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是“个性”的时代,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和塑造个性的时代,人的个性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培养人才是教育的主要职能,语文教育在青少年个性教育和青少年的个性塑造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青少年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与归宿。然而,中学语文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学的个性缺失,这已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
一、中学语文教学个性缺失的主要特征
第一,格式化教育。教师缺乏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很少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等,缺乏独创性,使得本该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呆板、重复与低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感受不到语文教学中那些最重要的东西——文化的浸染、精神的陶融和理智的启迪。标准化的评判和单一的追分倾向,使本该活泼爱动的青少年变得刻板单调,学生的个性自由逐步丧失。语文教育丧失了最为根本的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价值意蕴。可见,提高语文教材分析研究能力,打破语文教学的“程式化”,消除教材、教参的崇拜意识,是当今语文教育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学生个性展示受到很大的局限。课堂上教师占据讲台,大包大揽,滔滔不绝进行语法分析、逻辑推演,而忽视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这种僵死的模式不仅背离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更违背了“教育必须关注人”这一基本原则。这样的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程式化,更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
第三,语文的考题过于强调标准化。现行的语文试卷没能顺应人的认识规律,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由于学生的阅历不同,他们对文本的体验不尽相同,对文章的理解应体现这一差异性,但语文中试卷中的考题答案却过于标准化,束缚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语文教学中则难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
二、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个性缺失的具体对策
第一,要改变语文教育现状。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夯实自己文化底蕴和完善自身个性品格的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和因素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环境。语文教师要有个性,要从单一、刻板的教学框架中走出来,使语文学科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验自我,体悟人生追求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开放、合作的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使其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
第二,要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倡导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倡导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第三,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编排和文章选取要有利于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意志的培养。道德的灌输,情操的陶冶,人际交往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内心世界与精神生活的丰富,使之具有更广阔的内涵,而且教材要更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能够反映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第四,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语文试卷的设计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识结构及心理发展规律来出题,并在语文试卷中体现出来。小学与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应利用考试的导向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高中阶段则是一个人理解能力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试卷的设计应考虑到人类的认知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层次性的特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的阶梯性成长,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尊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责任编辑:孙霞)
一、中学语文教学个性缺失的主要特征
第一,格式化教育。教师缺乏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很少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等,缺乏独创性,使得本该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呆板、重复与低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感受不到语文教学中那些最重要的东西——文化的浸染、精神的陶融和理智的启迪。标准化的评判和单一的追分倾向,使本该活泼爱动的青少年变得刻板单调,学生的个性自由逐步丧失。语文教育丧失了最为根本的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价值意蕴。可见,提高语文教材分析研究能力,打破语文教学的“程式化”,消除教材、教参的崇拜意识,是当今语文教育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学生个性展示受到很大的局限。课堂上教师占据讲台,大包大揽,滔滔不绝进行语法分析、逻辑推演,而忽视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这种僵死的模式不仅背离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更违背了“教育必须关注人”这一基本原则。这样的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程式化,更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
第三,语文的考题过于强调标准化。现行的语文试卷没能顺应人的认识规律,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由于学生的阅历不同,他们对文本的体验不尽相同,对文章的理解应体现这一差异性,但语文中试卷中的考题答案却过于标准化,束缚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语文教学中则难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
二、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个性缺失的具体对策
第一,要改变语文教育现状。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夯实自己文化底蕴和完善自身个性品格的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和因素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环境。语文教师要有个性,要从单一、刻板的教学框架中走出来,使语文学科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验自我,体悟人生追求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开放、合作的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使其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
第二,要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倡导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倡导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第三,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编排和文章选取要有利于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意志的培养。道德的灌输,情操的陶冶,人际交往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内心世界与精神生活的丰富,使之具有更广阔的内涵,而且教材要更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能够反映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第四,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语文试卷的设计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识结构及心理发展规律来出题,并在语文试卷中体现出来。小学与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应利用考试的导向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高中阶段则是一个人理解能力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试卷的设计应考虑到人类的认知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层次性的特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的阶梯性成长,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尊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责任编辑: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