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滇旅:一次浪漫的约会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内含茶多酚、生物碱、蛋白质、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提神醒脑、利尿强心、清热降火、降低血压等特点。我国是茶的故乡,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生活习俗形成的特殊饮茶方法,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白族“三道茶”。头道“苦茶”,先苦后甘,使人神清气爽;二道“甜茶”清香甘甜;三道回味茶,喝了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也已发展到一个极富内涵的茶文化的高度。三道茶寓意着人生即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爱生活的朋友们,今次我们将带您到云南走一遭。
  “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接待客人的一种习俗。据说,只要你走进了白族人的家门,就是当然的客人,主人会马上架火煨茶,以一种特有的很讲究很尊敬的姿势,依次为你递去三道不同口味的茶。因为我是在碧波千倾的洱海上乘坐着大型游船,一边观赏白族青年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一边品尝“三道茶”的,所以不是最正宗的喝法。即便这样,只要一聊起云南之旅,清晰地浮上心海的也全是“三道茶”的味道。
  
  第一道茶:淡淡的苦
  
  第一道茶称为“苦茶”,由烤茶沏成,晶莹剔透,呈琥珀的颜色,味道是那种无须皱眉的淡淡的苦,苦味从舌尖缓缓滑向肠胃,略带忧郁的感觉便慢慢渗透心底,待你细细品味时,它竟会泛出浅浅的甜来。这感觉很像我们游石林。
  带着重温阿诗玛的美丽传说和观赏石林胜景的种种憧憬,沿着最佳路线在造型各异的“天造奇观”、“南天砥柱”、“千钧一发”、“极狭通人”、“双鸟渡食”、“象踞石台”、“刀山火海”、“玉树琼林”中忽儿上忽儿下地穿梭攀援。然而,每到一处,都会生出一种“人比石头多”的感叹,每一张照片洗出来几乎都是与众多游客的“合影”。真是应了一句话:人怕出名,风景也怕出名。“人一出名就不再属于自己,慕名者络绎来访,使他失去宁静的心境以及和二三知友相对而坐的情趣;风景一出名,也就沦入凡尘,游人云集,使它失去了宁静的环境以及被真正的知音赏玩的欣慰”(周国平语)。
  最难堪的是,好不容易到了石林中最具魅力的“阿诗玛”景点,却像走进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自由市场。你还没来得及站稳,就会有热情的阿妈把许多人穿过的依旧鲜艳的“阿诗玛”服饰往你身上披,嘴里还会叨叨,小姐穿上好看啦,大姐照张像留影啦。接着就有人问“多少钱”?“不贵不贵,十块钱!”“便宜点,五块钱吧!”然后就是一轮更深入地讨价还价……此时此刻,我像喝了一大口“苦茶”,心情也如同被阴云覆盖了一般。连连躲闪,连连谢绝,我一直退缩到远离景点的一块巨石下才透过气来。
  虽然我可以理解现在是市场经济,旅游业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商业性质,阿妈们也要生存发展。可是,人们不远万里离家旅行,图的不就是和大自然套个亲近吗?阿诗玛,我只是想静静地看看你,为什么就这样难?!说来也怪,即使从人们照相的最佳位置看过去,已经变成石头的“阿诗玛”也没有面对着游客,而是扭过脸去凝视着远方,据说那是阿黑哥骑着骏马跑过来的方向。我暗自思忖,幸好阿诗玛没有转过头来,否则眼下的情景一定会让她黯然神伤。
  
  第二道茶:香醇的甜
  
  第二道茶被称为“甜茶”,是将切成薄片的核桃仁和红糖沏入开水,味道香醇甜美,大口喝下去沁人心脾,一种很舒适很温暖的感觉会很快弥漫你的整个身心。在丽江古城的游览中就可以轻松地捕捉到这种感觉。
  一位到过丽江的作家断言,无论你是深圳香港快步行走的公务员,还是东京街头匆匆的生意人,到了丽江,你的脚步自然会慢下来,你的面部肌肉会松弛,你的心跳血压也会异于在都市的标准。我在丽江古城粗粗地走了一遍,感觉最深的也是这里自然而淳朴的民风,俨然是与喧嚣的大城市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
  当你的双脚踏在每日用西河水冲刷过的略有凸凹感的五花石和青石板上,就会与大城市粘稠的柏油路、冰冷的水泥地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当你的目光掠过临街的木板房、青色瓦和斑驳的石桥,就会和大城市刺眼的玻璃光以及冷冰冰的瓷砖形成鲜明的对照;当你的视线停留在土墙、挂饰、书摊和艺人们木刻刀中的象形东巴文和东巴画上,就会与大城市随处可见的搔首弄姿的美女封面和广告什么的形成明显的抗衡,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五花石采自丽江坝周边的深山,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人踏马踩,风吹雨打,不仅没有毁损风化,而且更加光滑亮洁,已成为古城的一绝;而那些“穿斗式”的木房虽多次经历大地震的洗礼,但“墙倒屋不塌”依然故我;还有那些东巴文字,是现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于是我就想,是否越是天然越是淳朴的东西,越有经久耐看的魅力和结实耐用的价值呢?最近读报还真的得到验证:一位北京大学的数学博士想创设一种在20世纪全球通用的辅助文字,字源74%来自东巴象形文字。他认为表意性的符号比表音性的符号在今天更实用。这也说明,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在现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是专家的结论吓了我一跳:“越是古老的,越是崭新的。”
  丽江古城的“城依水存、水随城在”的特色最接近江南水乡的神韵。清澄的玉泉水顺着北高南低的地势而来,过了双石桥一分为二,形成西河、中河、东河三道支流进入城区。它们缓缓地过街饶巷,进院穿墙,又分成无数条小渠,与城内的潭泉相汇形成水网,密布在全城的各个角落。据说在这张“网”上,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桥梁达354座,分布密度居全国之冠。丽江古城是“桥成网、水成网、路成网;街是景、房是景、全城都是景。”这样的美景自然引来了学者、诗人、作家们的纷纷夸赞。有的说“流水是山和城的魂,是人与自然的魂”;有的说“雪山、绿地、小桥、流水、纳西家”是诗情画意的绝境;有的说“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还有的索性称她为“东方威尼斯”……
  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纳西族人。他们与世无争,安分恬静,就连身上的服装都是暗色调的居多,没有一点张扬之感,和我们这些挂着傻瓜相机到处乱窜的外族人有着特别友好的关系。在一面有着大幅东巴画的墙边,我提出想和一位纳西族的奶奶照张合影,我甚至做好了如果遭拒绝就给她钱的准备。没想到她一丝难色都没有,还很和蔼地对我笑笑,然后任凭我搂着她瘦削的肩头装出“乖乖女”的模样。照完像,她冲我点点头就走了,反倒让我很不自在,好像冤枉了老人家似的。
  因为怡然自得的心境、闲适静谧的生活状态以及古城无污染的环境,这里的纳西人都很长寿。不知是谁竟在一对百岁老人的家门口挂起了“百岁坊”的旗幡,我连忙跑过去请人给我照了一张像,期盼着也能沾点“仙气”。
  
  第三道茶:悠悠的回味
  
  第三道茶有的称为“扇茶”,更多的直呼“回味茶”。茶水里有用牛奶加工的乳制品“乳扇”,并有花椒数粒,蜂蜜半匙。品茶时,最好微闭双眼,静静地回味,那种绞在一起的辣丝丝麻酥酥甜蜜蜜的感受就会在心里悠悠地溶化。朝拜玉龙雪山的情形,就让我们体验到多种滋味混在一起且回味无穷的感觉。
  巍巍玉龙雪山屹立在距丽江古城15千米处。它从北向南纵向排列,由13座山峰组成,积雪终年不化,海拔达到5596米。可不知为什么,至今没有一支探险队或登山运动健将想要征服玉龙雪山,难道他们不想站在这壮观的高峰上排成正三角形一齐亮出胜利的“V”字手势?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正因为玉龙雪山的顶峰没有留下人类踏过的足迹,这里的人们骄傲称它为“处女峰”。
  乘坐大索道登上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伟岸挺拔,气势磅礴,空气澄澈,就是略显氧气稀薄。青色的巨石裸露在高处,围绕着它的是皑皑白雪,连绵起伏的雪峰宛若一条条银色的巨龙静静地俯瞰着大地。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玉龙全身的鳞片闪闪发光;一阵卷着雪花的寒风袭来,玉龙的鳞片会有掀动起来的感觉,好像它要舒展身体升腾飞舞一般。
  由于这里海拔高,就觉得离天很近,仿佛一直沿着人工搭建的木制阶梯走上去,就可以触摸到硕大的宝石蓝的天际。以往从飞机上才能看到的云海,大多是模糊的静态的,而在这里却可以看得真真切切,那一望无际的茫茫云海是动态的,它时而翻卷,时而蒸腾,时而行走,时而变化出各种形态,有时像群狮嬉戏,有时像万马奔腾,而这云海偏偏又在你的脚下,你便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毛主席的一句诗词用在这里最合适:“无限风光在险峰”!
  最艰难的要属登山了,尽管是在人造的木台阶上一步步攀登,但是越往上爬,越觉得气不够用,两腿像灌了铅似地举步维艰。曾经去过西藏的一位老师,虽然年过半百,但是步履轻盈,我又羡慕又惊讶。旅途中几乎无话的她这时淡淡地告诉我,她在西藏曾经上到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在这里基本“没感觉”。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三道茶一道道品来,正可谓“一苦二甜三回味”,这是人生之旅的一种真实写照;而将严肃的人生经验寓于“一叶蕴藏天地香”的茶艺之中,即是大理白族人的智慧创造。这一趟古朴的滇旅所带给我们的,是浪漫,更是温馨!
其他文献
研究混凝土疲劳问题的主要困难之一 ,就是混凝土疲劳损伤的累积速度与不同强度循环荷载的作用次序有关 ,且是非线性的。但通常的一些非线性损伤模型却不能反映荷载作用次序的
2003年9月30日11时,我们的微面包车在经过一番修理保养后,带着3个对西藏情有独衷,岁月已将其划为知天命的人,从拉孜向22道班出发,走向世界屋脊重镇——阿里狮泉河镇。跨越雅
·千岛的故事· 次日无精打彩的太阳躲在云层里,灰蒙蒙的天空低垂着。打点行装上路到Kingston。妻子心疼我抢过方向盘,一口气把车子开到了去千岛的码头边。这段高速公路的车
美国佛蒙特州的蒙特帕利尔是一个小城镇——人口约8000人,然而有700多人每天都要去镇里唯一的图书馆。其中有一大早来上网、读书、看报、上各种辅导课的退休老年居民,也有放
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创制了一款带鳞鲤鱼煎制成菜的鱼肴,深受顾客欢迎。现将制做方法介绍如下:  1.选料:选用河鲤或江鲤,因为池鲤的泥土味太重,故不宜使用。应选用河鲤中的雄性鱼,它线条美,鱼鳞密度紧,不易脱落。应以1,200g左右的鱼为好。  2.初加工:鱼洗净去腮开膛,开膛的位置要选择在鱼的肛门处,刀口不宜太大,2cm~3cm,刀口过大在烹制时容易断裂或掉鳞。  3.码味:码味前用尖刀深入到鱼的腹内
咸鸭蛋黄入肴极为常见,成菜以其独有的风味深受食客的喜爱。 蛋黄蒸桂鱼 原料:鲜活桂鱼1条(约600克),咸蛋黄6个,葱丝、姜丝、红椒丝各10克,姜片、葱节、精盐、胡椒粉、料酒
我是土生土长、土得掉渣的内蒙古土默特旗人。然而,有幸到呼仑贝尔盟的白音查干还是第一次。白音查干位于牙克石市大雁矿区西南70公里处,是蒙古族居住区。它的名称意指一座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 In the era of knowledge-b
这里是客栈,是港口,是家?不同肤色的人爱上这里,选择这里,争先恐后地在这里书写自己的传奇。他们也许是地地道道的老云南,目睹着这块熟土日新月异;他们也许并不属于云南,因
到瑞士之前,许多朋友说:“瑞士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花园般漂亮的城市、花园般多彩的乡村。在瑞士你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是绿草如茵,山青水秀,碧水蓝天,那儿的景色你拿一副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