应控制在一百摄氏度,茶与水的比例最好是一比十八。“深呼吸三下,若是有酸的果味,则是年份浅;如果是药香味,若樟若檀香,那是老茶。”这是他的茶香鉴定法。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白氏冲泡法”还被录制成了节目,他对茶文化的研究事迹亦被中央电视台二套、八套、十套所记录,甚至中央十套想通过他的普洱藏品拍一部中国普洱茶史。
  但是,无论怎样宣传,白水清先生那“一看二闻便知七八成”的鉴定普洱茶的绝技,鲜有人能学得到。因为这是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想一蹴而就地掌握,根本不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和谐心境别人无法复制,他那份带有茶香的澹泊更是无人能够做到。
  
  付诸社会尽己能
  
  和谐心境衍生澹泊心态,而澹泊促成奉献。自从事业稳定之后,清静澹泊的白水清先生,希望尽己所能为家乡多做贡献。他不仅向世界推介家乡的铁观音,还不忘回馈社会,脚踏实地地报效家乡。近年来,他先后捐出近百万元为家乡安溪美卿村建设有线电视网络、铺建乡村水泥路、改建龙门医院、兴建安溪养正小学等。鉴于他对家乡的突出贡献,2003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银质奖章。
  2007年6月,听闻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震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损失,受灾群众达102万人。白水清先生忧心如焚,当即决定捐资100万港元予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用以援助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在香港中联办举行支票的捐赠仪式上,中联办黎桂康副主任高度赞扬了他的爱国爱港情怀,并称:白水清会长事业有成,并把个人的事业与国家、民族大业结合在一起,其爱国爱港情怀令人敬佩。
  提及这件善事,白水清先生平静地说:“我对云南很有感情,看到那次地震有那么多人受苦,就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回馈当地的乡亲。”道家常言:“上善若水。”而他的名字中亦含有“水清”二字,但并不是按辈分所取,“如果按辈分取名,我应当叫‘植诚’,父亲给取名‘水清’,大概是想让我清清白白做人吧。”他的话诠释了“人如其名”的含义,而他做的善事,将他的名字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就是“上善若水”。
  
  后记
  白水清先生有个比喻,至今回响于笔者的耳际,那就是“喝到一泡好茶如同初恋般的感觉”。他解释道:“如果在一个地方,喝一泡好茶,当你再次尝到这种茶的时候就会油然地想起那个地方,难道不像初恋吗?”
  诚然如斯。记录白水清先生的故事亦如喝普洱,起初是辛苦的打拚,然后是甘甜的收获,这些都仿佛历历在目,但是却无法触摸到那股芬芳,正如他“以诚待人”的可贵品质,无法用口号式文字表达,只能在一句句话,一件件事中去细细体会,就像饮普洱的过程中,芬芳满载杯中,品的过程中才能感觉到。
  品读白水清先生的故事也要如此,静静地读完整个故事,喝完杯中的普洱茶,你会发现“诚”满胸怀了,芬芳也已沁入心脾。这时,很多人也许会说: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以诚待人的长者,他不是商人,而是茶文化的使者,是真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智者。
  
  【人物简介】
  白水清先生,1955年出生于福建安溪,1982年移居香港。先后创立泉盛贸易公司白水清茶叶有限公司。现任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台湾台北福建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安溪同乡会副会长。2005年当选“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更被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赞誉为“普洱茶王”。
其他文献
城市,需要合理规划,总体统筹,才能最大发挥城市功能;同样,人生亦需正确的规划,何为人生的目标,何为人生的主线,何为人生的归依,都需要兼顾,方能使人生愈行愈深远,个体价值得以彰显。香港资深城市规划师、香港测量师学会规划及发展组主席曾正麟先生作出了表率,他以奉献为目标,以服务为主线,以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为归依,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最合理的规划。    勤勉执业路 奋斗出蓝图    作为曾正麟建筑师规划楼集团
期刊
李白有诗云: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在诗中,诗仙李白用那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清澈的水,淡淡的蓝,营造出了一片澄净的天空,让人流连忘返。  若干年后的今天,置身于环卫事业的吕城银先生,却用自己的双手,为人们托起一片澄净的天空——干净整洁的小区街道,透着清新空气的楼宇,洁净的楼道,暖洋洋的阳光撒在楼宇干净的玻璃幕墙上,继而折射在茵茵的绿草地上,架起一道七彩的虹……  每个人心中
期刊
2009年12月8日下午, 澳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家国情怀——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国画大家特邀展”假旅游塔二楼展览厅揭幕。当时,书画名家云集,作品琳琅满目,展览气氛热烈,场面极为欢愉。  与庆典活动相联系的是欧耀南先生。在澳门艺术界举办的活动中,几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上述特邀展上常能见到他在现场忙前忙后的情景。作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他一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期刊
社区服务看似微小,却联系着你我他,温暖着社区每一个人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社区服务实在又是一篇大文章。作为油尖旺社团联会主席,梁照诚先生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兢兢业业,努力写好社区服务这篇大文章。  梁照诚先生曾是印刷厂的老板,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如今,为了服务社群,推进社区建设和谐进步,他却甘愿为社区做一些看起来“琐碎”的事情。实际上,在他心中,居民事情无小事,只要是事关社群,梁照诚先生都是事无
期刊
许植焜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家庭医学专科医生,从选择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起,他便时刻将父母“医德甚于医术”的教诲铭记于心,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医学水平,自强不息。给更多的人带去健康,是他从医路上永恒不变的追求。    君子当自强不息    许植焜先生与医学的结缘,深受他父母的影响。他的父亲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系,母亲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医生,在父母的熏陶下,许植焜小时候便知
期刊
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年历史的企业的董事总经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思路,她一贯坚持不求暴利,踏踏实实稳步发展,并将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视利润为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她将管理公司当做家庭一样经营,努力使每个员工都能产生归属感,整个工作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作为一个职业女性,他以经营家庭美满,教育子女成材为幸福的第一标准,而将事业作为第二标准。  她便是香港佳盈电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湖北省政协委员侯怀娜女士
期刊
2009年,对于所有中华儿女而言,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岁,继北京奥运会,六十国庆大典再现中国人的力量;对于香港,亦是一个新纪元,东亚运动会的圣火在香江燃烧九天后,顺利落幕。在盛宴还未到来之前,香港基层妇女联会发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国庆》的特别会刊,藉以向祖国献礼,为运动会欢呼。  无疑,该会的主席庄洁嫦女士是一位重要的奉献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投身服务事业,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服务经历。
期刊
以品牌管理着称的衍生行,在其专业化的品牌管理道路上,理念逐渐明晰——从“花世界”到“云南白药”,再到自己研发的中药颗粒冲剂“开奶茶”,不仅意味着衍生行所管理的品牌多元化,兼顾了不同阶层、不同人士的需要,也意味着衍生行未来发展的目标是进军中药领域。  衍生行董事总经理彭少衍先生一直秉承“做好自己、做出惊喜”的人生信条和理念,而其倾尽心血打造的品牌管理王国,也正承载着他的责任与梦想。    创建衍生行
期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业经受社会大环境的种种影响,备受打击。踏足旅游业三十载的卫国良先生,却一路稳健地带领他所创办的民联旅游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业界中享有良好口碑。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客人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并精心策划旅游路线,因此民联旅游一直深受顾客好评。经香港旅游业协会推荐,国家旅游局将其列为香港地区接待“内地居民港澳游团队”的旅行社之一。在搭建两地旅游交流桥梁上,
期刊
茶、可乐、咖啡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在中国,茶,源远流长,饮茶之气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文化;可乐,风靡中国,已然一种时尚;而咖啡,正方兴未艾,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无疑,当下中国潜藏着这方面的巨大商机。慧眼识机的罗盛宗先生,早已经觉察到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于几年前便开始着手发掘这一商机。  名为“莲花”的咖啡,正在他及其团队的努力下,逐步占据中国市场。一心想将“物美价廉,美味可口”的咖啡推介到寻常百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