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六月,笔者赴英国学习交流。在曼彻斯特,美丽、活泼的Michelle老师给我们上课,授课内容为《合作学习与分组学习》。课堂上,我们30个“大孩子”被分成了6组,进行了多种有趣、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合作学习,不是学生间的竞争,而是让他们彼此依赖,信任对方,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带着学习的收获回到学校,我便大刀阔斧地在我的“自留地”里开展起小组合作学习来。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笔者已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明显的转变。
一、学会合作,全面发展
笔者将班里65名同学分成了16个小组(其中一组5人,为了表述方便,以下均称“四人小组”)。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并在不同的阶段予以调整。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组员各有其代号,分别为:1、2、3、4、(5)。
接着,在语文学习中,我将一些小组合作方式带入了课堂,促使所有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学习新知后,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检测学习效果。一直以来,学生只在《习字册》中进行书写练习,没有额外的抄写作业。那么,怎样有效地巩固生字词的习得呢?笔者会采用当堂或次日课上听写的方式。听写结束以后,交给四人小組组长批改,组长交给各大组的语文组长批改。批改后及时反馈,第一时间订正,订正后再交由组长签字确认。全部完成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齐说:“来,我们一起举手!”全体学生都完成后,请各组组员共同积分,哪一组的得分最高,这一组即为“明星小组”。小组积分的方法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检测。笔者发现,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为扎实。
语文课时间有限,如何在发言环节上关照到全体学生,也是许多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时,四人小组再次发挥作用。在各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四人小组成员按1、2、3、4的顺序轮流在组内发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每位组员说完后,大家都要给予评价或建议,并推选出“最佳发言人”在班级中交流。全部完成后,小组成员一起举手。这样,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利用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中的差异作为第一手教学资源,使孩子们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被激发。他们摒弃了机械重复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方式,使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实现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共同提高,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当好“先生”,共同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
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往往是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轻松的。在这个小团队里,人人都是“小先生”,人人都是学习的“小主人”,学生的群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刚入学时表现怪异,常常突然发出声音,却又性格孤僻,不爱跟人说话;上课不听讲,总爱对着窗外凝神;测试常常不及格,甚至考过十几分……于是,我在四人小组里专门给他指定了一位“小先生”——一个学习成绩较优秀,性格外向活泼的小姑娘。除了帮助他参与正常的小组合作学习外,还提醒他上课注意听讲、调整坐姿、写作业、交作业……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渐渐地从不及格提高到良好,偶尔还达到优秀。更令我惊喜的是,给他当“小先生”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也不断提升。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平等感”和“轻松感”。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又解决了教学面向全体的问题。
三、评价激励,注入活力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活力的关键。首先,小组的科学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其次,评价对象既要有点,也要有面,同时还要注重课堂知识和整体规范。第三,评价方式要对准学生的兴趣点。
在笔者的班级中,一个小组,只凭完成学习任务的积分高,不一定能评上“明星小组”,同时还要看这个小组的成员们平时是否能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
当整个班级的学生出色地完成了某项学习任务时,我给他们的奖励是和老师一起踏青,到草地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当某个小组被评为“明星小组”,某些组长当选为“明星组长”时,我会给这些学生一个特殊的奖励——和老师一起看电影。孩子们都十分喜欢这项奖励,哪怕是看过的电影,也会迫不及待地来到电影院。我们一起看过《圆梦巨人》《一条狗的使命》《摔跤吧,爸爸!》等优秀影片,孩子们从中又汲取了励志、向上的精神养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有陶行知先生的一首童谣:“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能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大脑”和“双手”各司其职,“大脑”代表人的思维,“双手”代表人的行动,只有坚持“手脑并用”,才能让“大脑”和“双手”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师单一的传授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泯灭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解放学生的“手”和“脑”。
如今,这句“来,我们一起举手!”已成了孩子们在课堂上最常说的一句话。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孩子们团队的智慧、集体的分享,使学生不断展示自我,不断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可,享受到学习的幸福滋味,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
带着学习的收获回到学校,我便大刀阔斧地在我的“自留地”里开展起小组合作学习来。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笔者已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明显的转变。
一、学会合作,全面发展
笔者将班里65名同学分成了16个小组(其中一组5人,为了表述方便,以下均称“四人小组”)。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并在不同的阶段予以调整。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组员各有其代号,分别为:1、2、3、4、(5)。
接着,在语文学习中,我将一些小组合作方式带入了课堂,促使所有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学习新知后,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检测学习效果。一直以来,学生只在《习字册》中进行书写练习,没有额外的抄写作业。那么,怎样有效地巩固生字词的习得呢?笔者会采用当堂或次日课上听写的方式。听写结束以后,交给四人小組组长批改,组长交给各大组的语文组长批改。批改后及时反馈,第一时间订正,订正后再交由组长签字确认。全部完成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齐说:“来,我们一起举手!”全体学生都完成后,请各组组员共同积分,哪一组的得分最高,这一组即为“明星小组”。小组积分的方法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检测。笔者发现,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为扎实。
语文课时间有限,如何在发言环节上关照到全体学生,也是许多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时,四人小组再次发挥作用。在各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四人小组成员按1、2、3、4的顺序轮流在组内发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每位组员说完后,大家都要给予评价或建议,并推选出“最佳发言人”在班级中交流。全部完成后,小组成员一起举手。这样,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利用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中的差异作为第一手教学资源,使孩子们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被激发。他们摒弃了机械重复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方式,使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实现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共同提高,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当好“先生”,共同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
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往往是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轻松的。在这个小团队里,人人都是“小先生”,人人都是学习的“小主人”,学生的群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刚入学时表现怪异,常常突然发出声音,却又性格孤僻,不爱跟人说话;上课不听讲,总爱对着窗外凝神;测试常常不及格,甚至考过十几分……于是,我在四人小组里专门给他指定了一位“小先生”——一个学习成绩较优秀,性格外向活泼的小姑娘。除了帮助他参与正常的小组合作学习外,还提醒他上课注意听讲、调整坐姿、写作业、交作业……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渐渐地从不及格提高到良好,偶尔还达到优秀。更令我惊喜的是,给他当“小先生”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也不断提升。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平等感”和“轻松感”。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又解决了教学面向全体的问题。
三、评价激励,注入活力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活力的关键。首先,小组的科学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其次,评价对象既要有点,也要有面,同时还要注重课堂知识和整体规范。第三,评价方式要对准学生的兴趣点。
在笔者的班级中,一个小组,只凭完成学习任务的积分高,不一定能评上“明星小组”,同时还要看这个小组的成员们平时是否能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
当整个班级的学生出色地完成了某项学习任务时,我给他们的奖励是和老师一起踏青,到草地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当某个小组被评为“明星小组”,某些组长当选为“明星组长”时,我会给这些学生一个特殊的奖励——和老师一起看电影。孩子们都十分喜欢这项奖励,哪怕是看过的电影,也会迫不及待地来到电影院。我们一起看过《圆梦巨人》《一条狗的使命》《摔跤吧,爸爸!》等优秀影片,孩子们从中又汲取了励志、向上的精神养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有陶行知先生的一首童谣:“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能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大脑”和“双手”各司其职,“大脑”代表人的思维,“双手”代表人的行动,只有坚持“手脑并用”,才能让“大脑”和“双手”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师单一的传授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泯灭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解放学生的“手”和“脑”。
如今,这句“来,我们一起举手!”已成了孩子们在课堂上最常说的一句话。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孩子们团队的智慧、集体的分享,使学生不断展示自我,不断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可,享受到学习的幸福滋味,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