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海教育界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和他们的管理常态,每个学校几乎都在朝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眼睛观察有锐度、用脑思考有深度、用心做事有效度,是他们学校管理方面的目标与追求。力争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本文中我把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划分为:目标精细化、制度精细化、措施精细化、监管精细化四个方面。
关键词:感悟莘光;学校管理;精细化
2009年12月2日上午,受株洲市教育局的委派,來到了东方之珠——上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与锻炼,我被安排在闵行区莘光学校;在这里,感悟上海,感悟莘光。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我受益匪浅,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学校管理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整体的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教育界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他们管理的常态,每个学校几乎都在朝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他们推行:眼睛观察有锐度、用脑思考有深度、用心做事有效度。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我把他们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精细化管理之一:目标精细化
目标是行为的指向,有了精细的目标才能更好的进行各项管理。他们主张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任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实施岗位聘任制,定岗定位定待遇。校长聘中层干部、年级部主任;德育室主任聘班主任;年级部主任与班主任共同聘任课教师;教导主任及相关任课教师聘实验员。顺序是先聘优秀骨干后聘一般群众,先聘教师后聘职员、工勤人员。
2.有明确的教师培训目标,一是校内的传帮带,规定年限和达到的要求。二是校外的进修培训,内容实在,形式多样,不走过场。每个老师有一个由20项内容组成的业务档案袋。
3.有明确的会考目标,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各自承担自己的目标责任。
4.有明确班级建设责任目标,各班有班级建设目标、阶段发展目标。
5.有学生成长目标,建立了网上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相关教师及时填写有关内容,及时跟踪。
二、精细化管理之二:制度精细化
制度是管理的必要手段,不是出了问题再定制度,而是先预见性的把各项制度定好,不是领导一句话就是制度,而是经过反复酝酿,来回商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共识性的文本。我感悟制度精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种类的覆盖面;二是制度条文的落脚点。
在教学管理中,教学常规大同而有“小异”:①课前30秒,教师看看学生是否到齐,精神是否饱满,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是否整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更能增强全体教师管理教育学生的意识)②教案检查不定期,也不搞大面积检查,都是平时零散的抽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随机抽取学号,即时上交作业本进行检查考核。③听课从来不打招呼,全部是推门听课。④放学后的个别辅导已经由制度化转为自觉化。
在校本研修方面,常规制度有:①每周保证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研修时间。②每两周进行以集中学习或分组学习(教研组为单位)的形式,组织学习国内外现代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③每学年开展“莘光之星”评选、“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教学基本功”评比、“教研组活动旁听学习制”等交流、观摩活动,提供展示,促进学习的机会。④每学年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教学工作研讨会、教科研工作研讨会,总结和促进全校性的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⑤完善“师徒结对、伙伴合作”带教制度和过程管理考核。⑥教导处、德育办完成每周常规工作检查制度,达到各项研修工作的过程的全覆盖检查,提高达成度。规定具体,覆盖面广,涉及到了学校各个方面。不像我们某些学校就只规定单周备课,双周教研,安排一次赛课讲座就完事了。
三、精细化管理之三:措施精细化
如果把学校管理比作登山,那么千万不能去坐电梯,而应该脚踏实地地爬上去。学校管理只有关注过程,同时每个过程都高度关注效能的最大化,才能在“过程管理”中获得实在的体验,才可能做到精细而有成效。在这一个月以来我有过几次亲身的感受。
一是升旗,为了不践踏草坪,全校47个班级分小块站立在塑胶跑道上,号鼓队由50个学生组成方块队,德育处老师事前对每一个学生动作进行精心指导。
二是每天入校,每天走进校门都和他们的师生一样会受到节日般的接待,早上校门口都有八个学生衣着整齐,佩戴绶带,分两排迎接着老师和学生的到校,他们希望一进校门就给全体师生一个规范、文明、友好的感受,以此来陶冶大家的情操。而且我们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两名检查行为规范的值班生。真的佩服他们想得周到,做得出色。
四、精细化管理之四:监管精细化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监管也主要体现在教学上。就拿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说,他们做法之一: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点、定人,有要求、有落实、有效果。备课要求:课题、课时、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材分析、教学难点突破方法、教学过程、教学随笔十到位。做法之二: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例行检查,及时反馈、整改。做法之三:每班设学生监督员,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做法之四:班主任有权控制作业总量。做法之五:定期向家长反馈,求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主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教学质量是体现学校管理成效的最关键要素,他们的重心同样是教学质量,他们设计了精细的质量责任系统。
1.建立两个层面质量监控系统。学校质量监控: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年级部主任——对各学科、各年级的宏观监控。年级部质量监控:年级部主任、备课组长——对各班、各学科教师的微观监控。
2.质量责任制系统。个人——逐题分析、得分率;备课组——负责本年级各班级情况;教研组——负责本学科各年段情况;年级组——负责本学段各班级情况;学校——负责年级、学科整体情况。
3.质量分析系统自上而下层层分析报告制,数据分析图表化。下面列举的是九年级多校排名情况,九年级各校语文平均分,本校九年级语文各班的成绩分布,九年级各科班级平均分和年级平均分的分布差距图。这样直观、细致,容易发现规律。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经济是粗放型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提出了走集约化经济发展之路的口号。我想精细化管理应该也是目前学校管理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管理的精细化不是一种表面想象,而是一种管理理念,需要精心地策划,科学地运作和不懈地坚持。
关键词:感悟莘光;学校管理;精细化
2009年12月2日上午,受株洲市教育局的委派,來到了东方之珠——上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与锻炼,我被安排在闵行区莘光学校;在这里,感悟上海,感悟莘光。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我受益匪浅,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学校管理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整体的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教育界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他们管理的常态,每个学校几乎都在朝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他们推行:眼睛观察有锐度、用脑思考有深度、用心做事有效度。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我把他们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精细化管理之一:目标精细化
目标是行为的指向,有了精细的目标才能更好的进行各项管理。他们主张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任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实施岗位聘任制,定岗定位定待遇。校长聘中层干部、年级部主任;德育室主任聘班主任;年级部主任与班主任共同聘任课教师;教导主任及相关任课教师聘实验员。顺序是先聘优秀骨干后聘一般群众,先聘教师后聘职员、工勤人员。
2.有明确的教师培训目标,一是校内的传帮带,规定年限和达到的要求。二是校外的进修培训,内容实在,形式多样,不走过场。每个老师有一个由20项内容组成的业务档案袋。
3.有明确的会考目标,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各自承担自己的目标责任。
4.有明确班级建设责任目标,各班有班级建设目标、阶段发展目标。
5.有学生成长目标,建立了网上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相关教师及时填写有关内容,及时跟踪。
二、精细化管理之二:制度精细化
制度是管理的必要手段,不是出了问题再定制度,而是先预见性的把各项制度定好,不是领导一句话就是制度,而是经过反复酝酿,来回商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共识性的文本。我感悟制度精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种类的覆盖面;二是制度条文的落脚点。
在教学管理中,教学常规大同而有“小异”:①课前30秒,教师看看学生是否到齐,精神是否饱满,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是否整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更能增强全体教师管理教育学生的意识)②教案检查不定期,也不搞大面积检查,都是平时零散的抽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随机抽取学号,即时上交作业本进行检查考核。③听课从来不打招呼,全部是推门听课。④放学后的个别辅导已经由制度化转为自觉化。
在校本研修方面,常规制度有:①每周保证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研修时间。②每两周进行以集中学习或分组学习(教研组为单位)的形式,组织学习国内外现代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③每学年开展“莘光之星”评选、“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教学基本功”评比、“教研组活动旁听学习制”等交流、观摩活动,提供展示,促进学习的机会。④每学年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教学工作研讨会、教科研工作研讨会,总结和促进全校性的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⑤完善“师徒结对、伙伴合作”带教制度和过程管理考核。⑥教导处、德育办完成每周常规工作检查制度,达到各项研修工作的过程的全覆盖检查,提高达成度。规定具体,覆盖面广,涉及到了学校各个方面。不像我们某些学校就只规定单周备课,双周教研,安排一次赛课讲座就完事了。
三、精细化管理之三:措施精细化
如果把学校管理比作登山,那么千万不能去坐电梯,而应该脚踏实地地爬上去。学校管理只有关注过程,同时每个过程都高度关注效能的最大化,才能在“过程管理”中获得实在的体验,才可能做到精细而有成效。在这一个月以来我有过几次亲身的感受。
一是升旗,为了不践踏草坪,全校47个班级分小块站立在塑胶跑道上,号鼓队由50个学生组成方块队,德育处老师事前对每一个学生动作进行精心指导。
二是每天入校,每天走进校门都和他们的师生一样会受到节日般的接待,早上校门口都有八个学生衣着整齐,佩戴绶带,分两排迎接着老师和学生的到校,他们希望一进校门就给全体师生一个规范、文明、友好的感受,以此来陶冶大家的情操。而且我们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两名检查行为规范的值班生。真的佩服他们想得周到,做得出色。
四、精细化管理之四:监管精细化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监管也主要体现在教学上。就拿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说,他们做法之一: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点、定人,有要求、有落实、有效果。备课要求:课题、课时、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材分析、教学难点突破方法、教学过程、教学随笔十到位。做法之二: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例行检查,及时反馈、整改。做法之三:每班设学生监督员,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做法之四:班主任有权控制作业总量。做法之五:定期向家长反馈,求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主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教学质量是体现学校管理成效的最关键要素,他们的重心同样是教学质量,他们设计了精细的质量责任系统。
1.建立两个层面质量监控系统。学校质量监控: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年级部主任——对各学科、各年级的宏观监控。年级部质量监控:年级部主任、备课组长——对各班、各学科教师的微观监控。
2.质量责任制系统。个人——逐题分析、得分率;备课组——负责本年级各班级情况;教研组——负责本学科各年段情况;年级组——负责本学段各班级情况;学校——负责年级、学科整体情况。
3.质量分析系统自上而下层层分析报告制,数据分析图表化。下面列举的是九年级多校排名情况,九年级各校语文平均分,本校九年级语文各班的成绩分布,九年级各科班级平均分和年级平均分的分布差距图。这样直观、细致,容易发现规律。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经济是粗放型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提出了走集约化经济发展之路的口号。我想精细化管理应该也是目前学校管理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管理的精细化不是一种表面想象,而是一种管理理念,需要精心地策划,科学地运作和不懈地坚持。